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科创造假不是“过度参与”

时间:2020-07-16 15:47:51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学术反腐,从娃娃抓起。小学生研究直肠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被推上风口。

究竟是真天才,还是被天才,其实很好查。今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云南网)

此项目还获得了全国大赛的三等奖,相信很快也会跟进。毕竟省里的专家都能瞧出来,国家级的专家没理由瞧不出来。问题在于,这么一目了然“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当初评审的时候没有瞧出来?

研究员爸爸也发表了致歉信,称自己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给广大网友和媒体造成了困惑与误解。

作为高级别的科学工作者,严谨不是苛求,而是基本要求。如果“审题”不严谨,本科、研究生阶段就会被淘汰,没可能成为教授级的研究员。该父亲对大赛“关键信息”的误读说辞,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必须本人撰写”的意义很明确,如果论文中使用了本人不掌握的专业术语,那必定不是本人撰写,而是他人代写,这个概念不要轻描淡写,啥叫过度参与啊?科学家,请不要把聪明用在遣词造句方面。

既然露馅了,就大大方方承认,不要找补理由,也不要以“保护孩子”的名义请求“宽容谅解”,造假的是你,我们当然可以谅解小孩子,但不可以谅解成年人,老爸做事老爸当,请不要把孩子当平底锅盾牌好么,太没出息。

科创大赛不是野鸡比赛,而是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主办的国家级正规竞赛,已有30年历史,其竞赛名次被广泛认可,并在小升初、初升高、高校自主招生等环节作为明确的加分、降分参考项,这不是搞笑诺贝尔闹着玩的。像这样的比赛作弊,等同于高考作弊,会给作弊考生带来不当的升学利益,同时也损害到其他考生的切身利益。一分挤落千军万马,一下降好几十分,这都是改变命运的事情,如此大的不公如何能被接受?

因此这样的竞赛作弊,也理应参照高考作弊进行处罚,未成年受益人取消全部成绩,成年人追究法律责任,该坐牢坐牢。只有法律的震慑上来了,作弊者的道歉才能真诚。

必须要反思种种漏洞,可能已经形成潜规则。跟直肠癌神童类似明显不符合认知程度的获奖者还有很多,光研究癌症的小学生都有一大堆,别等网友一个一个扒。还有很多涉及高深物理、化学背景的获奖项目,简直是父母研究什么课题,孩子就能出什么成果,这简直是侮辱公众智商。

专家组不是没有火眼金睛,恐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圈内人士定向放水。只要严格履行笔试、面试等评审环节,父母代劳的“神童”分分钟现原形,无须等到普通网友扒皮。

出现了这样不符合专家水平的低级失误,要追究评审专家组的责任,彻查背后行贿受贿、利益输送的可能。

造假必须付出代价。如果被发现了仅仅取消,没被发现就是赚着,那绝对阻挡不住造假。

建议全国青创大赛立即展开全面整改,倒查近年来所有获奖项目,以断腕之势挽救国家级竞赛的信誉。如果做不到,建议停止举办,不公正的比赛不如不赛。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三年级小学生研究肿瘤获奖,真能激发科学兴趣?

下一篇:“新东方”致歉并处理讲师,伟大的抗美援朝不容诋毁!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