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先锋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先锋 > 文章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会招新

时间:2018-09-28 13:12:0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会招新
 
 
1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你我在历史课本上熟悉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我们很熟知它的定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但历史的魅力在于,当你远远地观望它并且以为自己已经了如指掌时,越来越多的细节告诉我们,历史要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丰富。
5月4日当天,浩浩荡荡的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的匡互生第一个冲进曹宅,带头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黑暗的反扑激起了更为猛烈的情绪,运动逐渐由以学生为主导,走向工商业,工人开始罢工,商人也开始罢市。
关于这场运动,我们记住的不应只有那些干巴巴的背景、性质、历史作用,在运动的前期,如果没有无数青年学生与黑暗抗战的果敢,历史会发生变化么?
毕竟,虽说彼时彼刻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进程,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们还是可以选择置身事外。但他们依然勇敢地站出来了。抛开启蒙还是救亡的复杂命题不谈,他们的行为本身就足以令我们获得启发。
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无疑是受到这份历史滋养最深的地方。
鲁迅先生后来说:北大是常新的。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所以,北大的校庆定在5月4日;所以,提起北大精神,第一反应总是五四精神。

2
但每一场运动都需要先行者。
除去具体的负责人,诸如傅斯年、张国焘、邓中夏、罗家伦等人以外,是否有整场运动的指导者呢?
一本日文书《昭和八年年鉴》里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五四运动的指导者是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这一结论同时得到了五四运动亲历者罗章龙的认可。他在《回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写:“由他们从思想上,同时也从组织上领导和发动了五四运动”。
1921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启示,公开宣布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
但在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实际开始发挥作用的年限可能更早一些。早年出版的有关著作在追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起源时,大多写到李大钊于1918年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从1918到2018,恰好一百周年。 
关于1918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当年同样是北大学生,虽入学较晚,却与李大钊私交甚厚的朱务善写道:“记得还在1918年,李大钊同志为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曾与当时北大教授高一涵等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避免当局的注意,这个团体并不叫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因为当时‘马克思’有译为‘马尔格时’的,与马尔萨士之音相近似,所以他们把这个团体好象是定名为‘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以便在必要时对警厅机构说这个团体是研究人口论的而非研究共产主义的。”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不容易,很多人能够理解这一点——即便在今日,马克思主义同样是在一次次斗争当中扎下根区,生长发芽。
1920年3月,高君宇、邓中夏、罗章龙等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秘密发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设立小型图书馆取名“亢慕义斋”。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组织会员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三是组织讲演活动。
因此看来,尽管名为研究会,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马克思主义。
1920年4月起,学会的骨干邓中夏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奔赴北京长辛店走入工人群体,主办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知识分子与工人实打实地相融合在一起了。
1920年10月,另一名骨干高君宇辞去他北京大学学生联合会代表的职务,加入刚刚成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开始在各地进行讲演。关于他在学校内外的表现,《北京大学日刊》这样记录:“同学高尚德,字君宇,从事民众运动,八九年来无间歇,久而益厉,猛勇有加,其弘毅果敢,足为青年模范。”
正是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里,许许多多的青年人飞快地成长起来。 
再后来的历史越来越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此不再赘述。
 
3
邓中夏曾经写过一首名为《胜利》的诗,诗里写道:
 
哪有斩不除的荆棘?
哪有打不死的豺虎?
哪有推不翻的山岳?
 
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五四运动的参与者,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内心的火热和昂扬——那是对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是对现实持之以恒的关注,是对黑暗拍案而起的勇气。
一百年后,这些精神,时隔多年依然在燕园一角存在着。
《文化工业是怎样炼成的》、《资本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的崛起》……一场场精彩讲座带你领略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穿透力;
《论住宅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三联读书沙龙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以马恩经典分析时事热点,求索当今社会将何去何从。 
《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五一|2018年北大校园工人访谈记录》……青年学生走入工人,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丝毫不惧黑暗的打压。
一百年后,燕园仍有一批同学在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五四精神。
这个地方,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会
这里有志同道合的青年 
这里有五四精神的火种
这里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如果你愿意聆听我们的声音
如果你愿意感受百年前北大的五四精神
如果你愿意与我们一起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那么
欢迎你加入北大马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北科大齐民学社何错之有?

下一篇:一评北科大保安打学生事件:高校保安变黑社会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