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9 11:33:3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评南京大学团委:正义不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距离社团注册工作截止已经过去一周时间,校方始终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相反,近十几日来,一个又一个阻拦社团正常注册的“巧合”冒了出来,而这些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巧合”背后,总有团委那邪魅的微笑。 巧合一:指导老师突然身体不适,“自愿”拿回注册表格 一向不辞辛苦地指导马研会工作的周嘉昕老师,在第一轮社团注册前已经在社团注册表上签字,并且盖上了哲学系的章。表格最后在截止日期前交到了团委,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在第一轮社团注册截止后,周老师“自愿”从团委拿回了表格,并且以身体情况不适为由,卸下了马研会指导老师的担子。 尽管周老师反复强调,这是他自己的意愿而非团委的要求,但是团委给周老师的“悄悄话”倒是一刻不断。每当社团与团委有一点点的正面接触,团委总能即时地“打小报告”给周老师。周老师便找到社长,做好“安抚”、“解释”的工作。周老师是一个老好人,总是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调停矛盾,但社员们也从老师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作为挡箭牌深深的纠结与无奈…… 巧合二:社团遭遇流言,难以寻找老师,团委不闻不问 在社团注册的工作中,一些不负责任的流言开始在校内传播。比如“马研会是非法社团”“他们受境外势力操控”等等。马研会的同学觉得很奇怪,校内的同学也觉得很奇怪,你说这一群认认真真读马列、踏踏实实助工农的好青年,怎么就成了背负骂名的恶人呢? 当质问相关老师的时候,他们含含糊糊地说“这是流言”“是某些人个人的行为”“跟团委没关系”,还打包票说“社团没什么问题”。当社员直接点出这些流言是谁谁谁说的时候,他们就“哈哈哈”地尬笑,说“不要多想”来躲避回答。 奇怪的是,团委不仅对这些关于马研会的诽谤置之不理,甚至很有可能是这些诽谤的源头。一些别的社团负责人在找指导老师签字的时候,甚至被问到“你们这个社团和马克思主义阅读研究社没关系吧?”社团找新的指导老师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老师隐晦地说“听到一些人说关于社团有一些不好的事”,而他们却不得不屈从于这种压力。所有人都很好奇,为什么这些流言偏偏在社团负责人和指导老师中传播得这么广,为什么一向热心在社团事务中刷存在感的团委,此刻却笑眯眯地看着恶毒的流言肆意传播。难道马克思主义社团被搞臭,是他们心中的期待已久的事情吗? (此处可有孔乙己表情包“团委的事,怎么能叫造谣呢”) 巧合三:马院热心相助,上报到团委后便匆匆跑路 周三,社团找到了马院院长胡大平老师,询问马研会能否挂靠在马院名下。胡老师当然觉得,马克思主义社团挂靠在马院名下是正确的事。但是胡老师也建议,社团的事务应当先征求团委的意见。 于是马研会告知了团委“马院的相关领导表示,愿意在团委的协调下做我们的挂靠单位”,问团委吼不吼啊。团委却表示,愿不愿意做挂靠单位是马院的事,团委不好表态。同时,团委还一直“好奇”地问,是哪位老师这么跟社团说的。得知是胡院长后,团委如释重负地表示“那你们再找马院接着商量吧,找指导老师和单位是社团自己的事儿”。 接下来,熟悉的一幕上演了。上午十点多才从团委出来,社团便给胡院长发了短信“接着商量”。中午十二点胡院长打了个电话过来,通话中一反常态,说“之前搞了个乌龙,以为你们原本就挂靠在马院”“现在看来,马院没法做你们新的挂靠单位”。被问到这是马院的规定还是别的规定,胡院长含混地说“也不是马院的规定啦……是学校……学校的什么规定”“实在抱歉,帮不到你们了”,说罢就匆匆挂了电话。 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让老师们都噤若寒蝉,让毫无根据的流言在校内肆意传播,让胡院长出尔反尔呢呢?结合北大团委令人窒息的操作,结合这些一个又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巧合,结合这背后一直活跃着的某些人,每个关注此事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我们当然不会像某些只敢在背后嚼舌头、捅刀子的鸵鸟一样,随便给人扣一些帽子。但是团委要被批评的是,其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已经是彻彻底底地失职——与社团的沟通始终是被催着进行、拒绝做社团与院系间的协调工作、背地里绕过社团“打小报告”、纵容不负责任的流言在校内传播、在社团事务上拖延办事…… 团委想把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自己还不落得一个骂名,是不是有点想得太美好了?难道说,只要团委看不惯的社团,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悄无声息地抹去吗?团委的老师们啊,性协的事儿才过去几年呀,那些目睹这一切的社团还在大活外面,天天盯着你们呐! 北大的团委已经把自己送上了英国的《金融时报》,变成了国际上的笑料,南大的团委又想弄出多大的新闻才知道收手呢?如果南大团委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不悬崖勒马的话,那么吃瓜群众在这凉意渐生的初秋,又能吃到新鲜的瓜啦。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谈谈北科大齐民学社的精气神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