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5 16:23: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周远 - 小 + 大
武汉大学周远这个不“听话”的研究生正被“因病休学” 从上次公开发文以来,一直有很多人在关注我的情况,感谢热心、正义的朋友们支持。为什么没能随时回应大家的关切呢?作为一个个体,与学校庞大的官僚机构较量,这条休学“上访”之路注定艰难重重。 就最近一个月来,我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打交道中,愈发明显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官僚气息,也见识了各种“管、卡、压”的花样。很有必要和大家分享在长达一个多月的休学申请期里,我所经历的“奇葩”故事。 10月10日,第一次向辅导员及书记提出休学想法,因为那些挥之不去的约谈威胁经历,给我的心理造成阴影,已感觉无法正常学习,想通过旅游等缓解压力、调整状态。随即,学院书记提出,休学申请是你的权利,但需要提供休学证据,必须要去相关医院等做鉴定检测,压力值多大、程度多重,进行诊断。我说,我没有疾病,我现在心理压力大,从个人原因的角度提出休学,并不是按因病休学申请的。书记指出,心理压力大,就得检测,严重的话,就去治疗;学校的休学规定涉及三方面:因病休学、创业休学、参军,心理压力大的情况属于因病休学的范围。 自此两周,我便不断与学院书记交流,多次说明我没疾病,目前是心理压力大,想休学一段时间。书记总是提,有病没病,去医院做个诊断就清楚;休学,就得按流程办,也就是按因病休学的手续办理,虽然没有细则文件,但这就是学校的惯例,觉得不合理,就去申诉,甚至向教育部反映情况都行。我一个普通学生,去申诉能解决当前问题么?我没有疾病,却要按心理疾病来办手续,这也太荒唐了! 两周后,我去校信访办反映情况,甚至给校长写信。从周一提,到电话咨询,再到周五去行政楼反映情况,信访办的主任才表示,我们不是解决问题的机构,只能协调其他部门沟通解决;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行政官僚机构,是始终关心爱护学生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处理的。一周的努力不过换来些微小的成绩! 不久,学院老师打来电话,说研究生院、研工部等领导想和我一起协商讨论休学事宜。 研究生院领导给我详细介绍了休学的规定流程,明确说明,在因病休学之外,存在个人心理压力大的情况,可以心理咨询,提供一些材料,学校也会批准办理。我强调,造成今天的局面,绝不是一个心理的问题,而是一年来的约谈、指责思想偏激,给我造成很大的思想包袱,实质就是思想迫害;像我这样约谈强度如此频繁的人,在校园是少有的。研究生院、研工部领导立刻反驳,说话要有依据,约谈强度大也得提交证据,去问问其他同学被约谈的次数。最后,例行公事,表明态度,学校领导始终关心爱护学生,欢迎随时来研究生院交流反映情况。 在领导们的恳切承诺和关心下,我在校中南医院尝试了心理咨询,然后,就是评估出偏执严重,有系统性妄想的状况。这不得不引起了我的思考,一年前,进入武大校园,是满怀憧憬、意气风发的;到了今天,变得偏执妄想,这就是领导口中所谓的性格问题么?当时,我还是保送武大,各方面表现不必说;到现在,长达一年的约谈,以至于心理压力大、状态不适合学习,甚至出现被监视的幻觉,这也归结于个人原因么?所谓偏执严重、妄想的状况,不就是学院领导的高压约谈导致的么? 当我提交材料至研究生院时,相关领导说院里需要商量。第二天告知我,学校已请心理专家对我的材料进行评估,7个工作日给反馈。然而反馈结果,没有出具纸质报告,只是专家口头传达的评估意见。第一,提交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没有问题;第二,校内比我状况更严重的学生有很多,都在学习,学校批准的可能性很小;第三,考虑到我个人的意愿,可以先休假一个月,看状态,不合适的话,再继续休息。我认为,这是对我一个月以来多次申请的漠视,对于我个人想法意见的直接抹杀,学校仍然是在走“因病休学”的路子。要得到休学批准,还得要有关专家直接开出“建议休学XX时间”的结论书。实质上,休学的权利并不在我本人,而是在专家的一张纸条、一段词句而已。这就是学校教育机构的作为么?这就是学校口口声声说的站在学生立场么? 根据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允许研究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时中断学业或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可以休学”。我依据规定提出申请,到现在,一月有余,仍然要走“因病休学”的流程,我实在不能理解学校相关领导的充满“强制性”的“良苦用心”! 在武大,有旅游休学的,打工休学的,游学的,就是约谈休学,不被允许,反而要按“因病休学”办,按专家诊断办。贴上“疾病”标签,就能掩盖对我思想迫害的行径么?我将依法依规提出申请,并坚决争取我正常休学的权益。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