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闲聊五四

时间:2019-05-28 20:15:1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闲聊五四
 
1910年春,上海股市如火如荼,距离第一辆福特T型车驶下生产流水线也过去了一年半,生产力和组织形式带来的汽车生产力的爆炸,大量暴涨的橡皮轮胎需求也带来了橡胶市场的畸形繁荣。一个叫费边的英国探险家,成立了一家名叫兰德志拓殖公司的皮包公司,他花费重金拍摄电影、攥写广告,引爆了当年的上海股票市场。
剩下的剧情似曾相识,彼时的钱庄、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将来购置的橡胶股票来进行抵押进而获取贷款,成为了一个只要胆子大路子野就可以躺着赚钱的冒险家的乐园。在火热的金融背景下,似乎投机的好时代就会这样鸡生蛋蛋生鸡的持续下去,直到……整个泡沫的破裂。据后世统计,彼时的橡胶风潮直接蒸发了约合1800万海关两的社会财富,其中又连带出了将川路公司修铁路的股本300余万两白银挪作他用(拿去炒股)的施典章倒款案,川路公司丑闻频发(诸如十年修了30公里运料辅路,请客吃饭一顿3000两银子,地方借着修铁路大肆抽捐派款不一而足[需要注意,此时川汉铁路公司乃是商办,商办公司向民众收税……]),清廷委任盛宣怀主导川路国有化,第一个具有现代组织法、现代行为模式、现代的报纸运营甚至是现代的动员能力的政治组织保路同志会就堂而皇之的成立了。保路运动就此开始,赵尔丰在召见地方咨议局的时候对请愿人群开了枪,引发地方不稳,清廷责令端方带领湖北新军入川维稳,路没走一半就引发了哗变,革命党人也趁机攻打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
1913年初,清朝这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南北对峙彻底瓦解。清朝的覆亡不是因为排满、更不是各种各样的主义,而是因为改革。1905年的科举改革使得清政府瞬间丧失了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基本盘;1908年的报业改革使得清政府瞬间丧失了舆论控制能力,远在日本的梁启超开始成为舆论和文坛领袖;1910年的经济危机使得上海金融秩序崩溃,钱庄破产工厂关停农民缺乏具有刺激性的消费市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循环彻底打断。这个时候只要有一颗火星就能够点燃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1917年6月,距离五四爱国运动尚有2年,张勋利用府院矛盾,在直、皖两系军阀的袖手旁观之下率领五千人马“上洛”成功,开启了丁巳复辟的滑稽剧。这一出滑稽剧非是由于“遗老”张勋有着多么强悍的战力,实是自“护国倒袁”以来北洋民国的那为数不多的执政合法性全部都丢失殆尽,干脆的陷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孙、陈、蔡及四川新军阀们的“一次护国两次护法”打来打去也只是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份反复折腾;二来是北洋内部开始了段和冯集团的分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段祺瑞尽管当上总理主持政府,可面对的也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听调不听宣的新军阀,更别提还有南方政府安插进来的总统黎元洪与不怀好意的国民党国会。
第二代的府院之争的结果就是段总理凭借着北洋兵多将广“再造”了国会,黎总统又干脆在不经过总理本人的同意之下“罢免”了段总理(临时约法中罢免总理要本人同意),段总理被罢免后,北洋各省宣布脱离中央各行其是,就造成了北京的中央政府管着南方的“联省自治”国,而北方包括北京又是另一个国家的滑稽情况,南方的政治势力与北方的军事力量在北京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平衡,直到某个“大清孤忠”的到来。
复辟的滑稽剧在12天内就宣告结束,段总理再造共和的壮举令世人瞩目,只不过把冯国璋拉上总统之位的吃相实在是难看,为了挽救那所剩无几的执政合法性,段政府就想趁机痛打落水狗,在一战参战的问题上做做文章。在北洋政府又向多国银行团借了一笔款子之后,由段总理亲自担任“督办”编遣“参战军”,总算是在1919年1月,一战结束两个月后编练出来了三个师又四个混成旅的兵力。这就使得如芒在背的北洋各部紧密的团结在了冯前总统和张巡阅周围。
1918年8月,段总理一手操办的安福国会成立,同年10月,段总理与冯总统一同下野。冯总统下野之后郁郁寡欢没几天就死了,段总理通过安福国会遥控大局,颇有几分后世常凯申大元帅的感觉。1919年里,北洋民国足足换了三个总理,徐世昌的总统之位也不甚安稳,于是三头政治的弊端再次上演,开始了府院携手对抗安福国会的新形势下的政治摇摆。
1919年5月3日,北大校长蔡先生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北洋政府训令代表团签约的小道消息,次日,五四爱国运动开始。说是小道消息并非偶然,实际上北洋政府也确有训示签约之想法,可是根据后来有据可查的资料证实,这封署名为“敬院”的电报乃是5月24日签发,蔡校长从何处提前二十余日得知如此确凿的“小道消息”,确是令人不得而知。与此相反,北洋国务院于5月4日所签发之电文内容是“此次山东问题,国人极为注意,近日山东各界及在京国会议员等, 奔走呼吁,群情激切。政府于此项问题,本主由德直接交还,最为让步,亦只能以五国暂收,限期交还中国为止。”北洋民国此时此刻的要求仍是力争共管山东,只不过后来时局飞快的发生了变化,仅仅是五国共管已不足以平息或敷衍舆论。
5月24日,“敬院”电发,数日后原文被消息灵通人士流出,全文刊发在长沙《大公报》上,引发舆论大哗。24日同日,北洋国务院致电各省解释中央决策,“政府熟筹利害,草约签字,不难拒绝;……既有以上情形,经熟思审处,第一步自应力主保留,以俟后图。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当经征询两院议长及前段总理,意见亦属相同。因时期促迫,已于昨日电复陆专使照行。”为配合北洋民国政府行为,退居幕后的前段总理也频频致电各省官员,敦促各省支持北洋中央集体决策,并斥责爱国青年是“借爱国以祸国”,并要求各省各地维持治安“赞襄政府”。同时,徐总统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封锁《益世报》对《晨报》进行全天候的新闻审查,撤换了帝都的若干不配合官员,包括步军统领李长泰;25日,徐总统干脆下令帝都禁止游行、演说、集会;不服制止者,即行逮捕。在帝都军警宪特及北洋政府的高压戒严下,属于知识分子的五月四日就此告一段落了,属于无产阶级的五月四日即将载入史册。
1919年6月3日,北洋民国政府悍然出手,军警宪特大举出动,大规模逮捕游行师生,并爆发了激烈冲突,4日,冲突持续进行。5日,上海响应,总同盟罢工,8万余工人展开了三罢运动,声援帝都学运;天津、杭州、武汉、芜湖、九江、济南等工商业发达城市相继展开工人罢工及商人罢市运动,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工商业停摆、金融秩序瘫痪。长江中下游及天津卫地区,聚集了当时中国80%以上的工商业资本、工矿企业及第二第三产业雇佣人口,一旦停摆,每天损失的关贸财税就数以百万计,且危及到北洋的统治核心,即帝国主义为瓜分中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和生产环境。6月10日,徐总统下令罢免了曹、陆、章三人,11日,徐总统递交辞呈,但被强行挽留,13日,钱训能总理引咎辞职;学生和知识分子抗议了一个多月没办到的事情,无产阶级罢工不到一个礼拜就做到了。就此,无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起于五四,兴于五卅,终于二七的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工运史。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韭菜”灌了鸡汤,战斗力不增反降,因为不动脑了啊!

下一篇: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