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文化大革命与五四运动

时间:2019-06-02 06:13:5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雷川 - 小 + 大

文化大革命与五四运动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系列文论之六
旗帜中流网特约评论员  雷  川

有人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内涵是反帝、反封建;而文革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其主要内涵是革党内资产阶级的命。这两者之间,怎么会有联系呢?因此,有的人就认为,我们今天主要的任务是继承文革精神、反对资本主义复辟,没必要继承五四运动的传统。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五四运动虽然是民主革命历史中的一次运动,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枢纽,但是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在我们今天继承文革精神、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中,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五四时期和我们今天,中国均处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当时,帝国主义任意宰割我们,而中国国内被腐朽的北洋军阀统治着,这些军阀实际上充当着洋奴、买办的角色。那么我们今天,资本主义复辟之后,是否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宰割呢?答案是肯定的。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就是因为执政的共产党被修正主义集团篡夺了领导权。而党内修正主义思潮是怎样出现的呢?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军事围堵、武力威胁,正是因为对帝国主义强大的核武器非常害怕,才有了修正主义一厢情愿的“和平”春梦;我们知道,帝国主义还对我们实行文化渗透、思想上的和平演变,正是因为帝国主义兜售“市场公平竞争”的骗人神话,才有了修正主义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往和迷信。
正因为如此,修正主义篡夺党的领导权、实行资本主义复辟之后,一般情况下都是对外投降卖国的。今天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和五四时期一样,就是“外惩列强”。同时,还要“内惩国贼”,惩办一切投降卖国的走资派、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以及附庸于他们的右派知识“精英”。
其次,五四运动和文革运动,其鲜明特点均在于广泛的群众性。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枢纽,在于从五四开始,中国的民主革命不再是民族资产阶级单独的革命,而是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一个统一战线。
在1919年5月抗议“巴黎和约”的示威活动中,英勇地出现在运动前列的是广大青年学生,而6月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商人罢市声援,则预示着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泛介入。另外还有沪宁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工人,以及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工、商、学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声援。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伐战争,同时掀起了以“工农兵联合起来”为口号的群众性斗争。当时,中国的工人运动有了长足发展。1922年的“二七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的“五卅运动”,都是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与此同时,又有中国共产党人彭湃和毛泽东,亲自下乡指导、调查农民运动,使得“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而文革运动的特点,也在于她的广泛群众性,这是无须过多论证的。文革时期,先是广大青年学生发动起来,然后是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纷纷响应毛主席号召,投入文革运动。正如毛主席当时描述的那样:“从来的群众运动都没有像这次发动得这么广泛、这么深入。全国的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到处都在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大事。过去一家人碰到一块儿,说闲话的时候多。现在不是,到一块儿就是辩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连十几岁娃娃和老太太,都参加了辩论。”
近年来,各地群众纪念毛主席的红色文化活动如山花烂漫,各地群众自发修建的毛主席纪念馆如雨后春笋,各地红友自发组织的学习组、宣传队越来越多,活动积极分子、模范宣传员不断涌现。我们今天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中,有久经考验的革命老干部作后盾,有热爱毛主席的各地干部、职工、农民打先锋,有觉悟起来的青年学生跟上来,一支热爱毛主席、怀念毛泽东时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左派群众队伍,经过十几年的酝酿、积累、分化、联合,正在逐步形成。尽管这支队伍仍在形成过程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也面临诸多艰险和困难,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一系列的曲折之后,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将是毫无疑义的。如今,她已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可以看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已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眺东方使人感到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已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再次,思想文化运动的铺垫作用,不可忽视。五四先辈们当时提出的口号从“拒绝巴黎和约”、“还我青岛”到“废除二十一条”,步步提升,直至“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显示出他们救国救民的神圣使命感。就是说,他们没有拘泥于一次偶然的“巴黎和约”,而是把问题提高到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军阀统治的高度。这样,也就为下一步“北伐战争”作了铺垫。
不仅如此,五四运动前后,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当时的中国思想界输入了很多新思想。其中,既包括科学、民主、人权等西方启蒙思想,目的在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者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响亮口号;又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潮,提出“劳工神圣”,特别是介绍了苏俄十月革命的新鲜经验。所有这些思潮,为现代中国社会尔后实际开展的阶级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般也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文革运动,既是一场政治大革命,其实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她不仅在当时冲击着潜在的党内资产阶级特权阶层,也为毛主席逝世后中国人民注意反修防修提供了思想铺垫,更为尔后开展反复辟的斗争提供了一整套理论和经验。无论走资派怎样否定文革、无论右派“精英”如何丑化文革,文革在中国人民思想意识中留下的印记是无法磨灭的,文革时曾经试行的一套理论和经验也是客观存在的,后代人一定会继承这笔宝贵的遗产。当然,后继者在继承文革宝贵经验时,肯定不会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肯定会按照毛主席历来倡导的“有分析地吸取、借鉴”的学习方式,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创造性地加以继承。
我们今天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是否只需要埋头苦干而不需要任何思想武器呢?是否只需要勇往直前而不需讲究任何政策、策略呢?答案很明显,不是不需要,而是很需要。
我们知道,走资派上台伊始,就大耍两面派,一边推行资本主义复辟、一边大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边纵容反毛非毛舆论、一边高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怎样分析、识别这种两面派手法?
我们知道,走资派纵容一批右派知识“精英”,大肆贩卖历史虚无主义,大肆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诋毁革命领袖、诋毁革命历史。面对走资派和右派“精英”这两方面,我们怎样确定主要矛盾?
所有这些问题,已经在左派队伍里造成严重分歧。明的“保救派”和暗的“保救派”,已经在左派队伍里活跃多年。我们怎样看待、应对“保救派”?
对于以上基本问题,我们需要在斗争中不断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当然,目前左派队伍里有一些朋友急于创新理论。我们认为,我们要以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努力结合目前的斗争实践,认真地靠总结经验吃饭。等到客观条件和我们的主观头脑都具备可能性时,我们再搞理论创新也不迟。
此外,目前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各个阶级、各个派别,都在关注实际问题的同时,或明或暗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那么,马列毛主义的主张是什么?马列毛主义的主张能否战胜其它派别的主张?我们采用什么方式、通过哪些问题,使绝大多数群众认可马列毛主义的主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左派、毛派,能否给出优秀的答卷?抑或是交出一张不合格的答卷、甚至交白卷?
文革与五四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
五四运动时,有一个“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主张“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资产阶级学者和军阀专制统治者更把为劳工、劳农伸张正义的马克思主义、苏俄的列宁主义视为“过激主义”。李大钊则针锋相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们,是一个统一战线,其中有两股思想潮流互相斗争,虽然都针对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但在“主义”方面却不统一。
文革时则不同,当时虽然有党内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存在,但是文革一掀起,群众运动中都拥戴毛主席的路线、政策。在“贯彻十六条”、“紧跟毛主席战略部署”这方面,大家没有任何争议。当然,在具体执行中,出现过各种不同的问题,群众中出现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支左的“军宣队”、“工宣队”中也出现过“支保”和打压群众的错误。但是,这些都是具体执行的问题,不是大方向的分歧。
今天的中国社会,如前所述,各个阶级、各个派别都在关注实际问题的同时,或明或暗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主流舆论主张“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右派“精英”分子主张“改旗易帜”,左派主张恢复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面对走资派的两面手法,左派内部又出现“保派”与“革派”的分歧。可以说,今天我们在实际斗争中,是在继续完成当年文革未竟的事业,但我们今天的客观环境,却比当年文革时期复杂很多倍,酷似五四时期那种复杂交错的政治局面。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光做事而不思考,而是要认真思考问题。文革中,毛主席说过这样一段话:“五四运动风流人物,有影响的人物,五四运动的右翼是胡适,后来他成了美帝走狗,五四运动的陈独秀也成了反革命。当时的李大钊,写文章不多,但他埋头工作,后来成为革命的左派。还有鲁迅,当时他重视社会调查,独立思考,后来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不做昙花一现的人物,要埋头工作,善于思考,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历次的革命及我们亲身的经历,真正有希望的人是能想问题的人、不出风头的人。现在大吵大闹的人,一定要成为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让我们牢记毛主席教导,认真思考问题,做好今天的思想文化铺垫工作。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五四”过后应该想到什么?

下一篇:端午缅屈原,痛论亡国恨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