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10:19:0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言 - 小 + 大
我喜欢打麻将。平时同事聚会之后,我最喜欢的安排就是打麻将了。都是同事嘛,收入水平差不多,这赌注太小没意思,太大也没资本,如此就每次输赢严厉控制在200元以内。反正,这样的输赢数字,大家都承受得起,也不至于伤和气,关键的是开心。输够200元就当发红包了。 起初,我们是去同事家,后来改到棋牌室。相比而言,棋牌室更合适一些。在这里,有茶水,有自动麻将桌,尤其是环境很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当然了,虽然有些棋牌室是通宵营业,可我们顶多到12点,不敢太晚。 毕竟,这麻将是国粹,四个人凑成一桌,每个人34张牌,可以有很多中组合的可能。同时,还得盯着上家,看住下家,要自己想法胡牌,又要不能给别人放了。一场牌下来,开心、紧张、提心吊胆、或大喜、或失望、或后悔,种种情绪轮番变换。这钱输赢都是小事,可这无来由的情绪变化,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了,今天《华商报》报道了一则与打麻将有关的新闻,颇有意思。有意思是说,这起打麻将被发现纯属意外。说是在2019年6月14日,中央扫黑除恶小组在陕西汉中市田园酒店抓捕涉黑涉恶嫌疑人时,“把门敲错了,进去就发现他们在赌博”,当场缴获赌资3.8万元。 这里的“他们”是西乡县公安局长、自然资源局局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等。用新闻中的话来说,6月14日是周五,为工作日,可是这些身居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却聚集在一起打麻将。难道说,他们的工作都搞好了吗?难道说这工作时间能出来打麻将吗?是迟到、是早退、还是旷工呢? 也许因为都是“一把手”,没有人能够制约他们,没有部门能够管控他们,如此也才可以公然在工作时间去打麻将。显然,这就是赤裸裸的严重违法行为。 对了,这些领导干部的打麻将行为与我们的不同。因为现场能够查获3.8万赌资,说明很多问题。 其一说明他们打麻将的行为完全就是赌博。无论是按照哪一级别的解释,高达3.8万的赌资,都远远超过娱乐的需要。 其二他们是准备好来赌博的。一般来说,电子支付很便捷的现实中,使用现金的很少,而能够现场有3.8万,看来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就是为了输赢方便计算,不会留下其它转账痕迹的。 其三他们应该是经常性的赌博。督导组刚离开当地,他们就出来打麻将,估计都是赌瘾犯了,有点迫不及待的。 其四3.8万赌资说明他们一个将近有一万元赌资。不知道这正科级干部,月收入是多少?一场赌博就用近万元,估计经济上问题嫌疑不少。 按道理说,全国有关打麻将被当做赌博处罚的案例很多。如今资讯发达,有“赌资”每把5元的朋友间打麻将,被处罚的,以至于当事人因此申诉到最高法;有1元“赌资”,被当做赌博处罚的;有老年人街头打麻将,被当做赌博的等等。这些不管曝光后如何处理,起码都说明当下对打麻将管控的非常严格。 如此现实之下,这些县上的重要领导干部压根就不当回事,依然打麻将,准确的说,公然聚赌。中央扫黑除恶小组到陕西督导的人,敲错了门就发现了赌博,说明当地对赌博的高压是失控的。也许因为这些当地的“大人物”喜欢赌博,或者说抓赌只是抓“小人物”,对这些位高权重的人都是“网开一面”罢了。 显然,敲错门无意中发现,当地的赌博之风,尤其是“大人物”的赌博之风,在当地无法无天。“大人物”都公然在工作时间赌博了,不知道他们所领导的部门又会如何呢?不会也是上行下效,也赌博成风了吧? 现实中,各地公安部门抓获的“赌博”者几乎都是普通人,很少如督导组一次“敲错门”就能抓获县公安局长等的赌博者,是否也可以说,这各地抓打麻将的也都看人下菜呢?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有某地抓赌发现“科级以上”的人呢? 如我等普通人,喜欢打麻将,本来是用这种国粹来求个高兴与刺激,让偶尔的聚会满足一下“小赌怡情”的欲望。可如此屑小的欲望,都被严格限制。印象中,200元以下不算赌博的公安部门规定明确,可见并不是完全禁止打麻将。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棋牌室都关门了,这就让人无法理解。 毕竟,打麻将也是很多人的喜爱活动,也是很多中老年人消磨时间求得开心的活动,而且对老年人来说,打麻将可防止老年痴呆的功效。 甚至于,喜欢打麻将的人形成了不小的需求市场,而棋牌室等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换句话来说,虽然比不上广场舞之类,也算是多赢的娱乐活动。起码也能保障很多人的“饭碗”嘛。 总之,麻将只是一个道具。有的人用来娱乐,有的人用来赌博,似乎在管理上不应该“一刀切”。而如陕西西乡县这些“大人物”的打麻将行为,这就不是娱乐了,而是地地道道的赌博,而且是在工作时间的赌博。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不收农村娃”后面的问题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