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1 16:52:4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子夜呐喊 - 小 + 大
我们为什么要懂点哲学?不学,还真不行! 一说起哲学,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来:就是深奥难懂的思想、精神、物质、广延这些概念三两下就把人绕晕了,咱哪里有闲功夫去了解它?还有的人又要说了,咱就算了解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呀?跟我们吃喝拉撒睡有什么关系? 弄懂了它,就能住得起房、买得起车、看得起病、娶得起媳妇了吗?还别说,关系确实不小!咱弄懂了它,就摸得清许多事物表象背后的一点本质了! 请看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哲学首先就是世界观,就是我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或认识,又是能帮我们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研究哲学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达到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 在社会上,大体由这几类世界观的人群构成: 悲观主义者: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宿命主义者: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完全决定于鬼神和上帝; 专制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他们认为全社会的广大劳动者要向少数统治者或独裁领袖屈服; 享乐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来享乐的,不值得严肃认真地看待; 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变化都有它现实的原因和规律。 像第一种人,他们认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而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会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 即使一两个欲望满足了,其他也满足不了,旧的刚实现,新的又产生了。人生就是一场为抵抗死亡的痛苦的斗争,还注定要失败。 第二种人呢,拼命忍受社会的毒打,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得过且过,多活一天是一天,觉得世界是由鬼神和上帝在暗中支配的,他们对“生命的中的一切早己暗中标好了价格”这样的说法深信不疑。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阿Q就属于这类人。 第三种人呢,就把压迫和剥削别人当做是自己想当然的权利,像前不久黑龙江某大学爆出过学院部门干部以身份压比自己低一级的学妹事件,“这是咱们美工部部长张美玉,叫学姐!” 第四种人,就是整天闲游浪荡,追逐乐趣,尤其以整天混迹在酒吧、ktv、网吧这类灯红酒绿场所的人居多,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莫把金樽空对月”。 而第五种人,则明显地跟上面四种人区别开来,他们勇敢坚决地跟困难做斗争,反对不平等的压迫和残酷的剥削。在神话小说里,这类哲学的代表人物非孙悟空莫属,“说什么艰险磨难?怕什么鬼怪神仙?掣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在现实世界里,其中的佼佼者则以毛主席这样的革命领袖人物为代表,“独有英雄驱虎豹,绝无豪杰怕熊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可以说,正是由于各类人都有他们不同的哲学,才是构成他们不同社会行为的动机,最终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 归根结底说来,他们的哲学可以分为两种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前者把“主观、”“精神”的作用看成是决定一切的最高力量,是思维决定存在;而后者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物质有独立的存在,有它的自己的规律,是存在决定思维。 前面四者都属于唯心主义者,其中第四种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者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凭借强权可以长期压服别人,而不知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多数被压迫者一旦团结起来,转眼间就可以推翻少数专制者的强权,这也就是一种不顾客观存在的唯心主义。 这些唯心主义者,都是想要改造现实世界、实现自己的现实欲望,最后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向现实妥协屈服,就有了一味悲观消极、损人利己、昏昏噩噩、寻欢作乐的人生态度。他们或麻醉自己,或寻求精神寄托,或相信命运,总之不能找到一条改变现实的路。 这些唯心主义者之所以不能成功改造客观世界,就在于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客观事物跟主观世界的本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谈不上把握客观事物跟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更谈不上改造社会跟自然界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朝鲜化发展轨迹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本质”究竟是什么?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