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

时间:2019-03-10 07:51:0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在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生存而进行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首先在各个社会形态的两大基本阶级之间展开,如奴隶社会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在阶级社会里,代表新生产关系的剥削阶级和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另一个剥削阶级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斗争。例如,在奴隶社会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在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自从阶级产生以来,阶级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在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是由它所决定的。而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社会又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阶级斗争具有多种形式。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发展最完备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形式被消灭了,但由于国内和国际的种种因素,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种阶级斗争不同于过去历史上两个完整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与继续,或者说是残余与复辟与反复辟形态的阶级斗争。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同各种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及团伙的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级的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形态的阶级社会形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缩小、减弱和缓和。但不可怱视复辟的危险性,可见创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重要性。
当着地球整个社会上不再有敌对分子,这漫长的历史过程须全民自觉运用继续革命的理论,  在国际上也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阶级斗争也就不复存在。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无产阶级只有用马列毛著作武装头脑才能觉悟

下一篇: “政治正确”与“普世人权”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