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9 11:04:5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迎 春 - 小 + 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生产、经济,是沿着公有制经济的道路发展,还是沿着私有制经济的道路发展。正是因为存在着两条不同发展经济的道路斗争,70 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时期和盖个楷纺时期。现在是到了回归毛泽东时期经济发展道路的时候了! 一、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速度快、产业结构合理、工业向落后地区转移、高新技术自主掌握,特别是生产不断扩大,根本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不久,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到1956年,全国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公有化: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的集体经济。有关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笔者曾经在《论毛泽东时期生产发展的伟大成就及原因》、《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结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等文章中进行过详细论述,引用了大量数据和事实,这里只做简要的概述。 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速度快 反映物质生产发展的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 以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指数为100,1978年则为779,年均增长8.2%;工业总产值由100上升到1598.4,年均增长11.2%(《中国统计年鉴》1983 第17页)这是在原有经济非常落后、外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取得的。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物质生产持续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也非常罕见,说是“经济奇迹”一点也不过分。笔者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就叫《毛泽东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 2、产业结构合理 工业农业齐头发展;重工业与轻工业并重;粮食生产、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平衡发展;既发展了生产资料生产,又发展了生活资料生产,形成了部门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用现代机械武装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双手,用机械代替了手工工具,使整个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并为不断扩大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短的二十几年,我国由一个消费“洋货”的国家,发展到能够自行建设和装备攀枝花钢铁企业、第二汽车厂,建设成昆铁路、襄樊铁路,建设西昌、酒泉火箭发射场,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爆炸原子弹、氢弹和试制“运10”大型民用飞机的工业大国。 盖个楷纺以来,外国资本之所以大量涌入,原因之一就是毛泽东时期建设了工业部门齐备、基础设施完整的物质条件。 3、工业向落后地区转移 旧中国仅有的一点点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几个城市。新中国建立以后,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特别是“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次民工的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他们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自《毛泽东时代的大三线建设》) 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以及整个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旧中国连自行车都造不好,新中国的短短二十几年,不仅能够生产汽车、一般的飞机,而且试制了大型民用客机“运10”,与美国的波音、欧洲的空客并肩;发展了电子工业等高新产业,还生产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军工产品;发射了人造卫星。 时任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说过,艇上零部件共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却没有用一颗外国的螺丝钉!说明我国不仅能够生产世界最先进产品,而且自主掌握核心技术,自己生产全部零部件。 5、生产不断扩大,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 毛泽东时期的生产发展非常快,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取得高速发展,但是,都满足不了消费的需求,消费有力地推动着生产的发展。无论是钢铁、石油等生产资料生产,还是住房、粮食、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等生活资料生产,都供不应求,广大群众的消费推动生产发展,完全不存在生产过剩的影子。 生产发展能够具有上述特点,是由于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发展国营经济的结果。 总之,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向落后地区转移,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核心技术自主掌握,特别是整个经济归劳动者所有,因此,呈现出消费推动生产发展:当时的主要生活消费品,如粮食、布匹,工业品的“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等,尽管产量增长很快,但是仍然供应不上消费的需要。 为了避免投机倒把,政府采取了发行票证的办法:粮食有粮票、布有布票、自行车有自行车票等,反映出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广阔前景,这些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结果。而资产阶级的学者则讽刺为“短缺经济”。 那时,全社会没有资本家。城市的劳动者上至国jia主席、总理,下至一般工人都凭工资收入;农村劳动者除了有少量的自留地生产私有产品外,一律凭工分分配,完全消除了利润收入。 随着生产发展,工人工资的逐渐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工分值的提高,特别是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由1949年的18082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39856万人,翻了一番还多,而且捧的是“铁饭碗”,没有失业的威胁,也没有“下岗”一说,整个社会购买力蒸蒸日上,仅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就由1952年的6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469亿元,增加了5.9倍。(《中国统计年鉴》1983 第120、489页) 因此,根本看不到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危机的阴影,经济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 二、盖个楷纺以来的经济发展 盖个楷纺以后,X小X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实际上是不分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道路,提倡搞“外向型”经济。(《X小X文选》第三卷 第377、375页)“盖个楷纺”以来,我国走的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沿着日本、亚洲四小龙的老路,走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死胡同。 有关盖个楷纺时期的经济发展,笔者也写了一系列文章。如《经济高速畸形发展与经济关系大倒退》、《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谈谈“盖个楷纺”以来“两纸”乱中国》、《我国必将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等,引用了大量事实和数据,也不重复。这里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概括地叙述经济发展的特征。 1、依靠外资、外贸推动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就显现“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 盖个楷纺以后,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吸引外资,发展外贸推动我国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 毛泽东时期美帝国主义等国家不仅不给我国投资,甚至不和我国做生意,企图从经济上“掐死”我国。盖个楷纺以后,由于我国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商品,工业部门齐备,基础设施完备,加上政府给予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超国民待遇”,从而引进了大量外资和大批外企。从1993年开始,每年引进几百亿美元,而且不断增加,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急剧增长:1993年进出口总额不到2000亿美元,2008年就增加到25632.6亿美元,增加了12.1倍;出口总额由1993年的917.4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14306.9亿美元,增加了14.6倍。可见,我国的物质生产主要是依靠引进外资,发展外贸推动的。 2008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债务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穷途末路,我国生产的高速增长也戛然而止。 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急剧下降,由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降到2009年的22075.4亿美元;出口额由14306.9亿美元,降到12016.1亿美元,分别下降了14%和16%,对依靠出口发展经济的我国来说,是极大的“下行压力”。 2008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再一次显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痼疾,不过这一次的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是负债沉重,而生产过剩则主要表现在我国。 由于出口贸易急剧下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原来的两位数,下降到8%、6%点几。而且这种增长是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个人、企业负债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实现的,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证明走不通的一条死路。依靠发行纸币(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增加债务(即“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维持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稳腚”增长,不过是一些人的主观“梦想”,最终必将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1978年时,我国流通中货币总共只有212亿,到2018年就增长到73208亿,增加了344倍,货币贬值、物价大幅度提升。毛泽东时期月收入几十元,就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现在收入几千元也难以维持;毛泽东时期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却债务累累,不仅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还依靠出卖土地维持地方财政,不断推高房价,让房地产老板大量掠夺群众的财产; 而以节俭出名的中国老百姓,也不得不大量负债,被房贷等各种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各种债务不断增长,还看不到尽头。 这种依靠发行纸币、债券,用“寅吃卯粮”的办法维持经济运行,根本不可能持久,这一点已经被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危机证明,我国爆发经济危机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 2、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发展不均衡 由于大量引进外资,不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崛起,原有的国营经济也演变成为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雇佣劳动制度。因此,不能赚钱的农业、石油开采等基础产业的生产,不仅得不到发展,有的还逐渐衰落;另一方面加工工业却高速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大量廉价生活消费品,从儿童玩具、鞋、服装,逐步发展到家用电器等等。 因此,我国的“米袋子”、“油瓶子”和“汽油桶”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只要世界上什么地方冒一点火花,发生战争,我国的粮食、食用油和石油等就会出现供应危机,人们就会缺粮、缺油,汽车就会“趴窝”,整个经济生活必将会出现混乱局面。 3、工业向沿海城市集中 由于我国经济是依靠外资企业、发展外贸带动的,因此,加工工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而东北等地区的老国营工业衰落,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更加衰败,青壮年纷纷跑到沿海城市“打工”,出卖劳动力,农村只剩下老头、老太太和留守儿童。 4、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被外国控制 毛泽东时期我国已经试制的民用大型客机被迫“下马”,自主生产的电子产品,也改从外国采购,一些高端产业的产品,如大型民用客机、xin片等要从外国购买;一些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如汽车等的发动机还是要靠外国等。 特朗普总统上台以后,又是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又是制裁中xing、华wei等公司,充分反映出依靠出口和核心技术不能自主掌握的被动状态。 可见,盖个楷纺以来,我国的经济是沿着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外向型”老路发展,具有殖民地的性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地位的变化,由毛泽东时期的企业的主人,转变为雇佣奴隶。 毛泽东时期,我国企业没有老板与打工仔的区别,没有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对立,所有企业的职工,一律领取工资。那时的工人工资,从经济学来说,已经不是出卖劳动力商品的价格,而是工人自己劳动的一部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劳动时间生产的物质财富增加,工人、农民的实际收入也会不断增加,这也是那时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方面看,工人、农民创造的积累资金,不仅不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利润那样与工资对立,相反,这种积累资金用来扩大再生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改善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 这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点,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 盖个楷纺以后,企业属于老板私有,生产是为了利润,“老板们”千方百计地少用工人,压低工资,生产的社会财富很大一部分以利润的形式被“老板们”占有。据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我国的马化腾、马云、许家印分别以388、372、362亿美元,位列世界富豪的第20、21和22位,仅这三个人就拥有一千多亿美元的财产,约7000亿人民币。在短短的几十年就积累了这么多财产,这种速度应该算是“世界奇迹”。“老板们”占有的这一部分财富,被继续用来剥削工农劳动群众。 历史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正确、光明大道,而所谓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是资本主义的“死胡同”,这个事实不仅被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反复证明,也被盖个楷纺以来的经济发展事实所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濒临死亡,资产阶级的政客和学者们也已黔驴技穷! 我国的广大劳动群众经历过近三十年毛泽东时期的生活,深深体会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前一浪高过一浪的“毛泽东热”,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毛泽东时期经济制度的怀念,认识到发展公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不断地用马列毛主义武装群众,为重新回归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奋斗!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不许如此糟蹋毛主席!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