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4-3)

时间:2020-01-31 10:03:3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艾思奇 - 小 + 大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4-3)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产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技术都达到了过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作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产生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的。在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在各国发展起来,而无产阶级也就随之成长起来。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在政治上表现了独立的行动,如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等等。在这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愈益尖锐的历史时代,革命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在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德国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发挥其创造历史的巨大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德国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无产阶级的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创始人。
    从十九世纪初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自然科学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时不只力学和数学,其他许多重要部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以搜集材料为主的阶段已经结束,人们已经发现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许多重要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伟大的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发观,使人们对自然界一切现象之间的辩证联系和对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大踏步的前进,使宗教迷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而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产生提供了牢固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了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总结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推动,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然产生的两个根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作为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综合以前人类的一切优秀思想成就并加以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的传统和辩证法的传统。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继承了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他们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采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伦理的杂质,批判地采取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革命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过去一切哲学中的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和过去的哲学比较起来,在性质上也有根本的不同,它使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完全新的更高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哲学的不同,首先在于它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使它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前的哲学,是产生在科学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自然科学还不能阐明自然界现象各方面的相互联系,至于社会科学,最多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因此,那时科学的全部成就,还远不能给世界发展的全貌提供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以认识世界的总体作为自己的任务的哲学,即使是唯物主义哲学,在那时虽然也力图利用每一个时代科学的最大成就,但终究不能完全依靠科学的成果来完成它的任务。为着描绘世界的全体,那时哲学家就必须在许多方面,凭借自己的逻辑方法来进行推演,以补科学所提供的材料之不足。这些哲学家往往企图站在科学之上,独立地创造一套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他们中间有的人就把这种哲学叫做“科学的科学”,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应该、而且已经穷尽了世界的一切知识,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体系看做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顶峰。实际上,这样的体系,虽然也对当时的科学成就有所概括,但都包含着大量的主观臆测的成份,其中虽然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天才的臆测,对于人类思想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有过重大的贡献,但同样也包含着许多不明确、不合理的、甚至于荒谬可笑的东西。总的来说,这样的哲学体系,终究经不起科学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的考验,它本身并不具有真正科学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共同弱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完全新的阶段。自然科学的成就,已经开始能够用确实可靠的知识来为人们描画出关于自然界发展的全貌。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引起的整个社会的迅速变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开展,以及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里材料的积累,在社会生活领域里也象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已有可能发现真实的联系,排除臆造的、人为的联系。由于这些原因,以前那种大部分要依靠主观的逻辑推演来构成包罗万象的体系的哲学,那种所谓“科学的科学”,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这时哲学的任务,只需要对已获得的全部科学知识及历史材料加以概括和总结,这样就能够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能够建立一个不同于过去任何哲学体系的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它是完全从科学的研究成果中概括出来的,因此它反过来又成为指导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普遍原理,成为科学的方法论。以前的哲学只是代表不同阶级的哲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对世界给予各种各样说明的思想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哲学的不同,还在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用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造旧世界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绝大部分是属于剥削阶级的世界观,个别的哲学学说表现着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但它们都不能指导人民来为根本改变旧世界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变革世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不承认自己的哲学思想的阶级性,把它说成是代表全人类的。在实际上他们的哲学思想绝大多数都只是反映着少数剥削者的利益,并从属于这个阶级的政治任务,真正人民群众的思想要求和这些哲学是不相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地承认自己的阶级性和党性,公开宣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为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为反对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罪恶制度服务。马克思主义者坚决反对在阶级剥削制度还存在的情形下,硬把某一种哲学思想说成是全人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隐蔽自己的哲学的阶级性,不但违背了客观事实,而且会模糊无产阶级哲学的实践任务,因此是非常有害的。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①马克思主义者要求把自己的哲学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事业密切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者决不空谈什么全人类的哲学,但无产阶级的哲学的确是从来未有过的真正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历史上所实现的一个革命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既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严格的科学性。列宁指出:“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是偶然地结合起来(即不仅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②

    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页。
    ②《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载《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

    上述这些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成为最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法密切地结合起来,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它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特别是社会历史研究的领域。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以前的唯物主义都不曾真正解决如何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问题。只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后,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指导人们对一切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完成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相反地,它是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象以前的哲学那样把自己看成包罗万象的绝对完成的知识体系,它是科学的哲学,它的思想体系的建立,是严格地依据着各种科学成就,依据着人类的历史斗争经验和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斗争经验的。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要不断地丰富起来,不断地向前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而且在他们战斗的一生中,使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和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本身是在斗争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的斗争中,在同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想进行的斗争中,不断地概括了当时的科学成就和工人运动的经验,从各方面阐发了他们的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工人阶级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逐渐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统治的地位。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以及它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孟什维克等)的斗争中,恢复了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所阉割了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内容,并且根据新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推向了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在哲学上和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的最腐朽的哲学潮流--以马赫主义为主的主观唯心主义潮流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并且深刻地批判了工人运动内部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列宁写了许多哲学著作(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天才的论述和创造性的发展。列宁的所有著作都深刻地发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列宁的全部思想是同国际的和俄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所创立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主义的伟大思想,给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照亮了争取解放的道路。
    列宁逝世以后,列宁主义的思想继续在世界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向前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在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是十月革命以后的事情。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①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60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中,遵循着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同志从这个原则出发,进行了反对各种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制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概括了新的历史经验,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了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反对帝同主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在反对国际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反对修正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底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
       通过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工人阶级手中战无不胜的理论武器。全世界工人阶级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为团结一切进步力量,最后彻底埋葬资本帝国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斗争。新的历史实践必将越来越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的正确性,并将使它得到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论“和平演变”与“暴力革命”

下一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4-4)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