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9 13:25:0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风雨如 - 小 + 大
一、军事主权与经济主权 有的同志说:“一个国家买办存在的前提条件是那个国家没有军事主权。”“有了军事主权还去投靠帝国主义,在逻辑上讲不通。”“我们不能把建立在主权基础上的买卖关系看成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关系。”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没有丧失军事主权,不意味着不会丧失经济主权。几十年来,大量的事实都在证明,某些国家虽未丧失军事主权,却已经丧失了经济主权,变为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帝国主义的经济殖民地。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买办资产阶级及其利益集团。 远的不说,就说允许和鼓励外资进入我国的22个行业领域,这22个行业领域对外资的持股比例都不设上限,如何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乃至政治安全?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经济侵略吗? 奇葩的是,有的同志竟然说:“允许和鼓励外资进入我国的22个行业领域,是自信的表现。”——是呀,这是何等的自信。这同那个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自慰地说这是“儿子打老子”的阿Q的自信,还有什么区别? “盖楷”以来,中国一步一步地走向经济殖民地。或者说,一部“盖楷”史,就是一部中国当代经济殖民地的发展史。什么“外向型经济”、“加入WTO”、“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等等等等,这是由一个个汉奸、洋奴、卖国贼组成的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主子的饕餮大餐。 但是,有的同志却说:“凡是中国要做的没有一个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权衡利弊做出的。”是这样吗?取消那么多行业领域须由中方控股限制的内容,难道也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吗?美方制裁中兴公司,中兴公司被迫接受苛刻的处罚,被迫接受美方长达10年的监管……这种奇耻大辱,难道也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吗?不,这分明是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城下之盟。 当年的大清王朝也没有丧失军事主权。它还试图通过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一场惨败的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接踵而来的是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庚子赔款……厄运连连,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仅仅有军事主权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军事主权不是万能的。如果内部腐败、机制溃烂、贫F悬殊、民不聊生……它的军事主权再完整,也会产生买办阶级,这个阶级进而会把这个国家折腾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部大清王朝的衰亡史,就是对那种“一个国家买办存在的前提条件是那个国家没有军事主权”的说法的最有力的驳斥。大清王朝“崛起”的悲剧,分明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现实。 有一种论调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恰恰说明中国崛起了,以至于能够威胁美国。”这里又看到了阿Q的影子。既然你崛起了、威胁了……为什么不威胁到底?为什么不把他威胁到下跪求饶?为什么不把孟晚舟“威胁”回来? 有的同志还以什么“亚投行”、“非洲S币”、“获斯里兰卡港口99年特许经营权”、“吉布提建造军事基地”、“9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一带一路”等等“壮举”来佐证他们的观点,其实这些“壮举”或者打了水漂、或者虚张声势、或者举步维艰…… 二、旧式买办与新式买办 毛泽东早在几十年前就预感到,如果搞得不好,如果修正主义上台,中国就会变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对当地江西、湖南省领导同志说: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上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这难道不是已经被实践(虽然是痛苦的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预见吗? 再让我们看一看当年的一篇著名文章《评凳晓瓶的买办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红旗》杂志1976年第7期)是怎样预见这个问题的。 文章写道: “凳晓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谬论很多,其中贯穿着一条黑线,那就是:对内代表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国民经济的领导权,要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变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搞投降卖国,妄图把我国变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实质上是一种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 “按照凳晓瓶这个投降主义的‘大政策’搞下去,我们的国家只能一步一步地沦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不仅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要完全丧失,而且民主革命的成果也将化为乌有。” ——这些预言,在今天,难道不是早已经变为残酷的现实了吗? 毛泽东说:“在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里,有两种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我们党的—些历史经验》,《毛泽东选集》第5卷,1977年版,第308页)——这里说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规律。 在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旧中国,存在买办资产阶级;在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买办资产阶级,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型的买办资产阶级。这个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的买办资产阶级,或者说,他是旧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复辟或复活。 这个买办资产阶级继承了旧买办资产阶级身上一切肮脏龌龊的东西,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比它的前辈们更加反动、更加顽固、更加腐朽、更加疯狂……正如胡汉三回来之前和回来之后的表现不完全相同一样,他们对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人民充满了复仇的心理,实行了最为残酷的报复手段。 正是他们,把中国祸害为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帝国主义的附庸或经济殖民地;正是他们,把中国的工人阶级压榨为像当年夏衍笔下的包身工一样的中外资本的双重奴隶;正是他们,把中国的大好河山糟蹋到今天这种惨不忍睹的地步。 当然,作为大资产阶级的新型买办资产阶级,他们同新型官僚资产阶级具有密不可分的政治血缘关系,或者说,他们是融为一体的。当他们对内搞剥削压迫的时候,他们是官僚资产阶级。当他们对外搞投降卖国的时候,他们是买办资产阶级。 今天中国社会,就其“初级本质”来看,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其“二级本质”来看,是一个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社会。 三、历史真相与现实真相 有的同志说:“当年指责南斯拉夫为买办是不严谨的扣帽子行为,并没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依据。……不能简单地拿文革以前的那些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成熟的观点来衡量那个时代的历史。”——当年南斯拉夫走的是不是一条买办的道路,这是国际共运史上早有结论的一桩公案。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1963年9月26日)写道: “资本主义在南斯拉夫复辟的过程,是同铁托集团投靠美帝国主义的过程,同南斯拉夫沦为美帝国主义的附庸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铁托集团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就走上了出卖国家主权,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施舍过日子的可耻道路。” “铁托集团利用国家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最大限度地剥削南斯拉夫劳动人民,在南斯拉夫形成一个官僚资产阶级。这个官僚资产阶级,依附于美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买办性,也是一个买办资产阶级。铁托集团掌握的政权,就是这个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一系列的事实,从各个方面说明了铁托政权所执行的政策,是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就是使南斯拉夫重新回到半殖民地或者附属国的政策。” 此外,据当年越南《人民报》的一篇文章报道: “南斯拉夫工业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依赖日益严重。南斯拉夫已经变成帝国主义国家推销机器和设备——而且大部分是陈旧和老式机器和设备的市场。这种情况,连南斯拉夫的《战斗报》也不得不承认:‘南斯拉夫的工业企业实际上已经变成外国公司的附属物’。” “南斯拉夫的经济依赖于帝国主义国家,首先是美国的‘援助’。帝国主义国家投入南斯拉夫五十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三十五亿美元),不是为了帮助南斯拉夫人民,其目的是使南斯拉夫的经济紧紧地依赖于帝国主义经济体系,把铁托集团变成破坏世界革命运动的工具。” (王火炎《越〈人民报〉载文揭露南斯拉夫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学动态》,1963年第16期) 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两位学者写道: “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写信给美国国会支持‘南斯拉夫紧急救济法案’,杜鲁门重申了冷战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基本理论。他说:‘南斯拉夫的继续独立对美国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国家正在反抗苏联帝国主义的野蛮威胁,不让苏联势力染指欧洲一个最重要的战略地带。我们能够帮助这样一个国家保持独立,显然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1951年春,美英法一起制订了一个三方援助南斯拉夫的方案,以弥补南下一年度的预算赤字。至1955年,美国给南的经济援助总额达五亿九干八百五十万美元,军事援助共五亿八干八百五十万美元。只有经援中的五千五百万美元需要偿还。这一时期,南斯拉夫成为接受西方国家贷款和经援最多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在1958年南斯拉夫重新与苏联发生争吵后,美国对南又提供了大量的援助。1960年—1964年,总额达5亿110万美元。” (李兴、周雪梅《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苏东关系的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年第1期) 《三评》、越南《人民报》和当代学者的这些文字和数据,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这难道还需要重新论证吗?不需要了。除非你能将这些事实通通驳倒。但是,这肯定是一件任何人也做不到的事情。 《三评》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集体写作完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文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看来,主要方面是正确的,尤其是对南斯拉夫复辟资本主义的特征和根源的分析,今天看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 如果说《三评》是“文革以前的那些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成熟的观点”,那么,请问:什么才是成熟的观点呢?难道非要把当年的南斯拉夫说成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才算是成熟的观点?——这岂不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吗? 以上,是历史的真相。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现实的真相吧。 第一,某国经济殖民地的主要特征是: (1)这个经济殖民地,在尖端技术及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外国,因而也就把技术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置于外国新殖民主义和垄断资本的实际控制之下; (2)这个经济殖民地,已经变为新殖民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资本输出场所; (3)这个经济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为“美国负责消费,中国负责生产”或“美国负责花钱,中国负责储蓄”的所谓“中美国”模式; (4)这个经济殖民地,向帝国主义国家及其它发达国家大量贱卖自然资源,造成极其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毁灭性后果; (5)这个经济殖民地,它的直接统治者不是外国帝国主义或新殖民主义者,而是其代理人——某国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6)这个经济殖民地,它的无产阶级不仅受着本国资本的盘剥,而且受着外国资本的盘剥,是中外资本的双重奴隶; (7)这个经济殖民地,虽然没有驻扎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但是已经事实上丧失了经济主权。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复辟之后,在军事主权不丧失的情况下,是否走上买办资本主义和经济殖民地的道路,取决于这些国家历史的、现实的、内部的、外部的、阶级的、民族的、主观的、客观的等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只要这些原因存在着,军事主权不丧失而经济主权丧失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有了军事主权还去投靠帝国主义在逻辑上讲不通”的说法,就如同一个清纯的中学生说“有了钱还去贪污在逻辑上讲不通”一样,是极其幼稚可笑的。 第三,不承认经济殖民地和买办资产阶级存在的人,他们在事实上认同所谓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虚假事实,认同所谓的“厉害了我的国”的神话故事……从而也就在事实上为几十年来的倒退行为、破坏行为、摧残生产力的行为洗地。他们的言论,与走资派异曲同工,欺骗着中国人民,诱导着中国人民生活在虚幻的“老子天下第二”的梦境之中。 这是一碗味道鲜美的迷魂汤,喝下去,你就一定会哼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小曲儿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大普奔、如痴如狂。正是因为如此,某些论调,就必然在客观上起着麻痹和消弭中国人民革命斗志的恶劣作用。——这,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有关《以经济为取向的现代资本主义》几个问题的探讨 ——与汪晖商榷
下一篇:美国的颜色革命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