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由老尹同志发来的一文章想到的(3-1)

时间:2019-07-11 12:09:5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蔚严春 - 小 + 大

由老尹同志发来的一文章想到的(3-1)
 
大众日报社的老尹同志是我的老朋友。在我任青州卷烟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期间,曾为宣传青州卷烟厂企业文化和“八喜”品牌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前不久,老尹同志通过微信转发给我一篇文章《世上再无邓小平》,我大略看了一下。很显然,该文作者是一个自私狭隘、只有动物本能(猪狗高兴不高兴不是只认饲料吗?)的小人和反毛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坏人所写!文中的所谓论据,除了胡偏乱造,就是没有任何普遍意义的偶然现象,是经不起推敲和调查的,其论点自然不攻自破。该文作者除了污蔑和诽谤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和毛泽东思想、制造思想混乱、为走资派涂脂抹粉外,没有什么别的意义。像这类自私小人和反动分子,以私欲、洞穴般空间生活感受和剥削阶级立场来看待事物,有何资格评价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还有,该文还把莫言当作崇拜的偶像,可想而知是个啥!该文中的一堆堆混帐逻辑根本就不值得一驳!
该文的作者自我介绍的年龄如果是真的话,我还大他5岁。我经历的毛泽东时代,要比他长得多,比他做的事多,更比他见到的、听到的多,比他思考、总结的更多。                               
我1960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汶上县郭楼公社大古墩大队。我在家排行老大,两个弟弟分别出生于1963年和1964年。在毛泽东时代家庭里有三个以下孩子的是少数,大多是4个以上。一家有七八个孩子的也不稀罕。我姨家就有8个孩子。我1966年在本大队小学上学(我的同学都是1958年以上的)。上学是不交钱的。我们那里当时是半天上学半天劳动,我们上学之后就属半劳力了,也记工分。我除了学好文化课外,在生产队劳动积极能干,是小队里的宣传员,还帮母亲(父亲在部队)喂猪、种自留地,帮爷爷喂羊。每月还跟爷爷赶几次沙河站和前寺集,印象里人很多、买卖的家畜家禽和农副产品挺多。我们那里是平原,河湾多,四季不断水(我十年后再回老家时,看到的的河湾都已干涸了),家家户户养猪羊兔,喂鸡鸭鹅。马牛当时属于生产资料,队里管养。有人说,那时是“以粮为纲、其他砍光”,把自留地、养家畜、集市贸易都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简直是胡说八道。如果有个别现象的话,肯定是极个别公社、大队自己的荒唐做法,而决非中央方针政策。中央的方针政策非常清楚,即:“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社办企业。”主要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极个别地方偏离中央方针政策的错误表现无限夸大到全国性方针政策。
到1968年、1969年的时候,我就是“五好社员”了,除发奖状外,还奖励《老三篇》、《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除老师领学外,我开始查着字典读毛主席著作。虽然不能全理解其内容,但“句句在理”已印在心里。我正是从此时开始至今五十多年没有间断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上高中之后开始学习马列经典著作)。1970年10月离开老家,跟母亲随军到了益都县(后改为青州市),转到弥河公社庄汉庙联中上学(有小学和初中,全日制)。庄汉庙是我父亲部队驻地,是个大山沟的农村。同学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少数部队子女。转学来不久,我就在班里任副班长。我们除了在校学好文化课、开展好球类和田径活动外,还经常到农村同学家走访、吃饭,不断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到农村参加忆苦思甜、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和学大寨活动,开展支农活动,帮助麦收和秋收。
我1974年6月初中毕业后,于8月1日到临朐一中上高中,三个月后加入了共青团,任班学习委员和校儒法斗争史宣讲组成员。一个学期后随父亲移防转学到湖南通道县一中。通道县,是红军长征路上著名的通道会议召开地,是毛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据理改变了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关于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部署,避免了钻进蒋介石的口袋阵,解除了党和红军覆灭之危。没有通道会议也就没有后来的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在高中期间除学习文化课、参加文体活动外(我从每天的出早操养成了习惯,至今坚持每早晨数千米长跑,风雨无阻),与工厂、农村建立了更密切关系。学校和班里(我两个月后就当了班长)定期组织到工厂劳动锻练;到农村去,开展“三同”活动,即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军营参观学习,参加部队官兵指导的军训和拉练活动,特别是以“走红军长征路”、观看和学唱《长征组歌》为中心内容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活动,收获极大。对“革命理想高于天。”“毛主席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有了深刻理解,树立了“只要饿不死、冻不死就要干革命”的坚定志向。                   
1976年7月高中毕业后,又一人从湖南回到山东益都县。本来是下定决心下乡、立志要在广阔天地里干一番事业的,但由于国家政策有变,老大留城安排工作,所以就未能如愿。先在益都阀门厂干临时工三个月,在全日劳动中接受了工人师傅的教育,参加厂“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小组”的宣传活动,对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有了初步认识。1976年10月县里组织统一招工,我被招进益都卷烟厂(后改为青州卷烟厂),成为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正式一员。当时年产销40多万箱,2900多人,属国营大型二类企业,正县级单位,已是闻名全国的先进单位——“全国大庆式企业”。自己能进这样的企业工作生活深感荣幸和自豪。我在组长周连德、带班长王素青、车间主任杨玉信、车间支部书记刘兴美、团委专职书记张淑云(团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林治淮等领导和工人师傅们的教育培养下,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学习到了国营企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知识,和职工同志们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与企业共成长。
国营企业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利在全体人民。在这样的企业里,生产资料属于人民,工人阶级都知道,我们人人有份,这是国家主人的具体体现。经济上的平等决定了政治上的平等,从厂领导到各科室和车间干部再到一线工人,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是企业的主人。劳动成果归人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因而,广大职工群众都自觉地认为自己都是在为自己和人民而劳动,加上厂里不断的政治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树立起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意识,焕发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时正值全国工业学大庆掀起新高潮,为实现“四化”大干快上的形势。我厂作为全国大庆式企业真正做到了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大庆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产品因质量好、信誉高而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歇人不歇马”,一年到头不停产休班,职工采取轮休的方式。由于我在学校打下的良好思想基础,与厂里红红火火的创业氛围非常接荐。我满怀激情,有使不完的劲,在卷烟工岗位上一年两个月没休一天班。不仅以质量为主的各项指标领先,而且在车间负责黑板报和宣传栏的宣传工作,在职工学习日领学教材,并被推荐到厂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在1977年年终总结评比中,由车间党支部推荐、被厂党委破格(未当过先进生产者)树为厂先进标兵(后来改称厂劳模,全厂二十几名。我直到选进党委常委会不再参加评比为止,连续四年获此荣誉)。
1978年2月,任厂团委干事,同年4月任厂团委专职副书记。在共青团岗位上,深感厂党委的信任,深感建设好团组织、团结教育好青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责任重大,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党的助手,办好这所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我在新的更高工作平台上,更加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抓紧学习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其中反复精读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和毛主席的《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深入学习中共党章团章和党史团史,吸取党的政治工作宝贵经验,发扬“全团抓支部”的优良传统,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先进团支部和争当优秀共青团员竞赛活动方案,建立起“三会一课”、“六薄一册”、“政治学习”、“谈心走访”等制度。开展工作坚持长计划、短安排,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团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广泛地生动活泼地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把培养团的干部作为关键一环紧抓不放,坚持利用发放自学教材、学习班、经验交流会、示范观摩活动和实际压担子锻练等方式培养出一批批适应完成任务目标的团的骨干。把团员的思想教育作为团的基础工作来抓,确保“三会一课”在人员、内容、时间、质量“四落实”。把车间支部改为总支部,将支部设在生产班次上,为支部更好地围绕生产中心、集中有效地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组织遵循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形成了集思广益、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把学习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作为团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搞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武装并紧密联系企业形势任务与青年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时刻与青年群众打成一片,照顾青年的特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同心协力地向着党指引的目标前进;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以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消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一个团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团员就是一面旗帜,把广大青年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全厂广大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蔚然成风,在生产经营和解决“急难新”问题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倡导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中争做雷锋式新人,在丰富和活跃企业文体娱乐生活中大展风采,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为企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79年我被评为益都县和昌潍地区(后来的潍坊市)优秀团干部。1980年4月,光荣地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员——共产党员。1980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积极分子”并到济南表彰大会上领奖。1981年11月在益都县团代会上被选为团县委常委,1981年12月分别在党代会上和团代会上被选为厂党委常委和团委书记。1983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工业大学干部专修班脱产学习两年,1985年8月毕业回厂后,被厂党委安排到卷烟车间解决了“老大难”问题。1986年11月经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考察被任命为厂党委副书记,成为党的骨干力量中的一员。从此,先后在5个国有企业和一个行业学校任领导职务三十年(正处职级二十多年),一直沿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的路线前行。历经风雨、常见彩虹,酸甜苦辣,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驳谬论——“集中力量办坏事”论

下一篇:由老尹同志发来的一文章想到的(3-2)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