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恩列斯著作 > 列斯著作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恩列斯著作 > 列斯著作 > 文章

列宁是如何批判布哈林、如何反对折中主义的

时间:2020-06-09 19:28:4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新德 - 小 + 大

列宁的《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是列宁继《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之后,于1921年1月25日写成的又一本小册子。

1920年,俄国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结束了国内战争,保卫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整个国家将由战时转入恢复和振兴经济的新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刻,充分发挥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发挥工会在组织和教育职工过程中的作用,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保证。但在这个问题上党内认识是不统一的。

1920年底,托洛茨基发表了所谓“纲领性的小册子”《工会的任务和作用》,把中央内部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公开于全党,并得到了布哈林等人的支持,严重地阻碍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托洛茨基借工会问题挑起争论,他提出了“把工会国家化”、“把螺丝钉扭紧一下”、“把工会振刷一下”等类口号,企图把他领导的工会变成国家机关,在工会中继续采取“军事强制”的方法,破坏党与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破坏党的领导和苏维埃政权。

托洛茨基在其纲领性的小册子中,提出立即实行“工会国家化”,胡说工会是“管理经济的行政机关”,要求党把管理生产的领导权交给工会,宣称工会的作用就是用强制手段来组织生产,至于保护工人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是工会的事,而是工人国家的事。

列宁则明确指出,共产党才是无产阶级的最高政治机关,而工会是团结和培养工人群众的学校,是党和工人群众之间的纽带。

列宁写这本小册子,不仅批驳了托落茨基在工会地位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还揭露了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用折中主义偷换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认识形势的错误理论根源。

因为在争论期间,出现了布哈林“缓冲派”,大耍折中主义手法。列宁认为,“如果一个人从他自觉运用的一定原理出发犯了错误,那末不找出他犯错误的理论根源,就无法完全弄清他的任何错误,包括政治错误。”

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布哈林宣称列宁是“从政治上”看问题,托洛茨基是“从经济上”看问题,而他要把双方“统一起来”。

在工会地位问题上,布哈林认为列宁说工会是共产主义学校,托洛茨基说工会是管理经济的行政机关,“都是对的”,把这两个原理结合起来也是对的,他举例说玻璃杯是玻璃圆筒和说玻璃杯是饮具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把玻璃杯说成是既是玻璃圆筒又是饮具也是对的。

列宁指出,布哈林的基本理论错误“正是用折中主义来偷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就是布哈林在理论上的立场,这就是折中主义。

列宁剖析了布哈林的折中主义,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折中主义的根本区别。列宁指出:


一、辩证法认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列宁认为:玻璃杯也好,工会也好,它的属性都是多方面的。而布哈林只是把工会的某些方面的属性凑合起来,胡说工会既是机关又是学校。

列宁深刻揭示折中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拿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的定义,把它们完全偶然地拼凑起来”,这样,“所得到的就仅仅是一个指出事物的各方面的折中主义的定义”。布哈林所谓全面看问题,实际是片面的。


二、辩证法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变化中来观察事物”

列宁认为:玻璃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玻璃杯的用途,同周围世界的联系,都是常常变化的。例如,在争斗的时候,它可以作为投掷的工具;在写字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压纸;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它可以用来装捉到的蝴蝶;在布置房间的时候,它还可以作为带有雕刻或图画的艺术品。等等。事物是发展的,因此,我们也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与此相反,布哈林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说什么托洛茨基的错误是在于“他没充分地为学校这个方面辩护”,并攻击列宁“没有估计到机关这个方面”。布哈林“丝毫也不打算独立地即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目前这一争论的全部历史”,掩饰分歧的实质,是“僵死而空洞的折中主义”。


三、辩证法认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

在这里,列宁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不仅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还突出地强调了实践对于认识事物、给事物下定义的意义。

首先,由于实践是事物同人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因此,人们认识事物就不能单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还应当从主观方面、从实践方面去理解。

列宁说:“如果现在我需要把玻璃杯作为饮具使用,那末,我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它的形状是否完全是圆筒形,它是不是真正用玻璃制成的,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底上不要有洞,在使用这个玻璃杯时不要伤了嘴唇,等等”。

其次,由于实践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此,我们在给事物下定义的时候,就不能依赖于个别的实践,而必须依赖于人的全部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


四、“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辩证法要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列宁根据社会主义时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具体分析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从而抓住了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的东西,做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正确论断。

而布哈林根本不考虑社会主义的具体情况,硬说政治和经济“同等重要”,两者都不能丢。

列宁指出这种折中主义的思想根源,就在于“他对问题不作丝毫具体的研究,而纯粹搬弄一些抽象的概念。”

列宁说,用折中主义冒充辩证法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折中主义像僵尸一样死板,又如游蛇一样狡猾,是一切新老修正主义惯用的手段。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折中主义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修正主义。

认真学习列宁这篇光辉著作,特别是这篇著作中的辩证逻辑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把握泛左翼队伍中的各种观点分歧,也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列宁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一切中介。

在反帝、反汉奸与反修、反走资派的关系问题上,有的朋友总是说,两者都对、都重要、都不可缺。可是他们却不分析,毛主席逝世后的四十多年来,是世界资本主义相对和平的时期,帝国主义的主要策略是河萍衍遍,这种情况下,若咱们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那党内修正主义是内因,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河萍衍遍策略是外因,它们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走资派是本,汉奸卖国贼是末,二者绝不是“同等重要”,绝不是“半斤八两”。

又例如,列宁要求我们,要从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来观察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有的朋友说现在牌子还没有摘掉,指导思想里还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从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来观察,就会发现,尽管牌子没摘,尽管还把马列毛与DSKM同样奉为指导思想,但我国的社会,无论是经济基础领域,还是上层建筑领域,四十年来已经面目全非、换了人间。

再例如,列宁要求我们,必须把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包括到事物的定义中去,不可以揪其一点、不及其余。

当我们听某些大人物说了一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引用了一句毛主席语录,我们也不必立刻激动,而是要考察他们各个方面的言论,考察他们的全部政策,考察他们的全部政治行为。

当我们发现某些群众在维权斗争中只希望自己的局部眼前利益迅速得到兑现,对社会全局问题暂时缺乏了解和关心,也不必得出结论说“群众只希望改良”,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整个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群众在整个历史阶段中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做出的政治反应。

最后,列宁教导我们,真理是具体的。

比如,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当世界资本主义分为争霸集团、当帝国主义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内各阶级,除开一些叛国分子以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帝国主义和被侵略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而这种国家内部各阶级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内),便都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当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就往往采取上述方法以外的方法,企图维持其统治:或者分化革命阵线的内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国内反动派。这时,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完全公开地站在一个极端,人民大众则站在另一极端,成为一个主要矛盾,而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状态。

而我们当今,到底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民族矛盾还是国内阶级矛盾?难道不需要用具体分析的观点来分析吗?如果不认真研究当今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势,那就只会像布哈林那样,搬弄一些纯粹抽象的概念。

我们目前的泛左翼队伍中,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人是很多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是大量存在的,即使在社会底层和打工者群体中,由于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小资产阶级思想也是大量存在的。而我们今天,必须善于把我们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引导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上来。折中主义,就是小资产阶级经济视野在哲学上的一种表现。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只有同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完全决裂”——学习列宁的两篇《革命的教训》

下一篇:列宁是怎样批判“学理主义”和“口头革命家”的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