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4 08:15:0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谁在创造价值?(2-1) 一、机器是否创造价值 对于机器是否创造价值,必须先明确价值的概念。政治经济学中,价值是指人类无差别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耗费。首先,价值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劳动价值论所考察的劳动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从具体劳动角度考察,“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5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从抽象劳动角度考察,“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6,只有人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次,劳动价值论研究和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在一定历史阶段所特有的社会性,也即在商品生产关系中劳动的特性。由于“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这种无差别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把劳动产品表现为只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物的一般价值形式,通过自身的结构表明,它是商品世界的社会表现。因此,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劳动的一般的人类的性质形成劳动的特殊的社会的性质。”7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脑力劳动也部分被电脑代替,如果根据这一现象得出机器也创造价值的结论,实际上是没有理解价值的概念,不清楚价值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 既然机器本身不创造价值,那么机器对于价值形成有什么作用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专门探讨过机器同商品价值的关系。一是使用机器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更多,“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二是机器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机器损耗的价值将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像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份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8三是机器只是过去的死劳动,机器运转不能使价值增殖,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机器所代替的劳动,而是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所使用的活劳动。 因此,回答机器是否创造价值,需要明确以下问题:第一,从创造价值角度,人的劳动与物的运转有什么区别?第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是否创造价值?机器人生产的商品价值来源于哪里? 在回答机器是否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同样的思路,解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死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死劳动对商品价值形成具有什么作用?死劳动不仅包括机器,还包括原料、工具等,死劳动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同机器是一样的。第二,畜力是否创造价值?事实上,从政治经济学上看,畜力也是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的一种工具或机器,尽管畜力是一种活的生物,但它仍是一种死劳动,使用畜力运输所增加的商品成本,是历史上饲养牲畜的死劳动的转移。 二、知识分子是否创造价值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有两种情形。一是误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有体力劳动者才创造价值,脑力劳动不创造价值;二是受“新经济”、“知识经济”等概念误导,认为新知识新技术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我们仍然必须回到价值的基本概念上。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耗费,其中既包括体力劳动,又包括脑力劳动。只要脑力劳动凝结在有形的商品上,这种脑力劳动就创造了价值。并非只有知识分子才进行脑力劳动,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也要付出脑力劳动的,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劳动者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中脑力劳动地位日益重要。在马克思时代,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一些科技工作者或技术人员原先是游离在生产过程以外的,“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些人逐步被纳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劳动的范围扩大了。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9也即,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参与生产、并耗费了脑力和体力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与知识分子是否创造价值相似,还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是否创造价值?按照马克思的“总体工人”的概念,当前设计工作已经成为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已经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产品图纸设计职能。二是与商品生产无关的科学或科技研究人员是否创造价值?例如天文学家发明了某种理论,这个肯定不会创造价值,同商品生产无关。那么数学家发明某种算法可以大大提高运算速度并对提高生产率形成影响,这位数学家是否创造了价值呢?仅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帮助,并不创造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使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使用价值,并不是现实的去生产商品,既然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商品生产中,当然不会创造价值。我们所讲的价值,是特定社会关系下的生产劳动,并非所有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劳动都创造价值、都影响商品生产关系。为人类历史作出巨大贡献和创造价值无关,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同教师、社会管理者是一样的,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这同是否创造价值没有关系。当然将科研工作者变为资本的附属物,纳入到商品生产关系中,变为资本家“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这才是对科技进步最大的阻碍。三是一张刻有资本论的光盘价值应如何计算?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事实上无论这张光盘刻有多么伟大独到的思想,其价值仍是c、v、m三个组成部分,仍是生产光盘的原料和机器耗损,加上付出的人工成本,再加上利润。至于一些垄断资本出的光盘要远超过盗版光盘价格,是因为计入了知识产权使用费用,这涉及到垄断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换形式,也即个别商品利润被平均利润和垄断利润取代,在3卷中有相关的内容。此外,知识产权本身就是对科技发展的一种反动,科技属于全人类,但却只归一小部分寡头使用,这本身就是垄断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发展的一种表现。 三、资本家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一些资本主义的辩护士说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一些资本家亲自出马,说他们起早贪晚,要协调好各方人际关系,要频繁应付政府官员,还要承担资本经营的风险,天天想着万一破产了怎么办,工作压力如此之大,怎么会不创造价值呢? 首先要把资本家的劳动同经营管理活动区别开来。一是资本家的劳动不是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那种劳动。作为处于与雇佣工人对立的地位的资本家,特征就在于不是自己从事劳动,而是驱使别人劳动,并无偿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二是资本家的劳动也不是受雇佣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那种劳动。即使资本家当中有的曾经从事过科学技术工作,现在一般说来则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继续从事这种工作,市场会向企业供给它所需要的各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三是资本家的劳动是指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用他的部分时间从事企业的部分管理工作的活动,即“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10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是经理阶层,不是资本家。在资本论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资本家为了必须维护自己无偿获取剩余价值的权利,因此他为自己辩护:“难道工人光用一双手就能凭空创造产品,生产商品吗?难道不是他给工人材料,工人才能用这些材料并在这些材料之中来体现自己的劳动吗?社会上大多数人一贫如洗,他不是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棉花和纱锭,对社会和由他供给生活资料的工人本身进行了莫大的服务吗?难道他的服务不应该得到报酬吗?”这一逻辑不成立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工人把棉花和纱锭变为棉纱,不也就是为他服务了吗”,既然如此,为什么工人不能占有这一“服务费用”即剩余价值呢?所以资本家立马变换说法,“难道他自己没有劳动吗?难道他没有从事监视和监督纺纱工人的劳动吗?他的这种劳动不也形成价值吗?”马克思接着写道:“他的监工和经理耸肩膀了。而他得意地笑了笑,又恢复了他原来的面孔。”事实上生产经营的管理监督劳动是监工和经理做的,所以他们“耸肩膀”了。无论如何,资本家都是要取得剩余价值的,资本家无法从自身对生产的作用得出有助于自己的结论,所以“他把这一类虚伪的遁词和空话都交给他为此目的雇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们去讲”11。只有经理阶层可能创造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一种关于管理工资的新的欺诈勾当在股份企业中发展起来,这就是:在实际的经理之外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一批董事和监事。对这些董事和监事来说,管理和监督实际上不过是掠夺股东、发财致富的一个借口而已。” 其次看生产中经理阶层的管理监督劳动。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正因为如此,最近的英国官方工厂报告‘十分明确地’把在工厂和工厂办事处就业的所有人员,除了工厂主本人以外,全都列入劳动者的范畴”12。经营管理在商品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但这种经营活动“具有二重性”。一是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指挥劳动,“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二是监督被统治阶级反抗的劳动,“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监督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也是不可缺少的”。经理阶层的管理监督劳动,“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13。 因此,对于资本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事实上就是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管理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二是指挥生产的劳动与监督压迫的劳动有什么区别;三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家是否还进行指挥生产的管理活动。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下一篇:谁在创造价值?(2-2)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