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7 16:01:2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躺平”是美帝阴谋吗? 当下民间舆论频繁出现的“躺平”一词,不过是民众对“公平、正义”的一种诉求。 现实的中国,哪个“打工人”不是在拿命换钱?有几个人真的有“资本”真正“不干活、啃老、混吃等死”地“躺平”? 万人摇号买限价房,摇中公立幼儿园就能节约10万块的小确幸,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考研考公大军,衡水中学早上五点半学子们的晨跑……这是哪门子的“躺平”吗? 然而,回应民众“躺平”诉求的,不是对“公平、正义”的主张;却是某些师爷“混淆是非”的歪曲、污蔑,以及对“打工人”的鞭笞。 这两天,“‘躺平’是美帝干扰中国崛起的舆论战争阴谋”的说法也甚嚣尘上: 抱歉就不截更多图了,截了图的也被笔者“打码”了。这些人里面有些也算笔者的熟人了,笔者相信他们都是真心为中国好的,只是这一次屁股坐得不是一般地歪;“打码”是希望“留个面子”,大家还能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 “美国没有躺平、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被躺平阴谋坑了”的说法首先就是有问题的,笔者以前根据公开数据做过一张图,对比各国人均工作时长: 美国和日本的人均工作时长是相当的,韩国的工作时长反而高于美国。经济危机之下,不管是后发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其实都过得很惨;只是因为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输出赚取高额利润,再拿一部分出来反馈本国民众,用于缓和阶级矛盾,他们的底层民众暂时还有“躺平”的资本。美国社会无疑也在内卷,只是首先被卷的是外来移民和外来劳工,这并不足以说明美国没有佛系、没有躺平,美国底层靠领取政府救济活命的还少吗? 为了说明“躺平”是“美帝阴谋”的说法,有人甚至搬出以前网上广泛流传的《十条诫令》作为证据: 关于《十条诫令》真伪的考证,网上辩论的双方都曾列举了不少证据。从《十条诫令》描述的具体情形看,似乎的确实现了不少,所以,笔者倾向于相信《十条诫令》是真实存在的,这的确是美帝的“阴谋”。 但是,《十条诫令》据说出于上世纪50年代,目的就是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来消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放到毛时代的中国,的确针对性很强;然而,放到今天的中国,这样的目的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是“可笑”了,现在还需要美帝来“消解”吗? 体育表演、休闲、游戏、低俗影视甚至是“宗j”,早就成了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了万亿级的消费市场,美帝就算现在“贼心不死”,那也只是来参与塑造市场、抢夺市场的。换个话来讲,这一切不过是“异化”的另一个方面,将劳动者异化为“消费工具”,进而倾销商品。 在“阴谋论者”眼中,万物皆可“阴谋论”;笔者是相信国与国、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存在大量“阴谋”的,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但笔者坚决拒绝“阴谋论者”的唯心主义视角。 关于粮食安全,有一个故事被广泛引用,冯梦龙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第81回载: 次年,越国大熟,越王问于文种曰:“寡人不偿吴粟,则失信;若偿之,则损越而利吴矣。奈何?”文种对曰:“宜择精粟,蒸而与之,彼爱吾粟,而用以布种,吾计乃得矣。”越王用其计,以熟谷还吴,如其斗斛之数。吴王叹曰:“越王真信人也。”又见其谷粗大异常,谓伯嚭曰:“越地肥沃,其种甚嘉,可散与吾民植之。”于是国中皆用越之粟种,不复发生,吴民大饥,夫差犹认以为地土不同,不知粟种之蒸熟也,文种之计亦毒矣。 就是讲越王把煮熟的种子送给吴国播种,导致次年吴国大灾、颗粒无收,最终亡国。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吴王昏庸,吴国的老百姓也是睁眼瞎吗?从种子播种到收获的数个月漫长时间里,有很多机会“及时止损”的,为什么吴国就无所作为呢? 抛开故事的真实性不谈,吴王要相信、依赖越国的种子,这才是造成“吴民大饥”的主要原因。 用毛主席的《矛盾论》的说法就是,“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阴谋论者”的最大问题,就是颠倒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把问题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外部因素”(或曰“境外势力”)。 说到这里,笔者又想起了毛泽东时代最后几年间从西方引进大型化肥生产线的例子。 在前面讨论毛泽东时代怎么解决“吃饱饭”的问题时,笔者提到了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化肥的合理使用无疑是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因素。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们的工业基础几乎一片空白,化肥工业更是如此。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贸部门顶着国际上“封锁禁运”逆流的压力,积极开展和扩大民间贸易,成功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化肥进口任务。1966年以后,新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县陆续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化肥厂;与之同时,上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化肥生产、消费状况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全球化肥生产量从1960年的1019万吨迅速攀升至1970年的3122.8万吨,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化肥价格暴跌。 中美关系破冰之后,西方的化肥巨头们都迫切地想把化肥低价卖给中国。然而,一向主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毛主席却没有选择吃这个“蝇头小利”,而是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化肥滞销、产能过剩的背景,在1973年拍板引进十三条大型化肥生产线,这才保证了80年代以后,我国的化肥自主生产能力。 而引进化肥生产线所需要的大量的外汇资金,以及必需的重工业基础配套,都是在前面二十多年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辛辛苦苦攒下的——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们已经拒绝了前苏联的“熟种”阴谋。 可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针对新中国不是没有使用“阴谋”,而是他们的“阴谋”,因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彻底破产了,这就是“内因”! 列宁的“工人无祖国”讲的是工人阶级不要充当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打手和炮灰。然而,当民族遭遇侵略和压迫时,没有哪个阶级会比“生于斯、长于斯”的无产阶级更“爱国”了;历史一直在证明,反倒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早早地缴枪投降,与侵略者沆瀣一气,共同来欺压本国的工农群众。 笔者在《奋斗无门:“为国捐躯可以,为资本家不行”的悖论》一文中已经讲了,不是无产阶级不“为国奋斗”了,要去“躺平”、“啃老、混吃等死”,而是在80%以上的劳动者只能选择给资本家打工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怎么“为国奋斗”? 资本组织生产,于民无福,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造成劳动者的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资本组织生产,于国无利! 举个例子,信仰毛泽东思想的胡伟武领导龙芯“为国奋斗”,走真正的自主可控路线,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支持,辛辛苦苦培养的技术骨干却被对面的大厂“高薪”挖走;而某些大厂拿西方现有的技术换个“壳”就号称“自主可控”。做大了的资本,不是想着怎么去“为国奋斗”、参与“国际竞争”,而是想着法回来“放高利贷”,跟社区小商贩“抢生意”,这不就是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吗? 某些“爱国人士”与其不顾事实地去指责无产阶级“躺平”,不肯“为国奋斗”,还不如去认真解决无产阶级怎么“为国奋斗”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生产资料谁占有,谁来组织生产“为国奋斗”,而无产阶级目前的贫穷、“躺平”也正是由此造成。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每一腔热血都不可辜负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