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谈谈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上)

时间:2018-09-23 00:39:5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谈谈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上)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以城市知识青年为主体,包括现役军人、复员军人、地方干部,农、牧、林场职工等群体组成的,是不戴领章、帽徽、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部队。它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工作队。是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的亦兵亦农,亦工亦农,劳武结合的集体。主要任务是:屯垦戍卫后方,协同当地驻军、民兵和专政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惩治犯罪,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完善军、警、兵、民“四位一体”边防管控机制,确保边防稳固。在建设、巩固、提高原有农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其它副业。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农业,为农村人民公社树立榜样。
文革前,国内就有了庞大的军垦和农垦系统。1952年2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将光荣的祖国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保卫祖国。”的命令。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标志着军垦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完整的模式。这种屯垦戍边、寓兵于民,平时搞生产,战时能打仗的体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之苏联在中苏边境不断策划和制造事端,从而越来越多地纳入中央高层领导人的战略考虑。
1968年,根据毛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序幕。
从1969年起,我国先后组建了兰州、广州、内蒙古、云南、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湖北10个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江西、广西3个农建师。直到1970年5月,全国范围内兵团才基本组建完毕,覆盖了全国18个省区,当时共有兵团干部,战士242万人,连同家属480余万人,耕种土地4,000万亩;上百万城市知识青年成为各地兵团的主力军。他们带着眷恋,带着思念,带着忐忑的心,在那荒芜而贫瘠的土地上,用青春和汗水,描绘了可歌可泣的屯垦戌边、寓兵于农、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奋斗长卷。
 
一、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起源
现在只要提起知青、兵团,让人很自然地想起那段蹉跎岁月。几乎成了那段悲壮历史的“代名词”。他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中华民族整整一代人。表面上看知青上山下乡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给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回音。而实际上百万知青又经历了多少生死离别,饱尝了多少风霜残雪。而这一代的知识青年,可又有谁能逃过这一劫,自然地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政策产物,他们自愿或不自愿的成为一代亦军亦农的兵团战士。
1969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批复南京军区,同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和安徽生产建设兵团。
1969年2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苏革发(69)第22号通知,为加强沿海地区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遵照毛泽东“五七”指示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和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教导,为了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决定成立江苏生产建设兵团,隶属南京军区建制和领导。
 
二、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3月17日正式成立。以江苏沿海各国营农、林农场,以及部分劳改农场为基础,兵团各级干部由军队和地方干部共同组成。兵团下辖4个建设师,设20个团,6个独立营。先后共有二十万左右知青下放在兵团,知青主要来自:南京、镇江、苏州、吴江、无锡、常州、常熟、淮阴、徐州、连云港、扬州、靖江、泰州、盐城。
 
三、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体系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隶属南京军区管辖,正军级建制,在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和江苏省军区领导下进行工作。有关兵团工作,凡属地方性的向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凡属军事性的,向江苏省军区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其干部管理的权限是:兵团司令员、副司令员,政委、副政委和正师级以上干部,由中央军委任免;师级干部副职、团级干部正职,由南京军区任免;团级干部副职和营级干部正职由兵团任免;营级干部副职、连级干部正职,由师部任免。正营级、正团级、正师级干部均由在职军人担任,副团级以及副营以下干部可由原农场干部及在职军人担任。排以下的干部由表现好的复员军人和知青担任。(兵团后期,团、营、连副职也有知青担任)。
兵团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职能部门。司令部:下设作训处、军务处、生产处、基本建设处、管理处;政治部:下设秘书处、组织处、干部处、宣传处、保卫处;后勤部:下设财务处、供销处、工交处、军需军械处、机械处、卫生处。
团部编制:司令部下设军务股、生产建设股、作训股、管理股;政治处下设组织股、宣传股、保卫股;后勤处下设财务军需股、物资管理股、机械运输股。(各团编制不完全一样)
一师师部驻设在新浦区南云台林场,下辖(五个团,二个独立营)。独立一营(原连云港市云台林场北);独立二营(原连云港市云台林场南);一团{原连云港新浦农场};二团(原连云港市新浦区云台农场);三团(原灌云县东辛农场),四团(原灌云县五图河农场),五团(原东海县东海农场)。
二师的师部设在响水县的大有镇。下辖(六个团,一个独立营)。独立三营(原滨海县滨淮牛场);七团(原响水县大有农场);八团(原响水县黄海农场);九团(原滨海县滨淮农场);十团(原滨海县淮海农场);十一团(原射阳县临海农场);十二团(原射阳县新洋农场)。
三师的师部驻设在大丰县城大中镇。下辖(四个团,二个独立营)。师长郭绍唐(原南京军分区司令员,大校);政治委员:钱文华(原江苏省军区后勤部政委,大校)。知青近40000人。独立四营(原大丰市东坝头农场);十五团(原大丰市方强农场);十六团(原大丰市大中农场);十七团(原东台市新曹农场);十八团(原东台市琼港农场);独立五营(原海安县海安农场)。
四师部设在南通市南通农场,下辖(五个团,一个独立营)。独立六营原(如东县棉花良种场);二十一团(原如东县掘港农场);二十二团(原通州市环本农场);二十三团和二十四团(原南通市南通农场及东方红农场);二十五团(原南通市江心沙农场);后来二十三团迁至在金湖县境内的运西劳改农场,后又迁至复兴圩农场。
 
四、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招收
1.成立班子:招收以团为单位。各团成立相应招收知识青年办公室,由现役军人、地方干部、退伍军人组成,化成若干个组,进行集训,统一思想、统一口径。每一个组的组长为现役军人,负责一个城市的招收工作。
2.组织落实:由现役军人带队,到各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商定招收知识青年方案,确定征招指标,明确招生政策以及招收学校,(招募的对象以“老三届”为主。)。
3.动员:由各团招收人员和学校革命委员会、工宣队、军宣队等共同组织宣传活动,召开学生动员大会或誓师大会,鼓励应届初、高中生写决心书,广泛宣传前往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意义,并讲明加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条件。
4.报名:各校应届毕业生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填写毕业分配志愿表,并展开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名活动。
5.体检:安排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体检。招收条件明确规定;报名参加兵团的知识青年必须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身体条件不适合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有严重慢性病、传染病者不予录取。
6.政审:对报名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应届毕业生,必须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标准一般为“本人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政审完全是走与形式,当时只要招收的现役军人同意就行了。)
7.录取:宣布参加江苏生产建设兵团(XX团)的应届毕业生名单,逐一核对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告知启程时间、地点,并迁发给乘车(船)证。
8.启程:各招收单位组织运输车辆和船舶,将被录取的应届毕业生送往指定地点。届时学校和各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隆重举行大规模欢送活动。
 
五、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领导成员: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黄朝天:(1915-1987),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科长、营长、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建国后: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1969年8月,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兼南京军区江苏省建设兵团司令,1982年9月离职休养,1987年4月28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2岁。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李丕功:(1910~ ),山东长山人(今山东淄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队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副军长,(69~70.12)任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0年12离休。
黄志远:(1918.2月~1982年8月)福建省福安县人。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军需股股长,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建国后, 24军代理副军长,上海警备区后勤部部长后勤部部长。1969年3月,任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82年8月离休,1995年4月在上海逝世。
傅少甫:(1908.9月~1982年8月)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政治教导员、营长、参谋长、副旅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师范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93年1月2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杜耀清: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队长、连长、营长、副校长、团长。建国后:任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参谋长,淮阴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2000年10月10日在南京逝世,终年88岁。
何棣:(1973.6~ 78年4月)江苏宿迁人,1938年9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班长、排长、军事干事、作战参谋、营长、参谋长、团长。建国以后,任南京警备师副参谋长。1973年6月起,任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8年4月离职休养。
张恒业:(1917),山西临汾人。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壶关县特派员、壶关县县长、团政治主任、教育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院长,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83年7月离职休养。
刘群:(1913~2002),江西吉安人,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参谋长、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苏南镇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警备第十旅副旅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第十七师副师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长、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等职。2002年1月20日逝世。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
彭冲:(1915年—2010年)福建漳州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宣传队队长,安徽当芜县委书记,江苏泰州县委书记。建国后,任福建省委秘书长,南京市市长、江苏省委书记,南京军区第二政委,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76年10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市革委会第二副主任。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1988年4月当选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10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吴大胜:(191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队长、政治指导员、供给处处长、供给部副部长、部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江苏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兼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治委员(兼职自1970年6月起)。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84年离职休养,1994年8月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钟国楚:(1912-1996),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旅长、纵队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建国后,任志愿军23军军长、27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兼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江苏省委书记。1996年4月30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4岁。
汪祖运:(兵团第三政委)曾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宋治民:河南固始人,1912年出生。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参加过中国工农红军,后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团政治处主任,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等职位。
方中铎:河南省沈丘县人。一九一二年八月生。一九六一年八月晋升为少将军衔。一九七三年,任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
刘志诚: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
王近山:(1915-1978)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六、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直属工厂
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纺织厂:江苏省棉纺针织厂,位于盐城市黄海中路17号。1969年7月兵团投资70多万元,在盐城建立了拥有2400 枚纱锭、132台布机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一纺织厂。1974年兵团撤销后,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农垦第一纺织厂,1984年改名为江苏省棉纺针织厂,1997年改为国有独资企业,更名为江苏大圣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现有职工2400人,企业净资产9700万元。
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化纤厂:江苏省清江合成纤维厂,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延安西路9号。始建于1971年4月,简称“兵化厂”,1975年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现更名江苏省清江合成纤维厂,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现有5条高速纺生产线,7条常规纺生产线,4条丙纤烟用丝束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5万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生产锦纶、涤纶、丙纶及丙纤烟用丝束等多品种多系列的综合型化纤企业。
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化肥厂:江苏省万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盐城市人民北路453号。始建于1970年3月,简称“兵团化肥厂”。1974年兵团撤销后,1975年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省农垦化肥厂。99年1月改制为国家控股企业。更名为江苏省万源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20万元,总资产6600万元。年合成氨生产能力25000吨、氟苯1100吨、胸苷30吨。
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勤奋制药厂:江苏省勤奋药业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孔桥。始建于1970年,简称“兵团四师制药厂”,1974年,兵团撤销后,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南通勤奋制药厂。99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更名为江苏省勤奋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氯化钠、氯化钾(注射级医药原料)年产销量15000吨,公司拥有员工近200人,年创利税700多万元。
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纺织厂:淮安市江淮纺织有限公司,位于淮安市淮海西路293号。始建于1970年7月,简称“兵纺二厂”,1974年,兵团撤消后, 改为江苏省淮阴棉纺织厂,划归江苏省农垦局。现更名为淮安市江淮纺织有限公司,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在职职工2100名,拥有FA506等系列细纱机近5万纱锭,转杯纺5台,1515织机200台。主要生产AB纱、精梳纱、涤棉纱、CVC纱、起绒纱、气纺起绒纱、抗菌纱针织用纱等。
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纺织厂:公司位于大丰市大中大华路238号。始建于是1970年,简称“兵团三纺厂”。1974年兵团撤销后,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大丰市苏丰纺织厂。2004年由海林集团收购重组为民营企业,更名为江苏省苏丰纺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419万元,在岗员工800余人,年生产纱锭 4 万枚,主要生产设备247台套。具有年生产8000吨优质棉纱和染整1100吨针织布的生产能力。
7、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地毯厂:江苏大丰亚丰针织有限公司,位于大丰市人民北路272号。始建于是1970年,简称“兵团地毯厂”。1974年兵团撤销后,地毯厂1975年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大丰亚丰针织厂,1990 年,改制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更名为江苏大丰亚丰针织有限公司。织造设备主要有:进口单面大园机6台、国产台车24台,年产量2000吨。染色设备主要有:进口染机7台、国产染机5台、国产2.8m拉幅定型机1台,年产量3000吨。制衣设备400台,年产量300万件。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8、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黄海制药厂: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大丰市健康东路103号。现为世界五百强集团正大集团(泰国)控股企业。始建于1970年8月,简称“三师制药厂”。 1975年兵团撤销后,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改名为江苏省黄海制药有限公司,1990年泰国正大制药集团与江苏农垦集团合资,组建成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4亿元,现有员工850人,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7750万元,利润6000万元。
9、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厂: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西路242。始建于1969年,简称“兵团农机厂”。1975年兵团撤销后,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名江苏省减速机厂,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进行资产重组,改制后的新公司由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控股,更名为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固定资产8500万元,流动资产2767万元,具有年产“金象”牌各类减速机3万余台的生产能力。
10、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镇江纸浆厂:江苏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始建于年代不祥。位于镇江谏壁镇越河街41号,1975年兵团撤销后,划归镇江市,更名镇江纸浆厂。于1992年10月正式成立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每年排放废水上千万吨、废渣四点五万吨,因污染严重,已于 2010年7月9日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宣布破产、企业倒闭。
1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制药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 1975年兵团撤销后,划归连云港,1979年,更名为连云港东风制药厂。1997年和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固定资产1.12亿元,年销售金额7.3亿元.主产品为治疗肝病和老年病类的胶囊,针剂,输液.同时出口部分医药原料,提取物等。
1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徐州采煤团:位于徐州大黄山镇坡里村,始建于1969年,简称“兵团采煤团”。1975年8月兵团撤消,移交地方。2000年3月,徐州矿务集团大黄山煤矿关闭破产。
1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砖瓦厂。
1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拖拉机厂。
1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船队。
1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印刷厂。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深圳佳士工人成立自主工会的斗争是第二次文革的先声

下一篇:个人所得税真的还不如不改!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