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1 10:34:22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维扬卧龙 - 小 + 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多个村庄的不少村民遭遇了“被贷款”,不少村民名下至少有一笔贷款处于逾期或呆账状态,有的村庄80%村民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因为“被贷款”成了征信“黑户”。据不完全统计,数百名村民被贷款,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看一个国家公民的幸福指数,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条件,那就是这国公民有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吃好吃孬房子大小这类外在物质条件,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像精神压抑类的内在折磨,那是伤人于无形。是以,笔者认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是各职能机构尽职尽责治理,防范一切漏洞投机,国民哪怕是傻子一样也能幸福生活,不用担心被欺凌算计。 现在科技发达,互联网给现代治理提供了极大便利,实名制的施行更是方便了管理。按理来说,实名制的强制普及,应该是让民众获得更为有保障的生活,而不是更容易被欺骗和算计。现在买个感冒药、住个宾馆都需要实名的情况下,职能机构应该督促的是有权力登记实名的单位保护民众隐私信息,而不是放任,最后泄密结果还需要被冒用的受害人承担。 具体到金融机构,柜台开张借记卡都需要本人到场,签字、录指纹,怎么可能放贷不需要本人到场呢?就算犯罪嫌疑人手里有这些村民的身份证复印件,没有原件、经办人又长得不像、又无原件人委托授权的情况下,凭什么给办出信用卡来的?更何况,现在银行借记卡都必须预留办卡人手机号码,贷款要做风控,怎么可能没有贷款人联系方式呢? 众所周知,手机早已实名,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必须和申请办卡人一致,那个冒名顶替的犯罪嫌疑人,能这么巧同时有这么多村民的手机号码? 一个村庄80%村民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这真是天大的讽刺!如果没有内外勾结,怎么可能整个村庄的村民都跑去贷款而银行都没发现有问题,怎么可能整个村庄人被告上法庭,法庭也没觉得有问题? 事实上,现在不管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行,办业务都是需要严格审核的,不但本人到场签字录指纹,还需要摄像,贷款数额大的还录音,这些手续齐全才给开户的。 是以,笔者认为,对于这起案件以及类似的案件,第一要找的麻烦不是村民,不是限制村民的福利,扣留低保和补贴,而应该找的对象,是银行及其他放款的金融机构。 比如有位村民2018年8月收到法院的传票,显示他的妻子2015年在这家银行贷款16万,而他的妻子早在2011年就已经去世了。类似这样的放贷,妥妥的就是金融机构的责任,凭什么去限制村民的福利呢? 现在普通民众卡证从未丢失或出借过,却莫名其妙被贷款被法人现象越来越多,难道还不应该去警醒职能部门么?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艾滋病村的草根轶事(2-2)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