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02 20:08:31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黄齐超 - 小 + 大
以起诉房东的契机,擦亮老人的幸福晚年 《中国青年报》刊文题为《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年龄相加近400岁》。据报道,2012年,王大爷用拆迁补偿款买下了一套39.5平方公房的使用权。小房间供残疾儿子居住,15平的大房间则转借给6个贫困老人,一个床铺收150元租金。前不久,重庆渝中区房管局起诉房东欲收回房屋。房管局认为,王大爷违反租约证约定,转租行为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8年12月25日,该案开庭未当庭宣判。(12月26日“观察者网”) 15平米的狭小空间,住着6名老人,他们多半是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这些老人中最小的61岁,最大的81岁,年龄加起来近400岁。他们或拾荒,或当挑夫,或卖糖葫芦……总之,这些老人没有安享晚年的资本,他们用羸弱的双肩,承担起每月150元的房租,还有自己贫困、卑微但不孤单的生活。 虽然挣钱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经济困扰着这个房间里每个老人的生活、乃至生存,但闲暇时他们胡喷海吹、摆龙门阵,让他们贫困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丝亮光,“抱团”租房给他们带来些许的慰籍。或许因此,这6位老人的精神世界不再那么孤单寂寞。毫无疑问,这个简陋且狭小的房间,成为了6名老人眼中的“幸福窝”。但是,据记者调查,这个房间其实是充满着污浊、肮脏的气息,摆放着杂乱无章的物什,还有各种嘈杂的声音。与恶劣的生活环境相比,安全更值得关注、更迫切需要改善——6名老人几乎都没有安全意识,而且还隐患多多,一旦发生火灾,逃离险境的可能性很小。就此而言,重庆渝中区房管局以安全的名义起诉房东,制止转租行为,有着值得支持的善意。 然而,还有两个问题不容我们忽视:首先,如果房管局真的制止了房东转租、驱散了6名老人,那么,这些老人的归宿在哪里?哪里还有他们度过风烛残年的地方?他们多半都是“五保老人”,尽管各地政府都有兜底五保养老的政策,但那些养老政策,恐怕没有给这6名老人带来安全感,否则,他们怎么不住在政府提供的养老院,而蜗居在15平米的潮湿房间? 房东不听劝阻,房管局当然可以走法律途径。起诉房东,目的在于依法阻止危险的转租行为,并最终解决安全隐患。这当然是房管局的职责所在,但老人何处安身,也不能被忽视。 较之于安全,我们更期待的是渝中区房管局起诉房东一案,引发媒体、舆论、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让大家都来关注这6名老人的命运,擦亮他们的幸福晚年。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保健品帝国史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