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9 14:21:49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叶金福 - 小 + 大
填平免费宽带“陷阱”还需“合力围剿” 办理一个手机号,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还能绑定宽带账号、获赠免费宽带——这样的“手机套餐+免费宽带”模式听起来实用又划算,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但也有一些用户控诉,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年前办理的免费宽带开始悄悄收费了,想要取消却困难重重。(6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手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手机+网络”成了不可分离的一对“亲兄弟”。于是,借着这股“东风”,电信运营商就适时推出了“手机套餐+免费宽带”服务。由于优惠“看得见”,许多用户纷纷加入到“免费宽带”赠送的队伍当中来。 但不少用户发现,其实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手机套餐+免费宽带”服务中,还存有诸多的“陷阱”,如到期后服务取消难、到期后自动续费、想要取消却困难重重……等等。由于“陷阱”多多,致使不少用户“麻烦”也多多。这既让广大用户“欲罢不能”,又无形中严重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可以说,“免费宽带”成了吞噬广大用户权益的一个“大陷阱”。 电信运营商在免费宽带服务中设置“陷阱”,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可见,电信运营商设置免费宽带“陷阱”之举,不但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而且有违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 因此,要填平免费宽带“陷阱”还需“合力围剿”。首先,监管要到位。工商、消协、网信等部门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常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规避类似“免费宽带”式服务的陷阱。 其次,处罚要严厉。执法部门对电信运营商故意、恶意设置免费宽带“陷阱”的不法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予以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绝不迁就,更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其三,要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黑名单”制度,让那些无良电信运营商也“一时失信,处处受限”,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契约。 其四,用户要学会维权。“免费宽带”套路深、陷阱多,但用户绝不能坐以待毙,任凭“宰割”,应对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免费宽带“陷阱”大胆地说“不”,并采取法律途径积极主动维权,以避免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