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惨象之后是流言——恶人往缪可馨尸身上泼脏水了

时间:2020-06-17 21:01:11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有好报 - 小 + 大

小学生缪可馨不会知道,她的不幸坠亡,给舆论场造成多大的震动。
 
这几天,无数人在关注这件事。

缪可馨的不幸,让人们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也担忧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心遇到“袁老师”。
 
此前自媒体关于这位袁老师的有限报道,主要集中于她习惯打骂学生、收过红包、打过缪可馨、办过培训班。但是这些报道的出处,都来源于缪可馨父母的说法以及一些网络爆料,有些人难免会怀疑其真实性。
 
但是,在更能接近有关部门的传统媒体介入后,袁老师的面目就更加清晰了。
 
6月16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邢卫东,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确认,袁老师确实收过红包,去年10月也打过缪可馨耳光,而且也办过培训班。
 
袁老师就事件写了一份情况说明。
 
说明中称,缪可馨作文中的红叉、波浪线等全是学生自己修改,她没有撕学生作文。

如此熟练的批改符号,是缪可馨的笔迹?我尊重当地的调查结果,但我也保留自己的看法。
 
袁老师说当日先提出修改要求,待学生自行修改后再交给老师面批。轮到缪可馨时,她要求该生“写具体事例并尽量传递正能量”。
 
第二次批阅时,她提出可以围绕孙悟空打白骨精坚持不懈的精神去谈感受,并称自己没有撕掉缪可馨写的作文,也没有看到过撕掉部分的作文内容,“整节课我没有批评过……说话都是平和语气说的。”
 
当日下课时间到后,袁老师让没过关的学生继续修改,其他要去厕所的同学可以去上厕所,她留在讲台批改作业。几分钟后,悲剧就发生了。
 
事发后次日,袁老师继续到校上课。当日下午,缪可馨亲属到学校打老师。
 
事情至此,已无反转可能。缪可馨怎么死的,还不清楚吗?
 
这位袁老师自称没打过耳光、没有批评、没撕作业本,甚至说话语气都是很平和的。

我就纳闷了,课堂上既然如此云淡风轻,为什么缪可馨会想不开跳楼呢?
 
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一贯正常的小学生心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
 
2019年暑假发生了什么?袁老师办过培训班,但缪可馨因为参加了社会机构的培训班,就没参加她的培训班。

开学过后的第二个月,袁老师动手打了缪可馨。
 
这个逻辑链条非常清晰,难怪缪可馨父母怀疑孩子遭到不正常对待。
 
我前两天写过《谁逼死了小学生缪可馨?》,推送后,上千条留言涌进后台。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老师有问题,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我们都上过学。在我们长长短短的学生生涯里,多多少少都遇到过“袁老师”。
 
这个“袁老师”喜欢打学生,以及讨要红包,还有很多实名举报者。学生一辈子遇到的老师有限,好老师会被记住,坏老师也会被记住。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据凤凰网“风视频”报道,袁老师十一年前的一位学生小郝称,印象最深刻的是袁老师确实很喜欢扇人耳光,有一次在全班同学前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直接扇脸。”“还拿书、教棍、三角尺这样的工具打人。”小郝还称,袁老师很喜欢嘲讽同学的作文,当年自己的作文曾因写大熊猫被批评嘲讽,“就你还看过大熊猫啊”,读一句嘲讽一句,让她觉得特别丢脸。

还有一位自称2005年就读于河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给「码头青年」后台发来实名举报信息。他说,袁老师有一个很明显的特性,就是喜欢暗示学生家长给排位费(给钱后就可以往前面坐,美其名曰“照顾”)。她还爱向学生发泄情绪,喜欢当众侮辱学生。

打过缪可馨巴掌,还被从前的几个学生举报喜欢打人,你相信她从此转型不打人了,还是认为她撒了谎?
 
就算她当天没有打过耳光扔过作业本,之前打的耳光就不伤害孩子了?
 
再来说说那些点赞的家长,以及看客。
 
我以为那些在班级群拍老师马屁的点赞家长,没有人会为他们说话。可是我错了。
 
居然有人认为家长为了孩子升学,为老师点赞“无可厚非”。

有人说缪可馨因“不满二胎”而跳楼,跟袁老师无丝毫关系。

还有人说缪可馨的作文有抄袭行为,潜台词是死得不冤?学校和老师无责任?

当元凶胁从们如此污名化一个已经去世的孩子,这样的恶毒已无可言喻。最近的几个恶性事件都出现了相同的苗头,总有人要求“完美受害者”,一旦受害者有瑕疵,似乎他所遭受的不幸都是理所当然。
 
往孩子身上泼脏水,无非是为作恶者辩护,也为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辩护。难道受害者必须是完美无瑕的,作恶者才会得到惩罚?
 
不要脸!
 
这样的人,迟早也会死于这种逻辑。因为在更强者看来,你就是死了活该。
 
至于有人指责我们这些自媒体“带节奏”的,我都懒得反驳。一件令人发指的悲剧我不去写,难道要去赞美雨过天晴彩虹好美丽?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媒体冒着风险介入,过几天,波浪平息,一切又会如常。

我在前几天写的那篇文章《谁逼死了小学生缪可馨》里说过,我们如果不能从中反思一些教育思想和方式,不得出哪怕一点点教训,不做出哪怕一点点改变,那么缪可馨就白死了。以后,还会有其他悲剧继续发生。
 
从目前有关方面的回应中,我没有看到反思,没有看到道歉,更没看到他们对一个孩子逝去的悲伤。涉事老师正常上课,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外面街市依然热闹,好像缪可馨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如此冷漠甚至恶毒的人间,下一个缪可馨随时都可能出现。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远离那些浑身“正能量”的人

下一篇:缪可馨事件- “舆论”成了弱者的救命草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