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四与文革 > 文章

推动群众性进步文化运动,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向

时间:2019-05-27 07:04:35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雷川 - 小 + 大

推动群众性进步文化运动,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向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旗帜中流网特约评论员  雷  川

1940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又说:“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那么,革命的文化、人民大众的文化,应该是什么内容呢?笔者以为,就是结合社会现实、并渗透马列毛主义的原理,对人民大众进行的宣传、教育、鼓动。这种宣传、教育、鼓动又具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政论文、杂文等,摆事实、讲道理,把社会上的问题摆到群众面前,进行分析,说明某种道理,弘扬某种观点或主张。例如,著名作家魏巍同志晚年战斗不止,一直在结合现实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写作。200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新语丝》,就是魏巍同志晚年杂文的集子。这个杂文集里,既有理论性的文章,如深入揭批当代修正主义的《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又有魏巍同志结合当年的王斌余案、崔英杰案撰写的现实性杂文。宣传、教育、鼓动的另一种形式是文学艺术作品,如曹征路同志200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那儿》,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给工人阶级造成的苦难。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广大群众、广大网友,为了捍卫人民的各项政治、经济权益,也为了捍卫在中国业已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每天都在网上、微信上发出大量的文章,揭露各地、各式各样的事件、问题,发出维护正义、公平的呼声,形成了网络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尽管网管、腾讯每天都在大量删除各种贴文,但各地网友撰写的帖子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然,网上、微信上的各种贴文,还有待提高质量。目前,“一事一议”的短小贴文比较多。这种短小贴文的优点是紧密结合实际,缺点是不够深刻。现在需要的是把某个阶段、某一方面的相关信息综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比较深刻、有力的综述性文章。同时,我们写文章,除去在网上、微信上采捡信息,还应该深入社会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就需要改“走马观花”为“下马看花”,在现实生活中选取比较有典型性的案例,解剖麻雀。如此一来,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更有分量、更有说服力。毛主席当年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个重要中介环节就是调查研究。如果我们能够拿出一些有水平的调查报告,那将有力推动群众进步文化的发展。当然,要进行深入调查,就要改变仅仅在网上、微信上呐喊的作战方式,而是甘坐几年冷板凳。另外,今天在群众性的进步文化范围内,还缺乏像曹征路那样的作家,也缺乏像《那儿》那样的作品。也就是说,缺乏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现实、为人民而呐喊的文艺作品。而要创作出这样的文艺作品,决不能单靠随机应变地在网上、微信上呐喊,也要靠沉下去,深入生活,经过时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当今的群众性进步文化,还有一个方向问题。目前,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不公平问题,各方面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就是痛恨丑恶现象、抨击官僚主义、伸张群众权益。但是,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右倾思想的人,总是强调“把权力关进笼子”,似乎只要对公权力实行有效监督,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例如对于普遍发生的强拆问题,一些人就强调政府监督不力、不能依法办事。再例如对最近江苏盐城和昆山先后发生的大爆炸,一些人也强调当地政府监管不够、甚至有受贿问题,造成监管麻痹。而左派人士则着重强调资本的贪婪,大爆炸案件背后,是资本家行贿在先,才有地方某些官员受贿、渎职在后。常见的强拆案件,在左派人士看来,首先是开发商超额利润的驱动,才推动开发商、地方政府各方面不顾一切地损害群众利益。在全国人民瞩目的官员腐败问题上,权力监督问题可能会更多地被强调,但左派人士也会反问,为什么新中国建国初期,监督机制尚未健全,仍未见如此之多的官员贪腐现象?足见问题在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而对于底层群众讨薪、维权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沿海地区出现的血汗工厂和劳资纠纷,左派人士更强调私营资本的非人性本质。当然,右派人士则强调,资本的非人性本质假如加上国家权力的有力约束,则可以走向改良主义道路,缓解劳资矛盾,因此右派人士往往认为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是主要方面。而左派人士则往往强调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都会造成官商勾结,故而根本问题在于整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左派人士的佐证还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尚未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时,虽是私营方式或公私合营为主,但资本家残酷压迫工人的现象却在解放后迅速消除,虽未改为国营,工人亦颇有解放的感觉,这全因为政权性质变了、国家政治制度变了,因此干部的理想信念更新了。总之,对于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全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列宁曾经指出:“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要一时分辨不清,那就提出‘对谁有利’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反复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虽在反对封建礼教、“砸烂孔家店”这方面有共鸣,但其中也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企图追求某种超阶级的、实际上是为大资产阶级服务的所谓“自由”、“民主”,另一种是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劳苦大众寻求自由、宣传马克思主义。
今天的群众性进步文化运动中,也有两种方向。不仅有左派和右派的分歧,即使在坚持马列毛主义的名义之下,也有对现代修正主义是“保”还是“反”的立场分歧。所有这些,都是原则的分歧、根本的分歧。因此,存在两个层面的两种方向。有人说,既然都是批判现实丑恶现象的,或者既然都是坚持马列毛主义的,就不应该有分歧,有分歧就是宗派主义。那么,我们不要忘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一段教诲:“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宗派主义了。不但宗派主义的问题可以解决,其他的许多问题也都可以解决了。”
毛主席曾经指出:“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如果没有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是不可想象的。有些人以为学生运动没有力量,但是事实怎样呢?广大学生群众的五四运动,推动‘六三’全国性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和反卖国政府的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那末,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主席是在1939年12月,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说上面这番话的。那么,“一二九运动”呢?不用说,更是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新局面之下团结各阶层群众、特别是团结青年学生,创造了条件。
今天的群众性进步文化运动中,只要我们坚持“韧”的战斗、持久战斗,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就一定能够为今后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觉醒、为中国社会的更大进步做好准备和铺垫。当然,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要看我们的工作方针是否正确,是否能认真吸取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文化界的教训,去迎接21世纪20年代、30年代新一轮群众性进步文化运动的高潮。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五四寄青年:革命是青年的翅膀

下一篇: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