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07:12:5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官僚阶级的隐身符(3-3)-用劳动差别混淆并掩盖官僚剥削 官僚是一个阶级,一个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这已经有足够的事实可以证明了。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很多同志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官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只是别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这是为什么呢? 这首先是因为现代官僚阶级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极力掩盖他自己的真相,即掩盖他自己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矛盾,以便瓦解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斗争,从而维护现代官僚阶级的统治。他们施以种种伎俩,营造社会氛围,以扰乱人们对阶级的认识、对官僚阶级的认识,把水搅浑,造成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认识不清。 其次,劳动阶级在现代官僚阶级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全面统治的压迫之下,暂时还没有克服认识上的种种困难,用劳动差别混淆并掩盖官僚剥削,就是其中的一种困难。 生产资料的变相私有是整个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私有的“边缘”,是与仅仅有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社会“接壤”的一种私有制,处于阶级的两项内容的结合部位。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被人们误认为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这项社会分工。诚然,因变相占有生产资料而能够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产生之前和被消灭之后,各种管理、包括对生产资料进行管理,都不是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行为,也不形成剥削。生产资料的变相私有与“生产资料的管理”的区别在于:有无形成剥削。有,变相私有;无,管理分工。如何甄别按劳分配中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与劳动差别呢?简要地说,就是在所谓“多劳多得”的“多得”中,如果是因为使用了比别人更多更先进的生产资料(即更多的死劳动)而形成的“多得”(其实并未多劳),则属于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如果是因为劳动者自身付出的劳动力(即活劳动)更多而形成的“多得”,则是劳动差别。也就是说,按劳分配的社会原则鼓励人们做什么呢?鼓励人们多从自己手上形成劳动成果交予社会,鼓励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抢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也就是说,这时的“机床”是怎么代替“锉刀”的呢?它不是完全按照由不太熟练的并最可能在“机床”上产出较多的“锉刀”来首先操作“机床”从而使总产出最大的自然分工原则进行的,而主要是按照由与“机床”关系最强劲的现代官僚及其亲朋好友或行贿优胜的“锉刀”来首先操作“机床”从而凭借“机床”中凝结着的大大多于“锉刀”的人类一般劳动来实现“多劳”名义下的多得(即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的社会分工原则进行的。当所有的“锉刀”都使用“机床”时,同样的过程又已经移到“数控”代替“手操”上进行了。于是,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法权被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拆成了两部分: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和劳动差别。于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也要变成两部分:首先消灭变相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和随之而行的缩小劳动差别。 资产阶级法权造成的不平等,是众人一法的结果;因为各人的情况各异,“一刀切”必定不是彻底的人人平等。彻底的人人平等只能靠一人一法来实现——而这正是法的完全消灭;可见,铲除资产阶级法权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内容是多么丰富;其中,官僚剥削首当其冲。 于是,用劳动差别混淆并掩盖官僚剥削,就成了官僚阶级的一个隐身符。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官僚阶级的隐身符(3-2)-用各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来否定其特殊存在
下一篇:从金融资本谈列宁主义者要与时俱进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