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争鸣求索 > 文章

“颜革”在哪里? ——再评成都49中舆情事件

时间:2021-05-24 12:59:4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颜革”在哪里?
——再评成都49中舆情事件


没错,“颜色革命”,是这两天不折不扣的“热词”。
关于“颜革”,准确的说法是:它既在外面,也在里面;而且,里面的更为根本,更可怕,也更隐蔽。
一般意义上的“颜革”,说到底就是“外部势力”策动和支持的,是断然不能跟“外部势力”分开的。显然,如果有谁囿于“颜革”的一般定义,认为“颜革”只能来自外边,不来自外边的就不能叫“颜革”,那我们就应该恰如其分地把“学究气”的帽子送给他。
但是,如果据此完全否定来自外部的“颜革”的可能性,说“颜革”这个东西跟外部势力没有半毛钱关系,那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美帝国主义,就是“颜革”最大的外部策源地,美帝是“颜革”的海外司令部。从毛教员时代起,从新中国作为一个“左派国家”登上世界历史舞台起,美帝就在根子上敌视这个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用各种方法颠覆它的“权利”。而我们内部,从来就不乏美帝的内应;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新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势力,以及建制内那些亲自由化的“改”字号人士,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跟美帝是根本一致的,他们心慕所谓“自由民主”,他们是美帝的天然同盟者。这次成都49中的舆情事件,主要就是我们右边的“朋友”们炒起来的,公知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用虚假信息愚弄群众,激起愤慨,使相当一部分群众基于虚假信息而情绪化,硬是把一件本来面目简单的事情弄成大风大浪。有人评价说,这次成都49中舆情事件堪称公知方面的一次“回春”表演,这是大体准确的。
公知方面试图借尸(事件)还魂,重温旧梦,怎奈当今舆论霸主即粉红方面也不是那么好推翻的。
粉红方面其实是打两张牌:“事实”牌和“外部势力”牌。无视基本事实,乃至扭曲基本事实,通过造谣传谣去强行输出价值,是公知方面的老毛病了。这一次,他们又败在了这一点上;粉红方面在反击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就是指出传言的虚假性质,带动网民群众弄清基本事实;第二阶段,在弄清基本事实后,粉红方面的重点就转向于依据另一些事实(如有人拿着小白花,“废青”味儿十足地在学校门口聚集),打出“外部势力”牌,一下子把普通群众心底最天然的爱国主义正义感给激发出来了,使得公知方面几乎再没有还手之力。
真正的马列毛左派,是从来不怕做自我批评的。决不能像毛教员批评的那样,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从刚刚过去的成都49中舆情事件看,“左派”阵营里面实际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完全附和粉红的“颜革”论,跟粉红完全操起同一副腔调,甚至堕落到害怕群众,要禁绝所有群众质疑和群众行动的地步;二是完全跟右边的朋友,即公知和公知媒体穿起了一条裤子,利用虚假信息瞎带节奏,愚弄群众,在基本事实弄清楚以后还要钻牛角尖。前者可谓“粉红化”,后者可谓“公知化”。
从这次事件看,“深红”阵营,起码在事情刚刚起来的时候,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充分保持和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即怎么样既不同于公知、又不同于粉红,以自己方面的独立声音去影响和带动网民群众,打出自己的牌去。
不过,如果说公知善于事初利用虚假信息瞎带节奏,粉红善于事中打“事实”牌降低温度;深红则应当善于事后找到事情的内外联系,发现事情的根源,帮助大家再思考。

“颜革”真的不可能出自内部,即出自我们“自己人”么??
毛教员晚年的关切,可以说,就是关于如何使先锋队和新中国“不改变颜色”的,就是关于如何防范从内部出现的“由红变白”的“颜革”的。某派祖师爷自己都曾言明,“新时期”以来,“教育”放松了,“风气”搞坏了;以前毛主席一声号召,谁会不听呀?(大概是此意,详见《文选》)用个时髦点儿的词说,这就是一个“公信力”的问题。某派祖师爷的上述表白,实际上,恰好多多少少地承认了:所谓“公信力缺失”,正是“改”的产物!!!既然“改”之前不存在公信力问题,而且公信力还很强,那不就是等于说公信力问题是“改”了以后才出现的嘛?!
显然,否定这一点,是徒劳的。自由派公知,有脑子的,也不否认当年毛教员一声号召就天下云集响应的事实。只不过,他们恶毒地说,这是由于什么“专制”的洗脑。可是,按自由派和亲自由派分子的逻辑:既然“改”是承天意顺民心,是“人民”的选择,那为什么你“改”了以后,人民反倒对你不如以前信任了,甚至还越来越不信任、不信任到了一个底谷呢?!
要害就在于内部“颜革”,那种不知不觉、静悄悄进行的东西。这种内部“颜革”,说到底,就是要让伟大的新中国“由红变白”地“改变颜色”,用资本主义白色浸透新中国的内核,使新中国的内核越来越不符合于它的红色外壳,乃至最终突破这个红色外壳,由内到外都变得“白”起来。这不是“颜革”,又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讲,要防止先锋队和国家机构“改变颜色”——防止“改变颜色”,不就是抵御内部“颜革”的意思嘛?!有什么奇怪的呢?!
所以,单讲反对外部“颜革”,是不全面的;不全面,也是一种主观性。应该把“反外颜”和“反内颜”给讲全了。而且,必须强调:“内颜”比“外颜”更可怕,因为它更具根本性、隐蔽性和欺骗性。家贼难防,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面对的,决不止美西方帝国主义这一个“小偷”。建制内新生的实际上的资产阶级,和社会上的私人垄断资本势力,就是两个“内贼”;前者,则是“内贼中的内贼”,贼中之贼。
总之,切莫把反“颜革”的路给走窄了。
两则新闻的对比:应该心在成都,还是心在武汉?
这几天,成都某中学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细究之下非常之乱。
当然,“乱”只是表面的;找到“乱”背后的“不乱”——发现偶然性背后隐藏着的必然性,才应当是马列毛主义者的任务。
很可惜,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左派同志,或多或少“公知化”了,被虚假信息牵着走,被自由派媒体牵着走,被自己某种程度的主观主义牵着走,开启“尬黑”模式,其结果只能是与网民群众越来越远。

低配版的“李文亮之夜”
现在看来,成都那个事件,更像是低配版的“李文亮之夜”。
①“事件”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它显然上升为了一桩颇为轰动的②“舆论事件”,被不同颜色的人丢进一个个大染缸里,反复浸染。不错,“事件”和“舆论事件”,已经是两码事。看起来,更像是自由派公知及其媒体那一边炒起来的,他们兴风作浪,冲击“粉红”,然后“粉红”这边加以阻击。其结果,是“粉红”再次显示了他们当前的舆论霸主地位——当他们依据某些事实抛出“外部势力”论时,偏向公知的舆论就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了。
当然,比起“粉红”的打牌,事件本身的右翼自由化色彩更具决定性意义,所谓“颜革”并不是一点影子都没有。从这次集体刷“49”,还有那种港风即“废青风”的宣传画,还有那晚那些人拿着小白花去干什么什么的——综合这几个特征,可知这种风格更像是右边的,偏于某瓣小资文青风格,不像是一般底层自发的,不是咱们老百姓自己那个味儿。
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臭名昭著的资派媒体《新京报》的助攻,包括他们拍的那种自带阴间效果的照片。此外事件初期散布出来的那几个传言的风格,也很符合右右们的一贯做派;有的传言跟实际完全脱节,倒是颇符合某些非大陆地区的“高级人”对陆的偏见。

“谁”在活动?
有的左派纠结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形式民主、形式自由,只看到行为本身,看不到行为的主体,即看不到究竟是“哪些人”在做那些事儿——说穿了,就是看不到事件背后社会的实际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千万不要忘记:只要生产资料和社会控制权不掌握在劳动人民自己手里,任你什么形式的以及多么高程度的“表达自由”,都是虚的。像今天西方化的社会那样,“自由”了又怎么样呢?群众甚至连起码的社会主义觉悟都丢尽了。
不要迷信资产阶级形式上的民主自由,不要忘记任何一种(实际存在着的)“民主自由”背后的阶级统治实质,不要忘记马列毛社会主义者跟资产阶级庸俗自由主义者的区别,不要被资产阶级的可能很漂亮的形式民主、形式自由给俘虏了。
这个社会上,资产阶级可以活动,无产阶级也可以活动;当我们看到这些事件时,难道不应该首先弄清楚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行动,还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就这个事情来说,它有无产阶级味道吗?有“底层”味儿吗?它是真正替劳动者谋利益,还只是一小撮自由派以及配合他们的《新京报》之类恶臭资派媒体在炒作,在愚弄群众???
《新京报》之流难道代表劳动者吗?它只代表试图取代现在那些人,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另一类型的剥削者。这个事儿,现在看来暴露的更多是“自由狗”的恶心面目。不得分清楚吗?尬黑,如何使人信服呢?现在网民精得很,如果不去揭露资产阶级自由派和它的骚操作,反倒跟自由派公知操起同一副腔调,那么无异于一脚踢开了群众。
有的左派同志说的大道理都没错;问题是这个舆论事件,开始时就有不少愚弄群众的假信息。显然有资产阶级自由派思想倾向的人和媒体炒作的成分——这些人看上去在告诉大家捉小偷,其实他们代表另一个小偷。这些人需不需要揭露?自由派资本势力需不需要揭露?成都这个事情不具备典型性,不具备体现有的同志说的那些根本弊端的典型性。以现在网民群众的一般水平都足以把具体事情先弄清楚,去掉假信息的成分了。抓住一件没有暴露那些黑暗之典型意义的事情不放,一昧尬黑,你敢说你在亲近群众吗?敢说是“实事求是”吗?如果因为在这个事情上有不同意见,就给人扣上“维护既得利益”的大帽子,那是不是可以反过来给有的人扣上“左派”幼稚病、不讲策略性、使左派公知化的帽子?
社会上的私人资本势力是不是资本势力?有自由派倾向的部分建制派是不是资本势力?自由派媒体是不是依附于资本势力的?这些人背后,归根到底,是不是剥削阶级?我们面对两种剥削者,不是一种;算上国际上的帝国主义,是三种。如果只反一种资本势力,其他就不知道了,不管了,其结果只能是送走了狼又来了虎。现在群众大多对自由派反感,对什么“颜革”反感,不是他们“维护既得利益”,而是因为那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得更明显,吃相暴露得更直接。

成都、武汉,究竟哪个事,才能体现当前无产阶级的真实处境呢?
恰好从另一件事,即武汉两名工人的遭遇,还有对于这件事的极低的关注度,可以看出恶臭自由派媒体,还有它背后的力量,哪里是真的关心劳动者?谋其私利罢了,为此甚至可以歪曲事实。
到底有几个人关注武汉?这难道不是再好不过反映了,现在舆论主导权和主要的媒体机器掌握在谁的手里吗?包括那些满脑子西方教条的自由派及其媒体,他们的脑子里难道真有wcjj吗??这也是自由派公知这些年不得人心的原因。如果不去揭开两类资本势力,包括私人资本势力的面具,反倒在客观上帮助了自由派资产阶级及其媒体,其结果还是群众被蒙蔽迷惑,无非是换一批人在台上唱戏罢了。自由派说到底只是想引起政治上的某些变动,不想触及更为根本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矛盾。
成都中学事件与其说是外部力量主导,不如说是自由派力量,包括资派媒体在主导。现在很多“大”媒体本来就是带自由派倾向的(甚至包括一些“官”字号的),而且自由派本来就是跟外部帝国主义穿一条裤子的!!某些左派认识混乱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两类资本势力都是要反对的,而且要同时反对,即对当前阶级关系没有一个基本准确的估计。决不能说先帮助自由派实现什么“自由民主”(那其实是对wcjj的zz),然后再去开展一个反对自由派的斗争。这恐怕就有孟什维克、普列汉诺夫晚期那味儿了。也不能简单搬用毛教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策略,须知毛教员在1952年就批示说“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不是跟毛教员新民主主义时期类似,而是跟列宁20世纪初面对的情况类似。

怎么办?
看起来,现在“深红”里面不讲策略性是不是一个缺点呢?有的甚至也不看基本事实,不了解网上舆情,真的“公知化”了——离开基本事实去输出价值。遇到那些突发性的重大舆论事件,不是准确估计情况,寻找并占领最有利的舆论位置,而是简单搬用老调调,严重缺乏具体分析。说到底,不是试图逐步地长期地帮助提高群众水平,而是在群众面前炫耀彻底性;不是真的要走向群众,最终跟群众打成一片,而是自娱自乐。决不能沾染“网左”、“学院左”习气,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之,并逐步加以克服。
现在每天都发生大大小小的舆论事件,隔一段时间就出一个“爆点事件”。看来要学会在舆论的大海中游泳,而不是一个浪潮过来就被拍死了,或卷走了。“游泳”的办法就是具体分析。这个事件主要暴露的是一些人,那个事件主要暴露的又是另一些人;主要暴露的是哪些人,我们就主要揭露哪些人,运用马列毛主义去做分析。如果对各个不同的具体事件缺乏具体分析,纯用既有的主观判断代入,那是不能有说服力地宣传马列毛主义及其观点的,甚至是在欺骗、愚弄群众,最终会跟自由派公知一样走上被多数群众反感乃至抛弃的路子。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建国后的群众运动与反官僚

下一篇:论集权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