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日记连载】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2019-17)

时间:2020-09-12 12:43:47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日记连载】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2019-17)


人民之声网受权连载陕西省一位共产党员的日记。这位共产党员名叫铁木尔哈达,男,1931年4月18日生,蒙古族,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教授。
铁老把自己的日记定名为“醒悟”,表达了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心声。
连载时择其日记要点而发,所以在顺序数上未做改动,请读者注意。
铁老把他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日记交人民之声网连载时,特地写来一篇序言,全文如下:
《醒悟》是说我自己由迷茫中醒过来加入拥毛批修斗争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发表后承蒙网友的支持,光朴同志编辑成电子书,使之读者面更广。现在人民之声网要继续连载,不胜荣幸。在此对支持我的网友和网站致以诚挚的谢意!宣传马列毛主义,批判修正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复辟资本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在耄耋之年做了点应做的事,尽了点应尽之义务。


216、“特论”是复辟资本主义的理论
“特论”是反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路线的产物。其核心是否认阶级、阶级斗争,否认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质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复辟资本主义的理论。说“特论”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谬论,切中了要害。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不讲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存在的。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9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道:“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这个原理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把《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基本原理同“特论”对照一下,就知道它是什么货色了。
2019/11/5

217、官僚资产阶级是以权谋私的资产阶级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官僚资产阶级,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的新官僚资产阶级,它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直接产物,它是旧社会上层建筑遗留下来的痕迹的产物,特别是私有观念、官僚特权的产物。因此,官僚资产阶级的一大特点,就是凭借私人掌握的党政权力,以权谋私。也可以说,官僚资产阶级是以权谋私的资产阶级。
2019/11/5

218、苏修经济是走资派以权谋私的经济
苏联赫修上台后,在形式上集体农庄、公有制工商业保存,但这种形式上保留着社会主义招牌经济,实际被掌党政权力的官僚资产阶级,即走资派所操纵,成为走资派以权谋私的企业。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公有制的形式也抛弃了,赤裸裸地搞资本主义私有化了。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都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统帅着经济,政权操纵着社会的经济命脉。苏赫修上台后,修正主义政治统帅了苏联经济,修正主义统治集团操纵着苏联经济命脉,表面上虽保留社会主义形式,实质已变了,变为走资派以权谋私的经济。
2019/11/6

219、联系实际,带着问题精读《共产党宣言》
夜读《共产党宣言》,感到必须联系实际,带着问题精读,才能有更深体会。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刘少奇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毛主席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扫除了障碍,要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和毛泽东谁讲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呢?
《共产党宣言》中讲,德国共产党要同资产阶级“一起去反对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注意“立即”二字)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又说“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第57-58页)
就是说,共产党参加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不是为了搞资本主义,而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因此,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也就是开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毛主席的观点和做法,是符合《宣言》精神的。刘少奇的观点则是违背《宣言》精神的,宣扬“剥削有功”论,更是错误的。
2019/11/6

220、毛主席在国际共运中的历史地位
毛主席首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也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仅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也是斯大林逝世后的世界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和人民的领袖,他的理论著作原理不只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因此,对毛主席的社会历史地位,不能局限于民族范围、而更重要的是,要从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定位。毛泽东在中国搞革命,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2010/11/9

221、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革命总要流血付出很大代价的,不付出流血代价的革命是不存在的。2019/11/11

222、毛主席晚年对革命最伟大贡献
毛主席伟大之处甚多,很多伟大已成历史,举世皆知。唯独有一个伟大,也是晚年最伟大的创世纪的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共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就是提出划时代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并亲自实践发动了举世空前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苏东剧变,中国资本主义化,都证明毛泽东晚年提出的继续革命理论的真理性、发动文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对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实践是肯定还是否定,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走资派的根本分歧,也是当今社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和核心,谁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                           2019/11/15

223、评王伟光重提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
仅仅承认阶级斗争,还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并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才是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
毛主席提出“阶级斗争为纲”,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仍是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仍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的客观事实,证实了毛主席论断的正确性。
修正主义篡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是其阶级本性的使然,不足为奇,何足怪哉!
2019/11/15

224、《我对毛泽东埋下的两大伏笔的理解》读后感
看来,不经苦难,甚至灾难磨练,没有深刻的经验教训,一般的人,很难觉醒。我写过一篇博文,说邓这个反面教员的最大贡献是用复辟资本主义事实,证明了毛主席继续革命理论、路线的正确性,证明了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必要性。别的任何人起不到这种作用。
2019/11/18

225、功与过不是由人随意捏弄的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不论林彪、江青,对中国革命都是有贡献的,林彪领导的平型关大战,他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打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是功不可没的。江青领导的戏剧改革,也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功是功,过是过,历史不是泥巴,由人随意捏弄的。
2019/11/19

226、答网友问
人的主观意识中的矛盾,是客观事物矛盾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诸如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也是思想概念,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思想意识中的矛盾,也是对客观事物矛盾的反映。
恩格斯说过,哲学上的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辩证法的反映。哲学上说的所有规律,也都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2019/11/20

227、高级干部亲属在欧美居住生活工作统计资料
2019年11月22日在新浪网上署名吉林人发表一文如下:
中央委员共204名,其中187名子女亲属在欧美居住生活工作(移民),占总数的91%。中央候补委员167名,其中142名子女家属移民海外,占总数85%。据统计中央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领导配偶子女在西方国家居住、和入籍西方国家的总人数达344290人。

2019/11/24
228、“私有制”真保护私人财产吗?
私有制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无产者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但不是一点财产都没有。为什么不把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叫无产者呢?就是因为他们还有少量土地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制主要是指人剥削人的制度,私有制也是尔虞我诈、互相兼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制度。
2019/11/24

229、读《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笔记
昨夜翻书,翻到南方16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我在书上写了一些眉批,似乎是2017年我阅读毛主席《政治经济学笔记》得到启发后写的,与我以往观点有所不同。全文如下:
公有生产资料和私有劳动力的矛盾
从苏联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陷入形而上学外因论的泥坑。只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方面研究生产关系,而不从生产关系内部矛盾运动关系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内的一对矛盾,而不是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本身的一对矛盾。只有从生产关系内部矛盾分析,才能找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也就是公与私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学说。马克思的这种研究原则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这一原则体现的是内因论,不是外因论。外因论把生产方式内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脱离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生产开始,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留有资本主义遗迹的社会,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上废除了资产阶级法权,但是把生产必要条件的劳动力,仍作为个人“天然特权”保留着,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原则,也就是在分配上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法权,体现的是形式上平等而在事实上不平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废除了资产阶级法权,人人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人人平等;但是在分配上,由于把劳动能力作为个人的“天然特权”,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按劳分配”制度,保留着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的资产阶级法权原则。这个原则在法定权利上是平等的,但因个人劳动力有强、弱之分,养家糊口人数也有多、少不同,而在事实上存在不平等。
但是这种事实上不平等,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难免的。正是人人有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分配上按照作为个人天然特权的劳动力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由此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作为个人“天然特权”,实际是私人所有的矛盾,本质上是公与私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
如果在总收入上,集体积累份额大了,分配给个人的就减少,个人利益受损;反之,分配给个人的份额大了,集体积累少了,集体利益受损。在总收入中还有公共福利开支,公共福利开支大了,个人劳动所得也会减少。
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收入分配中还有“按需分配”成分,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农业社口粮分配上,基本口粮是“按需分配”,按工分分配部分是“按劳分配”。
现在看来,社会主义生产收入分配,是由生产的两个必要条件决定的: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是有劳动力的劳动者。作为社会成员共有的生产资料,要求按需分配;把劳动力作为个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要求按劳分配。所以,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要按需分配、按劳分配兼顾。但是,要有主次,初期因生产水平低、资产阶级法权影响很大的条件下,应以按劳分配为主、按需分配为辅。以后随着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对资产阶级法权限制逐步加强、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逐步提高的条件下,逐步加大按需分配份额,减少按劳分配份额,逐渐把以按劳分配为主调整为以按需分配为主,为过渡到完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现事实上人人平等;“按劳分配”制度,体现的是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事实上平等的公有制与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的按劳分配制度,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是生产必要条件的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者的劳动力个人所有(私有)的矛盾体,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体。就其实质而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产主义要素;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法权要素。归根到底,二者体现的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遗留下来的痕迹。但是,它已不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矛盾,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只要公私兼顾,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这种矛盾不仅不会破坏人民内部团结,阻碍生产和社会发展,而且会成为加强人民内部团结,促进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但是,资产阶级法权,实际是维护私人利益的权力。如果把个人利益驾在集体利益之上,就要倒退,走上邪路。但是只讲集体利益,不照顾个人当前利益,也不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才能促进生产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还是以劳动力作为谋生手段的,这一点和资本主义相仿,这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劳动力个人私有,也要产生私有观念,如果不加限制,不仅会产生“按酬付劳”的消极性,而且私有观念膨胀,还会产生恢复生产资料私有的欲望,要变公有为私有。“包产到户”就是证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搞不好也会逆转,复辟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也是围绕公与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关系而展开的。
按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说法,社会主义只实现了形式上平等,并未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因此,社会主义就存在形式平等事实不平等的矛盾。其根源是劳动力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解决这个矛盾,要消除劳动力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使其从个人谋生手段变为社会生活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真正实现人人在事上平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不等于生产关系内部没有矛盾及其运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就要从生产关系研究起。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力私有矛盾运动规律。劳动力私有,逐渐与公有发生激烈冲突,要求限制私有、消灭私有,实现生产条件全部公有化,这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2019/11/24

230、如此“三化”
物质生活资产阶级化,政治生活官僚主义化,思想意识自私化。如此“三化”,不陷入修正主义泥坑、不形成贵族阶层才奇怪。
2019/11/25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章回小说】大气候(47-2)

下一篇:【章回小说】大气候(47-3)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