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8 07:03:54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日记连载】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2020-12) 人民之声网受权连载陕西省一位共产党员的日记。这位共产党员名叫铁木尔哈达,男,1931年4月18日生,蒙古族,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教授。 铁老把自己的日记定名为“醒悟”,表达了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心声。 连载时择其日记要点而发,所以在顺序数上未做改动,请读者注意。 铁老把他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日记交人民之声网连载时,特地写来一篇序言,全文如下: 《醒悟》是说我自己由迷茫中醒过来加入拥毛批修斗争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发表后承蒙网友的支持,光朴同志编辑成电子书,使之读者面更广。现在人民之声网要继续连载,不胜荣幸。在此对支持我的网友和网站致以诚挚的谢意!宣传马列毛主义,批判修正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复辟资本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在耄耋之年做了点应做的事,尽了点应尽之义务。 181、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后来居上 未来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会超过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历史发展条件决定的,谁也改变不了的。 任何时代的伟人,他们的思想都是对当时历史客观条件的正确反映,历史发展条件未出现的东西,可以科学的逻辑推测,但是与对实际的历史发展条件的反映,是有一定距离的。如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即国际帝国主义的出现,是苏联解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形势。这一点,马、恩、列、斯、毛是始料不及的。 这种时代,是修正主义者说的“和平与发展”时代,还是资本主义矛盾前所未有的尖锐、激化时代;是走向“共同富裕”时代,还是贫富两极分化空前未有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时代,还是资本主义总崩溃、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 对这个时代,如何用马列毛主义原理,科学分析,制定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斗争的战略、策略,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斗争方式,新的无产阶级国际大联合、相互支援的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的课题,这都有待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总结新的阶级斗争经验,争取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问题。 这是历史新发展提出的课题,时势造英雄,早晚会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破解这些问题,指导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获得胜利,把资本主义世界送进坟墓,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任务。这种理论,是在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斗争中,用马列毛主义总结新经验而产生的,是伴随无产阶级世界革命需要而产生的。这种理论在何国、何时产生,其代表人物是谁,是有偶然性的,但是产生这种革命理论、总有代表人物出现是必然的。 2020/4/15 182、学马列毛主义理论主要靠自学 来信:先生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您读了《雇佣劳动与资本》这本文献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因为我还是学生,所以我想跟您交流交流 复信:是我年轻时读的,全文已不记得了,现在一天很忙,无时间再读。我学马列原著时,一般都写读书笔记,增强记忆和理解,也有利于以后翻阅思考。原著要反复学,反复思考,而且带着问题学,才能掌握其要领。如《共产党宣言》是纲领性文件,我也记不起读多少遍了,但是现在结合批修反复辟斗争实际再学,就比以前学习理解深刻多了。我学马列毛主义理论,主要靠自学,不是靠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是对的。 2020/4/16 183、青年在斗争中学斗争、学理论就会成熟起来 来信:知道并关注您有一段时间了,您给我了很大的启发。我很想了解一下,您对现在的左派青年的看法和建议是什么[疑问] 回信:革命青年缺乏斗争经验,革命理论知识也不多,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这些缺点会在从斗争中学斗争,结合斗争学理论、用理论,不会多久就会成熟起来,担当起恢复公有制社会主义重任。我坚信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会比我们这老一代更成熟、更有战斗力,毛主席寄予青年人接革命班的期望,一定会实现。革命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争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020/4/16 184、一分为二地看待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但是,在社会发展到到今天,公有制与私有制比较,是消灭了人与人的剥削关系,因而优越于私有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计划经济克服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就不会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样过几年就发生破坏生产的经济危机。公有制经济生产产品,当然都要归公共所有,按劳分配,任何人不得窃为已有。这如同红军纪律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一样。只有按劳分配得到的产品,如何使用完全由个人决定。但是,这不是说,公有制、计划经济没有任何需要改进、克服的缺点和问题,公有制、计划经济也是在不断调整、改进中,逐步相对完善起来的,而且这种调整、改进、相对完善是无尽头的,否则就不符合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2020/4/18 185、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新贡献 按:这是1976年秋,我被陕西省高教局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借调到西北大学办高校马列师资班讲哲学时写的讲稿,押在箱底有40多年了,前几天找东西被翻出来了。我又看了一遍,觉得里面讲的我的新见解,立论还是站得住,只是稿子后面几页不见了,也找不到了。好在基本内容尚在,我把他打印出来,以防再丢失。 附: 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新贡献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下了《矛盾论》、《实践论》等光辉哲学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写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问题》、《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上的讲话》、《党内团结的辩证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系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做出了新的伟大贡献。包含在毛主席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中的光辉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库。 一、克服了一度盛行的形而上学观点 恢复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权威 毛主席说:“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斗争的结果,走向自己的反靣,建立新的统一,社会生活就前进了一步。”这对哲学来说,也是如此。唯物论在同唯心论的斗争中,战胜唯心论而得到发展。辩证法在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战胜形而上学得到发展。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是新的东西对旧的东西的战胜、克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最深刻革命,是对人类哲学思想的最伟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就是他们在吸取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的同时,用唯物论战胜黑格尔的唯心论、用辩证法战胜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胜利成果。辩证唯物主义战胜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片靣性,唯物辩证法战胜了旧的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由此,才使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成为最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工具。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在同各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特別是在同马赫主义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斗争中,战胜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斯大林同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也作过批判和斗争。但是,他对唯物辩证法处在又懂又不甚懂的状态。因此,他一方面批判形而上学观点,另一方面又搞形而上学,实际上把自己摆到了与唯物辩证法对立的地位。1936年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察,离开了一分为二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没有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社会。斯大林讲的辩证法,在某些方面就不是辩证的。如他讲辩证法有四个基本规律,不分主次加以平列;讲事物的联系,不讲事物内部矛盾对立面联系;讲事物内部矛盾,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这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毛主席说:“对立面的这种斗争和统一,斯大林就联系不起来。苏联一些人的思想就是形而上学,就是那么硬化,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承认对立统一。因此,在政治上就犯错误。”斯大林的这些形而上学观点,从上世纪30年代后半期起,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蔓延传播开来,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都有很大影响。我们党也受到一定影响。如王明开头搞“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民族资产阶级只讲斗争,不讲联合;后头又搞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光讲联合,不讲斗争。这在哲学上就是不承认对立统一。毛主席写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专门批判这种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错误观点的,在批判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某些人对苏联经验不管是对是错,一切照搬,仍然是斯大林形而上学观点影响的一种表现。斯大林的形而上学观点,也被苏联国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修正主义集团接过去,并用来对准斯大林,妄图把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不克服斯大林的形而上学观点影响,就不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新问题,就不能正确观察和处理国际斗争中的问题,连对斯大林本人也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不扫除这种思想障碍,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发展。毛主席在这个时期写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一系列著作,批判和克服了斯大林的形而上学错误,致命地打击了现代修正主义所宣扬的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恢复了唯物辩证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权威,使革命政党和革命人民从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中再度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战胜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得到了重大发展。 二、把革命实践经验提到理论的高度 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 毛主席说:对立统一的学说“还要发展,我们在革命中有丰富的经验,应当发展这个学说”。理论来自实践,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东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飞跃就是发展。马列主义理论,也是来自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创立列宁主义理论,除了他们比常人有更高的智慧外,主要地他们親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并总结了当时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了真理性的结论。客观现实世界的运动、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主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总结了国内和国际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总结了现代科学实验的伟大成果,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也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的,但是,最突出的还是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一)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 列宁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展。”对这种解释和发展工作,斯大林没能担当起来,而且比列宁还退了一步。真正担当起这一工作的是毛主席。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写的《矛盾论》,就是对对立统一学说的全面地解释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又以新的经验和新的结论更进一步地解释和发展了这个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把对立统一规律提到宇宙的根本规律的高度来认识。这对列宁说的辩证法的实质、核心是对立统一学说,既是解释又是发展。实质、核心,都是讲根本性的东西。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就是把“实质”、“核心”两个概念统归于“根本”这个概念上来,是对两个概念的进一步概括和提高,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宇宙的根本规律,包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想三者在内的根本规律。一般说来,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的对立统一,人们容易理解,这在马列经典著作中也作了大量的说明。问题是思想是如何对立统一的,人们就难以理解了。马列经典著作中讲过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军对战,但是,没有明确地说过思想也是对立统一的。毛主席总结我们国内、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斗争经验,发现不只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也是对立统一的。他说:”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东西,叫作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真善美和假悪丑、真理和谬误、香花和毒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它们之间关系的关系都是对立的统一,对立的斗争。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这个伟大发现,是毛主席总结国内和国际、主要是总结苏联的经验而得到的。苏联是只搞“单干户”,不搞“对子”,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不承认有毒草,结果是毒草以香花的名义出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戴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帽子”出现,使人们的思想麻痹,错误的东西得不到批判,长期解决不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毛主席根据真理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发展科学、艺术的政策。 二是建立了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论。以前,人们一般都认为辩证法有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斯大林还增加了一个普遍联系的规律。不论三个还是四个都是不分主次、从属,而是平列的基本规律,都一样重要。这实际是多元论了。列宁把对立统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核心“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这里已包含着不能把一辩证法的几个规律平列的意思,但是没有明确地提出辩证法的一元论。毛主席把列宁的这个光辉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明确地提出了辩证法的一元论,这在<矛盾论>里就明确了。他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但是,有些人还没有搞懂辩证法的一元论,以为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而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虽然不是最根本规律,也是根本规律。毛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并纠正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四个基本特征的错误说法。这样,辩证法的一元论就进一步更加明确了。既然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那么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属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某一方面的特点、特征的表现。如果抓不住对立统一规律,即抓不住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不仅就达不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根本谈不上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矛盾运动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是提供了分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准。承认不承认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准。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思想根子,就是它否认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生动、全面地看问题,因为它承认亊物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分为二的。毛主席正是以“一分为二”作为根本标准来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不在的”,大至天体,小至原子、质子、中子,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到思想领域,从原始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从国家、集体到个人,从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从国内到国外,从党内到党外,总而言之,整个宇宙到处充满矛盾,时时存在矛盾,一分为二是普遍的,永恒的,根本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抛弃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就从根本上抛弃了辩证法。 四是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成就丰富了对立统一学说。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每前进一步,都会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供“营养料”,把这些“营养料”吸收过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就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毛主席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当科学发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又分为质子和反质子,中子也分为中子和反中子。毛主席用这个当代自然科学最新成就,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指出“在原子里头,就充满了矛盾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不在的”。毛主席还分析了原子里头的两个侧面,为什么原子核重,电子轻?就是因为原子核和电子在原子里头所处位置不同,“有主有次”,原子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结合的比较牢固,决定着原子的性质;而电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比较“自由主义”一些,可以跑掉几个,又来几个,但不影响原子性质的改变。毛主席说:“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有主有次。”毛主席还从观察光波、电波、声波、水波、 热波等物理现象中,看到事物运动是波浪式的,说明“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苏联《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否认“生与死”现象的相互转化。毛主席用生物科学成就批判了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指出:“生与死不能转化,请问生物从何而来?地球上原来只有无生物,生物后来才有的,是由无生物即死物转化而来的。生物都有新陈代谢,有生长、繁殖和死亡。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生与死也不断地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毛主席不仅注意自然科学,而且还特别注意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正反两个方靣的经验。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党和人民取得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同时,为什么还犯了肃反扩大化、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关心农民群众生活不够等一些错误呢?世界第一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发生资本主义复辟呢?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党为什么变修了呢?毛主席从这些大量正反经验中,抽象出一个根本道理:“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体总要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罢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对立统一的,有人民内部的对立统一,有敌我之间的对立统一。”注:该文到此,下文丢失了。 2020/4/19 186、正面的东西在与反面东西斗争中成长 马克思主义不能用马克思主义证明是正确的,而是由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证明是正确的。没有反面就没有正面,正面在反对反面东西中才能得到新的发展。这就是对立面的斗争。修正主义不只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反马克思主义,而且有时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否定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时还会打着毛泽东旗号来掩饰修正主义。这说明,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要从动态中、发展运动中观察修正主义,才能准确把握其实质。反面的东西,也是相对的,还会产生它的反面东西,即反面的反面。这也有两种,一种是正面,另一种是把反面当正面而比反面更反面,如把资本主义拉回到封建主义。 2020/4/19 187、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 这样为私有化“改革”辩护文章,在几年前就看过。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私有制经济,这是诡辩。公与私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公的反面就是私,同样私的反面就是公。非公有制经济当然是私有制经济,也可以反过来说,非私有制经济当然是公有制经济。玩弄文字概念改变不了实质。正如把资本家称为企业家,改变不了剥削者的性质;把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称之为“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性质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消灭私有制,是指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但是,马、恩也没有说小资产者、小农占有的财产(生产资料)不是私有制,难道还有非公非私的所有制不成。马、恩为什么不讲消灭小资产者、小农的私有制,因为他们都是手工工具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工业发展就把手工生产的小资产者、小农经济消灭了。这是马、恩在1848年的看法。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小资产者、小农可以把手工工具改换成机器,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小资产者、小业主、个体农民并没有消失,他们也可以使用现代先进机器,照样大量存在、特别是在服务业大量存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始料不及的。用自己的生产资料靠自己劳动的小资产者、小生产者,是否不需要改造呢?列宁是处于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得出新的科学结论:小生产者每日每时都在生产着资产阶级。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小生产者不断发生着贫富两极分化,极少数人发展成资本家,绝大多数人破产,变为无产者。这在旧中国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客观事实也被证明。毛主席根据列宁主义,对中国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完全是正确的。修正主义集团就是否定农业合作化、集体化,搞“包产到户”,实质是恢复了农民小生产的个体所有制,即恢复了小资产者的私有制。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时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个别结论分开,个別结论随着历史发展客观条件改变,也就过时了,就要用符合客观条件变化的新结论取代。马克思、恩格斯生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根据当时历史条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先取得胜利,至少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获得胜利。列宁生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依据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新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突破资本主义国家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先取得胜利。在这个新的结论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共产党成了执政党的条件下,就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个别结论,反对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新的科学结论,是当代修正主义反马列毛主义的手法之一。 注:此文是对江西上饶市委党校丘纬煌教授的文章的批判。 2020/4/20 188、读书笔记 无产者和小业主虽然都是劳动者,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无产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小业主还是有自己劳动所需生产资料的。因此,无产者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小业主对消灭资产阶级用以剥削别人的生产资料,是不反对的,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压迫制度持反对态度。但是小业主对自己有劳动所需的生产资料,主张保护的。小业主的世界观,和资产阶级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压迫统治时,可以同小业主即小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制度。但是,当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发展,消灭一切私有制时,小业主的所有制也成为社会主义改造对象时,小业主中的中、上层有抵触情绪,甚至反对社会主义改造,而下层和中下层(实际是半无产者)是持拥护态度的。这时的阶级斗争,不只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有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中、上层之间的斗争。二者虽有区别,前者为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的斗争,后者是劳动人民内部的斗争,比反资产阶级斗争又深入了一步,搞共产主义革命,这一步非走不可。 毛主席是不想让小业主吃二遍苦、遭二茬罪,对个体农业、手工业搞合作化,实行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农民中的贫、下中农是拥护的,而新老中农和上中农是有抵触情绪的,合作化初期右倾机会主义者大砍合作社,就是代表了新老中农和上中农的抵触情绪。但是,初级社实行土地、畜力和农具折价入股,除劳动分红外,股份也得到分红,也就免强入社了。后来初级社上升为高级社,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在三年生活困难时期,有些地方提出“包产到户”,其社会基础仍是入社的原来新老中农和上中农。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是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在手工工具和畜力为生产资料条件下,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和自私思想是很难彻底改变的,只有在机械化的大生产条件下,加上社会主义教育,才会有真正转变。中国正在向农业机械化迈进时,不幸毛主席逝世了。走资派趁机篡党夺权,推行复辟资本主义路线,在农村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的单干,得到有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原新老中农和上中农拥护,而真正拥护合作化的贫下中农抵抗不住,所以才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怨言。这里有个关键问题,是社队干部的态度,是反对还是拥护包产到户,如南街村干部坚决反对包产到户,保住了集体所有制经济。现在反复辟的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不易进行,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仍是有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小生产者如汪洋大海,只有实行机械化的大农业生产,绝大多数小生产者破产成为无产者时,才会起而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拥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才会拥护并参加反复辟的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点是走资派始料未及的,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大办私人农场,势必使农民失地,沦为农业无产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2020/4/20 189、分析形势的条件 分析形势,要掌握充分的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客观实际的资料,又要懂得马列毛主义基本原理、用这个原理去分析反映客观实际的材料,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有了这个条件,谁也能正确判断。无此条件,判断也是主观主义的,不足为信。 2020/4/21 190、革命才解决根本问题 来信:中国更需要的是改良还是革命 复信:改良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改善群众的一些生活。如扶贫等等。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制度,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彻底挖掉穷根,使劳动群众成为社会、国家和生产资料主人。马克思主义者不反对改良,但是反对为保持资本主义剥削私有制度的改良主义,坚决进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改良只解决表面的临时的支节性的问题,革命才解决实质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 2020/4/22 191、革命导师是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限期选举出来的。革命组织领导人是职务,可以限期选举、并限制任职期限。但是革命导师,它不是职务,是在革命斗争中树立起崇高威望而自然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由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正确引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们虽然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是不仅在世时、就是逝世后也被国际无产阶级奉为革命导师。列宁也是由于创立列宁主义,并且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历史新纪元,被世界无产阶级公认为革命导师和领袖,并不是因为他在俄共和苏维埃担任要职之故。毛泽东也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理论),正确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为中国人民的导师和领袖;在社会主义时期,总结国内和国际、特别是苏共变修的阶级斗争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树立了列宁主义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毛泽东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公认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虽然逝世,但是他们的理论和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遗产,仍在当今国际共运中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伟大作用,他们的光辉形象仍然被尊崇为伟大导师和领袖。 2020/4/22 192、伟大的马克思 马克思的一生,主要研究和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并用它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引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胜利,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如果说,资本主义纪元是由意大利诗人但丁开端的话,那么科学社会主义纪元是由徳国伟大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开端的。 2020/4/23 193、在逆境中成长更有生命力 越在逆境中生存的东西,越有生命力、战斗力。在顺境、和平环境生长的东西,经不起不可避免的折磨而夭折。请看,那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仅剩下与美帝天天做生死斗争的朝鲜和古巴。 2020/4/23 194、消除各民族间隔阂,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为重 这是很敏感问题。中国历史,把辽、金都作为中国内部的朝代,"三字经“里就有”辽与金,皆称帝“。金朝就是满族祖先建立的王朝、从东北到黄河流域都是它的版图。中国形成南宋和金分割的两个不同民族的朝代。岳飞抗金,是为保卫南宋,金兀术是金国将领,他要扩大金国版图。从总体上讲,汉满都是中华民族,金和南宋都是中国版图内的割据的两个朝代,汉族说岳飞是民族英雄,满族说金兀朮是民族英雄,争论不休,不利于民族团结。所以,毛时代就不再提了,有利于民族团结,这是大局。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制造民族分裂、相互仇视,利于其反动统治,在各民族种下了相互仇视的种子,其影响到现在还存在。我童年时,就听有“岳飞杀靼子”的传说。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斗争问题。不论金国和南宋,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国家,金宋之战,其实质都是汉满两个统治阶级之间的争夺江山之战,遭殃的是劳动人民。不论岳飞、金兀术都是各为其主而战,也就是“忠君”,即忠于皇帝之战。这和狼牙山五壮士不一样。中、日是自古以来就是不同民族、不同独立国家,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战,中国抗日是正义战,日本非正义战,况且五壮士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就中共抗日的阶级实质而言,是中国工农劳动阶级反对日本资产阶级侵略之战。形式上是民族战争,实质仍是劳动阶级反剥削阶级之战。这不能与金宋之战相提并论。 2020/4/24 195、《王岐山讲话令人叹服!更值得深思!》读后感 为啥只讲经济建设,不讲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斗争呢?毛主席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难道他只抓生产、不抓革命不成?毛主席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就是领导经济建设也是政治挂帅、抓革命促生产的。 2020/4/24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章回小说】大气候(47-18)
下一篇:【章回小说】大气候(47-19)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