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2-1)

时间:2020-10-19 08:01:35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2-1)



“不断革命”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如何正确理解“不断革命”论的含义?“不断革命”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什么地位?目前尚有争论。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请教于同志们。
在马、恩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初,在其一些著作中论述了“不断革命”的思想和主张,这些论述主要集中于19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的下列几篇文章:
《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
《神圣家族》
《匈牙利的斗争》
《恩格斯致燕妮·马克思的信》(1849年7月25日)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
《致〈新德意志报〉编辑的声明》
《马克思和〈新莱茵报〉》
……
在这些文章中,马、恩有关“不断革命”的概念大致是在这样两种意义上使用的:
首先,是用“不断革命”的概念评述一些比较进步、有作为的、有彻底革命精神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新莱菌报〉》一文中,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马拉是“不断革命”论者,“因为他也像我们一样不认为革命已经结束,而想使革命被宣布为不断的革命”。
1849年1月,恩格斯在《匈牙利的斗争》一文中,谈到资产阶级革命家科苏特所领导的革命时说:“群众性的起义,全国都来制造武器、发行纸币,迅速镇压一切阻碍革命运动的人,不断革命——总而言之,在被科苏特所武装、组织和鼓舞的匈牙利,我们重新看到了光荣的l793年的一切基本特征”。
其次,所谓“不断革命”,更多地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个革命取得胜利后,要不停顿地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直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其中最明确、最完整的表述,就是马、恩1850年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的一段话。在这里,马、恩针对1848年革命中资产阶级的有限目的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停顿”论,指出:“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直到无产阶级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的竞争停止,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无产者手里的时候为止。”“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后胜利……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
马、恩在这里讲的四个“直到”,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勾画了无产阶级革命目标与资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区别。而当时面临的,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当时的欧洲无产阶级参加了这次革命。这样,就呈现出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马克思讲的四个“直到”是无产阶级面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则态度,是对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思想的发展。
 

1850年1月至11月,马克思曾先后为《新莱茵报》撰写过四篇文章,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1895年,恩格斯将这四篇文章编成单行本出版,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这一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指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这种社会主义”,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说的。1849年后,法国秩序党独占了政权,共和派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先后被排挤出政府,他们不得不进一步向无产阶级靠拢。这样,就在反政府的阵营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有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当时指出,他们“因一定的阶级或阶级集团所处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革命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仅仅“力求推翻金融贵族的统治而使工业和商业摆脱旧的束缚”。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马克思称之为“空想的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当时法国的路易·勃朗。马克思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想使全部运动都服从于运动的一个阶段,用个别学究的头脑活动来代替全部的社会生产,幻想借助细小的手法和巨大的感伤情怀来消除阶级的革命斗争及其一切必然表现”。
为了表示与上述种种社会主义的区别,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应当指出,马克思说的“这种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在当时并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一家,而至少应该是三家,除马克思主义之外,还包括法国的布朗基派、英国宪章主义者革命派。当时侨居伦敦的马、恩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代表与布朗基派流亡者、革命宪章主义者保持经常的联系。
当然,马、恩虽然对布朗基的革命精神怀有格外敬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布朗基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相反,恩格斯指出:“他(指布朗基——编者注)只是在感情上,即在同情人民的痛苦这一点上,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是他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没有关于改造社会的确定的实际方案。”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明确地划清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界限,因为在民主革命中,后两者都希望自己的目的或多或少地得到实现之后,就想把革命停顿下来、使革命半途而废。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左边的敌人与右边的敌人——兼谈电影《云图》玄机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156-160)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