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27 07:01:13 点击: 次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周能兵 - 小 + 大
《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本报讯 周恩来家族迁浙始祖的墓葬地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清溪寺山一带。本报去年曾对此作过报道。前天和昨天,有关专家和学者相聚台州临海,召开“周恩来总理源流研讨会”。周恩来侄女周秉宜专程来到台州临海,并公布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 《周氏渊源考》《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中都没有提到周恩来迁浙始祖的墓葬地。许多研究周恩来家世的书籍和资料索性写上“迷失”二字。去年3月,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了周恩来迁浙始祖墓葬之谜。去年6月22日、23日,她专程到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东岙村和桑洲镇踏看,并认为,周恩来始祖的墓葬应在现在的宁海县东岙村清溪寺山一带。周恩来迁浙始祖周茂在元朝时为何能官至平章政事?他究竟为何来宁海?从去年开始她已对此进行研究。 周秉宜今年已70岁,20年前开始潜心研究周恩来家世,成果颇丰,成为周恩来家族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 周恩来迁浙始祖官至中书左丞相 周恩来家族没有正式家谱,只有一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茔祭簿》。该簿立于清道光四年,其中记有“一代元泊府君,讳茂,宁元泊。由进士官至左丞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沂国公,赠太师。配司马氏,继施氏,俱封一品夫人”“敕命载:沂国公讳茂,嫡母孙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系延祐二年所封。” 周秉宜考证后认为,周氏迁浙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时期陕西、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孙子。周茂,系中书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书左丞相,奉元王,谥忠宪。 周秉宜说,周茂在元世祖时期曾任陕西耀州知州,即“耀州达鲁花赤兼管诸军奥鲁劝农事”;元成宗时期负责云南,统领屯田事;元仁宗时期,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元泰定帝时期,进封太保,改任中书平章政事。元致和元年即1328年7月,泰定帝去世,宫廷内发生政变,周茂于是被“流徙远州,并籍其家。” 清溪山寺成为昔日丞相最后的故乡 周茂为何又来到了古时属台州的宁海呢?并最终葬在宁海?周秉宜说,周茂流放期间,因年迈体弱和不堪精神打击而去世。其所葬之地,据周恩来六伯父周蒿尧《周氏家训》所记“葬台州宁海清溪寺山”,即今宁波宁海县一市镇东岙村小学的后山。东岙小学即当年的清溪寺。周秉宜说,周茂流放之地,应该就是宁海县。宁海县地处浙江沿海,自古以来就设有军队戍守,并设有一条驿道可通往浙江重镇宁波、台州。周茂从京城被赶了出来,沿驿道一直南下,来到遥远的边境小县宁海,这就是“流徙远州”。而周茂逃往宁海,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小儿子周万当时正在宁波工作,任浙东庆元路“浙东道宣慰使司副使,佥都帅府事”。周茂正是投奔他的小儿子而来的。 周秉宜在考证后还发现,宁海清溪寺山又名双灯山,为北宋时期当地望族周氏的坟山。北宋时,以周弁为代表的周氏几代人皆举进士并“以仕显”。周茂作为京城的丞相、太保,被允许葬在清溪寺山当地望族周氏家族的坟地也是合情理的事。清溪寺山成为昔日丞相最后的故乡。元顺帝后至元四年十一月,周茂被追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奉元王,谥忠宪”。 周恩来迁浙始祖二世墓葬地在绍兴马山 周秉宜说,周茂的小儿子周万,在元末为避战乱而迁至绍兴,去世后与他的夫人钱氏合葬豆姜,豆姜就是现在的绍兴马山镇。而在以往的周恩来家世的有关书籍和资料中,周万的墓葬地也写着“迷失”二字。从周万开始至十八世祖,他们的墓葬地全在绍兴。 (周嵩尧《周氏家训》)豆姜,今绍兴马山镇。元末明初,朱元璋的军队攻入绍兴,周茂的曾孙周庆携家人从郊区迁入绍兴城内,从此以周姓人家居住在会稽县达500年。 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为他是蒙古淮王伯颜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颜察儿,即小伯颜之意。并不是周敦颐的子孙。 周秉宜告诉记者,周恩来的先祖身世中,有许多谜还有待破解,她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她说:“我的研究成果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我曾听周恩来的卫士韩福裕对我说过,1952年秋冬,周恩来曾对卫士说,‘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血统,不知是哪一代。’这话中也包含着周恩来先祖的身份之谜。在元代周茂要官至中书平章政事,这是极难的事,他的真实身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冲浪篇】-(11)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