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1 01:51:4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冲浪篇】-(27)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五日 晴 星期一南昌,这个具有光辉历史的英雄城,江西这块洒满烈士血液的土地上,如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情况是如此尖锐复杂。工人斗学生、群众斗群众的现象不断出现。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决不是这里的人民不热爱毛主席和社会主义、不关心文化大革命。相反,我感到这正说明了老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人民对党、对毛主席怀有无限浓厚的阶级感情,是积极投入文化大革命的。只是,有一小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牛鬼蛇神,他们利用了英雄的江西人民对党的深厚阶级感情,造谣、欺骗、煽动工人群众斗争学生,企图使自己混过关。现在,那些围攻、殴打学生的(越来越少的)群众大多数是受蒙蔽的。一旦他们觉察了牛鬼蛇神的阴谋后,他们将群起而攻之,与广大革命师生和红卫兵一起,揪出这些坏蛋,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创造了许多新生事物,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革命的经验。红卫兵、文革委员会、大串连等等,就是最好的证例。 对联,这个东西也能作为批判错误的思想、毒草和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等一切牛鬼蛇神的武器。它的特点是语言含义深刻、有力,颇能揭发和批判(讥笑)一切坏东西,并也可用以歌颂、赞扬新的、好的东西。所以它和大标语、漫画、大字报等等形式都可以作为文化大革命中的武器(指物质的,思想上的强大武器就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印刷传单接洽处的时彬是江西省文化局的出版处副处长,他与文化局的副局长李鹏等都是支持李永江的保皇大字报的,怪不知道,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阻碍外地革命师生印传单。 昨天,东湖印刷厂业务接洽处的徐同志(我想叫他在20日前赶印出来,省得寄了。)说要找一个校对稿子的人。我就请印刷传单接洽处的叶修金同志帮我做这件事。今天,徐也打电话给叶了。并且我到东湖印刷厂去了一次。希望工人同志协助之。并希望将“谈两条路线的斗争”文章也印十六开纸的,交货日期是1月5日,估计10日能寄到沪。 上午去医院看了蒋如华一次。下午又去了一次。她坚持要今天出院。的确,在医院的味儿是不好受的。只要能出来,还是让她出来好。 李兆康等今天上午去江西大学,下午他说,准备明天坐汽车到井冈山去,坐车回南昌,然后准备从南昌出发,步行到武汉,再自费到北京。我主意已定,在本月二十日前坐车回上海,参加本校的文化大革命。当然能上井冈山去是非常好的。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六日 阴 星期二 蒋如华的脾气就是怪,跟她说上半天话,她也不理你一句。她不准备回去,一个人走,有点不放心,可能会产生误会。但,又不能硬劝她回沪。这倒是一个问题。 下午四、五点钟,近万的南昌工人赤卫队员包围了江西医学院,并且冲进了大门。我身体虽然不太好,今天又去看了(头痛,0.78),但是决不能袖手旁观。这是一场工人斗学生的严重事件,我挤了进去,和在江西医学院(南院)的各地红卫兵及南昌市保卫毛泽东思想战士、工人革命造反队员一起手挽着手筑成几道人墙包围着教学大楼。赤卫队要来造反。教学大楼里有一些工人、学生的革命造反组织。(例如江西省革命师生指挥部等。)我们高举着红卫兵的旗帜,高举着毛主席的像,一边高呼:“用文斗,不用武斗。”、“向工农兵学习、向工农兵致敬。”、“毛主席万岁!”、“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等口号。工人赤卫队一次又一次地向前冲,其中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在中间捣乱,他们吹着口哨,大喊:“冲呀,冲呀。”一边手足乱挥,殴打学生和造反派的工人。我跑上去拦住他们,“不要打人”,他们就将我围住,挨了打。为了保红卫兵队旗,手划破了,人挤得喘不过气来。我反感到比前几天舒服。因为我参加了斗争。参加战斗,在斗争中学习斗争,这是我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要和北航红旗李兆康等人出来,也是这个目的。 来南昌已有半个多月了。在这半个多月中,我亲眼看到了南昌尖锐的阶级斗争形势,激烈的斗争局面。我从到南昌的第二天起,就准备参加当地的战斗。但是由于李兆康他们并不想在这儿多耽,因此,他们不打算参加这儿的行动。同时由于我们随时想出发步行,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是等钱,就是生病),总没有来得及出发。 半个多月来亲眼目睹的事实告诉我,江西南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阻力相当大。不少工农群众受蒙蔽,是一小撮党内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其忠实的保皇者的煽动,前来围攻、斗争学生的。像今天,问了好多工人,他们都不明白自己来干什么。只听说:“医学院的学生抓了好多工人,打伤了工人,并给被抓的工人打麻药针、灌屎尿等等。”于是跟着他们来“救工人”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有人在挑动群众斗争群众。经过我们一遍又一遍的说理,摆事实,许多工人赤卫队员都主动地车回去了(例如五金公司的工人)。面对着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要革命的青年来说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决不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夜里没有好好睡。我们与“炮打司令部兵团”一起撤出住的地方,预防他们冲进来坏事。(听说夜里有几千农民来抓学生呢)到半夜过才去睡。 今天李兆康等三人办好了去吉安的汽车票,准备明天一早出发。我的态度是:能去就去,不能去就不去。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七日 阴 星期三 今早上起床太晚,我们五人(加北航附中的忻孚)赶到车站,汽车开走了。于是蒋如华去办了车票(凭医院证明),明天走。这样也就是说,今天一天有空了。 今天干什么?江西医学院的形势仍然很紧张,至今还处于“警戒”状态。眼看着革命学生、革命工人受围攻,眼看着违反十六条的现象不断地出现,眼看着紧张的战斗在开展,而自己怎能按得下心来呢?虽然我们不打算在这儿多耽,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在南昌了,但是我一定要参加到斗争中去。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于是,我决定参加战斗。下午,与第三司令部“炮打司令部兵团”的红卫兵一起行动,并参加他们的会议。 斗争就是幸福。虽然这两天是十分紧张的,斗争是激烈的,但是人反而感到格外有劲。整天沉浸在紧张的战斗之中,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八日 阴雨 星期四 一早起来,就坐汽车到吉安去。汽车整整跑了一个白天,下午五、六点钟才到吉安。办好了手续,准备一早坐车到井冈山去。 自从三日得到中央的关于串连的通知以后,我就作了在十二月二十日以前坐上回沪的车子的决定,为什么呢?人民日报社论《学习十六条,熟悉十六条,运用十六条》一文指出,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革命群众,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本学校、本单位的文化革命上面。中央的通知出来以后,肯定地说,学校大多数学生将回校,这时,我校的文化大革命又将掀起一个高潮。因此,我必须在二十日以前坐车回去。但是,我从来没有说过步行长征去是违反中央的通知精神的。看来李兆康等误会了,以为我讲他们长征去不对呢。怪不知道近两天来,他们的态度较冷淡了。 老实说,我也非常想去长征。中央也是一直提倡步行串连的。我为什么要阻止(也阻止不了)长征呢?这样做,自己才是违反中央精神呢。 对于这样一件事如何处理呢?回去(在二十日)这是不变的,要么在适当场合下作一下解释算了,能明白就明白,不能明白以后再说。决不能因此事而影响革命的友谊和团结。 时间不早,还是早点睡吧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九日 阴雨 星期五 一早坐车到井冈山去。汽车在那波澜起伏似的丘陵里奔驰,两旁的树木和山头迅速地后退,祖国的山河是多么美呵!英雄城发上井冈,红山绿树景如画。继承遗志闹革命,誓保江山永远红。 今天的祖国河山是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用血汗换来的。我们决心将她建设得更红。 中午,汽车到了井冈山,到第六接待站去住(井冈山中学)。那里的人多极了。吃饭要排队,晚了吃不到,喝水也要排队。乱得很。睡的地方也没有,只好挤一下。 睡觉时一查,糟了,钱(约5元)和粮票丢了(约二十斤)。身边只剩下六角钱了。怎么办? 出来串连,就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你看那泥泞的山路,走起来又费劲又滑,一脚下去。泥浆水溅得满身,有时还要滑跤。今天下午,我特意爬了一次井冈山中学旁边的山,亲自尝了一下爬山越岭的味道。爬山顶不到,就气喘嘘嘘了。想当年,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在这儿闹革命的情况,更体会到当年的艰苦岁月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艰苦的环境,本来就是对人的考验。革命不怕苦,怕苦不革命。平时不是经常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么?这儿并不是最艰苦的地方,只不过比较吉安困难一点。比起当年红军在山上的条件要好多了。这不争气的身体又要发病了,钱粮又全部丢了,为了不增加别人的负担和国家的负担,我更需要学习红军刻苦、耐劳的精神,并准备尽早离开井冈山回上海去,明年春天必再来。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日 阴 星期六 上午,与李兆康、朱荣珍、忻孚和蒋如华一起去红军烈士坟及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茨坪)参观和瞻仰,之后又到井冈山博物馆去参观了一下。走进馆门,当年红军在毛主席领导下闹革命的情景立即出现在眼前。 下午三、四点钟,我就坐车会吉安。主要是因为钱粮丢了,又不愿增加别人的麻烦和国家的负担;身体又不最好,必须赶上二十日前的车。 到吉安后在解放小学(文山二小)住了一夜。向彭金松借了2块钱,准备到上海还给凌家木桥三大埭118号赵文松。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阴 星期六 一早出来,坐汽车到新余。在新余县车站,遇到北航的曹金福、刘永立、张生芳,和他们一块坐车到南昌(已天晚了)。办了火车票58次明天列车。他们办了616次列车的票。 南昌的情况仍然很紧张。九日还死了一个工人(余长根)。到江西医学院去了一次,并又开了500张“八十八个怎么办?”和1000张语录卡的介绍信。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红色江青】-(28)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