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5 07:48:4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郑理 - 小 + 大
我所知道的陈希同(12) 这鲍二先生是何许人也?在第11章里,章潜作了这样的交待:“‘鲍二’是老陈最真挚的好朋友……也是老陈最信得过的人。”章潜是鲍二和陈希同之间唯一联系人。告诉您吧:这个鲍二就是撰写《我所知道的陈希同》一文的作者郑理。 我在这里要说的,陈希同写给郑理的这一条幅字,如果没有胆量,是无法带出监狱的,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小故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章潜和陈希同没想到监狱方能如此开恩:允许老陈同他一家人一起过大年除夕和大年初一。当监狱方把这个决定告诉章潜的时候,章潜和孩子都特别高兴!他们一家人终于能和亲人一起过年了。从1995年4月26日陈希同引咎辞职到此时,屈指一数4年了。 这一回探视陈希同,是一家人过年团聚,章潜不光给丈夫做了她拿手的“佛跳墙”等一些他爱吃的菜,最令陈希同感动的是众多亲朋好友托她和孩子给他带来的真挚问候,还有送给他的一盆盆怒放的鲜花,特别是那几盆盛开的兰花、杜鹃、水仙花…… 章潜和孩子们见亲人心切,今天他们早早地起来,又早早地开车来到了秦城监狱。由于陈晓希和他妻子杨玲都不能到老爸的住处,也不能像母亲那样到时候就可以来这里看看父亲。所以,这次探视,经监狱长特别批准,在监狱看守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监狱一个设施更好些的会客厅里,在那里等着同亲人见面。要是往常她一个人来这里看望老陈的时候,老陈早已来了。今天,老陈应该早点来才是,可是妻子和孩子等了好大一阵子,还是没等来。章潜等得实地着急了,她不得不问监狱接待人员:“老陈今天到底怎么啦,他怎么还没来呢?要是往常,他早来了。” “我过来的时候,看见他正忙着给一个人写毛笔字。”一位监狱看护老陈的负责人说,“我还特别告诉他,你的家属都在会客厅里等着你呢!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属,等我写完这幅字就过来。” 的确,此时此刻的陈希同正在挥毫写字。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老陈今天感情复杂,他早晨起床时,一位经常关心爱护着他的老同志,其身影突然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看着眼前这位头发已经花白而又稀少的老同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有话要对这位老同志诉说。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止,不允许他多写、明写,更不允许他俩见面倾诉。于是,他把无价的人间真情倾注毫端,坚实而流畅的笔墨铸就二行31个行草大字,洒脱、奔放,一气呵成。落款“秦囚施长”四字雄健有力,可谓傲骨铮铮。 陈希同写完落款,放下笔,又仔细看了看凝聚了他全部心血和情感的两行行草,看来他比较满意,便顺手拿起放在案头已经看过的《人民日报》,把刚刚写好的“寄鲍二先生”的条幅,小心翼翼地卷在报纸里。然后,他拿着卷好的人民日报,在监狱看管人员的带领下,大摇大摆从容不迫地走出房间,走出他正在着手筹划着如何绿化的院中花园。来到会客厅,当他一眼看到由老伴和儿子、儿媳带来的一盆盆美丽无比美丽的鲜花,像是正在迎向老陈微笑,似乎在问候“老市长您好!”当老陈听了老伴和儿子转告朋友们对他那比金子更珍贵、比春风更温暖的亲切问候时,他感动了,感动得他情不自禁的泪水在眼眶里涌动。老陈郑重地告诉老伴、儿子和杨玲:“你们回去以后,一定要代表我向这些老朋友、熟人问候,并向他们致以一个囚徒的崇高敬礼!” “爸爸,请您放心,您对朋友和熟人的问候和敬礼,我和我妈妈一定会转达到的。”儿子晓希眼含热泪说。这时,他们全家人都流泪了,章潜不得不掏出手绢不停地擦拭着泪水。 “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问题不是我个人的荣辱小事,而是党和国家的荣辱大事。所以,我是一丝一毫不含糊的,要斗争到底!”老陈像当年他主持市委常委会那样加重语气说,“三点水尽管从组织上开除了我的党籍。可是,在思想上,我仍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不能光想自己的事情的,是要经常不断的关心国家大事的。” “爸爸,到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关心什么国家大事。” “我什么时候都要关心国家大事。” “让他关心去吧。”章潜说完起身去了卫生间。老陈依然挺激动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老陈把刚才写好的那张夹着写给鲍二先生那条幅字的人民日报,悄悄塞给坐在他身边的杨玲。 杨玲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这件事情来得这么突然,一时变得有些紧张,她不知如何是好的赶忙接过报纸。 当然,监狱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老陈会见亲属时必须跟着至少一名看守人员。此时此刻负责看管老陈的是一名武警小战士。他突然变得特别天真、特别有意思,冲着眼前的一家人笑了笑,低声告诉他们:“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这双耳朵今天变得有点特别,不知怎么了,突然变得,不管你们说什么话,我都丝毫听不见,戴上助听器也听不见。真的,我不骗人。没准过会儿就好了。” 这位脸上还充满稚气的小战士的一番话,谁都能一听就懂,谁都会被他的举动感动。实在是太可爱、令人敬佩了。晓希和他媳妇,想笑谁也不敢笑,只能是打心眼里感谢他。 小战士不光耳朵不好使,他的眼睛也顿时变得看不见了。当然,他明明看到的,也装作没看见。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旁边不远的那位负责人却走了过来,态度非常认真地向老陈交待说:“你报纸里夹着的那条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字,已经全被录下来了。这个东西如果不拿出来给我们先看看,任何人都是带不出去的。等你们走以前,得把它拿出来让我看看。我看完以后,你们再带走就没事了。” 显然,这位负责人也是一片好心。陈希同早就准备好了这一手,便无所谓的样子对杨玲说:“快把报纸都拿给他,让他们好好看看也好,这是他们的责任。我写的那些字没什么可保密的,完全可以公开。” 这时章潜从卫生间回来了,这位监狱负责人的话她刚好听到后一半。她不由自主地问了句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那位负责人赶忙说:“没什么没什么,你们说你们的话就是了。” 章潜看着杨玲脸上惊恐的样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把她大吃一惊,吓的她脸色都变了。 老陈叫杨玲先打开那张《人民日报》,把他写的那条幅字交给这位负责人瞧。晓希、杨玲不知写的是什么,担心会惹出麻烦来,所以,当杨玲把夹着那条字的《人民日报》递给这位负责人时,她和丈夫晓希心里全都屏着呼吸,全都捏着一把汗。这位负责人把这条幅毛笔字翻过来调过去,细细地看了足有三四分钟,这段时间,尽管他什么也没有作声,但面部表情却十分严肃,室内紧张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杨玲、晓希、章潜心里没有底,看到这一情景,紧张得要死。大家的目光全聚焦在这位监狱负责人的脸上…… 老陈虽然写字不多,全文(包括落款)总共不过31个字,也不知是由于字写的过于潦草,他根本就不认识的缘故,还是他只不过是为了走走形式以便放行,所以他这才来了个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突然把眼睛离开条幅,抬起头来问章潜:“这二行大字写的什么字,是什么意思?”章潜灵机一动,胡乱向他解释了一通。他也就再也没有问什么。章潜正在提心吊胆,因为她有的字也不认识,万一说错了,那可就捅出大漏子了。这时老陈笑了笑,那人便把这条幅字还杨玲,然后说:“我虽然不懂书法,我觉得字写得很不错。好了,已经又被录了一遍,这回你们再带走,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谢天谢地。这时,章潜、晓希、杨玲才把那吊起来的心安全地放了下去,然后松了一口气。其实,老陈早已作好了如何读,如何解释的思想准备。章潜把它从儿媳妇手里拿过来,看了又看,问“鲍二”指的是谁,她猜了半天也没猜透,心里直纳闷:“这鲍二是指谁呀?” 同往常一样,在离开这里以前,章潜总要陪着老伴回到他居住的那个院落里看看。章潜在陪着老陈走的这段路上,她瞅瞅身边没别人了,便低声问老陈:“这‘鲍二’到底是指谁呀?” “这‘鲍’,就是指‘报社’,‘二’是耳的谐音,就是意指曾经在报社工作过的那个人。”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我所知道的陈希同(11)
下一篇:我所知道的陈希同(13)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