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7 09:41:07 点击: 次 来源:尖椒部落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谁杀死了母亲? 摘要: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应该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种想法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在家庭面前,女人要放弃事业。就是这种所谓的“社会常识”,一步步把人推到了深渊。 《坂道上的家》是今年的一部日剧。乍看名字,你还以为这是一部温馨的家庭剧,但只要看过后,你就知道两者毫无关系。这部剧直白地揭露了当代女性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剧虽然只有短短六集、每集不超过1小时的篇幅。但在我看来,它却是一部能引发人深刻思考什么是母亲,为什么要成为母亲,怎么成为母亲的作品。 女主里沙子,从乡下的小地方来到大城市求学、就业。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后就结婚、生子、辞职,最后成为一名家庭主妇,每天照顾丈夫和三岁女儿的生活。 有一天,这位平凡普通的女性,却被抽中为法院民众陪审员,参与审理一起虐童致死的案件。随着陪审案件的进展,里沙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被告人安藤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且自己潜意识里被遗忘的记忆也一点点浮现出来了。最后,里沙子恍然大悟:啊,原来,她就是我啊! 不得不说,每看这剧一次,我便觉得胸口压抑、心情沉重。不管是未婚的、已婚的、没孩子的、有孩子的,现代女性所面对的问题,你都可以在这部剧里面找到影子。 比如,从小不被看好、被母亲贬低的,自卑的里沙子,本以为这辈子她不配做、也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母亲。后来,里沙子遇到了稳重可靠的丈夫,她想:“如果是跟这个从小在幸福家庭里长大的人结婚的话,也许我可以尝试成为一个母亲。” 然而,结婚前丈夫对里沙子说:“在我看来,女人就应该呆在家里,照顾孩子,做饭洗衣,有了孩子后就应该辞职。由男人来赚钱维持家计就好了,没有必要牺牲孩子。”就连她亲生母亲也说:“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应该回归家庭,如果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去工作,那我的女儿就太可怜了。” 本想着婚后继续工作的里沙子,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打算。为了丈夫、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和很多日本女性一样,她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只需要照顾好家庭就好了,她们实在简单”,这是多么愚蠢的偏见。 该剧中犯下不可挽回罪行的被告人安藤,原本拥有自己成功的事业和高收入。但为了家庭,安藤在有了孩子后便辞去工作做全职太太。但是初为人母的她面临着各种育儿问题,然而她不但没有得到丈夫、公公婆婆、亲生母亲的帮助,而且还遭受了来自他们的精神虐待。她不断地被否定和贬低,以致自己也越来越怀疑自己不配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沉重的社会压力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最终她做出了不可挽回的事——溺死了自己八个月大的孩子。 安藤的丈夫对她说,“跟自己亲生母亲都相处不好的人,没有见过好父母的榜样,没接受过好家庭的熏陶,你是不配养育好孩子的”。偏袒儿子的婆婆告诉她:“他为了养家在外面多么辛苦地工作,你却连个孩子都带不好。女人就应该做好分内的事务,好让男人在外专心工作。”为了避免孩子半夜哭闹造成儿子睡眠不足,婆婆甚至让儿子到商务酒店去住,把家中一切交给儿媳一人。 安藤还去儿童咨询中心和保健中心,向其他妈妈咨询育儿经验,但是她没有得到支持,反而总被别人否定。在大家的否定中,她逐渐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个不正常的人。她失去了照顾孩子的能力,是个失败的、不称职的母亲。 甚至后来,她还被强制送去心理咨询和精神科,最终绝望爬上了安藤的心头,她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她明明千方百计想逗孩子笑,孩子却一直哭个不停;她明明尝试各种方式想给孩子最好的母乳和最好的条件,孩子却一直发育不良,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她明明深爱自己的孩子,却越来越觉得,要是孩子的母亲不是自己这样不称职的人该有多好。因为深爱,所以犯错,因为深爱,所以绝望。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合格的母亲,每个育儿的女人都在黑暗中摸索。 除了里沙子和安藤,本剧还穿插了几个很重要的线索,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代社会的女人。 比如,同样身为母亲却依旧在职场上奋斗的审判长,能做到家庭与事业两不误,称得上是新时代女性追求的目标。但她的丈夫不愿分担育儿家务,且催着她准备生二胎。她坚定地表示,在家庭模式里,丈夫和妻子应该轮流分担家务和育儿,注意是双方分担而不是帮忙。在面对工作升迁等机会时,女人也一样可以平等地争取事业。 比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觉得可爱,内心比谁都渴望拥有自己孩子、却不能怀上孩子的芳贺。比起那些有孩子却不负责任的母亲,世上还有很多很想成为母亲却做不到的人,她们的痛苦不止于社会压力。 那么,从这个案子来说,是谁杀死了孩子?又是谁杀死了母亲? 将育儿的母亲逼上绝路的,是最亲近的人。剧中的里沙子和被告人,她们的丈夫和亲生母亲,不断贬低女人,来控制、支配对方,以让对方永远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里沙子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永远无法达到亲生母亲的认可和期待。相反她却被母亲强加价值观。从上什么样的学校、挑什么样的男人、婚礼要选在什么样的高级酒店、要买什么样的房子等等各方面,母亲总会把自己关于幸福的一套标准强加在里沙子的身上。 母亲总是对着她说:“看看别人家女儿的房子、丈夫多厉害,为什么你总是这么失败呢?”母亲这样干涉女儿的人生,其实只是为了把女儿留在自己身边,让女儿永远离不开自己自私的爱,母亲比谁都害怕女儿从自己手中挣脱。 将育儿的母亲逼上绝路的,是这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虽然被告人的罪行是她单独犯下的,但究其根本,是与本案相关的丈夫、婆婆、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是由他们的各种言行积攒在一起造成的。 在被告人初次育儿不知所措的时候,身边人无情的话语和行为,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压力让这位母亲丧失了信心,无法呼救。 将育儿的母亲逼上绝路的,是所谓的“社会常识”。一般而言,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应该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种想法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在家庭面前,女人要放弃事业。就是这种所谓的“社会常识”,一步步把人推到了深渊。如果你面对它,选择了放弃思考人生,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是自己的生活,却被他人的常识绑架着,这难道不令人痛苦吗? 坂道上的家,是女人的家。每个女人都是爬坡的人,坡道很长很陡,上坡的时候很累,就像女人一生中的艰辛。而这段路程中,所遭遇的社会压力,已压得女人喘不过气来。但是请不要放弃,只要坚定地相信自己,周围人多些理解、温柔的眼光和同理心,我们一定都可以度过。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海上钢琴师》深度解析:一曲鞭笞资本主义文明的乱世悲歌
下一篇:请问这个世界改变了吗?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