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失去希望的青年何去何从?答案或许在这部20年前的动画里

时间:2020-04-04 07:03: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失去希望的青年何去何从?答案或许在这部20年前的动画里


《少女革命》是由动画导演几原邦彦率领团队制作的日本跨媒体作品,其TV版动画于1997年获得动画神户的最佳动画大奖,甚至被誉为“20世纪Otaku(宅文化)三大神作”之一,成为上世纪末的经典。
校园故事作为背景,浪漫唯美的角色形象,华丽抽象的舞台剧风格,迂回巧妙的艺术表现和内涵丰富的象征符号,使它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显得前卫独特。作品大热后在粉丝群体中出现纷繁复杂的阐释和讨论:探讨主题是否关于女权或自由,分析音乐风格和造型艺术,研究符号系统和隐喻象征……给人一种“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的初印象,而一旦真正进入这部作品,无不惊叹并为其魅力折服。
至今,《少女革命》仍给予我和同伴极大的鼓舞、支持与感动。
几原邦彦在作品访谈中说:“想要变得天真而无知,欧蒂娜便是那种人,欧蒂娜是我想成为的人。”[1]

欧蒂娜和安茜
十四岁的天上欧蒂娜转学进入凤学园国中部就读的第一天,坚持穿着男生制服,马上成了让校方头痛的风云人物。因为看不惯学生会副会长西园寺荚一对女生心意的践踏和暴力行为,她冲动地向对方发起剑术挑战。
殊不知她因自身童年时的特殊经历,由手上的“蔷薇刻印”戒指指引,为保护“蔷薇新娘”姬宫安茜,被扯进了学生会争夺“发动世界革命力量”的一系列决斗中。决斗获胜的一方,将赢得对“蔷薇新娘”安茜的支配权。安茜既是他们的同学,也是争夺的对象。她的身体是战利品,是盛放力量和欲望的容器。只要她还是“蔷薇新娘”,她就永远不可能属于自己。

决斗游戏
来自学生会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者们,无一不是冲着获得力量前来,只有欧蒂娜为了保护安茜举起剑。只有她为朋友打抱不平,坚信友谊与真情,天真甚至有些鲁莽,她“不像女孩子”的样貌举止和“王子气概”总是被人嘲笑。但正是欧蒂娜坚强而高尚的品质,被学生会所称的“世界尽头”——游戏规则的制造者看重。她打败所有决斗者,登上最终的舞台。

公主和王子的童话城堡
欧蒂娜认为“与其当被保护的公主,不如做个帅气的王子。”因童年的不幸遭遇,被“王子”拯救,所以让自己活成了“王子”的模样。但这并不是一个女生也可以做“王子”的故事。
“世界尽头”的真实身份是学园代理事长凤晓生,他同时还是“蔷薇新娘”安茜的哥哥。曾经是“王子”的凤晓生,为了夺回被封印的力量,设计出决斗游戏,整个学园是他的试验场。妹妹安茜不仅承受万箭穿心的苦痛和所有的诅咒,也成为他吸引决斗者和满足私欲的道具。

“世界尽头”的真相
欧蒂娜的经历使她怀疑“什么是女孩子”,当她发现被凤晓生利用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是场扮演王子的游戏。在游戏中,“王子”对“公主”拥有绝对支配权,不打破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就无法跳出禁锢的循环。玫瑰色的假象之下,是所有“蔷薇新娘”共同的血淋淋的命运。
欧蒂娜再次举起剑,向这个虚伪的世界发起挑战。此时,没有要被拯救的“公主”,也不存在拯救他人的“王子”,我们渴求所有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
倒挂在角斗场上空的童话城堡随之崩溃解体,那足以拯救每一个人,支配每一个人的“世界革命之力”,始终未落入任何人手中 [2]。明知“革命”已不再可能,欧蒂娜仍用赤裸的双手,打开象征安茜注定轮回的棺材,伸手想让安茜离开。但是她失败了,失败的她从学园消失,从她影响过的人记忆中消失了。

让世界革命的力量
《少女革命》是一部兼具社会性与幻想性的作品。监督几原察觉到,日本自1970年代安保斗争[3]结束以后,社会上依旧存在的“世界已经不会再改变”的绝望感,延续到90年代甚至当下[4] 。
60~70年代,东京大学生在安保运动中被政府镇压,然而却赢得了全国青年的支持,这样的胜利却是进入迷茫的开始——安保条约仍被强行通过。青年人该何去何从?
人们对改变自己所处的时代感到灰心丧气,对历史的幻想破灭后,自暴自弃成为一种常态。政治上“老人”掌握主导权,经济上贫富悬殊,未成年人犯罪率升高,年轻人感到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被剥夺。机械性的社会机构大批量生产着同样的人,要么在既定轨道中,平淡无奇地生活下去,被无差别地一律当作机构的零部件来对待;要么转向消费主义、追求纯粹的物质享受,或陷入赌博欠下的债务深渊。
而到90年代,日本经历了1991-1993年的泡沫经济破裂,但在经济上和物质上依然非常充裕。此时的日本人民虽然尚在享受经济成长恩惠的余温,但是已经无法继续保持“未来将好于现在,只要努力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向上的心态,满溢的是高度资本主义社会、大量消费社会中,年轻人所体验到的,物质充实却无法满足生命饥渴的漠然不安与闭塞感[5],逐渐失去描绘未来、想象另一种生活的能力。
几原邦彦试图用少女漫画式的动画表现与社会系统的联结,表现挑战被给予的一切后,真正成长并谋求自我变革的尝试。

学生会成员登场独白
回到《少女革命》,几原曾说过:“学校就是个庭院盆景,更不用说它作为‘一个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微缩景区’。”
欧蒂娜没有获得“让世界革命的力量”,但是她仍然发动了“革命”。她对安茜的真挚情意,对他人崇高的奉献,和自身坚强的意志,让安茜找回自我,从失去独立人格的傀儡渐渐觉醒。
安茜是真正改变的人,她不再等待“王子”的拯救,不再服从有权力的哥哥,拒绝“蔷薇新娘”的身份。她打破了这个“微缩世界”的规则,从凤晓生的游戏中出走,去外面的世界寻找消失的欧蒂娜。但是凤学园依旧存在,依旧有学生在里面就读,凤晓生依旧在学园里成为世界的主宰。也就是说,假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认清真相的人从假象里消失了 。然而这现实一点也不悲观,倒不如说让人更加清醒,我相信安茜和欧蒂娜一定会重逢。总有一日,能够一起闪耀。
1999年剧场版《少女革命~思春期默示录》沿用TV动画的人物关系,用全新的方式讲述了被凤学园囚禁的少年少女们再度寻找答案的故事。
如果说TV动画的结局是“雏鸟打破了蛋壳却死去的世界”,那么剧场版的两人则“打破蛋壳并展翅翱翔” 。因为并不存在他人所允诺的黄金世界,追求解放之人必然打破金丝雀的囚笼,挣脱谎言和枷锁,去往真实未知的荒野,那荒芜之地正是我们的自由和希望所在。
剧场版中B站剪辑掉的镜头:“不要害怕这个我们能够相逢的世界”

注:
[1] 1997《少女革命》监督几原邦彦访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313641/
[2] 【煲動畫】少女革命其一:簡析這部1997年便在推真平權理念的動畫
https://medium.com/@c.carine618/煲動畫-少女革命其一-關於這部1997年便在推真平權理念的動畫-3de521208a68(链接需要梯子)
[3] Wiki维基百科:指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日本国民运动。安保条约的签署使得日本实际成为美国的附属。首次安保斗争发生于1959年,次年结束。此后在1970年又发生了一次安保斗争。
[4] 《少女革命》Complete CD-BOX 几原邦彦访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b2f1101018wa7.html
[5] 日本1995年的时代体现:http://www.anitama.cn/article/d076deffef5f4f37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作为匿名信使的《党生活者》

下一篇:影评|煤城往事:戏里戏外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