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论列宁在革命低潮时期的理论贡献(上)

时间:2020-08-07 20:30:0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宋才发 - 小 + 大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历来强调要用创造精神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用革命的实际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列宁更是挺身而出,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同国内外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展开无情的斗争。

客观事实正如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时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愈是革命处于低潮,愈是能够看出革命理论对于革命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在革命低潮时期的理论贡献在今天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1905到1907年的革命失败后,俄国革命处于暂时的低潮,转入了斯托雷平的反动年代。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并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他虽然被迫再度侨居日内瓦,但仍对工人阶级的革命力量满怀信心,确信革命运动定会重新高涨——“1905 年又会到来的!”

早在1906年3月,列宁就指出:“革命被葬送了。蛆虫正在蛀蚀革命。然而,革命具有一个特点,它能够在良好的土壤中很快地复活并且蓬勃地发展起来。”因此,革命政党必须迅速学会:在革命高涨时期它们要善于组织进攻;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它们要善于组织退却,转入地下活动,保存和巩固秘密党,并学会利用一切合法机会来组织群众、巩固自己同群众的联系。一句话,为了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政党“应当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无限忠诚同善于在实践中进行一切必要的妥协、机动、通融、迂回、退却等等的才干结合起来”。


驳斥“跪着造反”的哲学理论

在反动势力的高压下,那些在革命高潮时期混入党内的“同路人”一部分离开了党,跑进了公开反对革命的营垒,另一部分则留在工人阶级的合法团体中间,极力引诱无产阶级离开革命道路。

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波格丹诺夫、尤什凯维奇等人,于1908 年连续出版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唯物主义和批判的实在论》等“讨伐”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书,他们把最反动的哲学观点当成了时髦的理论。对此列宁气愤地说:“这真是‘跪着造反’。这是典型的哲学上的修正主义。”

为了彻底驳倒“跪着造反”的理论、纯洁马克思主义,列宁把理论斗争提到了首位。在进行了巨大的理论研究之后,列宁写作了《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名的哲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三个重要结论,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建筑在千百万次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唯一正确的路线。离开实践去谈真理是烦琐哲学,人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只能通过实践才能验证。

列宁对俄国革命经验进行了总结,他说,在革命失败的条件下,必须用防御的策略代替进攻的策略,必须把秘密工作同合法斗争结合起来,聚集力量,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

因此,列宁不仅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从理论上为形成俄国独立的布尔什维克政党作了充分准备。


阐明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本质区别

1908年4月,在纪念马克思逝世25周年的时候, 列宁写作并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他系统地揭穿了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修正主义思潮的内容和实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大思想体系。

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是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学说,它不但代表工人阶级运动的现在,而且代表其将来,它必然要遭到资产阶级的仇视和疯狂的反对。

曾经是“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的伯恩施坦,以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并胡说“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列宁认为,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变的特点,为谋取实际的或可以设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的政策。”

列宁指出,修正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往往就是修正主义最猖獗的时期,不仅有“来自右面的修正主义”,还有“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

因此,列宁极为高度地估计了马克思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在这种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所进行的理论斗争的实践意义。他说,我们今天的理论斗争不过只是“向着本阶级事业的完全胜利迈进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战斗的序幕”,随后来临的将是革命的高潮和人民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


揭示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历史特点和必然趋势

随着沙皇政府高压政策的残酷和资产阶级在思想战线上对无产阶级进攻的加强,俄国的“取消派”和“召回派”等机会主义派别,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曲解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党内小资产阶级空谈也广为流行,这种在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出现的严重形势,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运动极其罕见的内部危机。

列宁为了说明这种内部危机的原因及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严重危害,他先后写作并发表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论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卡尔·马克思》等一系列较为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历史特点和必然趋势的论文,集中地论述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指出,假使我们削足适履地拿狭隘了解的“理论”来硬套复杂的、迫切的、迅速发展着的实际革命任务,而不是把理论看作首先是、最主要是行动的指南,那就大错特错了,“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现实的革命斗争任务之间的联系。“召回派”分子根本不懂得根据革命形势和群众的觉悟来制定党的策略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准则,只能死记硬背一些个别口号。当革命转入低潮时,他们便从根本上“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赫主义泛滥。

第二,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随着欧洲特别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愈来愈表明“阶级斗争是全部发展进程的基础和动力”。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得出并一贯坚持这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结论。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第三,预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列宁认为,阐明社会主义创造者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问题之一。在1848—1871 年巴黎公社时期的初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工人运动中并不占统治地位,仅只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到了这个时期的末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形形色色社会主义已奄奄待毙。列宁认为,1872 到1904 年,这是一个带有“和平”性质而又没有发生革命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然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列宁指出,俄国1905年革命之后,亚洲的革命风暴盛行并反转来影响欧洲,尽管俄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但欧洲的资本主义矛盾已经空前尖锐化,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断加深, 帝国主义战争一触即发,无产阶级革命日趋成熟。

因此,列宁得出科学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并非会因为革命低潮的出现而销声匿迹,“即将来临的历史时代,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影评】《出埃及记》:每一个出轨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想杀了他的女人

下一篇:论列宁在革命低潮时期的理论贡献(下)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