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主席哲学思想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主席哲学思想 > 文章

简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列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一)

时间:2018-09-03 00:05:5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吴秉元 - 小 + 大

简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列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一)

 
本文提要:为了阐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列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马恩和列宁两个阶段的哲学思想及其特点。然后着重阐明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第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他对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论述了毛泽东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提供了夺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胜利的伟大哲学思想武器。最后阐明了毛泽东主张要让哲学这个锐利思想武器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所掌握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精神武器。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或称毛泽东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对修正主义路线,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就必须很好地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哲学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牢牢掌握和应用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总要同周围世界打交道,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形成世界观。把这种自然形成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理论形态、理论体系,便成为哲学。哲学是世界观,也是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 世纪中叶产生的,它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来说,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有了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逐渐尖锐化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也发展壮大起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时期的斗争已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2)从自然科学的前提和基础来看,19 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航海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在19 世纪30 年代以后,出现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进步,使人们对自然界一切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对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大踏步的前进,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3)从社会的思想理论来源来讲,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优秀思想成果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论的“基本内核”),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有用的东西,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诚如毛泽东指出:“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毛泽东选集》第2 版第1 卷,第300 页)马克思恩格斯是研究了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类的思想文化,亲自参加了革命实践活动,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哲学中的优秀成果,才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哲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伟大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产生于德国,是因为19 世纪革命中心转移到德国。德国无产阶级面临着艰巨的革命任务,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曾经与青年黑格尔学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哲学观点。他们为了清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曾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等著作。1847 年,马克思为了批判普鲁东主义,写了《哲学的贫困》一书。19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共产党宣言》,对新的世界观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同普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在总结1848 年革命经验所写的《拿破仑第三政变记》中作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1859年和1861 年出版的马克思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杰出地应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阐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问题,并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了1871 年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以巴黎公社式的政权代替打碎了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马克思在1875 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了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指明了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必须有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度时期。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了国际共运的领导责任,他在反对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所写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论述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的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不论从内容、性质和社会作用上说,都有自己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上以往的哲学家,由于受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限制,往往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哲学体系,他们把这种哲学称作“科学的科学”。其实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主观臆测的成分,有许多荒谬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而是对人类全部科学知识及历史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把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留给各个具体科学去研究。它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思维科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是最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同一切旧哲学有了根本区别。在近代旧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分离的,形而上学限制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窒息着辩证法,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彻底克服了以上缺陷,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且同时把辩证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的最大成就,它结束了几千年来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独占统治,使社会历史观发生了根本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最科学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它的革命性具体地表现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用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造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的精神武器。以往的旧哲学家,往往不承认自己的哲学思想的阶级性,把它说成是代表全人类的、超阶级的。其实,在阶级社会,任何哲学都是有阶级性的。历史上的哲学绝大多数只是反映少数剥削者的利益,只有极少数的哲学学说,表现出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劳动人民的利益,但是它们不能科学地指导人民为根本改变旧世界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使人民得到彻底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开声明自己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5 页)由于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群众长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群众性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哲学,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行动的指南,是他们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以前的一些思辩的书斋的旧哲学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这样那样地说明世界,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48 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又一个最显著的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思辩的书斋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它认为物质世界要用物质的力量来改造,正确地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集中地表现在,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它指导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去完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列宁曾经指出:“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是偶然地结合起来(即不仅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是把二者内在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列宁选集》第1 卷,第81 页)由于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它要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它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愈是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愈是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付诸实践,指导无产阶级去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才能使无产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立场,要求有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而坚持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才能坚持革命的立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它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能在实践中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阶段
列宁(1870---1924 年)处于帝国主又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杰出继承者,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是列宁主义的创始人。20 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所有一切矛盾的焦点,世界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俄国,因而成为产生列宁主义的故乡。列宁在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提出的主观社会学观点和错误的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俄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革命道路和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1902 年,列宁发表了《怎么办?》一书,系统地对经济派主张的自发论进行了批判,阐明了政治斗争、革命理论和革命政党等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1908 年2月至10 月,列宁在革命低潮时期写了《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初步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后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对俄国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哲学,也对整个马赫主义一一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反映论作了创造性的系统论述,例如对物质概念、物质结构、物质不可穷尽性,对实践概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认识的辩证过程的阐述,作出了新贡献新发展,从而奠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哲学理论基础。列宁于1914 年9 月至1916 年6 月,在流亡瑞士的伯尔尼和苏黎世期间,集中深入地研究了唯物辩证法,写了几个笔记本(1933 年以《哲学笔记》为书名出版),其中阐明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探讨了辩证法的要素,明确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把唯物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运用辩证法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出了方向,所有这些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17 年8--9 月,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在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批判了考茨基等人的错误理论,阐明了国家的起源、特征、本质及其历史作用,揭示了国家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强调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意义,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低级和高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以及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了理论准备。列宁还在其他许多著作中,进一步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提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群众、政党和领袖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等作了论述,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逐渐走向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等思想,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20 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条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特别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成为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和策略、路线和政策的工具。
诚如毛泽东所指出:“列宁主义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哪些地方发展了呢?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我们学的就是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选集》第5 卷第322 页)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的一元化辩证法系统(之三)

下一篇: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