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连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稿(2020版)(28-2)

时间:2020-10-05 08:39:5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连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稿(2020版)(28-2)

第二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讲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其他哲学。所以,在知道什么是哲学之后,还要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问题。这可以从其内容、对象和作用的三个方面来说。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个定义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基本主张上讲的。它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中,除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的辩证法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外,总的说来,旧唯物论的基本缺陷是缺乏辩证法,因而基本上属于形而上学(机械)的唯物论。以往的辩证法也基本上是唯心论辩证法,就是说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相互脱节的。缺乏辩证法的唯物论,就不能把唯物主义原理贯彻到底。
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缺乏辩证法,特别是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唯心的辩证法,也就不能把辩证法坚持到底。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受唯心论的限制,而不能把发展观坚持到底。要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到底,就要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统一的整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唯物论和辩证法在所处理的问题方面是有差别的。唯物论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法回答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问题,但是二者又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就是说这种唯物论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如用发展着的观点来看物质世界等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就是说这种辩证法在阐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时候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如把辩证法的规律首先当作是物质世界的固有规律,而把思维规律看作是外部世界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
总的说来,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论哲学对人类历史的看法是唯心的。旧唯物论哲学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是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连费尔巴哈都是如此。在他们那里,自然观和历史观是脱节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贯彻于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得到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自然界总的、根本看法是唯物辩证的,对社会历史的总的、根本看法也是唯物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使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使辩证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从而使它成为完整科学的世界观。这两个统一,也正集中体现了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唯物论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体,是完整的钢铁般严密的科学体系。那我们在学习它时,也就应该完整而准确地去理解,去掉任何一个原理、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发展的共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这个定义是从它研究的对象、它与其他科学关系上讲的。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之前,有必要把它产生前的哲学对象演变过程简述一下。
关于哲学思想,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三四千年了,西方也有近三千年历史。最古老的哲学对象不仅有世界观,还包括了后来产生的各专门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均在哲学研究对象之内。当时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汇集,还没有分化出专门的具体科学。
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有必要对世界个别部分进行详细研究,于是从哲学中逐步分化出来各种专门科学。天文学、数学和力学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独立专门科学,然后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最后是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的过程,在很早就开始了。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科学。恩格斯说:“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学的研究。后来,在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某个地区(埃及的提水灌溉),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大建筑物的产生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力学也发展起来了。不久,航海和战争也都需要它,它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第523页)
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制定了历史上最早的历书,我国在商朝也有了天文学。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古希腊对天文、数学和力学有了更多的研究。但是,那时的自然科学主要建立在直观基础上,还没有精密的科学实验,还作为哲学的一部分而存在,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所以,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常常又是自然科学知识,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常常又是自然科学家。
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而里边又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说”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还认为水有“润下”性质,产生咸味;火有“炎上”性质,产生苦味;木有“曲直”性质,产生酸味;金有“从革”性质,产生辛味;土有“稼穑”性质,产生甜味。这既是原始的唯物主义,又是朴素的自然知识。
在西欧,专门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较晚,主要是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到了17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独立于哲学的各种专门科学,于是分化过程大大加速了。到了18世纪,差不多研究一切基本运动形态的专门科学,都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这样,哲学研究对象日益缩小了。
自15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前半期建立起来的各种专门科学,是属于搜集材料的科学,也就是既成事物的科学,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东西。这种搜集材料的科学,还不能说明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在世界总联系中所占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就以所谓“科学的科学”身份出现,想要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把各门科学的成果组成一个整体,以说明各门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世界的一般联系。可是,当时各门科学没有提供说明这些联系的足够的材料。于是,哲学家就以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当时还不知道的真实联系,以逻辑的论断来填补实际材料的空白,构造出所谓“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等。如德国的黑格尔哲学就是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三个部分组成的。
到了18世纪后半期,专门科学从搜集材料阶段进入了整理材料阶段,从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转变成了研究发展过程的科学。这时的专门科学,不仅揭示了自己所研究对象的专门领域中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表明了自己所研究对象在整个世界总联系中所占的地位。
公元1775年,康德发表“星云说”;19世纪中叶,迈尔和格罗沃等人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门捷列也夫发现元素周期率;19世纪德国施来登、施旺的细胞学说和英国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这些都以丰富的材料证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证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性质。这时再不需要依靠主观的思辨和臆想,而只要依靠各门科学所提供的材料,就可以对整个世界的总图景作出系统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所谓的“科学的科学”的“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从此,在全部以往的哲学中,除了关于思维的学说还保存独立意义之外,其余一切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学说都归属于各门实证科学之中了。就是说,各门专门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了。到这时,哲学再也不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了。
既然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从哲学中分化出去,那是否哲学就没有研究对象而无存在必要了呢?不是的。只有那些所谓“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才无存在的余地了,而科学的哲学在这时才诞生了。科学的发展并没有使哲学失去自己所研究的对象,而是使哲学真正确立了自己所特有的研究对象。各专门科学都是研究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的,不研究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而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正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下过这样一些定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恩全集》第20卷第154页);“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同上书357页);“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同上书611页)。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下定义,说明三个问题:
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别的科学一样,也有自己研究的对象。这个研究的对象也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现实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作为二者反映的人类思维。这就打破了哲学神秘论的观点。
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与别的科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别的科学则研究世界某个部分的特殊规律,二者不能相互代替。这既是对以哲学代替专门科学的旧哲学的批判,也指出具体科学的研究不能代替哲学的研究。
三、定义也告诉我们,哲学与各门科学具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它是从各门科学成果中概括出自己的原理和原则,它是人类认识史的总计、综合与结论。毛主席说的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哲学既然是从各门科学成果中概括出自己的原理和原则,那么它比其他科学的原理和原则就更抽象了。就此来说,学哲学要比学其他科学更难一点,更要多动脑筋,更要深入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各门科学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各门科学对世界各部分特殊规律的研究,对哲学提供研究世界总联系、总图景的材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不起来的。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没有一定的专门科学知识基础,就很难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说明世界的总联系、总图景,那么也就对各门科学研究在观点和方法上起指导作用。毕竟各门科学都存在着以什么观点和方法去研究的问题。
搞科学研究,首先要肯定你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客观存在,如果承认它是客观存在的,你在研究它时就必须从对象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其次,还要肯定你研究的对象是否与周围事物有联系,是否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如果承认是这样的,那你在研究中就必须辩证地看问题,而不能静止、孤立地看问题;最后,还要肯定你所研究的对象能否被认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它。如果承认是可以认识的,那你就应该相信科学研究成果是可信的,是具有真理性的。
上面谈的这些科学研究中的观点和方法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如果观点和方法不对头,科研工作就要走弯路,以致失败;如果观点和方法对头,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搞专门科学研究的人都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里所说的科研中的观点和方法问题,也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不管什么哲学都是关于对世界的理论说明,关于对世界的某种看法,都是世界观。当人们拿着这个看法(理论)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它又是方法论。换句话说,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当拿着这种看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方法论。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就是不科学的、不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旧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有科学的、正确的成分,但总体上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概括各门科学成果而得出的关于整个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客观知识,是一种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正确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例如,在什么领域中,物质总是第一性的,意识总是第二性的,意识的东西总是物质东西的反映;不论在什么领域,矛盾总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无数实践已证明的客观真理,因而它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科学的世界观,那我们拿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如我们观察和处理任何事物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分析、处理矛盾。
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特征之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坚持它。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不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工作方法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当然,只学不用也是不对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个定义是从它的阶级实质、社会作用上讲的。
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论》)
它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剥削阶级的哲学,而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哲学,是其阶级性;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具体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包括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这两个特点,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使它与其他哲学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也都是有阶级性的,不过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理论体系,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内。如中国的老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还有韩非子、王充、王安石、王船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都是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哲学思想,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外国也是这样。德国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哲学。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才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在阶级性上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本来有阶级性,但都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有阶级性,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总是打着“超阶级”的幌子欺骗劳动人民,为剥削阶级服务。为什么这样?因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相互对抗的,而剥削阶级是少数,被剥削阶级是多数。如果公开说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那它就不能起到欺骗劳动人民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内,它们的主张都只限于解释世界,而没有提出改造世界的问题。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都只说明世界是什么样子,为什么那样子,而没有说明改变世界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包括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都是脱离实际的。由于他们不懂得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因此他们也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论来,而是从头脑中引伸出自己的理论来。他们不懂得理论要为实践服务,因此只能给自己提出说明世界的任务,而不能给自己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
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虽然从理论上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但是没有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有的人甚至反对向哲学家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如霍尔巴哈说,人若是想改变世界的秩序,那只不过是一个叮在马车辕上、却以为自己在指挥马车行进的苍蝇而已。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虽然也无情地批判过宗教神秘主义,批判过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宣扬和捍卫了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但是他也没有给自己提出过改造世界的任务。在他看来,人只能观察对象,而不能改变对象;只能使用对象,而不能产生对象。因此,哲学家的任务并不在于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而在于消极地、被动地观察自然。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说:“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鲜,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现存的东西。”(《马恩全集》第3卷第22-23页)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来自实践,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并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而是行的指南。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出风头,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为了指导革命和建设工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来自实践,为实践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叫“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又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革命需要而被创造出来、并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而它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各门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它具有科学性。这两个方面能否统一呢?有人说不能统一。以为有阶级性就不能有科学性。这种说法,表面看来似有一定道理。因为以前的剥削阶级的哲学都算不上科学的哲学,如果说有科学性,也只是部分的。
那么,为什么唯独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使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呢?在阶级社会里,一切哲学都是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但是,阶级性的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有革命阶级的阶级性,也有反动阶级的阶级性。一般说来,革命阶级由于它们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因而也就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的要求,而表现它们根本利益的哲学也就具有不同程度的科学性。如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它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这正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那时的资产阶级哲学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科学性,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就是这样。
但是,剥削阶级就是在它上升时期,也总是要论证某种剥削形式的合理性,阶级社会的永恒性,因而至少在这点上不敢揭露客观真理。至于反动剥削阶级由于他们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本抵触,他们害怕真理,不敢对科学成果和客观事实材料做出正确地概括和总结,这就决定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哲学不可能具有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确实存在着阶级性和科学性无法统一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是这样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无产阶级是人类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它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这种地位决定了它只有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它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一致,与其他劳动人民利益一致。它要彻底改造世界,就要正确地认识世界,这就决定了它不需要隐瞒和歪曲任何事实真相,必须要彻底揭示客观真相。因此,无产阶级哲学能够正确地概括和总结科学成果,正确地反映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否则它就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科学性是完全可以相容的。正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所以它才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小结】: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基本主张来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就其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而言,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各门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对各门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就其阶级实质和社会作用来说,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哲学。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连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稿(2020版)(28-1)

下一篇:【章回小说】大气候(47-26)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