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连载-阅读-评论 > 文章

【红色江青】-(43)【全文完】

时间:2018-10-06 08:22:1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秋石客 - 小 + 大

【红色江青】-(43)【全文完】

【人民之声编者按】今天2018年10月6日是江青同志遭难42周年。人民之声网连载的《红色江青》一书,也在今天全部连载完毕。
江青同志是毛主席的战友和学生。她的一生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她的这种革命精神,在文化大革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尤其她在所谓的“法庭”上的表现,更是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江青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人民之声网   孟宪达
 
 
附编: 江青的另一面
 
1、与周恩来关系很好
  曾当过她秘书的杨银禄说:“不错,江青在周恩来面前,比较随便和放肆,有时发脾气,或顶撞周恩来;对这些事和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我曾问过戚本禹,他告诉我:江青和总理的关系很好,她之所以敢在总理面前发脾气,那正是他们关系比较好的表现,她怎么不敢在刘少奇、林彪面前发脾气?”他还写道:
  关于江青和周恩来的关系,我也问过汪东兴,他说:“江青和总理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非同一般,同她和其他领导人的关系不一样。在文革中,总理说了很多赞扬江青的话。‘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就是首先由总理喊出来的。连主席都说,总理有点怕江青。”
在发生所谓“二月逆流”的时间里,我拿份关于周恩来的什么材料(其内容没一点印象了,很可能是关于贴周恩来大字报的材料)给江青看,江青严肃地跟我说:“凡是涉及到总理的事情,我心都不安!”

  2、推荐杨成武任总参谋长,从而与邓小平叶剑英均发生矛盾
  这是我从网上随便下的一段资料,说的是王洪文长沙告状的事情。虽然语焉不详,但还可以看出一个一直被隐晦不公开的事实,就是江青支持杨成武当总参谋长,但邓小平叶剑英等人反对,最后毛泽东和稀泥,干脆让邓小平兼总参谋长。我这个读法叫正面文章反面读:
  10月18日,王洪文飞往长沙,向毛泽东状告邓小平、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等人,说:为“风庆轮”的事,江青和邓小平在会上发生争吵,吵得很厉害。看来邓还是搞过去“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那一套。又说,邓有那样大的情绪,是与最近酝酿总参谋长人选一事有关。10月20日,赶到长沙的邓小平陪同毛泽东接见了瑞典首相哈特林。接见结束后,毛泽东与邓小平进行了交谈。毛泽东说:“我不大懂北京的事,听说要开人大,我看不用那么急,要看总理的身体情况,看准备工作情况。”
  邓小平离开后,毛泽东要王海蓉、唐闻生将他的意见带回北京:“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如果他的身体还可以,由他和洪文同志一齐给各方商量,提出一个人事安排的名单。邓小平做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这是叶剑英的意见。我赞成照他的意见办,战时有事,平时无事,挂个名。杨成武可以做副总长。王洪文来的时候没有这么明确,再明确一下。”
  
3、为临时工解决问题
  同工不同酬是狗屁不通的政策规定,我国的临时工合同工制度莫名其妙。江青为临时合同工解决问题,一直受到史书的批判,我不以为然。
  以下是我搜到的一篇网文:
  1966年10月份以后,全国各阶层的人差不多都卷入了文化革命的洪流之中。各省市委差不多都成立了《工人赤卫队》《五保卫》等保护自己的御用工人组织,对立的各种造反组织也都像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
  而在这些革命群众组织中,有一个名叫《全国红色劳动者》的组织较为独特,这个组织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三点:1.不像其他群众组织那样一般都是本地区的人参加的,而是一个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的全国性组织;2. 不像其他群众组织那样一般都是由本系统、本单位的人参加的,而是跨行业、跨地区参加的;3.不像其他群众组织那样是不分工作性质、不分工作地位谁都可以参加的,而是只由全国各地各单位的临时工、合同工参加的。
  像其他受官僚阶层迫害的群众组织一样,《全国红色劳动者》的大量成员都云集北京《中央文革接待站》,并以各种形式向中央反映自己的悲惨境遇。当然这又和其他组织有所不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其它组织都是控告“走资派”如何在政治上迫害革命群众,如何调动御用打手来围攻、殴打造反派群众,如何在全国各地不断制造血腥镇压群众的流血惨案的。而《全国红色劳动者》组织却是为了临时工、合同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经济问题前来上访的,在当时是属于非常另类的,要用今天的话说,是各界人士都看不起的。
  接待人员把《全国红色劳动者》大量的控诉材料上报给领导。领导虽然觉得这些问题与当前尖锐斗争的主题关联不大,但觉得这些“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所处的困难境地应该搞清楚,能解决的应该解决。接待人员赶紧通知他们,中央首长要亲自出席他们的上访会,请他们做好发言的准备。
  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江青及小组部分成员,偕同国家劳动部负责人一起出席了该场上访会。当与会临时工、合同工代表一看是江青同志亲临现场,不禁激动万分,高呼“毛主席万岁!”
  这些临时工、合同工代表一个接一个上台发言,他们控诉了作为临时工悲惨的境遇:工资比正式职工低,干的工作却比别人要累得多、脏得多;更糟糕的是没有劳动保障,干一天算一天,一旦生病不能上班就一点工资都没有;单位领导可以随意解雇你;生了病不像正式工那样有公费医疗,本来工资就低,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哪能有钱用来看病?
  这些代表有的是自己现身说法,有的是把单位同事身上发生的悲惨实例一一道来:有的人因为生病无钱治疗,造成病越来越重,主要养家人倒下去,造成一家都家破人亡;有的人因为工伤未及时治疗,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只有呆在家里“喝西北风”;有的人已连续多年干临时工,现在年纪大了,领导不让干了,一家人都失去活路。讲到伤心处,台上台下是一片哭声,江青也是满面泪珠。当江青看到控诉人伤心得泣不成声时,不禁激动起来,声泪俱下地责问劳动部长,这怎么会有这样的政策?解放十几年了,怎么我们的阶级兄弟、阶级姐妹还会有这样悲惨的境遇?劳动部长无言。
  最后,江青面对广大与会代表们说,“请大家放心,毛主席、党中央一定不会不管你们的,你们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解决的!”代表们含着热泪高呼:“毛主席万岁!”
  此次接见后不久,中央有关部门分别下达了两个文件:
  1、有关不准成立跨地区的全国性革命群众组织的决定,即包括《全国红色劳动者》在内的跨地区全国性革命群众组织应予解散,广大革命群众应该在本地区就地闹革命,不得再成立跨地区的全国性组织。
  2、对全国各单位的临时工、合同工的有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按照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分门别类,逐步分批进行临时工、合同工转成正式工。
  全国从上到下掌握实际权力的管理层到处弥漫着对江青的指责,说江青在公开场合声泪俱下,丢了中央领导人的应有身份;说江青不懂得国家的劳动用工政策,乱表态、乱插手,造成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混乱;说江青要给临时工、合同工转正,使各地财务开支大幅增加(那时所有单位都归国家,财务开支都累计到当地总开支上。临时工、合同工转正后带来了:劳动工资开支增加,劳动保障福利开支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等),造成政府预算开支更加紧张等等。此事在当时被称为《全国红色劳动者》事件。
  从1966年年底开始,直到七十年代初期,全国一批又一批临时工、合同工得到了转正。转为正式工后,主要享受以下待遇:在单位内部和其他职工一样,不再受到歧视;单位领导不能随意找借口解雇;以前的临时工工龄当作正式工龄计算,作为定工资级别和今后向上调整工资的标准;工资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享有正式职工的工伤、病事假、产假等工资福利待遇;享有正式职工医疗费用全免费的医疗待遇;未成年子女享有医疗免费待遇(未成年子女医疗费大多数单位采用父母单位分别报销一半的方法,有少量条件好的单位只要父母有一人在此单位就可全部报销);参加本单位免费福利分房等等。
  
4、为陈景润流泪解决问题
  杨银禄回忆:
  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起床以后,洗漱,吃了早点,照例到办公室看文件。她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有重大贡献的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一起翻起来,当桌子用。由于房间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很污浊,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嗽不止。还经常腹胀、腹痛。江青看完这条消息以后,立刻打铃叫我。我进入她的办公室,看到她拿着一块小毛巾正在抹眼泪。她用哭腔对我难过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过了几天,江青又打铃叫我。我到她办公室后,她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我接过一看是关于陈景润情况的那份《清样》,发现上边有江青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姚文元又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江青说:“你看完了吗?”我说:“领导的批示我看完了。”江青说:“姚文元‘书呆子’,他的批示文不对题。你给迟群打个电话,告诉他赶快到我这里来,这是他负责的领域。”
  3月25日凌晨3点,迟群和武衡、顾迈南、协和医院张孝骞一行人,登门看望陈景润,把他接到清华大学,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并由张孝骞等大夫给他作了体检,让他住进了解放军309医院。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16卷第2期上发表。
  从此,陈景润处境大变。周恩来提名他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由时任副总理的华国锋落实。胡耀邦到中科院主持工作期间,也想为陈景润调整住房。陈景润成了风云人物,免不了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表态,所以粉碎四人帮以后,一度引起争议。上级需要科学界的突出代表时,优先选择了同样创造了国际认可的一流学术成果的杨乐、张广厚。好在陈景润被冷落的时间不长,随着徐迟文章的发表,他一下子成了中国最耀眼的科学之星。而此时的江青已经是千夫所指,徐迟的文章自然不便提及她对陈景润的所作所为了。

  5、与陈毅的关系
  陈丕显儿子陈小津回忆录,关于江青一段回忆:
  1950年,刚刚解放不久,江青得了重病,苏联医生给她做了一个大手术,并进行了超剂量的治疗。生理上的不适,可能引起了江青心理上的变化。据说那段时间,她经常因饮食、起居、住行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跟毛泽东矫情、吵架。有一次,陈老总向毛泽东建议,请江青到华东地区去搞搞调查研究,借机会散散心,这样也可以使毛泽东摆脱江青的胡搅蛮缠。毛泽东很高兴接受了这个建议。江青问毛泽东:华东这么大,领导我谁都不认识,我到哪里去啊?毛泽东对江青讲:你就去找陈丕显,他是我党有名的“红小鬼”。当时,我父亲在无锡任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毛泽东对他十分信任。
  那时,我刚满五岁,与江青、孙勇混得很熟。因为江青不喜欢别人叫她“江阿姨”,可能是“阿姨”这个称谓在旧社会有保姆之嫌,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都要叫她“江妈妈”。那时的江青比较随和,经常用报纸折成小船、小猴子、小帽子、小鸟什么的,来逗我玩,有时还手把手地教我折上半天。高兴时,她还拿出苏联代表团送给毛泽东的高级糖果,犒劳我一番。每次江青从外面回来,我都会听她用浓重的山东土话在楼下喊:“孩啊,我回来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父亲调到了上海,我又见过江青几次。记得1959年庐山会议时,我已上了中学,正好放暑假,也随父亲到了庐山。在那里,我见到了孙勇叔叔。他高兴地跟我说:“你想不想去见见‘江妈妈’?”然后,就领我去见江青。当时毛泽东游泳去了,江青没有去。她看见我,热情地打招呼:“哎哟,小津,你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我也曾亲眼见识了一回江青的个性和脾气。有一次,周总理、陈老总到了上海,我父亲他们策划为总理举行一个舞会,正好江青也在上海,就请她一起参加。我对周总理仰慕已久,很想见见他老人家,就早早地站到宾馆走廊里一处必经之地等候。舞会开始前,我见周总理和江青出来了,准备邀陈老总一道去舞厅。可这时,陈老总正在房间里与人下围棋,已进入“收官”阶段,因不忍弃盘,就想下完了再去。陈老总酷爱下围棋是出了名的,而且更喜欢与高手“过招”。正在与他下围棋的这个人,来自上海外贸学院的领导姚耐,是30年代享誉上海滩的围棋大师之子。当总理和江青站在走廊里时,陈老总还未起身,仍在专心下棋。江青着急了,就说“快点快点,叫陈老总一起去”。旁边有人过来劝江青说:“你们先进去,陈老总下完棋就过来。”江青不耐烦地说:“不行,继续催他,要去一起去。”总理见状,就过来请陈老总。他和江青走到陈老总房间门口时,江青站住了,总理自己进去了。没想到,总理不仅没有中断陈老总下棋,反而站到他身边帮他支招,助他早点解决“战斗”。江青就很不高兴地站在门口嘀咕着:“你看这个恩来,就有这份耐心,他是真会做工作哟。”此事虽小,但足以看出周总理和江青在待人接物上的明显不同。
  1962年,江青有一次在上海艺术剧院(现为兰心剧场)看了话剧《第二个春天》。我陪父亲也去看了这部剧。此剧讲的是海军的故事。记得江青看完此剧后,对我们说:中国的海军太落后,毛主席对中国的海军一直很关注,有过很多批示,“帝、修、反”对我们欺负、侮辱太多了。江青还饶有兴致地问我:“小津,你要考大学了吧?我的女儿,我原来也想让学军工的,如学船舶什么的,但因都是女儿,就没有让她们学。你准备考哪个学校?”我说:“还没有定。”她就说上海交大很好,又是为海军服务的,劝我考交大,还点了一通其他军工院校的缺点。客观地讲,我未必是听了江青的话才报考交大的。当时我也听说上海交大在教学上搞得比较活,而且交大又有国防军工保密专业,交大和南洋模范中学的很多老师也都劝我报考交大。
  邱会作回忆录写到:1970年,陈毅开始住进301医院。住院期间,江青去看过陈毅,而周恩来到了医院去看王进喜,却没有去看陈毅。

  6、没有生活作风问题
  金钟越洋采访李志绥,当问到江青是否有面首时,李志绥说,江青和任何人没有这个方面的关系,她明白必须从精神到肉体忠于毛泽东。
 
 
附诗: 江青之歌
 
  天空中飘起了
  五色的彩霞
  那是人民的女儿
  江青回来了
  像深沉的大海
  托起了
  灿烂的红日
  那黑沉沉的大地
  卷起了狂飙
  你仍是那样的从容
  你仍是那样的坚定
  昂起的
  是不屈的头颅
  ……
  那红色革命的风暴
  必然到来
  大海扬波
  群山起涛
  做出了和声
  你本是一个
  农民的女儿
  从上海来到延安
  为救国救民
  在黑暗中
  你走向了光明
  延安窑洞
  有你陪伴主席的
  灯光
  转战陕北
  你是唯一一个
  巾帼英雄
  你刻苦学习马列
  为主席起草多少文件
  毛泽东思想
  也有你智慧的结晶
  文化大革命中
  你是无畏的旗手
  高举着
  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你又是普通一兵
  革命样板戏
  是你千锤百炼的
  精华
  由巍巍青山长江大河
  做证
  一切修正主义分子
  把对主席的万千仇恨
  都集中的你的身上
  ——这是你
  无尚的骄傲和光荣
  在修正主义的法庭上
  你大义凛然
  使群丑胆惊
  纵然被判死刑
  也不能使你低头
  你战斗到了
  生命的最后一息
  你是继续革命的战士
  你是革命造反的英雄
  你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
  你又是人民的普通一兵
  人民爱戴你
  重新受苦受难的人民
  永远将你怀念
  高山大海响起了回声: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天上飘起了
  五色的彩霞
  那是人民的女儿
江青回来了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冲浪篇】-(42)

下一篇:【人民公社岁月】-(42)干部学习班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