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07 16:12:05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申鹏 - 小 + 大
回味《人民的名义》:改革开放中的众生百态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离热播已经过去一年了,当下竟然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部剧其实不只是在讲官场、讲反腐,还在讲人性、讲芸芸众生。1.“闯将”李达康 改革需要“闯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就是这个“闯将”。在剧中,他是一个“好官”,在他的仕途中,无论走到哪个县、哪个市,都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都把GDP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挂在嘴边。而且这个人做事雷厉风行,是个铁腕的实用主义者,是“效率优先”的典型代表。他头脑灵活、手段利落,能把经济最差的市变成GDP第一,他厌恶懒政者、思维僵化者,他作风粗暴,却又在官场中如鱼得水。 但达康书记把经济发展、GDP看得太重,以至于其他的东西,都得靠边站。他在首次主政一个经济落后县的时候,强行大搞基建、修通城乡公路。这本是一个“善政”,但由于他作风粗暴,竟然激化了群众矛盾,导致一位老人自杀,若不是王大路替他顶下责任,他根本不可能再升一步。而这样的作风,贯彻了他仕途的始终,他为了“经济发展”,不惜强拆大风厂,任用丁义珍这样的贪官污吏去搞建设。“光明峰”项目是他的命根,为了维持下去、为了招商,他甚至不惜逼迫孙连城从区里拿钱去补贴这个项目。 当然,这个人没有为自己牟利,妻子儿女也无法从他身上获得任何好处,他甚至敢于拒绝老上级的要求。但这个人其实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他是个“张居正”类型的干吏,为了“发展”,可以“不择手段”。 丁义珍是腐败分子,他真的一无所知吗?他妻子作为银行行长以权谋私,他真的一无所知吗?以他的能力和智慧,你觉得他会那么无知吗?肯定不是,因为他需要有人去干脏活儿,为了“经济发展”,偶尔的越界,他是睁只眼闭只眼,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他会果断地做切割,因为他本身是干净的。张居正改革的时候,一开始也用清官,但赴任没几日,就被地方势力谋杀了、死于非命,张居正痛定思痛,他开始派遣贪官小人做自己的帮手,因为这群人有手段、有能力,虽然无耻,但是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的。雍正改革,用的是李卫和田文镜。这两位,也算不得什么好人,田文镜是酷吏,李卫是泼皮无赖,但有用就行。李达康曾经和沙瑞金说过一句话:“在改革中,法无禁止即自由”。 李达康真正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他处事的圆滑和手段的老练。沙瑞金书记来第一天,他陪沙书记骑自行车,态度谦逊,说话有理有节,展示了自己的“改革成果”,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领导最喜欢的——是下属有真本事,而且够坦诚。全剧中你可以看到李达康粗暴、狡猾、冷血、对下级跋扈专横,却对沙书记有点“刻意讨好”。我借周星驰《九品芝麻官》中的一句台词,是包龙星他老爹临死前说的:“贪官要奸,但是做清官,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2.黑警祁同伟 祁同伟是个贪官、是个黑警,也是个失败者,还是个遭人厌弃的失败者。 祁同伟的一生,就是投机者和赌徒的一生。他牺牲自己的爱情,用向梁书记女儿、自己的老师下跪来换取青云直上的机会;他牺牲自己的理想和操守,投靠赵书记和赵瑞龙等官僚权贵;他用权钱色等手段,把自己的老师、政法委书记拉下水,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官商结合体,向赵瑞龙等人输血,他也因此从中获利,成了公安厅厅长,同时也是山水集团的真正幕后操盘人。无论是在同学中,还是在官场上,大家都瞧不起他,学弟侯亮平觉得他这个人功利,李达康更是当众嘲讽他给领导哭坟,他老婆梁璐骂道:“你是不是要把你们村的一条狗,都弄来给公安厅看门?” 祁同伟出身贫寒,早年被权力欺辱过,以至于一个曾经充满理想和正义感的缉毒英雄,也不能自由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还得对权力下跪,这让他整个人都扭曲了。他做事很丑陋、很难看,上不得台面,令人耻笑,那是因为他确实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贪官,一条来自原始荒野中的权力的狗,他不懂得那些台面上的“精英”应该怎么操作、应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形象、应该怎么当好一个两面人,他的贪腐和暴力,都是直来直去,连他的老师和上司都瞧不上他。其实很好理解,一个真正来自底层的暴发户,气质上都是这样的,他们学着“精英”走路,但还是会露出自己的两条泥腿。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借伏脱冷的嘴勾画出祁同伟这种人: “如今在你们国内,成功是至高无上的理由,可以替所有的行为辩护,不管哪一种。外表要好看!藏起你生活的内幕,只拿出灿烂的一角。行事机密是野心家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我们一派教会的规则,你得牢牢记住。大人先生干的丑事不比穷光蛋少,不过是暗地里干的,他们平时炫耀德行,所以始终是大人先生。小百姓在暗地里发挥美德,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他们的倒霉事儿,所以被人轻蔑。你藏起你高尚的品质,叫人看到你的疮口。你何不改变一下行事,把你的美貌、风度、才智、诗意,统统摆在外面呢?要干不清不白的勾当,至少关着门偷偷干,那就没人说你玷污这个社会大舞台上的布景了。你的社会不再崇拜真正的上帝,只崇拜金牛了。那是一切暴发户的理论,你此刻一无所有,你的处境跟梅迪契、黎塞留、拿破仑初有野心的时候一样。” 祁同伟最喜欢看的一篇短篇小说叫做《天局》,讲的是一个棋痴,与“天”下棋、最后“胜天半子”的悲壮故事。 祁同伟骨子里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他把自己的行为都合理化、美化了,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挑战这个不公平的体制,他没有那么好的出身、没有显赫的背景,甚至没有底线和节操,他贪腐、他以权谋私、他甚至草菅人命,但他依旧不后悔,他心心念念的是要“胜天半子”。 他出身寒门,却不再把普通人当人,杀人灭口、强拆大风厂的时候,他从未手软,他甚至对侯亮平讲出了一堆自己的谬论:“陈岩石天天唱高调,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大家都是从娘胎里来,到坟墓里去,改变历史的明明都是英雄精英,是唐宗宋祖,是秦始皇……” 这个人,其实已经被时代异化了,他眼中所见的都是黑暗和不公,没有半点光明,所以他就拥抱了黑暗,就连他眼中令人尊敬的恩师,也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所以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他只能和他的情妇高小琴同病相怜。甚至绝望地说出:“英雄只是权力的工具,穷人出身的精英只是贵族的玩物而已”。 祁同伟那句“老师,我就是太想进步了!”包含了太多的可笑和辛酸。 他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坏人,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 3.伪君子高育良 全剧中最可笑的人物,莫过于那个平素袖手谈学问、小三香港几套房的高育良书记了。这个人一副道德君子的模样,大学教授出身,温文尔雅,开口“法制”和“政治”,闭口“党性”和“原则”。 高书记还有些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遗风,一开场就是名言:“中国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言下之意,他还是个对中国体制有所不满、也就是所谓“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他对祁同伟怀着各种怒其不争,嫌弃他做事上不得台面。而他自己,却被权贵集团轻轻松松一个高小凤就拿下了,原因是高小凤看过《万历十五年》。这是最可笑的一件事,读过一本《万历十五年》,就能成为书记大人的红颜知己了!高育良却忘了他老婆吴老师是中国学界明史研究的专家,不和自己的专家学者老婆讨论明史,却和资本调教出来的尤物探讨《万历十五年》,这个和那个吴院长跟洋妞在床上学英语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中国文科知识分子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感受看得比理性更重要,他们看上去学富五车、知识丰富,但不肯实事求是,所以其实很容易被击倒、被掌控,因为他们很脆弱,他们没有真正强大的理想逻辑去支撑自己的信仰和操守,他们本质上是情绪化的,风花雪月、一点点小小的所谓“感动”,就能让他们转变立场,成为另外一个人,周作人、胡兰成,莫不如是。 高书记天天教训祁同伟,其实他还没有祁同伟的手段和能力,这是学院派官员的通病,他们可能会玩小圈子的政治,但是他们不懂什么是格局、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明白李达康书记是怎么弄得人心的,但他不知道李达康敢于拒绝自己的老领导赵立春书记的过分要求,他却做不到。 他最大的毛病,还是不肯担负责任,一到关键时刻,总想保住自己,切割他人,防止污水流到自己知识分子的颜面上来,李达康对他早有论断:“高书记自己想吃米,却买了个锅,让我背着”。既想要利益,又想要名声,怎么可能呢? 高书记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一个清高傲岸的知识分子,最后被金钱和美色轻松拿下,比拿下一个坏到骨子里的贪官还容易。 4.奸商蔡成功 侯亮平是这么评价自己的发小蔡成功的——“一个输在了起跑线上的人”。 说的对,蔡成功出身差、没背景、学习还不好,无法从政,只能做生意。这个人和祁同伟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还没有祁同伟的“学霸”本领,所以他也没有祁同伟骨子里的骄傲和脆弱,所以他怎么发财、怎么翻身?全靠胆大、心黑、不要脸。 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批民营企业家的缩影,这帮人胆大包天,敢于利用政治资源,敢于创造挣钱的机会,敢于“先富起来”,甚至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先富起来”,但他们也越过了不少法律边界。由于知识和眼界的缺乏,他们会败于政策的变化、败于市场的变化,他们看不到太长远的未来,所以他们一时脑热会过度扩张,把落后的产能不断积累下去,以至于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利润,最后资不抵债,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他们曾经风光一时,买了名车豪宅,衣锦还乡,但在新的时代,他们想要和祁同伟、高小琴的山水集团博弈,想要和赵瑞龙这样的权贵子弟博弈,无异于与虎谋皮,人家轻轻伸出一根手指,就能碾碎他。他到处借贷,可就连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会放贷给他。 他确实不是个什么好人,他大风厂100亩的拆迁用地,没有政治资源、没有权钱交易是不可能拿到的;他从李达康的妻子、银行行长欧阳菁那里拿贷款,没有贿赂也是拿不到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出卖大风厂工人的股权,他也可以被迫诬陷自己的发小侯亮平;为了保护自己,他甚至可以拉所有人下水。但他又不是个彻底的坏人,他也想保住自己的工厂,他也想帮工人讨回股权,不惜对山水集团耍无赖。他在权力的夹缝中挣扎,一方面捞取利益,一方面又想要“讲义气”。 5.边缘人王文革 最后讲一个最卑微的人物,大风厂的职工——王文革,就是那个举着火把、堆着沙袋汽油,对抗强拆的工人,也是那个为了讨回自己的利益,绑架蔡成功的儿子、绑架陈岩石老书记的工人。 按照法律,他是一个无知的暴民,是一个故意伤害他人的罪犯,是一个全身充满戾气的社会边缘人,是个所谓的“流氓无产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一无所有,他不是祁同伟,他不是李达康,不是蔡成功。王文革什么都不是,除了大风厂的工资和股权,他什么都没有。所以,集体所有制的大风厂,就是他的一切。 你要拆迁大风厂,你要卖掉他的股权,就是在要他的命。除了老态龙钟的陈岩石老人,没有人保护他的权益,没有人为他说话,上面的所有人想的都是稳定、安全,甚至可以妥协。所以他必须团结他的工友,自己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他很弱小,他也很愚蠢,他所做的决定,看似都是“螳臂挡车”。但没有办法,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他不组织工人反抗,他不搞出爆炸、被烧伤的事故,以李达康“雷厉风行”的性格,以祁同伟斩草除根的手段,大风厂就会被稀里糊涂一夜之间强拆了。指望工会主席老郑去和领导们扯皮,特别是又遇上孙连城这个懒政不作为的天文爱好者区长,扯到猴年马月也不会有结果的。 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看似愚蠢的手段去对抗、去请求对话了。 尾声 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东西: 搞封建主义需要张居正。搞当代资本主义,我们需要更多的李达康,因为他们确实在为了所谓“经济发展”而努力。 我们不需要祁同伟这样的官员,但我们要注意,没有人生来就是恶人,在一个人早期的时候,如果他遭受太多的不公平,就会扭曲一个原本不坏的灵魂。英雄和奸雄,有可能就差在一念之间。 我们的专家、知识分子,有多少人像高育良一样,平时袖手谈心性、说政治、讲法律,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自己却没有真正的信仰,也没有真正的理性逻辑,不懂得实事求是,在关键时刻被轻松击倒、沦为笑柄?! 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和蔡成功一样,起家的过程不太干净,积累财富的手段也不太光明。我们不苛求每一个商人都去做圣人,但靠这种来路发家的“民营企业家”,恐怕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特色”。 在以“发展经济”为幌子搞“改开”的同时,那些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那些除了工作就一无所有的人们,谁来保障他们仅有的权益、保障他们的生存条件?王文革那样的悲剧是否还要不断重复发生?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旗帜网讲座6】清明怀念毛主席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