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2 06:03: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郑理 - 小 + 大
我所知道的陈希同(8) 【人民之声网按语】本网发郑理所写“我所知道的陈希同”一文,原载关里随想公众号,在这里转载只是给大家提供阅读,并不代表人民之声网赞同该文中的所有观点。 郑理该文在写作时常有中断,其自述是因病所致。在4月5日的留言中,其写到因身体欠佳,医生建议休息。至于“我所知道的陈希同” 的后续之文何时面世,郑理没有提及。 第8章 陈希同暗访市情民意,被京城老大妈一眼识破…… 那是2006年7月的一天,我去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保外就医的陈希同,陈老十分高兴的向我讲述了暗访市情民意的故事。 一天晚饭后,陈希同突然对身边的服务员说:“小苑,你帮我简单地化妆一下,然后跟着我到医院周围走走,今晚我要悄悄暗访市情民意。” 小苑说:“我们这样做太冒险,若是被人发现咋办?” 陈老说:“有点冒险就有点冒险,小心点没事。” “陈老,我听您的。”小苑说,“我的任务就是随时随地为您服务。提高警惕,随时随地注意您老的安全。” 就这样,小苑帮陈希同做了简单地化妆,脸上抹了淡淡的墨迹,戴了一顶老式鸭舌帽,陈老对着镜子瞧了瞧,问小苑:“你看怎么样?不容易认出来吧?” “我还是能认得出来的。”小苑说,“把鸭舌帽再往下拉一拉,这样让人看不全你的脸,就不那么好认出您了。” “我看不是太好认。”陈希同说,“我已经同社会隔绝11年多了,增加了那么多白头发,脸上皱纹也增加了不少。再说,人们都知道我陈希同在坐大牢,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在北京城里挺悠闲地逛大街呀!我今晚要演一出诸葛亮的空城计。” 就这样,趁夜幕降落,小苑跟着陈老,一前一后悄悄下楼走出医院大门。一出了医院大门,陈希同仰望蓝天,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对身后的小苑说:“失去自由的日子太不好过了,瞧,我又自由了。” 小苑为陈希同的高兴而高兴。小苑说:“陈老,您早就不当市长了,没想到您心里还这么关心着市情民意。” “嗨,将来我陈希同回到家里养老,虽然不是市长了,可我还是北京市民嘛!”陈希同边走边说。 这一老一小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混在市民堆里,陈希同东走走、西瞧瞧,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陈希同首先走进一家灯火通明的超市里,小苑紧跟其后。陈希同看到超市里商品丰富,购物的人们又是那么高兴,陈老也时而把身子探过去,问这问那。他突然凑过去问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妇女:“你买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拿得动吗?” “拿得动。”年轻的妇女高兴地看了陈一眼说:“我是开车来的。” 小苑两眼紧紧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时不时地提醒陈老:“陈老,我们千万可别走远了。” “放心吧,我们就是围着医院周围转转,丢不了。”陈希同叹息一声说,“从1995年4月26日到现在,已经十一年多了,这十多年我过的是牢狱生活,很想到北京的街头巷尾走走,看看那里的街道胡同里的商店,特别是那些我挂念着的市民生活问题。” 陈希同一起走出超市,看到眼前的情景,更加高兴。他又走进另一家更大些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比刚才看到的那家超市商品更多更丰富,情不自禁地大加称赞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国家要改革开放”的思想。 一老一小在人来人往的人流中走到东四北大街的时候,看到有四五个老人在路边门口大树下,这几位老哥们儿品着茶在唱戏,他们自拉自唱,十分开心。陈希同好奇地走了过来,想凑过去同他们老哥几个聊聊。陈希同趁他们歇息喝茶的时候,问他们退休没有,小日子过得好吗?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说什么现在都退休了,现在在家养老,晚饭后老哥几个到一起,说说唱唱,挺乐呵的,日子过得好着呢!陈希同看在眼里,心里跟他们一样高兴、开心。有位老人问陈老退休了没有?陈说“早退了。”这时,那位正在拉二胡的老人突然邀请他也唱上一段。陈希同赶紧摆摆手说:“我笨嘴笨舌的,不会唱啊!”陈老又说话又打手势,有位老人高兴地说:“听你说话的口音,咱们是四川老乡啊!”另一位老人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突然睁大眼睛瞧着陈希同问:“我怎么瞧你这么面熟?”这时,小苑也十分警觉起来,他一看这架势不妙,若是再聊下去,准要露馅。陈希同赶紧打圆场说:“老先生,准是您认错人了。”他边说边站起来走,小苑紧紧跟其后地说:“老爷子,您有病别到处跑了,咱们该回家吃药了。” “哎,小同志,他是不是陈市长?”那位拉京胡的老同志说。“这是我们家里的老爷子。”小苑紧紧跟在陈老身后边追边嚷,“陈市长是谁?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家的老爷子怎么会认识他呢!” 好险啊!陈希同和小苑总算迅速离开那里。不过,更险的事还在后头呢!陈希同兴致冲冲地又来到一家《东来顺》餐馆前,陈老走过去问一位站在门口的服务员:“小同志,这《东来顺》三个字是谁写的?为什么叫东来顺?东来顺的涮羊肉有什么特点?”这位服务员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陈老告诉他们俩:“作为这里的一名服务员,我问的这些问题都应该知道。要不,人家顾客问你们,连这些基本的问题都答不出来,很可能会影响你们的生意哟!”小苑见有人在注意着陈希同,怕露出馅来,便催着陈老迅速离开了。 陈老继续往前走,边走边感慨道:“我坐牢坐得连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了,这十多年市容市貌变化太大了。我像是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工,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两只眼睛像是不够用的,总是东张西望地看。紧跟其后小苑提醒他:“陈老,小点声,咱们该回去了。” 这一老一小,一前一后地走着走着,走到东四的时候,一不留神,被一位遛狗的老大妈给认出来了。这时,陈希同已经无法躲开了,就在他正要躲开的时候,这位老大妈突然迅速向前走了两步,然后一把抓住他的手,惊喜地大声叫道:“我老远就瞧你像是我们的老市长陈希同,您还真的就是陈市长呢!”陈希同再回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小声说:“老人家小点声,我是陈希同。”好在,当时没有别人听见。老人家拉着老市长的手,一个劲儿地往她家里拉,她说:“跟我走吧,陈市长,旁边就是我的家,您一定得到我家坐坐……”没办法,陈希同怕她声张,只好顺从了她老人家的要求。小苑也只能紧跟其后,一起走进老大妈的家。 这是个干干净净的小院子,家里好像没有别人,陈老和小苑受到了老人家的盛情款待。陈希同心里明白,绝对不能在这里久呆。老人家刚给他们的陈市长沏好茶,陈希同起身要走,说什么她老人家也不让走。无可奈何,只好再坐下呆几分钟。老人家说,他在首都机场做安保工作的儿子,经常念叨陈市长,念叨他如何想念陈市长,今天你陈市长来了,一定得同她儿子说上两句话,要不,他会埋怨我一辈子的。说着,老人家就用座机拨通了正在值班的儿子的电话:“儿子,陈市长到咱家里来了,他要走,你赶快给他说几句话吧!”陈希同没法子,只好接过电话,她儿子一再邀请陈市长去首都机场做客,陈希同对着电话说了几句鼓励他的话,就赶快挂断了电话。时间太晚了,陈希同知道,自己毕竟是保外就医,这事若是让上边知道了,不知会给这位老大妈带来多大的麻烦。陈希同想到这里,就非走不可。要不,过会儿一传十、十传百的,再来许多人,那可就糟糕透了。这个时候,老人家哪能留住他陈市长呢!老人家只好放他们的老市长陈希同走。临走时,老人家非要送件东西给陈市长作纪念,一时不知送什么好。她可能因为看到陈年纪大了,就把自己心爱的红木拐棍送给老市长作纪念。说什么陈也不要,可老人家说什么也要送给老市长,她劝陈说:“陈市长,我看你也年纪大了,走路时拄着它牢靠。我没什么好东西送给您,这也算不了行贿,您就快收下吧!” 盛情难却,老市长只好收下了。老人家把老市长送出大门,正巧迎面开过来一辆出租车,她赶紧招招手,出租车开到她面前停下了,老人家掏出10元钱给开车的师傅说:“师傅,请你送这位老人回旁边医院。”陈希同打开出租车的窗玻璃,向她摆手谢意。为了不让被师傅认出来,陈希同上了车,把帽子往下拉了又拉,一句话也没敢说。出租车开进医院病房楼前停下,下了车,小苑向师傅说了声:“谢谢!” 这一老一小总算安全回到病房。陈希同今晚暗访市情民意,就这样悄悄开始又悄悄地结束了。对此,他既惊又喜,并深深留下挥之不去地记忆……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我所知道的陈希同(7)
下一篇:我所知道的陈希同(9)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