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5 07:16:1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印度毛主义共产党对新党员的培训资料(20-13)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的早年生活 毛泽东于 1893 年 12 月 26 日出生在中国湖南省韶山地区的土壤肥沃的农村。毛泽东出生的地区是一个富裕的农业区。同样,也是一个有战略战略意义的区域,所有主要路线都通过湖南省的公路或河流。湖南处于商业的十字路口,以亦亦商而闻名。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湖南成为一个知识中心和起义中心,产生了许多中国顶尖学者。既产生了满清的将领,也产生了推翻他们统治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心。湖南为 1825 年至 1864 年的起义提供了近十万名战士。农民起义之所以兴起并获得支持,是因为地主剥削和过度征税而导致的农民赤贫。尽管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毛泽东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农村仍保留了对反抗的记忆。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出生时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为偿还他父亲的债务,被迫当了七年兵,退伍后通过勤俭,攒钱买回了自己的田地。当父亲成为中农后,开始做贩运谷子的生意,后来逐渐致富。即使在毛泽东十六岁时,一个月只吃一个鸡蛋和三到四次肉。毛泽东的父亲希望他的孩子能尽快工作。因此,毛泽东在六岁时便开始干农活了。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来自距离韶山十六英里的湘乡区。毛泽东是她最大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被收养的妹妹。这三人都是毛泽东组建的第一个共产党农村支部。在革命中,他们都成了烈士。 毛泽东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叛逆者。他称他的父亲是“严厉的监工”。他经常与他的母亲、兄弟和长工联合起来反对他父亲的权威。在私塾里,他也反对旧习俗。在他七岁时,有一次,他老师要求毛泽东服从“老规矩”,不从,然后便跑出了私塾,进了山里躲了三天。这次抗议,毛泽东称其为“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之后,先生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些了。 毛泽东去的第一所学校是 7 岁时的私塾。一旦他学会了阅读,便培养了阅读热情。他更喜欢叛逆和冒险类书籍。很多时候,他经常挑灯彻夜读书。而他父亲本人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对毛泽东继续上学没有好感。他需要有人在田里工作,以维持他的生计。在 1906 年,他毛泽东便离开私塾。 然而,毛泽东对阅读兴趣的加深使得要求不断接受教育。他的父亲无法理解儿子的这种兴趣,并认为结婚似乎能解决这个问题。十四岁时,他父母替毛泽东娶了一个 20 岁的女子。然而,毛泽东从来没有和她同居过。 与此同时,周边地区的革命氛围暴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次起义,对毛泽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一个是民族主义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于1906 年在湖南的起义[1]。另一个是韶山饥民组织起来“吃大户”。虽然两者都被镇压,领导人被斩首。但毛泽东感受到了社会不公,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什么事情。他也渴望他能继续接受教育。终于,在 1910 年,他去了他母亲家乡湘乡的一所高级小学。 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都来自地主和富有背景的人,他们最初看不起毛泽东。然而,毛泽东很快就凭借出众的智慧和学习勤奋超越了所有其他学生。他在别的同学都离开教室后,仍坐在教室里读书。老师对他的能力印象深刻。在几个月内,他不断地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一年后,他轻松通过了湖南省省会长沙的一所中学[2]的入学考试。1911 年 9 月,毛泽东走了六十多公里路去了长沙。这是十八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看到的城市。 在毛泽东抵达那里时,长沙是一个学者之城,正处于极度动荡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了各种名义的革命联合会。地下文学正在流传,革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已经形成了一些激进思想的毛泽东渴望参加这些活动。在毛泽东抵达后的一个月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爆发了 1911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3]。毛泽东立即决定加入革命军队。然而革命果实很快就被篡夺了, 落到了反革命分子的手中[4]。五个月后,毛泽东退伍,回到长沙。 他开始关注报纸上的招生广告,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他先后报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公立高级学校,都不满意。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5]。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只读了六个月。他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每天从早到晚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中午就买两块米糕填肚子。在这里,毛泽东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各类书籍,不过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这奠定了毛泽东所受教育的基础。然而,这六个月的学习并没有让毛泽东获得文凭。他的父亲无法理解儿子只想继续读书,因此他拒绝支持毛泽东,除非他能进入一所真正的学校。 因此,1913 年,毛泽东进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合并到第一师范。从 1913 年到 1918 年,为期五年。随着大清朝廷的崩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在中国,军阀之间的战争十分很普遍。也正是日本利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参与战争,试图实现统治中国的目标。而这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强烈反对。 在这些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形成了。 1915 年,他成为师范学院学生会的书记,并创建了学生自治协会。该组织根据学生的要求,组织了大量针对学院的宣传鼓动。毛泽东还率领这个组织参加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和他们在中国的傀儡统治。这个组织后来成为湖南学生运动的核心。随着军阀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日益增多,许多地方的学生组成了自卫队。1917 年,毛泽东成为他大学营的负责人。他从当地警方那里获得了一些武器,带领学生们对军阀集团进行游击,以获得更多武器。利用他所知的古代湖南士兵所用的游击战术和军事理论知识,毛泽东建立了一支高效的作战部队。毛泽东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讲授并撰写了有关战略和战术的文章。 毛泽东还参与了其他各种活动。他抗击鸦片和卖淫等社会弊病。他反对压迫妇女并努力确保女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生运动。他写作并鼓励学生和青年游泳、运动和强化体能锻炼。他本人保持极强的体能——全年洗冷水浴,在冷水中游泳,光脚在山上散步等等。1917 年,他开办了一所夜校,他和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免费地教育长沙的工厂的工人。 1918 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做开幕词,在此之前他筹备了大约一年。新民学会是许多的学生团体之一,但只有它成长为一个政党的核心。从一开始它坚持采取行动以及大辩论。它不仅会谈革命,而且会实践革 命,首先便让自己的成员革命化,将其变成“新人”。其中不仅有女性成 员,还会传统婚姻制度中对妇女的压迫。其活动按照辩论、研究和社会行动的程序进行。社会行动包括兴办工人夜校,参观工厂,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撰写文章,为新思想和使用白话文而斗争。在后来的十年中,学会的最初的所有十三个成员都加入了成立于 1921 年的中国共产党。到1919 年,学会共有八十名成员,其中四十多人后来入了党。 在毛泽东 1918 年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时,他的母亲来到了长沙接受治疗。然而,疾病无常,他的母亲于 1918 年 10 月去世。去世后,毛泽东搬到了中国首都北京,在那里干了六个月北大的图书管理员。而这项工作是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给的,他是第一位支持俄国革命的中国知识分子, 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毛泽东被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开始阅读那些被翻译成中文的列宁作品。到了 1918 年底,他加入了李大钊组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还会见了许多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产生影响的是陈独秀,而陈独秀后来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当时陈独秀是激进杂志《新青年》的编辑,毛泽东之前也为这本杂志写过稿,这部杂志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 响。 毛泽东在北京呆了六个月。在此期间,他爱上了长沙学院讲师的女儿杨开慧,那位讲师当时是北大的教授。她当时是一名学生,在大学学习新闻学课程。两人都是初恋。他们二人都提倡新式婚姻,反对包办,支持二人自由结成姻缘,但这违背了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的爱情不露言表。当国家非常需要他们时,他们不确定是否有时间结婚。于是便决定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做出最终决定。 1919 年 4 月,毛泽东在 1919 年历史性的五四运动爆发之前返回了长沙。这个反帝反封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国。虽然由学生发起,但它迅速影响了工农商及其他各阶级。毛泽东立即全心全意地参与政治运动。在他到达长沙的时候,他担任一个低薪的小学教师职位。然而,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他鼓励在新民学会和其他他接触过的学生社团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他建立了湖南联合学生会,成员中甚至包括大量年轻的学生。为了团结所有部门,毛泽东组织了一场运动,搜查和焚毁日货。他还组织《湘江评论》,对华南地区的学生运动产生巨大影响。1919 年 10 月周刊被封禁,毛泽东继续在其他期刊上撰稿。很快他就获得了各种湖南当地报纸的记者工作,并争取到了武汉、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对湖南运动的支持。 1920 年 2 月,毛泽东去了北京,参与到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计划之中。并与李大钊和其他知识分子进行了讨论。他还参观了工厂和铁路院 场,并与工人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还见了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杨开慧。他们讨论了他们对彼此和对革命的理解。随后,他们便订婚了。 离开北京之后,毛泽东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 -- 上海待了四个月。在这里他同陈独秀和其他上海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讨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他像劳动者一样找一份工作,在一家洗衣店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四个小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1920 年 5 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当 1920 年 7 月毛泽东搬到湖南时,他在当地建立一个共产主义团体。他的父亲在年初就去世了,毛泽东最初在韶山组建了组织。他的两个兄弟和收养的妹妹便是他的第一批吸收的人。然后回到长沙后,继续吸收新成员。在那里他担任了小学校长的职位,并且在师范学院教授一门课,他第一次获得了充裕的薪水。 到了 1920 年底,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了,在毛泽东于长沙担任小学校长时他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半。他们是一对理想的夫妻,杨开慧也参与了党的工作,并于 1922 年入党。他们共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参加志愿军,参加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抗美援朝战争,在 1950 年战死疆场,另一个成为会计师。为党做过秘密工作的杨开慧在 1930 年被捕,并被处决。尽管毛泽东在这段时期参加过各种鼓动,但他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湖南组建共产主义团体后,于 1921 年 7 月赴上海参加秘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当时仅有 57 名党员的十二名代表之一。 大会结束后,毛泽东成为湖南省委书记。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按照列宁主义党的原则在湖南建党。他招募现有革命组织的青年以及通过扩大的工人运动争取到的的先进工人。他创办了两个月刊,提高党员和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在群众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直到 1923 年,毛泽东在长沙、安源煤矿(位于邻近的江西省)和水口山铅矿的工人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22 年,他组建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南分会,并担任主席。安源煤矿运动和组织是共产党组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党首先开办了煤矿职工的夜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然后它组织了一个工会。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个分支在工人中间形 成,其中最好的成员后来被吸收入党。安源煤矿发生重大罢工,造成全国性的影响。它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因此即使在镇压时期也能存活下来。工人在革命战争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参与。安源是井冈山第一个共产党根据地的联络中心。 毛泽东没有如期参加 1922 年 7 月举行的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他参加了 1923 年 6 月中共中央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被选入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加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阵线。指示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毛泽东就是这样做的,并于 1924 年和 1926 年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他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编辑政治周刊,在农民运动研究所讲课。 [1]湖南洪江会笄起义 [2]湘乡驻省中学 [3]辛亥革命 [4]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 [5]今长沙市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