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鲜活的历史,燃烧的激情,永恒的豪迈!

时间:2020-05-23 08:46:1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鲜活的历史,燃烧的激情,永恒的豪迈!

 
文革开始,我是十三岁的造反派司令,您相信吗?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这都是毛主席那轰轰烈烈大革命的感召吧。
十三岁的红小兵当司令,全校同学、老师,大多数都参加我的队伍。另有一个战斗队,只有几个人。
我们当时做到什么程度,给你们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自己办报纸,怎么办呢?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现在这种电子打印机。我们是手刻蜡版,就是像解放前闹革命时地下写传单一样,手工刻蜡版,专门有那个钢尖的刻笔和那个钢板,专门刻字用的钢板,刻的蜡纸垫在上面。我当时就能刻出一手漂亮的仿宋体,就是四四方方的字儿。然后,用那种纯手工的油印机,一张一张的印出报纸,然后再把它叠起来装钉。
这是一个印报纸,还有印传单。报纸和传单的文章,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写的。但有的是从其他单位的大字报上抄来的,还有的是从其他单位的传单上面抄来的,有的是从报纸上抄来的。报纸上抄的非常少,一般都是从当时两报一刊的社论上抄的。两报一刊是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一些重点的社论,或者说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我们才会登在我们的报纸上。
你看我们自己印报纸,自己印传单,出去散发。那都是不要钱的。另外,我们专门有文攻武卫的战斗队,挑一些身体好的,会武的同学,胆量大的,有力气的,个头高的。挑这么一批人戴上安全帽——那个年代的安全帽,还是那个柳条儿编的——带上安全帽,拿着红缨枪,也有些短把刀什么的,排着很整齐的队伍,出去巡逻,在学校、学校周围马路上,跟其他的单位的战斗队联合起来,联防。我们做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现在想起来不可思议,那时候真的一腔热血。
而且,我们还把一些有文艺天才的男生女生组织起来,编排文艺节目,主要是宣传文化大G命的节目,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节目。歌颂毛主席的这些节目,各种各样的小节目,编排好了以后,就带着队伍到街面儿上去演出。比如说找一个小广场,有空地的,就红旗一展,横幅一拉……锣鼓一响,群众就围上来了,自动的来看节目,看这些学生的表演节目。这都是经常做的事情。然后本地区,市里边儿,有我们这一派系的群众大会,我们都正而八经的去参加,排着队,那个队形走的非常整齐,就跟检阅一样,同学们干劲儿大的很,老师们不但不害怕,90%以上老师还都参加我的战斗队,没有参加的也支持我们。他们认为我们这个派别是正确的,都是好孩子,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
当时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地方上发生过武斗,我们这个战斗队里,有年纪比较大的,身体好的都去参加过,拿着红缨枪,甚至打鸟的猎枪,参加过正式的武斗,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有人参加过抢抢,就是去部队单位抢部队的枪,当然没有成功。
我自己是年纪最小的其中的一个,但我是最大的头儿,是司令,我手下的人大多数都是红卫兵,也有红小兵,我自己是红小兵。当时红卫兵和红小兵的区别,就是你15岁以下的就是红小兵,15岁以上的才是红卫兵。
那个时候,那个心情啊,就像电影里——当时那些电影都是革命的电影——就像革命电影、战争影片里面的那场革命一样的。毛主席发动我们参加革命了!哎呀,那个激动,那个心情,那个心劲儿真大啊,其实当时就是大人们跟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出去参加武斗,说实话我们选出去参加武斗的,那些三四十岁的大人,都不一定能打过我们呢,但是大人们也是一样,也是充满激情的。那个年代,没有在那个年代亲历过的人,他是无法想象的,人们的那种纯洁,那种高尚,那种无私,那种渴望战斗,渴望革命的那种心情,现在的人是无法理解的,理解不了了,连我们亲自参加过、经历过的人,有时候看看眼下的社会,眼下的人,再想想我们那时候经历过的,做过的事,是真的吗?自己都不敢相信了,但是这是真的,没有一句假话,没有一个字的假话,毛主席真伟大,那时候的人民真伟大,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那次抢枪,他们那次没成功。那是一个科研所,一个搞武器的科研所。那时候真的胆子太大了,倒不是去对那个科研所下手还是怎么样,不是。那时候,年纪小,不太懂,现在想起来,那是国防科工委的一个单位。那时就知道什么呢?那个科研组有一个连队的解放军在那儿保卫,我现在想起来叫什么来着,好像是146警卫连,有一个连的解放军,他们手里有枪。那个事情不是我组织的,是其他的大人们的战斗队组织的,我们的人有人去参加了。
当时估计呢,那些部队可能没什么防范,我们的人晚上悄悄地突然地去的,没准儿冲进几个宿舍,能够抢一些枪出来,也没想说伤害那个部队的战士啊,那时候对解放军还是充满崇敬的,只是想抢几个枪来对付我们的对立面,是这种想法。实际情况完全相反,后来我们同学回来给我说这个事儿,我们都笑。他们去了以后,到离那个单位的围墙还有100多米的时候,人家探照灯突然打开,就对着他们照。然后那个喇叭就在说,你们赶快离开,要不然我们就要开枪了,诸如此类的话。在那个警告后,他们还往前爬,都拿着红缨枪啊,大刀片儿啊,就在那个农民的地上爬,那个科研所周围都是农村吗嘛,农民的地。在那地里边儿就学电影上的动作往前爬,就是那个匍匐前进吧。然后呢,等到他们爬到一定的距离的时候,人家那个岗哨上面自动步枪就响了,哒哒哒,连发打过来,就打在他们趴着的头的前面一两尺那个距离,保持的非常好,非常准确,要打他们的脑袋那根本就是偏不了的,但就刚刚好,差那么一两尺,打出一道弹着点,在地上的灰尘都打起来,这就是一种警告:你再往前,我就照脑袋开枪了,而且那边在喊他们,于是就不敢再往前。最后呢,僵持了一段时间,看着没戏,没有机会去进到单位,那最后只好撤退呗,就是这么一个事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让我们不要忘记。文革可以说,是官憭们垂头丧气,人民群众扬眉吐气!
我们这些人,就是毛主席通过文革留下的反复辟火种,不能忘了这个。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张铁生白卷事件的来龙去脉

下一篇: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0)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