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31 10:43:26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肖新民 - 小 + 大
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5) 9,我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初步认识 我回忆过去五十多年经历的许多事,自己也感到非常激动。有的感到自豪、欣慰,我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过一些事;有的感到自责,我怎么那么幼稚,不能及时提高思想,犯那么多错误;有的感到愤怒、揪心,帝修反多么可恨、无耻! 对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历程,我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有些人,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他们曾经是革命战友,实际只是“革命同路人”,有的停顿,有的颓废,也有的走上歧路,成为叛徒。刘少奇在建国初期大力宣传“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剥削有功”是其典型代表之一。 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路线对错误路线、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多次或大或小的斗争,经过批评教育,使不少人改正错误,回到革命路线上来;也有人始终坚持资产阶级路线。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不但在社会上存在,而且反映到党组织内部,甚至反映到党中央领导层。毛主席尖锐地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主席终于作出伟大决定,发动基层革命群众,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打倒走资派! 斗争是极其复杂的。手中还有大权的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及其在各地各基层的追随者,就大量派工作组、大量煽动“红二代”转移斗争大方向,搞“红色恐怖”“格砸勿论”,镇压革命群众,保护走资派。一些“革命同路人”初期虽然拥护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对走资派进行斗争;后来却走了邪路不再革命;有人甚至完全叛变,成为反革命。林彪等等就是那样的可耻典型。在革命群众内部,不少人不注意改造世界观,不注意提高思想水平,又受到走资派的挑动,犯了严重的派性、无政府主义错误。这样复杂的形势和难免存在的不利因素,使得斗争常有反复,所以毛主席经常警示:“走资派还在走。”的确,走资派常有猖狂或隐蔽的反扑,会出现某些逆流和右倾翻案风;特别是,反动分子还利用毛主席逝世的特殊时机发动政变,篡夺最高领导权!但是,右派成功之后,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华国锋由“英明领袖”降到被严厉批判;胡耀邦、赵紫阳由邓氏得力打手转成被邓氏往死里整的对象。邓氏“特色理论”可以欺骗人们于一时,却不能欺骗于永远;可以蒙蔽不少人,却不能蒙蔽全部!当然,修正主义集团毕竟和封建地主不一样,和帝国主义反动派不一样,后面那些敌人容易识别,修正主义集团却常常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形式上还说几句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抽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的是剥削人民、剥削工农劳动者的资产阶级专政!这就要求广大革命者加强宣传真理,大力揭露修正主义集团的罪恶面目! 我走过的路,也许正是“文革”的缩影,这又促使我对以下重大问题开始有些初步认识。 第一,国家政权是根本问题,路线是决定一切的。 对这个根本问题,马列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辩论早已存在。特别是,中苏十年论战,尤其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中共中央一九六三年六月十四日致苏共中央的《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其第(十一)节严肃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向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同时提到“一九五七年宣言和一九六〇年声明都明确地指出:‘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而且历史经验也证明,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任何旧政府,如果不推它,即使在危机时代也是不会倒的。这是阶级斗争的普遍规律。”早在1957年1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就在莫斯科会议上提出《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严肃批判了“和平过渡”的幻想,有效地纠正了赫鲁晓夫集团企图强加在《莫斯科宣言》的错误。【出于斗争策略的考虑,中共一直仁至义尽地将中苏分歧作为两党内部事务处理,不对外公开“分歧”的任何情况,《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没有立即公开报道;直到1963年3月30日、7月14日苏共修正主义集团公开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之后,中共才在1963年9月6日发表《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后来将此文简称“一评”),将《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作为附件全文公开发表。】 中共中央当时的论断,现在过时没有?当然没有!还需要特别指出,这个“总路线的建议”,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这些论断都是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作出的,却也是包括刘少奇、邓小平的当时全体中央领导人全都拥护的。 这几十年的历史正好证明,就是赫鲁晓夫叛徒集团篡夺了国家政权,逐步导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变质!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群众,要保卫政权,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显然自知危机来临,于是多次疯狂反扑,到处打砸抢、迫害革命者。 毛泽东主席去世之后,中国的修正主义集团全面篡夺了政权,导致劳动人民再受二茬罪! 毛泽东主席去世之后的各届领导人,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于对着“总路线”、对着“一评”至“九评”照照镜子?那些人把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丢得干干净净;直到现在,经过40年的和平演变,国家经济已经彻底私有化,腐败、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黄赌毒泛滥,道德滑坡,还有人侈谈什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不知是何居心。 现在,各级党组织受到严重腐蚀,不少党员,有的成为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腐败官员、“企业家”;有的经常处于醉生梦死、无所作为的頽废状态;当然,也有很多无权的党员,沦为资本的奴隶,受到残酷的剥削! 第二,要团结大多数,讲究斗争方法。 向中国的修正主义集团斗争,和向一切帝修反斗争一样,必须依靠群众,只能依靠群众。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里,还要重视局部斗争乃至个别斗争,力争局部维权胜利。 我们要向河南南街村的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顶住恶浪,坚持人民公社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广大劳动者过上幸福生活!学习吉林通化钢厂的工人同志,团结一致,打倒剥削他们的资本家,维护工人群众的权益。学习广东乌坎农民同志,集体保护农村的土地,不让那些无理征地的官员、资本家得逞。 烈女邓玉娇(湖北省巴东县宾馆服务员,于2009年5月10日晚基于自卫目的,刺死、刺伤镇政府淫官,因全国轰动、广大网民呼吁,邓玉娇被判无罪)、农民工周秀云(河南籍,在山西太原打工,2014年12月13日向资本家讨取欠薪,途中被恶警王文军打死。此案久拖不决,直到2016年11月,才将王文军轻判徒刑5年,引起舆论哗然)的斗争,虽属个案,但不仅是她们个人的正义维权,而且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重大作用。 至于狼牙山五壮士受到《炎黄春秋》的诽谤等等,那就不再是一般的“个案”,而是修正主义集团虚无革命英雄、虚无革命历史、意识形态战线的重大斗争。 针对猖狂的反动宣传,我们必须加强革命的宣传舆论工作。使群众认识修正主义集团的反动罪恶,使群众掌握革命理论、斗争方法。 第三,现在时机不成熟,不能盲动,要积极集聚革命力量、形成革命核心。 毛主席早就论述过中国革命形势、革命道路问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两篇光辉著作有以下论述。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总之,小块红色政权,只能在反动势力相对薄弱而且四分五裂的形势下才能存在。特别是“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现在,中国修正主义集团的统治相当强大,它们用在“维稳”的力量比用在国防的力量还大。革命群众如果急于求成、发生盲动,必然遭受重大损失。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反动力量对人民力量的严厉压制,哪怕“合法地向上反映情况”这样的微弱斗争,也给以残暴打击;一方面也说明,反动力量几乎完全丧失民心,唯恐稍开言路就可能被群众推翻。 “积聚力量,准备革命,是最艰苦的。”(见《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革命者必须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实际斗争中逐渐形成领导核心,从修正主义集团手中夺回领导权!重新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专政! 那种企图依靠“体制内”的“健康力量”,通过“反腐”“整顿”,就使修正主义集团回到革命路线上来,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幻想! 我想,现在的中国政治形势,有些像1919年“五四”时期;至少,不比1919年差。 1919年,国内出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一系列罢课、罢工、罢市、游行示威爱国运动。又发展了“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所有这些,促进了马列主义思想、十月革命运动在中国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现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是,苏联人民经受了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战争、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锻炼;中国人民经受了抗日、反蒋、抗美援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锻炼。所以,中国现在虽然和1919年一样,人民无权,但是革命思想的社会基础却相当广泛深厚。 总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民是伟大的!虽有千难万险,道路曲折,因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4)
下一篇:中国革命的精神遗产到哪儿去了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