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2)

时间:2020-05-27 10:26:42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肖新民 - 小 + 大

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2)
 
 
7.6  拉曼光谱研究遇到的人和事
八十年代,江西师大物理系受到上海交通大学方俊鑫教授的关注和指导。方教授是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委,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获得了本省第一个物理学硕士点(理论物理)。他详细参观了近代物理实验室,向我详细了解了实验方面的教学科研情况,赞赏我们设置实验项目和发展方向的思路。他积极推荐,希望我们开展拉曼光谱方面的工作;并向校系领导郑重建议要购买拉曼光谱仪。不久后,我校得到国家分给地方院校的世界银行贷款。校、系共同决定,派我参加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物理类仪器的招标、评标工作。评标内容和我校有关的共17项,总值24.96万美元。其中,最贵的就是拉曼光谱仪及相关配套设备,共值约14万美元,当时是江西全省最贵的设备。引进项目得到学校批准后,我又主持了和拉曼谱仪的中标者——主机生产者美国EG&G公司的全部谈判工作。当时,这是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之一,全国这次只引进这一台。
1987年末,全套设备运到学校,由我、刘正东、王建模3人共同担任接机、验收工作。按合同规定,1988年1月,EG&G公司派了1位专家来我校装机、调试、培训,仅此一项,就要6000美元。他花了3天安装、调试,我们旁观、学习、记录。培训却只花了半天。这是因为我们早就从各个渠道收集了全套技术资料,早有周密准备。当面的培训,只是回答我们的一些关键问题、观察我们的试操作。例如,我们知道,错误操作,可能使强光进入探头,会造成严重损坏,我们防止强光损坏探头的措施,请他确认;他确认我们的理解和措施完全正确,也强调强光进入探头,必然使探头完全损坏,必须花4万多美元买新的,探头被强光损坏,EG&G公司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他高兴、意外地觉得我们学得很快,确认我们可以独立操作、维护这套设备。
拉曼光谱仪运到学校,自然有许多人很感兴趣,很想旁观它的安装、培训,增加有关知识。我的态度是“来者不拒”;并且希望,如能事先阅读技术资料就更好。到时不少人在现场共同观察,都有受益。为了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我早就拟定了规章制度,规定:接机成员的操作能力要得到EG&G专家认可;其他人员必须经3个接机成员考核、一致认可,才准独立操作。这项规定,得到校设备处长饶兴吉同志的大力赞许,转报主管副校长舒邦华批准立即实施,报系备案。
熊小华是个很有“特色”的人,他是近代物理实验教研室的教员之一,凭这个身份,他要求我复制全套钥匙给他,要得到随时独立用机的权力。我说,安装、培训的时候,你怎么不来看看呢。他不正面解释,却宣示是系领导、党总支领导指定要他这样做,他有这权力,不但独立用机,还要按系领导的指示管理这套设备。我出示设备处和副校长批准立即实施的规定。我取出整套技术资料的复印件,请他先看,需要开机学习,任何时候,我都可以陪同。欢迎他尽快学会。他只好拿着资料走了。几天之后,我问他资料看得怎么样?他说:“几百页,没看完,哪能那么快。”十几天以后再问,他居然说:“什么资料?啊,我不知放哪里去了。”此后,他不再提任何要求,我也不再过问他的那些事。系领导也没出面和我谈那些事。“系领导”器重、委派来“管理”的人,居然如此地毫无责任心,而且专业工作能力如此之低!那一帮人,和过去的走资派及其倚重的保皇派有什么差别呢!他们除了压制群众、进行“管理”之外,什么实事也不会干!
我不愉快地想到,正是那个系领导,说过:“我们利用的是一批人,给好处的可是另一批人。可以利用那一批人去办事,去买仪器,去申请硕士点。有了仪器,有了成果,申请到了硕士点,就应该由我们绝对掌握,这些好处给谁,只能由我们说了算。”而且炫耀“这就是领导艺术”!试问,这不就是走资派余孽吗!这不就是反动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手段吗!哪里还有一点党员干部的味道!
拉曼光谱仪验收完成后,我还是排除干扰,做了该做的事。
第一步,尽快做到熟练操作。不但启动、用机安全快速,而且能正确快速测量各种样品(固体、液体、气体,大中小体积),得到它们的正确的拉曼谱线,还要掌握排除和识别干扰谱线的能力。由此,也逐步积累保存各种标准样品的标准谱线和有关数据。
这时,还有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这套设备运到之日,物理系不具备安装它的房屋,是暂借化学系的房屋安装的。再过一年,即1989年初,物理系新楼完工之后,必须搬迁。我实在不愿由学校再花6000美元请美国专家来搬迁、重装。首次安装时,我特别注意到,这是细致的技术工作,要有熟练的“手艺”,而且要有一套专用工具。我细致观察,感到机械安装的问题,我加上王建模老师,有把握解决;困难在于光学元件的安装、光路的调整,每处几十微米的偏差,积累起来,就会使谱线紊乱,甚至光信号完全到不了探头,根本无法测量。我就特别注意专家的操作和专用工具的特点。我试图请美国专家留下专用工具,他却坚决不肯,不但不肯送给我们,卖也不肯。我就在一个多月的用机过程中,每次都特别观察各个机械元件、光学元件的运行情况,终于掌握了它们的运行规律,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偏差、出了偏差怎样纠正。我的观察、理解,和王建模、刘正东二位详细讨论研究,终于大胆决定,自己搬迁!自然,自行搬迁方案及万一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也书面呈报系、设备处和主管副校长正式批准。果然,1989年初,请了几位高年级学生帮忙出力,他们都有一些专业知识,知道移动仪器时的注意事项。我们大家一起,在雪后初晴的一个上午,天赐无尘低湿良机,花了2小时,迁移安装完毕,再花了不到一星期,我用自制的简易工具,将内部有变化的光路全部细调复原。一分钱没花,无故障高效运行到我1994年8月退休。我们每年开机时间都在1400小时以上,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用机优秀水平。
自行搬迁,一次成功,引起EG&G公司驻中国代理处的中国专家高度重视,他们曾来人查看,确认全套仪器重装重调的工作水平很高。一切用户,只有我们一家敢这样做而且极顺利地做成了。我们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相关用户的用机、维护,有重要借鉴意义。经中国专家负责任的介绍,先后有上海大学、山东师大、中山大学、南京师大、福建师大等兄弟单位派专人前来专题咨询或专题进修。他们来访,互相交流,我们也学到不少经验。
我们仔细用机过程中,又发现测量精度还有很大潜力:按公司规定的方式操作,其技术指标为,谱线的读数精度为2波数;我们改进操作方式,精度可以优于0.2波数。我们这些做法,在《光散射学报》《光学学报》陆续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
有了设备,当然应该发挥作用。首先是重大课题的科研。我们这个科研集体,逐渐有一些教师和实验员加入,接近10人。我们配合化学系有机纤维新材料研究作了重要的分子结构分析;配合本系理论物理硕士点共同对快离子导体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配合江西工业大学(后与江西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南昌大学)研究超晶格;配合江西省科学院研究超导体等等前沿课题。我们自己,也独立进行了许多重大前沿课题的研究。刘正东已进行量子光学研究好几年,已有较高造诣,因此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我和王建模配合他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这个科研集体自己,独立地作了碳60纳米粒子的研究(这是我退休前从未间断的主要研究工作,陆续观察到许多重要现象,积累了许多实验数据,做过不少理论分析),特别是其在10K(零下263℃)附近的超低温相变;还有“声致发光”,在全国第一次摄取到声致发光的光谱线。所有这些成果,都在国内外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获得省级奖励。特别是,我们集体的研究成果,连续在1994-2000年的第14-17届四次国际拉曼谱学术会议发表,收入John Wiley & Sons出版的论文专集。
这许多成果,有不少是我被迫退休、不能用机的情况下,将退休前测得的数据和实验现象带到广州,在工余时间,陆续思考、整理写成系列论文的。
除了重大科技前沿课题,我们还尽力为社会服务。我们接受省市公安、法院多次委托,鉴定各种样品(血迹、毛发、作案工具的脱落物等),为破案、定案作出贡献。公检法人员称赞我们,鉴定很有特点:权威性极高,无可辩驳;特征明显好认,不需要专业解释。而且,我们对标本不作任何附加处理,保持原样无损,如果对我们的测量不放心,还可以找其他单位或用其他方法鉴定。我们不仅提供了标本本身特点的信息,同时还提供了标本当时所处环境的信息(标本采集处的沾染物),这对破案定案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省公安厅领导要求我们,把这些做法整理成论文,由省厅推荐,在国家公检法部门的内部专业期刊发表。
1993年,以刘正东为首,积极申请“光学”硕士点,1994年初,获得批准,正式建立光学硕士点。拉曼谱仪器自然是“光学”点的主要设备,我是“光学”点的主要实验导师。拉曼谱成了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也是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重要场地。
1993年,我又申请到“公安物证数据库”“肿瘤诊断特异标记”“声致发光”(继续深入研究)3项省级课题。都预定1995年底完成。1994年8月,我只能遵命退休,只能交出3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上交没有用完的课题费;而且交出实验室的全套钥匙,不再有使用仪器的权力。我交出了钥匙,王建模、刘正东2位也气愤地交出钥匙给系领导,不愿再过问拉曼谱仪器的事。不久后,刘正东老师干脆离开江西师大去浙江大学当博士导师了。果然,熊小华成了拉曼谱实验室的唯一“主人”,别人不能用机,他自己也彻底没有开机(大概不会用、不敢用又不愿学习钻研),只是把实验室变成他自己赚钱辅导中考少年(熊大概自知无力辅导高考、更无力辅导考研)的场地。不过,如有上级领导或知名学者来访,则常请他们参观拉曼谱仪,这可以炫耀本系有高级设备。
1998年,发生了令人感慨的事。张树霖(北京大学教授,2016年国际拉曼谱学术会议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田中群(厦门大学教授,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竟青(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三位共同访问江西师大理电学院(原物理系),这三位都在拉曼谱研究方面造诣极高,而且在国内做过许多开创性工作。理电学院院长雷敏生陪同参观了拉曼谱实验室。刘竟青老师惊奇地发现:放置样品的真空小容器旁的气压表显示,容器内真空度仍然很高。张教授看得出,肖做过这种测量。雷院长也确认:这是肖新民1994年7月的测量现场,此后没人动过。三位来宾感慨地议论:肖用机水平极高,当时仪器内外清洁度极高,要不然,略有微尘粘附在真空容器口,必有缓慢漏气,用不了十几天,真空度就会降到0;可是肖的现场,过了1000多天,真空度还是很高!
张树霖教授激动地对雷敏生院长说:“这么好的设备,晾着几年不用。特别是,这么优秀的科研集体居然被打散了!你们学校,这是犯罪行为呀!”
后来,张、田、刘3位分别告诉我那次参观的情况和他们激动的感情。我感谢他们3位对我们科研集体成绩的肯定,感谢他们对学校某些人不良行为的谴责;对于我们不能使用仪器继续深入研究碳60纳米粒子性能感到特别遗憾。还说明主要责任不在雷敏生。除此之外,这种情况,有没有“惊动”校领导,我不知道;是否有别人陪同参观,我没问。
我在江西师大遇到的许多烦心事,再次证明,复活的走资派和老保以及资反路线的干扰破坏,使得可以正常进行的工作会变得很难。最普通的技术工作也会有阶级斗争的反映!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1)

下一篇:文革忆实  今昔对比(13)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