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4 06:10:59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古彭万俟轩 - 小 + 大
(19)余三虎造屋 村南头余家,连续两代都是人丁兴旺。余老五弟兄五个,到了他这一辈,又接连生养了5个儿子。余老五分别给儿子取名大虎、二虎、三虎、四虎、小虎。队里的社员都戏称他们弟兄5个是“余家小五虎”。 余家老三乳名“三虎”,学名余德富,和我年龄一般大。6年小学我们始终在一个班读书,1966年正好13岁。三虎不喜欢读书,特别不喜欢数学,他说一看洋字码就犯困。但他脑子并不笨,只是心思不在书本上,学不进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们都回了家。年龄太小干不了农活,就帮家里干些琐事和家务。余老五石匠出身,有一手开山凿石、雕刻打磨的好手艺。他见三虎回家后瞎琢磨,就告诉他,你别的学不来,就跟我干石匠活吧! 我们村紧靠山坡,村后就是海拔180多米高的女娲山。那时候,我们这里盖房子都不用砖瓦,四面墙都是石块垒砌,上面用麦草覆盖。与平原不同的是,平原垒墙多用土坯,只有地基才使用石料。我们这里得天独厚,靠山吃山,所以都是石墙到顶,这令平原地区的农民十分羡慕。 余老五让三虎学石匠有两层用意。一是学个手艺将来好在生产队拿工分。石匠在我们这里算手艺活,只要出工,每天都可以拿到同等劳力的最高工分;余老五的第二层用意,就是想带着三虎顺便开采石料,然后给5个小“老虎”盖房娶媳妇。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大虎已经19岁了,虽然还没说媳妇,但也到了提亲年龄。余老五多少还是有些后顾之忧的。多少人家盼儿子盼得眼发绿,他家虽然有五个生龙活虎的男丁,但羡慕是别人家的事,他自己可并不轻松。第一要紧的事就是建房子,而且一栋还不行,而是五栋。儿子与闺女不一样,闺女好打发,有就多给,没有就少给。儿子就不行了,没有房子就别想娶媳妇。你不仅要有住的房子,还要有成亲办喜事的酒席钱。儿子的房子问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是该抓紧时间了。五个儿子中,大虎喜欢看书,文革前初中毕业,毕业后被大队安排到农科队当农业技术员。他对父亲的石匠手艺不感兴趣。二虎那年16了,他一门心思想当兵,想去集体厂矿当工人。他也不喜欢石匠活。只有三虎不同,一听说让他学石匠,当即表示同意。他还约我跟他一起学,说他爹愿意手把手教我们。那时候我也考虑到盖房娶媳妇的事,所以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1966年冬天,我和三虎开始上山。那时候大人白天都要出工干农活。我们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们,夏天可以给生产队割牛草,冬天就没有我们合适干的活计了。那天一大早,余老五带着我们俩,分别扛着铁镐、铁锨,拿着锤子、錾子,兴冲冲上了后山。他把我们带到村后一个露出石块的地方说:先从这前面刨,什么时候刨到石头根部为止。 我们这里的山丘不高,也与西部那些整块石头似的大山不同。我们这里的石头都是很有规律地排列着,埋在坚硬的土层里。开采石头之前,需要先把石头表面或石头跟前的土层以及类似石头的膏皮清除干净,然后才能开采。我们一开始太轻视这个活计了,还以为土层很好清除,没想到难度还那么大。松软一些的土层还好,就怕那些与石头差不多硬的石膏皮。一铁镐下去,两手震得发麻,只能刨下鸡蛋那么大一小块。我们干了一天,最多只能刨出三四筐土。我们累坏了,两手也震裂出了血。晚上余老五收工回来,夸奖我们干得不错。他对我们手上出血一事不以为然,并说干石匠活这是常见的。“三天不见血,要得血憋胀”。我们俩拼命刨了七八天,终于在石头前面刨出一个一米宽、三米长、两米多深的塘子,而且露出石头底部。这时,余老五才开始教我们如何使用“撑子”(有地方叫楔,破碎石块的一种采石工具),如何掌钢钎打炮眼,如何装药点火,如何截取石料等。也许是受到感染的缘故,我突然对石匠这种手艺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起学了10多天之后,我也独自扛着铁锹、铁镐上山了。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两年多的石匠生涯。关于这段生活,我准备专题叙述。 三虎没有辜负他爹余老五的期望。很快就掌握了石匠手艺的全套本领,除采石,还学会了垒墙、石刻、打制石头工具,如石碾、石磙、石磨等。到1970年17岁时,他已是周围十几里小有名气的“石匠师傅”了。那时候,石匠手艺还是很受欢迎的,无论谁家,只要盖房就离不开他们。生产队对社员盖房是大力支持的,尤其是年轻人娶媳妇用的新房。生产队石匠出工建房时,一律由建房家庭按工时划拨同等劳力工分。那时农村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除了划拨工分外,开工、齐工(结束的时候)还要管两顿饭。这两顿饭是很讲究的,至少端上八到十个菜,还要上白酒。看到他们吃得嘴上油光光、喝得醉醺醺地,其他社员都很羡慕。 三虎不仅学会了石匠手艺,还为整个余家立下了汗马功劳。1970年之前,他和老爹一起(主要是三虎),起早贪黑开采了200多方(立方米)石料,为大虎、二虎弟兄俩每人建了三间新房。那时建房,只要四檐齐(房顶下面部分)就等于竣工大半,上面封顶所用的木梁、屋笆、麦草,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三分之一。1972年,三虎又开采石料为自己盖了三间新房,他的房子质量大大超过两个哥哥。因为房子上面没用一根麦草,全部是红瓦封顶,周圈还用三行红砖封檐。这在我们村还是第一家。其后的两年里,他又和爹一起为四虎、小虎准备了足够的建房石料,1975年冬天一气呵成,盖了两栋高大气派的红瓦房。大家都说,三虎真不简单,“小五虎”弟兄几个多亏了他。 我离开老家20多年,还是2007年夏天在城里一家建筑工地见到的三虎。三虎已经50多岁,背部微微有些驼,头发已白了多半。他在这家建筑工地做拌灰运砖的小工,每天工资45元。我取笑他这么大岁数还出来拼命。他说,你哪知道,俺家小三至今还没结婚,出来拼命是为小三盖房子哪! 我很奇怪,你盖了几十年房子,自家还缺房子? 他苦笑着说,过去那样的房子早已不行了!女家同意结婚的条件就是“上三下五”的两层小楼,不盖就不嫁过来。三虎还告诉我,他们家连续盖了两栋楼,大儿子、二儿子结婚成家后,他的家底不仅折腾得精光,还欠了4万多。现在盖房子不像以前了,建筑材料贵得很,一栋小楼至少七八万,庄户人靠那几亩地,就是等到牛年马月也弄不来那么多钱!现在小三(指他三儿子)在海宁(浙江)打工,一年最多挣两万。媳妇谈妥二年了,房子没盖好就不能结婚。没办法,只好出来挣钱帮补帮补“小三”。 我说,你不是有石匠手艺吗,怎么还出来干小工? 三虎说,石匠手艺已经过时了,现在谁还用?眼今盖房都不再用石料,地基用水泥浇铸,上面用砖头或砌块装填。再说他年纪大了,不干小工干啥?挣大钱的地方谁要? 我安慰他说,你们家已经盖了两栋楼,不简单哪! 他笑了:“话不能那么说。这些年全家省吃俭用,整个家业都拼在房子上面了。眼下大家都是攀比着,一家盖楼房,其他人家也得跟着盖,不盖女孩子就不愿嫁过来。现今女孩子都很现实,都考虑结婚后的小日子,才不管你家现在有钱没有钱呢?你以为农村房子盖得好,生活就真好了?其实大部分家庭都是因为孩子要结婚,没办法才盖的,就是借也得要这个脸面!就说我们家吧,前几年给老大、老二盖房子,亏空还没补上,现在又轮到小三了。等把小三的房子盖好,我们两口子就老了。手里没有积蓄,还欠几万块钱外债。我不干拿什么还债?不干恐怕连西北风都喝不上!再说,我们以后老了、病了怎么办?指望孩子们养活?笑话!他们现在都还靠打工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读书,哪来余钱养我们!你不知道,现在上学、看病贵得吓死人,上个幼儿园一年就要好几千块。我都担心他们以后日子怎么过!” 问起他们弟兄几个,他说都跟他家差不多,但二哥(二虎)相对要差一些。二哥有慢性病,常年吃药打针住院,二哥的三儿子今年30多了,因为楼没盖好,如今还没把媳妇娶家来。四弟(四虎)好一点。老四1977年招工去了煤矿,虽然煤矿早已停产好多年,但每月还能领几百块钱。说是到了退休年龄就能拿到1000多块,那时就好过了。 三虎还说,本来想借钱先把房子盖上再说,可弟兄几个都不宽裕,他也无法张口。现在他还欠着几个侄子的2万多没还,在他们面前就更难张嘴了。 我感慨地说,现在生活好了,盖房子反而比以前更困难了!他赞成我的意见。他说,他们弟兄五个幸亏是那年月。要是搁现在,非得有几个打光棍不可。那时老父亲领着他们连续建了5栋房子,接连娶了五房儿媳妇,没欠人家一分钱。要是今天这光景,非把老爹愁死不可! 写于2009年10月16日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冲浪篇】-(19)
下一篇:【红色江青】-(21)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