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1 06:41:02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121-125) (121)鞠躬道歉 承接上文,时间到了1944年。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毛主席决定局部反攻。因为坚持敌后抗战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根据地的人口有8000余万,军队47万,民兵227万,党员有90多万。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命令在适当之时出击日伪据点,消灭其有生力量,开始局部反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外因只是一个辅助。 1月5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发出《关于学习与发行毛主席三大名著的决定》。三大名著是指《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由此可见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和威望,这种威望不是谁给的,而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1月24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开始甄别工作,彻底纠正逼供信,平反冤假错案,毛主席亲自负责。毛主席主动承担反特扩大化的主要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这是毛主席的高尚品德。如果审干运动按照毛主席所强调的正确方法去做,是不会扩大化的。毛主席三令五申,不许搞逼供信,可是还是有人搞,然后毛主席发现问题,主动纠正,主动承担责任。 1944年1月25日是大年初一,又过年了,杨步浩带着一些礼物(一些吃的)来给毛主席拜年,毛主席热烈欢迎,回去后杨步浩给乡亲们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大家都很激动,很高兴。 蒋介石想进攻边区,但是国际国内都不允许,于是他又向共产党表示愿意谈判,其实还是溶共那一套,硬的不行来软的。 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顾全大局,毕竟国难当头,中共中央决定停止公开批评国民党,争取蒋介石转变政策,走到积极抗日的道路上。 2月8日,毛主席给罗荣桓写了一封信,非常担心他的病情。从1942年开始,罗荣桓得了肾病很严重。但他坚持带病工作,而没有及时治疗。毛主席希望他去医院好好治疗。 2月24日,毛主席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七大的准备工作和党的历史问题。会议决定毛主席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刘少奇作组织报告。 3月5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路线学习,工作作风,时局和方针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 此时饶漱石和陈毅发生矛盾,饶漱石揪出了陈毅之前的历史,毛主席写信保了陈毅,平息了争论。 3月19日《新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一篇纪念李自成起义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毛主席指示《解放日报》转载这篇文章,并列为整风文件,全党都要学习。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李自成起义胜利之后进了北京,但是起义军有骄傲情绪,生活腐化,并发生严重内耗,自相残杀导致最终失败。 国民党的人认为郭沫若这篇文章是在骂他们,但毛主席不这么想,毛主席想得很远,他希望大家都引以为戒。郭沫若这篇文章说到了毛主席的心里话,后来去北京,毛主席就说了一句名言:我们绝不做李自成。 4月12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一个重要报告《学习和时局》,此文被收入毛选。 4月18日,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一触即溃。 说蒋介石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真没错,别看蒋介石在日军面前一触即溃,胆小如鼠。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消灭八路军,虽然他假装谈判,但做的事情全是FAN共和破坏抗战的。 以毛主席的智慧,当然早就看透了蒋介石,但该谈的还是要谈,为了国家和民族,哪怕是一线希望也要争取。4月29日,我方谈判代表林伯渠,王若飞等人离开延安,去西安与国民党谈判。 5月初,毛主席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再次向整风运动中的受害者道歉,而且低头鞠躬。毛主席鞠躬时说: “如果你们不接受我的道歉,我将不再抬起自己的头,并且一定要鞠第二次躬。” 毛主席是多么的伟大而谦卑啊!我们要理解一点,毛主席这样做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品格,更是为了革命事业,革命大局。毛主席之所以那样受人爱戴,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可以把王明和毛主席对比一下,王明犯了多少错?多大的错误?但是不管同志们怎么批评教育,王明始终不认错。对比之下,是不是什么都很清楚了? 5月21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杨家岭开幕。这次七中全会足足开了11个月,先后开了八次全体会议。这是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也是党的历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会议。 会议有几个主要议题,讨论党的历史和路线问题,通过了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七大召开做准备。 从这里看出七大有多么重要,为了开好七大做了多少准备工作? 5月21日是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毛主席,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周恩来五人为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毛主席为主席团主席。在六届七中全会召开期间,由会议主席团负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毛主席代表政治局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召开党的七大的决议》。 5月22日,毛主席出席了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的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发表了《发展工业打倒日寇》的讲话。毛主席强调了工业的重要性。毛主席说: 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需要工业,要使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 同日,林伯渠将中共中央关于国共谈判的意见给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张治中,王世杰。张治中,王世杰两人直接拒收。这两人当然做不了主,这都是蒋介石的意思。 蒋介石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跟共产党好好谈判,那只是做给大家看的。 (时间紧迫,也累,没修改标点符号,请谅解。) (122)初次接触 因为国民党方面拒绝接受我方提出的20条谈判意见,为表示诚意,毛主席将20条意见改为12条,其8条口头提出,国民党方面依然拒绝。 6月初,国民党方面拿出了他们的方案,还是溶共防共那一套,要害就是一处--要共产党交出军权和政权,放弃根据地。很明显,毛主席是不会答应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6月5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毛主席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指示说:不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会议决定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彭真任主任。 之前的农村包围城市与现在的城市与根据地并重,是因为形势变了,共产党的力量大大增强了。之前连生存都不能保障去攻打大城市,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6月12日,毛主席会见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陕北根据地是被国民党长期封锁的,但是外国记者很想知道根据地的真实情况,所以向蒋介石提出访问要求,蒋介石不得不答应。但是蒋介石掺了沙子,派了国民党的一些记者,所以就成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毛主席热情地接待了参观团,和他们有充分的交流。 6月底国民党军在战场上继续溃败,国民党军在日军面前如此无能,让美国非常着急,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与蒋介石会谈。 华莱士表明了美国的想法,希望国共合作。美国非常需要中国战场顶住日军的压力,像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这样一触即溃,换做你是美国总统你也着急,不仅美国,苏联也着急。这牵连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世界的命运。中国战场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真正顶住日军的是共产党的军队,要不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军队一直在抗战,以蒋介石的领导中国可能早就丢了。 这一点美国人也看清楚了,所以美国派出了观察组去延安。蒋介石不希望美国与共产党接触,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蒋介石打仗不行,但是宣传还是下了大力气的。不择手段的诋毁共产党的抗日,不敢说自己的溃退,把抗战之功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这一切毛主席当然看得很清楚,所以在舆论的战场上国共双方交锋是更激烈的。 毛主席并不排斥和美国接触,准备机场迎接美军观察组。 华莱士回国后向罗斯福汇报。原话是这样的:蒋介石政府是一个由地主、军阀和银行家支持的落后无知的政府,广大民众普遍不喜欢国民党政府。但华莱士毕竟不了解中国,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认为只能去影响蒋介石,促使他采取进一步政策。他说除了支持蒋介石,好像也没别的办法。 6月29日,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专门讨论美军观察组来延安和国共谈判的问题。会议决定,由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出面接待美军观察组,由此可见,毛主席是非常重视和美国的交往的,我方诚意满满。 当时的会议已经考虑到,不管是抗战还是以后建国,都希望和美国友好相处,我们不仅充满善意,还在会议中确定了交涉中老实的原则,所谓老实,就是我们能办到的就说办到,办不到的就说办不到。 7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军发出《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指示说:为了适应我军发展,准备战略反攻及对付国民党可能发动突然事变的需要,整训现有部队,把我军的军事训练与政治工作极大的提高一步,为军队将来发展一倍至数倍准备条件。 超前的预见性,未雨绸缪,是毛主席的特点。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延安设宴招待在延安的美国侨民及中外记者团。 外国记者非常想了解毛主席,随后他们都单独和毛主席长谈了。 7月17日,延安举办卫生展览会,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展览会到月底结束,受到群众欢迎,随后下乡巡回展览。这里涉及到一个小故事。 毛主席平时就很关注人民的生活,他发现边区群众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喝生水、找巫师,特别是生产时,因为不注意卫生,导致婴儿夭折率很高,成人的死亡率也很高。 毛主席专门打电话把当时的延安市委书记张汉武叫来,毛主席问:你知不知道侯家沟有两个村庄的妇女不生孩子? 张说不知道,毛主席严肃的说:市委书记连人民群众不生孩子的大事都不关心,算不上人民的好公仆。 毛主席又说:是不是水有问题了,请中央医院的同志去把水化验一下好不好?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央医院派人去化验侯家沟的水,果然发现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中央医院随即处理了水,并帮群众治病。十个月之后,侯家沟的两个村子终于有婴儿诞生了,毛主席听到消息很高兴! 7月22日,美军观察组第一批人员在包瑞德上校的带领下到达延安,毛主席到机场迎接。 26日毛主席出席了延安为美军观察组举行的欢迎晚宴,毛主席还问谢伟思说:美国能不能在延安建立一个领事馆? 谢伟思是美军观察组的成员,还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此前和毛主席有过几次深入交谈。 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出美国建立领事馆?因为毛主席考虑到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就会发动内战,希望跟美国保持联系,阻止内战。此时还是1944年7月26日,我们的毛主席已经在考虑阻止内战了,这是多么的睿智,又是多么的仁慈? 要打仗,毛主席会怕蒋介石吗?共产党会怕国民党吗?当然不会,毛主席只是不想国家和人民受苦而已。 所以当时毛主席说: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是我党的既定方针。 留在延安访问的外国记者和美军观察组对毛主席、共产党和延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8月14日,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给美国政府写报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通过少量的弹药,自动武器、大炮和通讯器材援助他们将会发生直接的效果,如果中共应该得到美国的援助而我们不给,我们也许将失掉更多的东西。” 能够看到这一点,说明包瑞德是个有见识的人,8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毛主席亲自修改的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 8月18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认识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的意义,对美军人员给予热情而适度的接待,我们不应把他们的访问和观察当做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8月23日,毛主席和谢伟思进行了六个小时的长谈,谢伟思记录了他和毛主席的谈话,并写成报告给华盛顿,报告说: “照现在这样援助,只会助长目前国民党不民主的趋势,当援助能帮助国民党延续不稳定的政权时,国民党一直拒绝改革,它甚至会助长有法西斯思想的国民党领导人去发动一场内战,这场内战不仅给中国及战后世界的这个地区的和平带来灾难,而且会给我们在这个地区平时的利益带来灾难。” 经过和毛主席深入的交流及实地考察,美军观察组正确的判断了形势,给了华盛顿正确的报告和建议,那么华盛顿又是怎样回应的呢?这是我方与美方最初的接触。 (123)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城市工作部门的指示,要求地委以上各级党部须立即建立城市工作部,在党委与上级城市工作部领导下,专门负责管理城市及交通要道工作,不兼其他任务。 这是已经准备大规模管理城市了。 同时毛主席又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晋察冀分局和山东分局发出指示,指出满洲工作的开展不但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局面,而且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 所谓满洲工作,就是开辟东北根据地,东北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块地方,不但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还是战略要地。毛主席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而蒋介石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9月5日,一位中央警卫团战士在烧炭时因炭窑坍塌而牺牲,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战士,他的名字叫张思德。 毛主席知道后说: 张思德同志职务虽然不高,但他做过有益于人民的工作,像这样的同志不管职务高低,都要为他们开个追悼会,表示对他们的纪念。 毛主席表示,他要亲自致悼词。 9月8日,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在枣园操场上举行,毛主席亲自题写完挽词: “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横幅上写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正中间放着的花圈上有毛主席亲笔写的“永垂不朽”。 追悼大会在《国际歌》中开始,毛主席的悼词就是后来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期间又有两位美国记者访问了延安,一位叫阿特金森,一位叫怀特,他们和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一样,看到了真实的延安,写出了诚实的报道。 可是美国新任驻华大使赫尔利却不喜欢怀特的报道,赫尔利说:“像怀特这样的记者是成功推行美国对外政策的障碍,他们那些不利于国民党的评论将危及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很明显,赫尔利是坚决支持蒋介石的。 共产党方面提出了召开国民大会和改组政府,蒋介石自然不答应。10月9日,毛主席和谢伟思一起出席了八路军总部举办的舞会,两人又交谈了一次,毛主席说: 国民党还不准备妥协,我们愿意等待,我们在耐心方面有过长期锻炼。 10月11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毛主席写的评论《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文章说: “蒋介石的态度越变越反常了,他坚决反对人民改革政治的要求,强烈的CHOU SHI中国共产党,暗示了他所准备的反-共内战的借口,但是蒋介石的这一切企图是不能成功的,如果他不愿意改变他自己的做法的话,他将搬起石头打他自己的脚。” 10月14日,毛主席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文,要求派一部分八路军到河南去,建立河南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河南而斗争。这是中央军委第一次在电文中用解放军这个词。 10月30日,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的闭幕式上发表讲话,阐述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中的统一战线方针,这次讲话被收入毛选,名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文章说:“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 10月31日,毛主席主持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会议决定由王震、王守道等八人组成军政委员会,王首道任书记; 部队用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的名义,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以衡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这是八路军第一支南下游击支队。 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大会在延安东关机场举行,毛主席发表讲话。毛主席说: “你们要像王者之师一样,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忠实的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又叮嘱王震: “我们走了十年了,那里的人民在想着我们,盼着我们。你们回去后一定要站稳脚跟,再打出一个苏维埃政权来,中央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124)谈判 因为王震部要去湖南,毛主席还有一个叮嘱,请王震把侄子毛楚雄带到延安来。此时毛泽民、毛泽覃已经牺牲了,毛楚雄是毛泽覃的儿子。 美军观察组给华盛顿的建议是: 对国共双方要平等,不偏袒任何一方,给共产党的军队提供一些武器援助,帮助其抗战。 观察组的建议是非常正确而明智的。 但华盛顿方面并没有接受这个正确的建议,他们还是支持蒋介石,他们希望调解国共关系,组建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 因此华盛顿派出赫尔利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去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后赫尔利又飞往延安调和国共关系,得到蒋介石的同意,赫尔利代表蒋介石与共产党方面谈判。 11月7日,赫尔利抵达延安,延安热情的接待了他。经过几次会谈双方达成了一致,简称五点建议。 大意是:所有抗日政党与中立政治团体代表一起组建联合政府,按照孙中山的原则,建立民治、民享、民有的政府,联合政府执行进步与民主的政策,比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等等,所有抗日军队都遵守联合政府与联合国民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联合政府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可以看出毛主席为了顾全大局,做了很多妥协。11月19日,赫尔利将他与共产党方面达成的初步协议交给蒋介石,蒋介石直接拒绝。 两天后,蒋介石又给出了自己的条件(三点建议): 让共产党派代表参加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承认共产党合法,这些都是客套话,蒋介石的关键条件是要共产党交出一切军队。 如果共产党真的交出一切军队,那不等着被屠杀吗?所以蒋介石没有谈判的诚意,即使赫尔利来也没有用。 白宫方面依然支持蒋介石的条件,谈判陷入僵局。为了逼迫共产党接受蒋介石的条件,美国下令所有驻华机构中止与共产党商谈军事合作问题,并且把那些所谓倾向共产党嫌疑的外交官和军官,撤职或调离。 很明显,美国自己关闭了中美友好的大门。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展示了充分的善意,美军观察组读懂了,白宫也读懂了,但是他们选择支持蒋介石,尽管如此,毛主席并没有关闭中美交往的大门。 12月8日,毛主席、周恩来与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会谈,毛主席明确的拒绝了蒋介石的无理要求。毛主席说: 蒋介石提出的三点建议,等于要我们完全投降,交换的条件是他给我们一个全国军事委员会的席位,而这个席位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 美国的态度令人不解,五点建议是赫尔利同意的,现在他又让我们接受牺牲我们自己的蒋介石的建议,在五点建议中,我们已经作出了我们将要做的全部让步,我们不再做任何进一步的让步,由于蒋介石已拒绝成立联合政府,我们决定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组成一个独立政府的初步的步骤。 毛主席给包瑞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包瑞德也承认共产党对美军的合作态度几乎是尽善尽美的,可是他没有政策决定权。 以毛主席的智慧,以毛主席对蒋介石的长年观察,何尝不知道蒋介石的谈判毫无诚意,但为什么谈判一直在进行?包括后来的解放战争,也谈着。 毛主席是不想人民再受战争之苦,只要有一丝希望,都希望早日结束战乱。是蒋介石执意的要发动战争,这一点从没变过。哪怕是侵略者还在中国,国难当头的时候,蒋介石也没有手软过。 可是蒋介石又确实无能,在日军面前,一路溃退,要不是共产党在战斗,重庆早丢了,中国也会彻底丢。蒋介石是随时会投降的。而共产党既要逼蒋抗日,还要阻止他投降。 12月9日,毛主席主持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讨论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的问题。毛主席说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有四个目的: 组织沦陷区、加强解放区、帮助大后方、促进联合政府。 12月15日,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参议会上作了一个演说《1945年的任务》。 毛主席说:打倒希特勒明年就可以实现,我们唯一的任务是打倒日本侵略者。 毛主席号召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等待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把敌寇全部消灭和驱逐出去。 转眼到了1945年,1月10日,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作了一个讲话,这个讲话被收入毛选,名为《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 毛主席说: 我们必须在两三年内使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解放区做到粮食和工业品的全部或大部的自给并有盈余。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 1月31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写的一篇社论,题为《游击区也能够生产,也必须生产》。这篇社论被收入毛选。 社论指出: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游击区能够,也必须进行军民的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2月4日,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具体内容本文不细述。 2月13日是正月初一,毛主席知道乡亲们会来拜年,于是和朱德、任弼时等人提前去给当地乡政府拜年(枣园)。 毛主席等人还准备去乡亲们家里拜年,杨乡长说乡亲们不一定在家,还是我请一些老乡来热闹些。 于是毛主席等人准备了烟、酒、茶及小吃迎接乡亲们,互相拜年后,询问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快乐的时光过的很快,枣园的乡亲们依依不舍的送别毛主席等人。 毛主席等人一回到住处,附近各乡的乡亲们就赶来拜年了,军民一家亲,就是当时的写照。 (125)整风结束 七大召开 1945年3月1日,蒋介石在重庆发表演讲,坚持独-裁-统治,拒绝成立联合政府。还说准备搞一个委员会,负责管理整编共产党军队,派一个美国军官统率共产党军队。 蒋介石觉得有美国撑腰,底气十足,其实完全是白日梦。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此时的解放区已经茁壮成长。全国有19个解放区,陕甘宁边区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八路军、新四军等各种抗日武装有91万人,民兵220万人,解放区人口9550万。 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蒋介石凭什么接管共产党的军队? 3月16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讨论七大的准备工作,确定了七大的议程。 31日,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讨论为七大准备的政治报告草案和党章草案。 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病逝世,杜鲁门当选总统。当时是杜威和杜鲁门竞争总统之位,蒋介石认为杜威会赢,所以支持了杜威。但毛主席预测杜鲁门会当上总统,后来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预测正确。 杜鲁门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完全支持蒋介石。 当年6月,竟然把谢伟思等人逮捕入狱。谢伟思和毛主席多次长谈,正确的认识了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可是他的正确建议得不到白宫的认可,反而自己锒铛入狱了。 4月20号,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毛主席主持编写并多次认真修改的,对若干重要历史问题作出了总结,比如王明的机会主义错误,陕北根据地的肃反等等。 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毛主席的伟大,在此之前,王明的错误路线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决议很多内容是批判王明路线的。 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三次把决议的草稿给王明看,请他提意见。这是多么的谦虚和民主? 会议通过了这个决议,表明这个决议得到了全党的认可。同一天,王明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和全体参会者,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明确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坚决不认错的王明终于认错了,而且是写信公开认错。王明在信中说: “我郑重声明,中央根据七中全会这一决议的立场和精神与根据对我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所犯各种错误的性质和程度的认识,对我作出任何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结论,我都服从接受, 我认为中央应立即撤销我在党内的一切领导职务。” 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七大准备工作就绪,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开展整风运动、通过这个历史决议、批评王明的错误路线、准备召开七大,我们看起来顺理成章,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里面的艰难与智慧,要大家自己去揣摩。每一步,都是艰辛。 4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大预备会议。毛主席做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毛主席说: 大会的工作方针就是团结和胜利,团结一致争取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队伍,我们要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去打倒我们的敌人,争取胜利,而队伍中间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是我们的党,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要胜利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还没有顺利,前面还有困难,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谦虚,不要骄傲急躁。 会议选举出15人组成七大主席团。分别是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 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755名,代表121万党员。 大会秘书长任弼时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简短讲话。任弼时说: 在24年的奋斗过程中,我们党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已经掌握了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毛泽东三个字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旗帜,而且成为东方各民族争取解放的旗帜,我们应该感到荣幸,我们应该庆贺这个成功! 毛主席致开幕词,这个开幕词后来被收入毛选,名为《两个中国之命运》。 24日毛主席作政治报告,题为《论联合政府》(这个报告请大家自己看书或网上搜)。 25日朱德作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 2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写的一篇社论,《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也被收入毛选。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