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人民救星】连载(31-34)

时间:2018-10-11 09:53:3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31-34)

(31)中山舰事件
 
承接上文,当毛主席致力于农民运动时,蒋介石也没有闲着。
这都是近一百年前的事,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当时的人分为四条线:
共产国际的路线(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慢慢理解)、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汪精卫为代表的中左翼、蒋介石为代表的右翼。
理解这四条线,就能理解当年的历史。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我们在课本里都看到过,但具体怎么回事,很多人不知道。
要先了解背景,当时的国共合作是代表苏联的共产国际主导的,共产国际是支持国民党的,所以帮助国民党建设军队,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给人、给钱、给枪,当时的国民党整体都靠苏联,这个背景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还帮助国民党整党,有了国共合作,才有了当时全中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
蒋介石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意味着共产国际把枪杆子交给了国民党,它以为自己能控制国民党,但它不知道,蒋介石是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共产党,只是他不敢表示出来。
孙中山先生逝世,右翼支持的蒋介石慢慢掌握实权,当时的蒋介石是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监、广州市卫戍司令。
个个都是实权,校长这个资本让蒋介石风光了一辈子,所谓总监就是可以管着所有的国民革命军,广州司令更牛,整个广州他最强、他说了算。当时的国共要员基本都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在广州。
但是蒋介石的权力不够扎实、不够稳固,所以他要夺权,排除异己,彻底掌握实权。当时的蒋介石最害怕谁?
他最害怕共产国际,只要共产国际反对,他就会成为人人皆可诛之的贼。但他就是要赌一把,赌共产国际支持他。
当时有6个军,蒋介石指挥第一军,还有黄埔军校。其余5个军以及叶挺独立团是蒋介石指挥不动的。
而在第一军以及黄埔军校里,从上到下有大量的共产党,特别是政治干部,大多是共产党,当时是国共合作。中下级官兵,都是有革命热情的。
就广州来说,蒋介石只有一个师以及警察(相当于一个营),在军事方面蒋介石并不占优势,但他敢冒险、敢投机。
在半夜的时候他动手了:
1 黄埔军校、第一军的共产党员全部被软禁、扣押。
2 把汪精卫以保护为名软禁起来,当时的汪精卫是国民党一把手,名头很大,就是没有实权。
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常委主席、国民党中政委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看这头衔,一个比一个牛,却指挥不动一兵一卒。
3 把海军的代理局长李之龙抓了,李之龙是共产党员,海军局局长,是个实权吧?其实当时的大量领导岗位都是共产党员。
4 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
5 以保护为名,包围了苏联驻广州领事馆。
蒋介石命令中山舰开到黄埔来,然后污蔑中山舰想造-反,想绑架蒋介石,在广州紧急戒严。这叫贼喊捉贼。
蒋介石算什么?要抓汪精卫那才叫造-反。蒋介石因此污蔑共产党要造-反,这就是中山舰事件,也叫三二零事件。
当时被抓的学生、以及军人、李之龙等,都是半夜从被窝里拉出来的,有这样造-反的吗?特别是李之龙,正在家里睡觉呢。这叫出其不意。
这是一次冒险,当夜蒋介石等人彻夜未眠,太紧张了,而且要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就像赌博,赢了,就掌握实权了。输了,就身败名裂了。就看对方怎么应对。
毛泽东闻讯立即决定反击,之前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散布谣言,污蔑共产党,毛泽东就有预感。他立即和周恩来、李富春商量对策,周时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李时任第二军副党代表。
他们一致认为:蒋介石是非常劣势的,只要共产党反击,完全可以干掉蒋介石。联系在广州的国共要员一起去叶挺那里开会,通电讨蒋,开除蒋介石的党籍、免了他的军权,蒋介石才是造-反。
但这需要共产国际的支持,蒋介石敢对付共产党、敢对付汪精卫,但是他不敢对付共产国际啊。
蒋介石连夜和其他几个军长通电话,只希望他们保持中立即可。谭延闿第二军、朱培德第三军、李济深第四军、李福林第五军、程潜第六军。
这几个军本来就和蒋介石矛盾很大,但一时之间他们也搞不清楚情况,当然不敢随便动手。他们要等上面说话,这个上面就是共产国际以及汪精卫。汪精卫是名义上指挥他们,可是汪精卫被软禁了,联系不到外面。共产国际是有实际的影响力。
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共产国际,当时已经戒严了,毛泽东冒着危险去了苏联军事顾问团住处,见到了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以及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的儿子)。
毛泽东陈明厉害,请共产国际立即出手。共产国际只要表明态度反对蒋介石,其他人和军队就会一致讨伐蒋介石。
但是季山嘉不敢做主,他要请示共产国际,陈延年也不敢做主,要请示中共中央,等了一晚上,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回电: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
蒋介石冒险成功了,这一退让,就注定了一年之后的四一二大屠杀。
这段历史让人痛彻心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明明掌握着优势的权力、大好的环境形势。以汪精卫为首的中左翼是反对蒋介石的,其他几个军是反对蒋介石的,蒋介石根本就是孤注一掷,用全部身家赌一次,就赌共产国际退让。
拿着一把好牌,不但牌好,手里也有好多炸,结果却输的那么惨,然而这是真实的历史。
毛泽东很伤心、失望,他预测的全部变成现实:第一军以及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全部被赶走,蒋介石掌握了实权,将更加得寸进尺。汪精卫下台了,从此以后,蒋介石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
蒋介石真正的掌握了军权。这一步,是蒋介石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从此以后直到死,蒋介石都牢牢掌握着权力。其他军阀虽然不服,那也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本来其他几个军长和蒋介石是平起平坐的,从此以后都成了蒋介石的手下了。
就这一步退让,痛心疾首。这一错,满盘皆输啊,注定了后面民族的苦难。
这就是后来批判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为了所谓的团结,毫无底线的退让。别人扇左脸,还把右脸送过去。
共产国际和陈独秀认为,只有妥协才能团结蒋介石。
毛泽东认为,只有斗争,才能团结蒋介石。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句话,背后是多少生命和鲜血啊。
那些被赶出来的军人和学生,毛泽东主张建立独立式的军队,又被陈独秀拒绝了。
汪精卫也很伤心,辞职出国了。头衔那么多,名头那么响,关键时候没一点用。论资历、论名望、论地位,不知甩出蒋介石几十条街,但又有什么用?
汪精卫也想反抗,但是共产国际不支持。共产国际都退让了,他拿什么反抗。他拿自己的嘴皮子去反抗蒋介石的枪杆子吗?
蒋介石都造-反了,还退让,他这个一号还做的有什么意思?
于是,他伤心出国了。
对汪精卫的评价要分阶段,要实事求是。早期的汪精卫是公认的革命人物,国共都认,毛泽东两次做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那也是汪精卫点名的。汪精卫是个很悲剧的人。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不忍细读,因为惨不忍睹。
 
 
(32)一退再退
 
中山舰事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取得完胜,而且共产国际要求中共一切听国民党的,对于明显的排-共行为,共产国际只有退让,还送了五千支枪给蒋介石。
看到没有,蒋介石主动的搞了中山舰事件,污蔑共产党要暴DONG,共产国际却送他枪,换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样?当然是继续搞事情,继续夺权了。
本来国共合作是平等的,权力也是相当的,甚至共产党影响力大的多,孙先生在世,谁攻击共产党还被他训斥、处罚、开除出党。现在到了这个局面,竟然要求一切服从国民党,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大约两个月后,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届二中全会,由蒋介石、谭延闿、谭平山组成大会主席团,蒋介石是主席团主席,蒋介石已经是老大的架势了。
毛泽东以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代理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席会议,此时还是国共合作,还没有撕破脸。
蒋介石等人提出了《整理党务案》,还提了个国共协定八条提案,大意是:
从中央到地方党部的执行委员人数,共产党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共产党要改善对国民党的言论;
共产党的全部名册要上交;
中央党部的部长只能由国民党担任;
凡是国民党员,不得在外有其他组织和行动、不能以国民党的名义搞集会;
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有什么指示,要先让国民党中央通过;
国民党员不得私自加入共产党,如果加入了,以后不许再进国民党;
违反规定的将开除党籍,视情节轻重处罚。
如此过分的规定,条条都是针对共产党的,可以说是将共产党的领导权剥夺的干干净净,先夺军权,再夺党政权,想干什么不是昭然若揭吗?
这种过分要求国民党左派反对、中共大多数也反对,如果投票,可以轻易否决。
但是别忘了还有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支持,而且要求中共必须接受。中共开会讨论这个提案,彭述之、张国焘奉命主持会议,逼着所有人签字同意,不同意就是和党对抗,要受党纪处罚。
只有毛泽东不签字。
别动不动把共产国际抬出来,随便你怎么处罚,我就是不签字。明知是错误,为什么要做呢?这就是毛泽东的原则性:原则问题,决不妥协。
国民党左派和右派争的不可开交,左派相信中共绝对不会接受这种过分提案,没想到等来的是 中共已经同意的消息。搞的那几个左派惊讶不已。
本来国共合作刚开始,共产党是占优势的,现在成了孤家寡人。
想一想后来,不管国民党经历多少分裂,都没人替共产党说话,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种一次次的退让就是原因之一。
何香凝气的拍桌子,骂蒋介石等人:孙先生尸骨未寒,你们这是反对三大政策。
彭泽民气的说不出话,跑到孙先生遗像前哭。柳亚子也是气的说不出话,只是在何香凝说话时鼓掌。后来柳亚子私下里向恽代英建议:刺-杀蒋介石。
这几个左派后来都气的走了,整个国民党没人再亲共了。国民党右派的意志逐渐成为全党的意志。
5月22日全会表决,虽然毛泽东、恽代英等人反对,国民党左派也反对,还是通过了。《整理党务案》成为《整理党务第一决议案》,八条提案成为《整理党务第二决议案》。
谭延闿成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兼国民政府主席(都是虚职),蒋介石的亲信张静江任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蒋介石任组织部长兼军人部长。蒋介石从此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
不久,毛泽东、林伯渠、谭平山都辞了部长、秘书等实权职务,这就是刚通过的决议案。
1926年7月9日,广州召开北伐誓师大会,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他的军事顾问团是苏联人,顾问团团长是后来的苏联五大元帅之一: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又叫加仑将军。
所以国民党的强大是苏联一手扶植起来的,国民党本来是没有一兵一卒的,苏联不但给人给钱给枪,还教蒋介石怎么打仗。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所以共产国际才会这样一次次压着中共,要求一切听国民党的,苏联以为自己能控制蒋介石,谁知蒋介石把他们利用完了就一脚踢开他们了,这是后话。
在苏联的支持指导下,在国共合作,全国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下,北伐取得节节胜利,蒋介石就这样突然崛起了。当时的北伐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吴佩孚的直系、孙传芳的皖系、张作霖的奉系。
蒋介石只是名义上打败了他们,真正终结军阀混战的是毛主席。
与北伐同时进行的就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农民是很穷很苦的,百年国耻之下,谁都来敲骨吸髓,农民有多苦,可想而知。所以他们热烈的支持北伐、投入国民革命,他们以为自己的好日子终于来了。那时的蒋介石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很多地方成立了农会,农民被组织起来,自然就让乡绅、地主、土豪害怕了。
毛泽东看着兴起的农民运动很高兴,此时长沙正准备召开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毛泽东是他们的导师,他们邀请毛泽东回长沙指导会议。
毛泽东正准备回去,却接到中央通知说是有紧急会议,这就是1926年12月的中共中央“十二月特别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说农民运动过火了、幼稚、妨碍统一战线、糟的很。
会议提出要限制工农运动,毛泽东以及湘区委提出要搞土地革命,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反对。
开会表决,又逼着大家举手,举手就意味着要限制工农运动,毛泽东不愿意举手。
陈独秀说:上次整理党务案你就对抗党的决定,现在又想对抗了是不是?
我们知道毛主席是个非常维护团结、拥护党的人,他勉强举手了,因为他只能如此。
毛主席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离开湖南一年了,一直在武汉、广州等地工作,湖南的农民运动是搞的最好的,但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的很”呢?他还是想亲自看看。在没看之前,他不能对抗党的决定。
因此这次会议还没结束,毛泽东就抓紧时间回湖南,他要亲自看看农民运动到底怎么样,这就有了后来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面我会专门发文解读。
12月17日,毛泽东带家人回到长沙,住在长沙望麓园。
12月20日,听说毛泽东回来了,长沙人民很高兴,正在召开的农民代表大会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会,欢迎词真诚而热烈。
毛泽东在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中上台了,他演讲了近两个小时,然后回答代表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参加他们的讨论。
12月27日,农民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毛泽东又作了演讲。大会通过了40个决议案,发表了大会宣言。
这次会议是很有意义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苦了几千年的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代表大会,自己商量事情,自己解决问题。一直被人看不起,包括陈独秀等人也看不起。是毛泽东觉醒了他们,教育了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 
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多年奔走呼号,一直以来,湖南的工农运动在全国是搞的最好的,对工农运动的贡献,毛泽东是居功至伟的。
如今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邀请毛泽东回来共商大计,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33)暗流涌动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无知。当我认真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想到这句话。我们对历史知道的太少太少了,那些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自不必说,这段历史是完全不知道的,也不屑于知道。
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大概也就知道因为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就像别人给你这个结论,然后你复读一遍就行。
其实中山舰事件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重视的不够,国共合作的破裂从中山舰事件就开始了,这是一个标志。
蒋介石都全面夺权了,把其他人都赶走了,还不叫破裂吗?
毛主席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毛主席对斯诺说:这是蒋介石的第一次政--变。我认为毛主席的这个判断最符合事实。
我再梳理一下:蒋介石已经和右派合流,开始排共了。掌权之后,立即开始北伐。
苏联和共产国际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鲍罗廷表态。
此时的中共是陈独秀掌权,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毛主席辛辛苦苦写的文章,陈独秀多次拒绝刊登,可见对毛主席的排斥打击到了什么地步。
为什么鲍罗廷和陈独秀总是对国民党妥协呢?
因为他们想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维持这个国民政府,还指望蒋介石北伐。希望蒋介石北伐成功,统一全中国,然后国民政府国共合作一起治理中国。
这真的是痴人说梦啊,而且鲍罗廷和陈独秀不但不相信工农群众,还害怕工农群众,这个事历史一般不愿写,写出来丢人,但这是事实。
从名义上说,鲍罗廷和陈独秀都是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但是从思想上说,他们真的不配。不但不配,而且给革命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个看到工农运动兴起的人,不但不高兴,还害怕,打压。这是共产党人吗?
真正的历史在书上不一定能看到,需要自己去认真探索。
为什么要北伐?北伐的功劳是谁的?这个另外再写文章分析,本文不说了,什么都说就没有重点了。
鲍罗廷和陈独秀总是幻想国民党能够友好对待共产党,不管是对国民党左派还是右派,都抱着幻想。他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工农,只相信国共合作才能革命成功,生怕国民党丢下他们自己革命似的。
蒋介石夺权后,毛主席被迫辞职。毛主席主导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形势大好,陈独秀却很恼火,说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过激了、激怒了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大局,批评毛主席。
毛主席也想亲自到农村看看,就借此机会下去调研了,才有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个报告我已经分析了。
北伐顺利进行,于是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都到了武汉。因为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妥协,还没有撕破脸,所以国共两党还在一个政府工作。
毛主席从湖南到了武汉,开始筹办湘鄂赣农讲所,后来改名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毛主席是个大忙人,他从来没有脱离群众。不管是长沙还是广州、武汉,只要他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一般都有他。还有每逢纪念日,比如十月革命纪念日、五卅惨案纪念日、沙基惨案纪念日,毛主席都会率领群众,走在最前面示威游行,都会发表演讲。好几次下雨,游行也没有停止,这些都是正史所记载的。
我们印象中的毛主席是领袖的形象,青年毛泽东不是这样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领导各种工农运动。而且到处讲课,当时有很多培训班,工、农、军各种都有,毛主席都去讲过课。所以工农群众对毛主席最熟悉,也最信任。
青年毛主席的文章基本都是熬夜写的,白天都是忙工作,或在外面跑。
此时,国民党准备召开二届三中全会,而蒋介石准备另立中央了。他的北伐军总司令部在南昌,他认为自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没有他,开会都是无效的。他想在南昌开会,自己主持。
1927年3月6日发生了赣州惨案,蒋介石派人杀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陈赞贤。2月底湖北阳新县发生了阳新惨案,土豪劣绅地痞流氓在全县作恶,还把省农协的九个人浇上汽油烧死,凶残歹毒令人发指。都是受蒋介石之命,针对共产党干的。
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武汉召开,因为蒋介石不肯参加,这次会议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占了优势。
毛主席等人提交了《农民问题案》,全会成立了一个中央土地委员会。
3月26日,中央农讲所全体师生举行了“阳新、赣州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主席作了演讲,然后又率领大家游行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要求惩办凶手蒋介石。
这就是毛主席,总是和工农群众在一起,总是冲在前面。这些都是正史记载的,没记载的肯定还有。
3月30日,全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毛主席是临时常委之一。
4月2日,成立了土地委员会,毛主席又是领导成员之一。
这次全会还作了两个决定,免去蒋介石的各种职位,只剩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请汪精卫回国。这个决定是正义的,因为蒋介石上次的会议,自己各种夺权,本就是非法的行为。
毛主席等人还组织了“处理阳新惨案委员会”,派部队到阳新打击反-革命,枪毙了十人,十一人被判刑。
4月4日,岸龙出生了,毛主席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持开学典礼。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的,这个多次说过。
这个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毛主席也做了很多事,只能简单叙述。
蒋介石已经开始和资本家、土豪劣绅勾结了。
毛主席把精力集中在农讲所的教学以及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农讲所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农民运动的种子,把他们撒向全国,遍地开花。
在中央会议上,毛主席集中提出要搞农民运动,要搞土地革命。其实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雏形,还没有形成口号。
搞土地革命,鲍罗廷和陈独秀就不支持,但毛主席在各种会议和文章、演讲中,已经反复的讲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怎么搞、为什么要搞都说的很清楚。后来的土改就是执行毛主席的思想。
我们来看这次会议《对农民的宣言》的一段话:
中国国民革命最大部分的目标(这是当时的文风,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在于使农民得到解放,农民如不得到解放,国民革命不能完成。
因此,革命需要农村的一个大变动,必须使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及一切反革命派的活动,在农民威力之下完全消灭........
其余我就不引用了,毛主席的思想是对的,只是当时没能实行。
最懂农民力量的人就是毛主席,当时的中国革命,最需要依靠的就是农民。这个最重要的点是毛主席最先认识到的,而蒋介石、鲍罗廷、陈独秀、汪精卫等人都不懂农民,看不起农民。
这个期间毛主席作了大量的演讲,写了大量的文章,但入选《毛选》的只有两篇,这是一个遗憾。
 
 
(34)鲜血浇不醒糊涂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日,毛主席正在武汉出席中央土地委员会的会议。毛主席正忙于刚成立的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委会的工作,领导全国农民运动。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让毛主席领导农民运动是最合适的。
武汉国民政府正常的工作被蒋介石的政-变打断了,4月18日,蒋介石公开的另立中央搞分裂,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个南京国民政府从成立开始就是非法的、无效的。
当天,这个政府就发布第一号通缉令,把毛主席、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共193人都通缉了,这是从法律上排斥异己,斩尽杀绝。
4月22日,武汉的国民政府发布《讨蒋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去此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签署人包括毛主席、宋庆龄。请大家记住这个排比句,不管蒋介石怎样修饰自己,他都是叛徒、蟊贼,彻底的背叛了革命。
第二天,武汉举行30万群众的讨蒋大会,专门声讨蒋介石。
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联名发布了一份可笑的宣言---《国共两党领袖联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宣言说蒋介石 绝无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公开的为蒋介石辩护。
仅仅一周后,蒋介石就举起了屠刀,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之前的赣州惨案、阳新惨案算什么?
去年的3月20日,蒋介石已经政-变了一次—中山舰事件,过了一年,不但不吸取教训,还为敌人辩护,这个宣言从思想上解除了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武装。而蒋介石已经磨刀霍霍了。
4月6日,张作霖就冲进北京的苏联大使馆抓人,把苏联外交人员及李大钊等60多人抓捕了。
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好同志英勇就义,李大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一个牺牲。
他说: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李大钊的话惹怒了敌人,敌人行刑时故意拖延,28分钟才死。就是死,都要让李大钊受尽折磨。张作霖后来被炸死,活该,没有千刀万剐算便宜他了。
四一二在上海的过程就不说了,一搜索就有,三天之内有三千多人被杀害、五千多人被捕、三千多人失踪。蒋介石把这个任务交给白崇禧---一个坚决反-共的军阀,交代了一句话: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
不仅仅是上海,凡是蒋介石及反共军阀统治的地方都发生了大屠杀,到底有多少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被屠杀,是没法统计的,天知道!离武汉国民政府仅仅十里地的汉阳农村,土豪劣绅也残杀农民,其他地方能幸免吗?
(当时还有很多好同志在斗争,比如恽代英、邓演达、蔡和森等等,毕竟这是文章不是书籍,也没有必要罗列。重点写毛主席,毛主席可以代表他们。在这几个月的白色恐-怖中,无数的好同志牺牲了)
与四一二一样被人熟知的还有马日事变,1927年5月21日,长沙的军阀许克祥又大肆的袭击共产党人,屠杀工农群众。十几天内,一万多人被杀。这个许克祥不是蒋介石的人,而是属于武汉国民政府。
这就是事情的可怕之处,军阀有三方:北洋的、蒋介石南京政府的、武汉国民政府的。这三方是杀来杀去,但是对共产党和群众,却是同样的举起屠刀。 
此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举行了北伐誓师大会。
共产国际终于清醒了,发表宣言说:蒋介石被帝国主义收买了,是工人运动的敌人。
有人为许克祥辩护说这是军民冲突,毛主席据理力争说这不是冲突,是反-革命事件。最后决定派唐生智作为政府代表回湖南处理马日事变。
湖南的农民运动是搞的最好的,惨案发生后,有的同志跑到汉口来找毛主席说明真相,因为陈独秀不许工农群众武装,导致遭受敌人袭击时无力还击。
陈独秀是多么糊涂啊,军阀到处举起屠刀了,他还不许共产党人和群众武装自卫。这不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吗?
1927年4月27日—5月6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毛主席提出要搞土地革命,把农民武装起来,建立农村自治政权。
那么多好同志和群众牺牲了,陈独秀竟然还在坚持错误,打压毛主席等人的正确主张,还把毛主席的职位剥夺,只剩下一个中央候补委员。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可见陈独秀有多么霸道:任弼时代表青年团中央宣读一份意见书,支持毛主席的观点,要反击蒋介石,发展自己的武装。
陈独秀把任弼时手中的意见书抢过来撕的粉碎,吼道:这是党的会议,青年团没有资格发言。
党由这种人把持,革命事业怎能不遭受损失?
此时的毛主席非常痛苦,蒋介石已经叛变,汪精卫政府也即将叛变,军队已经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和群众了,苗头已经很明显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共产党了,如果共产党的五大能作出正确决策,大力发展农民武装,搞土地革命,则事有可为。可是我们已经被人杀的血淋淋,陈独秀还是不愿反抗,还主张对国民政府妥协。
看到很多好同志牺牲了,看到更多的同志还要牺牲,毛主席的心情无比沉重、悲凉。毛主席的正确意见陈独秀根本就不许会议讨论,还把毛主席赶出了领导层,看到革命事业即将遭受更大损失,自己却做不了什么。
 
在极度的郁闷中,毛主席和杨开慧到了黄鹤楼,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毛主席没有停过,一直在工作,在努力挽救,只是他的思想不能被执行。
湖南的革命事业和农民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大家纷纷请求毛主席回来,只有毛主席回来领导他们才觉得有希望。此时的湖南正是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毛主席不顾危险,向陈独秀申请回湖南。
毛主席到湖南农村调查实际情况,此时唐生智也回湖南处理马日事变,很快,唐生智就和反动军阀合流,也开始公开反-共,还想要谋害毛主席。
毛主席带领党组织和群众勇敢斗争,唐生智向汪精卫告状。然后陈独秀命令毛主席立即回武汉,责怪毛主席在湖南组织暴-动反对唐生智。
陈独秀真是个敌我不分的糊涂人。
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大力培养学员的军事能力发挥了作用,5月13日,驻守湖北宜昌的第14独立师叛乱,又是武汉国民政府的部队,可见汪精卫根本管不住这些部队。准备攻击武汉,直指武汉的国民政府。
而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都北伐,到北边打仗去了。会议决定以武汉当地的一些部队加上农讲所的学生军组成平叛军,很快就剿灭了叛乱。这说明毛主席训练的学生军是非常能打仗的,也说明毛主席英明,早有预防,以备不测。
要不是这些学生军,很可能武汉国民政府就要被这个师的叛军端掉了。那可真是个大笑话。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民救星】连载(27-30)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35-38)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