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人民救星】连载(3-4)

时间:2018-10-02 00:00:0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3-4)
(3)三伢子三段佳话
 
石三聪明好学的名声传出去了,又引出一段佳话。
有一次,石三小朋友去外婆家玩,路上被一个姓赵的富二代拦住,
站住!!
听说你聪明,本少爷出道题考考你,答出了让你过,答不出就从我胯下钻过去。哈哈。。。
石三双手叉腰:你问
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是什么意思?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
石三脑筋一转:分开是赵元帅的赵,有钱没钱的钱,龟孙子的孙,有理无理的理。
合起来就是:
大宋天子赵匡胤说:有钱的龟孙子都不讲道理。
富二代不禁面红耳赤,遇到高手了,赶快闪。
这个富二代实在不长眼,你找谁不好找这个聪明过人,嗜书如命的石三同志?活该你倒霉。石三同志脑子很好使,这种挑战弱爆了。
后来石三转学了,学校远,要带午饭去学校吃。
有个新同学叫黑皮,家里很穷连中午饭都吃不上,别人吃午饭他都饿着肚子。下午放学回家才能吃上饭。
石三同学发现后,每次都把自己的午饭分一半给他吃。
后来毛母发现石三到吃晚饭时突然饭量大增,石三就如实告知。文七妹是个善良的人,以后就给石三准备两份午饭。
 
此时石三识字越来越多,就开始看杂书了,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老师教的都是四书五经,正经书就变成杂书了。石三上课总是偷看,老师就会阻止。考他课文他又都能背出来。
有一次老师有事外出,叮嘱学生们好好呆着背书,不能出去。老师走了,石三同志自由了,立马跑山上去玩。
一般的小孩也就是贪玩,可是石三不同,他边玩边背书,摘了果子回来,既给同学也给老师,有福同享。老师不吃这一套,没门。
我说了不许出去,你为什么不听?
闷在屋里,头昏脑胀,对学习不利。
还敢顶嘴?
那你罚我背书吧。
..........
老师比富二代聪明多了,背书哪难得倒你?灵机一动,指着院子里的天井说,你作首诗赞扬一下天井。
石三小朋友略一沉吟: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老师服了,这伢子真是不得了。
别说老师,一百多年后的我看到都服了,此时石三只是13岁
(读书读的晚,最快乐的9年时光在外婆家和小伙伴一起玩,外公外婆舅舅等都很喜欢三伢子)。
他不仅快速的作诗完成赞美的任务,
还暗指老师教育方式不对,不该阻止我看小说,不要总是用四书五经教我们,也不该把我们闷在屋里。
这学生开始教起老师来了,而且老师还很服气。
这首诗简单,优美,通俗易懂。不服不行啊。
不是我们吹,毛主席真的是从小就聪明过人,心地善良。
 
 
(4)至孝至善好少年
 
很快石三到了14岁,父母给他张罗了一门婚事。对方是个年轻漂亮的好女孩,性格好还能做家务。
石三同志非常反对这种封建包办婚姻。没有感情的陌生人,坚决反对。
但当时还是清朝,大家都这样。而且父母非常满意这个媳妇儿,母亲一直很辛苦,都快积劳成疾了,石三实在拗不过。所以婚结了,但是是有名无实的夫妻。
石三连手都没牵过,不把她当老婆,这位罗姓女子3年后就得痢疾死了,还算毛家人,进了毛家坟,进了毛氏族谱。
客观的说,罗姓女子是不幸的,没有错,她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但是石三也没有错。他有他的原则。
夫妻俩艰苦奋斗家境越来越好,田地增加了,还开始贩卖牲畜,粮食,所以后来毛主席自己给家里划的成分是“富农”。
石三天性善良,受母亲的影响极深,母亲一直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能帮别人的一定帮。虽然家境好了,但她并不是做阔太太,家务,耕作更加繁重。
有一次石三去外婆家,这次没遇到富二代,遇到一个挑重物的老人,石三毫不犹豫帮老人分担重物,多走了十几里路专门把老人送到家。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衣服单薄的少年,当时很冷,石三就脱了自己的衣服给他。
父亲叫他去收账,他不想沾钱但不得不去,路上遇到一些穷苦百姓,把钱全分了。
还有著名的四阿婆的故事,石三长大了,不是那个偷果子零食的小孩了。大雨将至,他赶回家收谷子,看到四阿婆正在着急的收谷子,马上去帮忙,结果自己的谷子全冲了。
这些都是有记载的事,相信更多善事我们都不知道,因为这些石三经常和父亲发生矛盾,父子关系一直不和睦。
石三读了5年私塾,在父亲眼里这足够了,识字,算账,做农活。于是石三在家里白天务农,晚上帮父亲算账。这些是父亲要求的,但不是石三喜欢的。
石三喜欢看书,到晚上总是点灯熬夜看书,父母总催他快睡觉,他就用被子遮住光,继续看他的杂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有一次母亲生病许了愿望,石三替母亲去上香,按照老风俗,提个小凳子,走十几步就跪拜在地,口中祈祷:南岳圣帝,阿弥陀佛。这样走了20多公里。
由此种种,可见毛主席从小是至善至孝之人。
石三的求知欲很强,三国水浒看完了,小小的韶山冲没什么好书让他看了,之前提过文家是个较大的家族,石三和外婆家很亲。于是从文家表兄那借书,其中有《盛世危言》以及类似书籍。
石三开始懂事了,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生死存亡他时刻放在心上,并为此操劳一生,忧国忧民。
石三天真烂漫的童年,少年结束了,从此他的心里国家和穷苦大众是第一位的。
他想继续读书学习,父亲不肯,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儿子跟在身边帮忙多好,后来毛父和别人发生冲突打官司,本来是有理的,但是对方是有文化的大户人家,毛父深感没文化真可怕。




有理不会说,对方无理可以强词夺理,自己没读多少书,现在被人欺负了。毛父深受触动,决定支持石三继续求学。
百姓苦难日益深重,此时长沙发生饥民暴-动,抢粮食。腐朽的晚清官府镇压了饥民,斩首示众。此事给少年毛泽东极大刺激,一定要救国救民。
老百姓在受苦啊,毛父贩卖粮食也被饥民抢了,毛父气的要死,而石三却完全站在饥民一边。
族长也倒卖粮食,谋取暴利,族人不服据理力争,族长要抓人。石三闻讯冲到毛氏祠堂,把族长驳斥的哑口无言,不得不放人,交出粮食。
石三得罪了族长,父亲很担心,就把他送去湘潭的一家米店做学徒,一是避难,二是学做生意。
毛父有错吗?没错,他是靠自己的汗水挣下的这份家业,深知生存不易,生活艰难,父亲把祖上的地都卖了,他却赎回来了。
靠勤劳,靠头脑,他不想子孙再受苦,对儿子要求严格,只盼望儿子读点书,会务农,更会经商。我的这点家业,还不是留给你们?
虽然父子关系不和,但是儿子有难,他马上送儿子避祸。父亲的爱不像母亲那么慈祥温柔,严厉粗暴,但依然是爱,是如山的父爱。
两个儿子夭折了,这第三个儿子聪明能干,却总跟自己对着干。对石三,他是既疼爱,又无奈。
石三有错吗?也没错,因为石三想的不是我家能否吃饱穿暖,他太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哪怕抢我家粮食也行,他在乎的不是自己一家,而是天下穷苦人。
有志不在年高,天纵英才,除了几本杂书没有人教他该树立什么人观,他却心怀天下苍生,真是古今罕见的伟人啊。
中国的青少年,应该世代以少年毛泽东为楷模,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来毛主席提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石三同志,你的学习之路,救国之路才刚开始,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在等着你,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民救星】连载(1-2)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5-6)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