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4 18:33:52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131-135) (131)刀光剑影 现在的风流是个贬义词,以前可是褒义词,蒋介石问毛主席:数风流人物,这个风流人物是指你还是我? 毛主席说:你我都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人民。 毛主席在林园只住了一夜,为了便于毛主席工作张治中让出了自己的官邸-桂园,毛主席白天在桂园工作,晚上回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休息。 正在此时,蒋介石指使傅作义部队逼近张家口,阎锡山部队13个师3万多人进攻上党地区。毛主席早有叮嘱,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 解放区军民击退了傅作义的部队。同时反击阎锡山所部,史称上党战役。 9月12日中午,毛主席、周恩来应邀到林园与蒋介石共进午餐并商谈军队整编问题,没有进展。同一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等部20万兵力准备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 一方面蒋介石迫不及待的想消灭共产党,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战场上的胜利来迫使毛主席在谈判上面妥协。 9月13日,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应赫尔利之邀共进午餐。赫尔利是完全支持蒋介石的,他指责共产党企图解决很多问题,导致谈判没有进展。 这分明是颠倒是非,毛主席一句话顶回去:中国人的事中国人来办。 这就是毛主席,原则问题从不妥协,要知道当时的共产党压力很大,美国苏联都支持国民党,蒋介石迫不及待的准备大战。毛主席能够做到在原则问题上始终强硬是很了不起的。 延安在9月14日、15日发了两封电报给毛主席,第一封电报说苏军在东北的元帅马林诺夫斯基,派代表飞到延安,转告朱德要求八路军退出沈阳、平泉、长春、大连等地。朱德没有同意。 第二封电报,延安决定迅速而坚决地争取东北,成立东北局。 东北的重要性毛主席早就看到了,也一直在积极准备,所以坚决的争取东北是毛主席早就定下来的政策,延安是在执行毛主席的政策。 9月15日,毛主席复电延安:浙东、苏南、皖南三地部队需立即开始注意控制北上通路,保障北上安全,并准备将来适当时机渡江北上,请通知华中拟具体意见。 美国苏联同时给毛主席巨大的压力,蒋介石几十万军队准备进攻,美军还在积极的帮助蒋介石运兵抢占东北,几万的先头部队已经进攻了,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毛主席丝毫没有妥协。反而更加坚决的争取东北,要知道东北并不在我们手中,无异于虎口夺食,重庆谈判也没有原则性的退让。除了伟大,还有什么词能形容毛主席呢? 在东北问题上,苏联是有顾忌的。蒋介石承认了苏联在东北的特殊利益,而且签了正式盟约,所以苏联是支持蒋介石的。但是蒋介石太亲美了,这一点让苏联很不放心,美军帮蒋介石运兵抢占东北,万一美军蒋军抢占了东北,有可能把苏联逼出去,这就是苏联的顾忌。 苏联其实很想帮助蒋介石,可惜蒋介石表现的太亲美了,所以对于共产党的进军东北,苏联又有时候表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是苏联想不想的问题,对苏联来说,美军占领东北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防美,是当时苏联的头等大事。 就是这最微妙的一丝机会,被毛主席抓住了,从而彻底扭转大局,化腐朽为神奇。 9月17日,毛主席再次应邀到林园与蒋介石共进午餐。蒋介石就是一个原则,要毛主席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毛主席坚决不肯。 在此之前,蒋介石让周恩来转告毛主席一句话:你告诉润之,要和,就照这个条件和,不然就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好了。 这句话也许可以吓倒别人,但吓不倒毛主席。毛主席直接对蒋介石说: 现在打我实在打不过你,但我可以用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来对付你,你占点线我占面,以乡村包围城市,你看如何? 同一天,蒋介石命令在军队中进行内战动员,并且从谈判开始到17日为止,蒋介石命令4个战区的司令长官,傅作义、胡宗南、孙连仲、李品仙,分别向解放区进攻。解放区军民被迫自卫还击。 还是这一天,延安致电毛主席讨论东北问题。毛主席回电: 完全同意力争东北的方针。东北及热河、察哈尔控制在手,全党团结一致,什么都不怕。 国共双方都在争分夺秒,竭尽全力的争取东北,毛主席决定派出强将加强东北力量,林彪,罗荣桓,高岗,李富春等赶赴东北,其中林彪和罗荣桓是一对很好的拍档。 此时的罗荣桓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林彪是准备去接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已经在路上。 根据毛主席的建议,临时改变决定。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扩大冀热辽军区,李富春任书记,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赶赴东北。林彪在路上接到命令,立即改去东北。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我在旧文中说的一句话,红一军团是一支非常光荣的部队,常胜之师。 9月20日,毛主席拜访陈立夫、叶楚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个人为难毛主席,熟悉历史的应该记得这个名字)、程潜、贺耀祖等人。之前还拜访了戴季陶,戴季陶、陈立夫都是非常反共的人,毛主席竟然主动拜访他们,让大家都很意外,蒋介石也非常意外。 普通人只会这么想,明明是敌人,有什么好谈的?但毛主席是这样想的。 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不行,他们是赞同与我们合作的,但他们不掌权,解决问题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接触。 毛主席的思维天马行空,总是与众不同。就是戴季陶和陈立夫本人,也非常意外。但是在交谈之后,他们也不得不佩服,对毛主席表示要为谈判尽心尽力。毛主席就是这么厉害。 哪怕是铁杆敌人,哪怕敌人心里有万分不甘,在毛主席面前也只能心悦诚服,客客气气。 (132)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 1945年9月20号晚上,毛主席收到延安来电,电文说蒋介石在国军内部说出了真实目的,蒋介石原话的大意是:目前跟“奸”党谈判是为了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等国军收复了城市,控制了战略据点和交通线,就要“剿匪”。 9月21日,因为20天的谈判没有进展,陷入僵局,双方同意休会五天。 此时我方得到情报,蒋介石想把毛主席长期软禁,几位友人纷纷提醒毛主席赶快走,重庆危险。 9月23号到26号,这是特殊的几天,很少有人知道。江青带着女儿李讷秘密到了重庆,她们来有三个目的:一是治病,二是带来了一些情报,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很担心毛主席。 外面很多传言说蒋介石要扣留毛主席,延安方面也听说了,所以江青很担心。根据江青带来的情报,国民党全部动员在准备内战,只是还没完全准备好。 江青想带着女儿留在重庆陪着毛主席,否则不放心。毛主席坚决不肯,万一走漏消息两母女被蒋介石扣押起来作为人质,那真的救都救不了了。毛主席来重庆,全世界都知道,江青来没有人知道。没人知道就没办法救。 江青听了毛主席的建议,回了延安。这一来一回都是秘密的,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蒋介石的50万大军,正在向东北进军,毛主席命令破坏铁路、公路迟滞蒋军的行动。 9月26日,在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提出恢复谈判。毛主席决定让步,共产党军队缩编为国民党军队的1/6。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等八个解放区的军队全部撤往北方。 这可不是临时决定,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商量好了,这是共产党能做的最大让步。 共产党提出了这个方案,国民党还是拒绝了。 9月27号《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毛主席的答记者问,毛主席对路透社的记者阐述了共产党的一些政策和要求。 不管是内部情报还是外面的传言,都说蒋介石要长期扣留毛主席,此时国际国内的舆论就是对毛主席最好的保护,也是蒋介石最害怕的,毕竟毛主席是他请来的。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冯玉祥给蒋介石打电话,说外面传言你要扣留毛泽东,我们要给你辟谣。 名为辟谣,其实是帮助毛主席。蒋介石只能说那些都是谣言,你们不要听信。 9月29日,周恩来去看张治中,说毛主席要早点回去,想早点签约。张治中说: 不能让毛主席一个人回去,是我接来的,我就要送他回去。 根据张治中的日程安排,打算10月10日之后才能走。 10月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秦皇岛登陆,为蒋介石军队抢占华北、东北建立前哨,蒋介石的军队都躲在西南大后方,所以要去东北、华北必须有美军的帮助。 10月8日,毛主席将要回延安的消息作为重要新闻在重庆的报纸上刊登。当晚,奉蒋介石之命,张治中为毛主席举行了盛大的欢送宴会,除了蒋介石重庆各方重要人物都来了,毛主席致答谢词,最后毛主席高呼:新中国万岁! 全场热烈鼓掌。 毛主席准备走了,10月9号,蒋介石请毛主席等人到林园共进午餐,蒋介石再次要求毛主席放弃军队,毛主席没有答应。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这个会谈纪要,记录了双方取得一致的意见以及分歧,还记录了一些重要的方案和变化等等。 虽然双方都不满意,但谈判还算是成功。国共双方都需要这个和平协议,人民更加盼望。争取和平是毛主席最大的努力,为此甚至缩编军队,让出八个解放区,这个不是说说,是真的要做的。 蒋介石也需要这个和平协议,否则这次重庆谈判就会成为一个笑话,谁叫蒋介石刚开始把调门拔得那么高呢?再说了,全国人民看着你,蒋介石你能不签吗?你不签说明你不想和平。 这个时候还出了一个小插曲,毛主席是客人,蒋介石要尽地主之宜,所以毛主席要走,蒋介石9号要请毛主席吃饭。 第2天蒋介石又要回访毛主席,可是蒋介石突然搞出了紧张的局势。 9号吃饭,蒋介石假装很诚恳的说了一些软话,要毛主席放弃军队。10号就拿出枪来了,这叫软硬兼施。 10月10号下午,毛主席正在桂园房间里看报纸,突然闯进一群荷枪实弹的军人,拿着枪,很严肃的样子。当时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毛主席在看报纸,另一个是警卫员齐吉树。 这个突然的阵势吓到了齐吉树,他倒不是怕死,而是担心毛主席的安危,都知道蒋介石是心狠手辣的人,现在都要走了,谁知道他想干什么? 齐吉树拔出枪挡在毛主席身前,国民党军官要齐吉树出去,齐吉树没理他,毛主席此时才抬起头,挥挥手,让齐吉树出去。 然后又一帮军人拥着蒋介石进了房间,蒋介石和毛主席又谈了十多分钟,谈了什么没人知道。反正出来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蒋介石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死,生怕毛主席的警卫伤了他,另一个是想吓一吓毛主席,看看毛主席在枪面前会不会妥协。 可毛主席是什么人?根本不怕。 这事说起来就是笑话,蒋介石在自己的地盘,那么多警卫围着,还怕毛主席的一个警卫,一定要赶出房间他才进来,太胆小了。 而反观毛主席,在蒋介石的地方,面对一帮气势汹汹的持枪军人闯进来包围,毛主席连头都没抬,依然看他的报纸。 真是大将之风,伟人气魄! 当天晚上毛主席还住在蒋介石的官邸,胆子大吧?我们毛主席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怎不叫我们热爱、崇拜? 我们可以坦率的说:我们热爱毛主席,崇拜毛主席! 毛主席真的是为了人民,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10月1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在青岛登陆,北平、青岛还进驻了航空大队。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向蒋介石辞行,蒋介石委派军政部长陈诚代表他到机场送毛主席。 在重庆机场,又有很多记者和各界人士欢送毛主席。 (133)日月无私照 1945年10月11日下午1:30,飞机抵达延安,机场早已是人山人海,2万余干部群众赶来迎接他们的领袖平安、胜利归来。 中共中央举办晚会欢迎毛主席归来及张治中第2次到访延安。 当天晚上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报告了重庆谈判的情况。重庆谈判虽然没有取得根本的胜利,但也是比较大的收获。 这是国共双方一次平等的谈判,而且签订了协议。达成的6条协议,比如地方自治、言论、集会、出版自由等也是有利于人民的。最重要的是人们都盼望和平,谈判让人们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谈判肯定解决不了。政治局会议同意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0月12日上午9:00,张治中、王若飞乘飞机回重庆,毛主席亲自到机场送行。周恩来,王若飞还要留在重庆继续谈判,毛主席身为领袖,工作繁忙,没有必要一直呆在重庆。 这一天双十协定正式对外公布。 几乎伴随着重庆谈判进行的上党战役也在12日结束,蒋介石命令阎锡山进攻上党,毛主席命令反击,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消灭了阎锡山35,000多人,俘虏了副总指挥、十九军军长等27名将官。 在我党的政策教育下,十九军军长史泽波联合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发出通电,揭露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的罪行。 蒋介石想通过战场的胜利促进谈判胜利的计谋失败了。 13日,蒋介石向各战区发出密令,命令国民党军队遵照他的“剿匪手本努力剿匪”。 此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蒋介石的一架运输机迷路了,被八路军缴获。在飞机上搜出了蒋介石给阎锡山的密电和两本“剿匪”手本,都是重新印刷的。 16日,毛主席致电彭真,要求加强训练,阻止蒋介石军队登陆。 此时,蒋介石命令傅作义集中5万余人准备进攻沈阳、承德,切断我军东北、华北、西北的通道,中共中央致电晋察冀中央局及晋绥分局,准备作战,要坚决消灭反共反人民的敌伪军,是为平绥战役。 重庆谈判一个多月,在美军的帮助下,国民党军已经大批抵达华北。大战即将爆发,毛主席要大整军、大备战,非常繁忙。 17日,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毛主席说: 纸上的东西不等于现实的东西,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毛主席最后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 听说毛主席平安归来,杨步浩很高兴把家里的三只鸡全部拿来看望毛主席,并代表乡亲们向毛主席问好。 重庆谈判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一开始重庆谈判就是蒋介石要做的一场戏,只是他没想到毛主席这个主角竟然来了,于是只能假戏真唱。我也只是介绍了大概,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说,以后再慢慢介绍。 在此之前毛主席、蒋介石已有18年没见面,重庆谈判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 此时东北是主战场,中央还要派大量的干部去东北。有些干部在整风中有的问题查不清楚,毛主席说: 现在东北快解放了,需要大批干部让他们到前线自己去做结论吧,是共产党人一定留在共产党内,是国民党人让他跑到国民党去怕什么呀? 中共中央为去东北及其它解放区的干部举办欢送会,毛主席发表讲话,最后针对某些人在延安整风中受了委屈,毛主席说:同志们,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整风运动中受了委屈,我是有责任的,对不起大家,我向大家赔个不是,请大家原谅! 说完毛主席向大家深深的鞠一躬,在此之前其实毛主席已经多次致歉了。台下的干部都很感动,有的人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是过去了,把它忘掉吧,应该重振精神,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到那时党和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134)大整军 国际国内形势变了,政治、军事形势变了,主战场也变了,毛主席开始了大整军。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队,晋冀鲁豫地方部队划分为4个军区: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 24日,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嵩岳军区三支部队在桐柏山区会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三支部队组建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4日,中央成立华中分局常务委员会,邓子恢任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谭震林任副书记兼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粟裕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任副司令员。 但是粟裕再三请求不当这个司令员,中央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10月25日,台湾地区的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标志着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结束,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0月30日,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将军率部共1万余人起义,高树勋所部起义对蒋介石阵营是个很大的打击。 毛主席致电刘邓起义部队可以改编为民主建国军,称为邯郸起义。 10月30日,中央命令成立中原局,郑位三任代理书记,李先念任副书记。 31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局,在东北的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东北局书记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 毛主席明确致电各战略区,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 晋察冀军区也根据中央的命令整军,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萧克任副司令员,所属部队被编为两个野战军,5个地方军区,一个直属教导师。 11月5日,毛主席以中国共产党发言人的名义作重要谈话:《国民党进攻的真相》。 谈话指出国民党正在大举调兵,像洪水一样想要淹没整个解放区,最后说中国人民被欺骗的已经够多了,现在再也不能被欺骗,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方法制止内战。 7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个党内指示:《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指示说: 我党当前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取得胜利。 11月10日,华中野战军正式组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 此时蒋介石在重庆召开了两个军事会议,讨论进攻解放区的计划。会议决定在半年内击溃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然后分区清剿。 蒋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说:“我们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这就是蒋介石的心里话,日本侵略者不是他的敌人,从来不是,蒋介石是什么立场?什么格局?清清楚楚。 蒋介石无数的言行都在证明这一点,可是却总有人把他洗白成抗日英雄,这简直是违背蒋介石的意志,强求啊。 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医治无效在莫斯科去世,年仅40岁。 11月14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毛主席题写挽联: 为人民的艺术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11月中旬,因为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操劳过度,毛主席病倒了,患上了植物神经紊乱,这次病的很严重,而且时间长。毛主席只能一边休息一边工作,由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毛主席的身体底子是很好的,但他总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操劳过度而病倒,一次一次的病倒,再好的身体也吃不消,所以毛主席晚年显得特别憔悴,晚年的毛主席多种疾病缠身,非常痛苦。但他一直很坚强,在和病魔做斗争。 毛主席生病不像我们,他基本都是累病的,病了也没办法休息,直到累倒。一辈子就这样循环往复。 这也不是毛主席想拼命工作,是那个时代太艰难了,整个民族都在为了生存而斗争,困难太多,压力太大。 (135)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因为蒋介石出卖国家利益,承认苏联在东北的特殊利益,承认外蒙古独立,所以苏联和蒋介石签订了协议,苏联没有把东北让给同是共产党的中共,而是把东北的城市留给蒋介石,等蒋介石军队接收完之后,苏联军队就撤回国。 所以毛主席只能退而求其次,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占领东北的广大农村,创建根据地。毛主席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 有些东西也不便分析的太详细,大家自己想想就知道。 此时东北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我们从林彪的一封电报中可见一斑。 电报说:在东北新成立的10多个旅成分极坏,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很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也被带坏。部队不但没有战斗力,而且群众纪律很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使群众对我们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的士气。不但不能打土匪,还被土匪勾引。 可见当时东北的工作并不让人满意。尽管如此,国共双方还是在争分夺秒的争夺东北。 12月3日,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军长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兼任山东军区政治委员。 18日,中共中央成立华东局,饶漱石任书记。 12月15日,毛主席起草了一个党内指示《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对1946年各解放区的工作提出了十点要求。 指示指出:尽一切努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仍是各解放区的中心任务。 第10点要求是,一切作持久打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毛主席知道,争夺东北不是那么容易的,蒋介石必将发起内战,这又是一次持久战,不是几个胜仗就能解决的。 会议还决定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七人代表中共出席即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南方局,董必武任书记,王若飞任副书记。 12月22日,马歇尔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调解国共关系。 27日,中共代表团提出无条件停止内战,双方下令所属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均各驻原地,停止一切冲突。 12月28日,毛主席又起草了一个对东北局的指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指出: 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 要求各正规军分散到各军分区去,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时间来到了1946年。 1月,罗荣桓的病情恶化,毛主席一直很关心罗荣桓的病情,催他到医院去检查治疗,罗荣桓一直是带病工作。这次检查确诊为肾癌,于是送罗荣桓到大连治疗。 1月5日,国共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 1月7日,毛岸英回到了延安。斯大林听说毛主席病的严重,请毛主席到莫斯科去治疗,但毛主席实在走不开。于是派了苏联的医生到延安来为毛主席治病,岸英跟着回来了。 两父子分别已经18年了。岸英两兄弟年少时受尽苦难,后来辗转去了苏联,这次回来已经是个经历战火考验的优秀军官。岸英给斯大林写信主动请战。 后来进入苏联军校,参加了苏联的反击战,任坦克连的党代表一直打到柏林。临别时斯大林专门接见他,送他一把手枪。 岸英热爱学习,精通俄语,英语,德语。 父子久别重逢十分高兴,当晚毛主席给岸青写了一封信。 岸青,我的亲爱的儿: 岸英回国,收到你的信,知道你的情形,很是欢喜,看见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你妹妹问候你,她现已5岁半,她的剪纸寄你两张,祝你进步、愉快成长! 第2天,毛主席又给蔡和森的儿子蔡博等在苏联的孩子写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回国为人民服务。 岸英刚回延安的一些情形,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看着高大帅气的儿子,毛主席当然高兴。但岸英在苏联长大,显得性格很外向,说话时有很多手势动作。 毛主席说:你现在是在中国,在延安,要按照东方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对待长辈要有礼貌,规规矩矩的说话,不能手舞足蹈。 几天之后,毛主席给岸英找了一位劳模老师—吴满有。让他“劳动大学”毕业之后再上“延安大学”。 看毛主席怎样栽培岸英可以对比蒋介石怎样栽培蒋经国,一对比就很清楚。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