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人民救星】连载(151-155)

时间:2020-10-18 08:04:3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151-155)


(151)千钧一发

渡过黄河之后,1948年3月24日,毛主席率领中央前委到达临县三交镇双塔村。这里是中央后委所在地,中央前委和后委会合了。
毛主席在三交镇调研了一下当地的土改工作。
3月26日,毛主席到达兴县蔡家崖,这里是中共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自抗日战争以来,晋绥边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和后方基地,号称小延安。
第2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就开始听取贺龙的工作汇报,参加当地的几个座谈会,并对晋绥根据地的工作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1948年4月1日,晋绥干部会议在蔡家崖召开,毛主席作重要讲话,《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被收入毛选。
毛主席谈了一下晋绥根据地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又谈了晋绥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最后分析了全国的形势,提出了当时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月2日,毛主席和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谈话,还题写了报名和题词。
毛主席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这个谈话也被收入毛选。
4月6日,毛主席一行到达了雁门关。这里有雁门关古战场,还有牌楼和石碑。
毛主席熟悉历史,认真的看了碑文。每到这种名胜古迹,特别是有好的书法的时候,毛主席都会认真观看。
毛主席朗诵了“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常尊第一关”的碑文,然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中国人民历来都是反对外国侵略的,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了中国人民不受外国的压迫,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和侵略者的拼杀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现在的人民解放军也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坚持抗战8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再花几年时间要打败美蒋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
使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们的人民,
再也不敢侵略我们的祖国,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历史上一切为祖国献身的英雄们!
毛主席说这段话是1948年4月6日。
看看我们现在的祖国,英雄回家(今天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不断有英雄为了人民牺牲(30名消防战士),马上就是清明节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任何时候我们都热爱祖国,怀念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48年4月7日,毛主席一行向五台山进发。
4月8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电报说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电报内容不但适用于洛阳,也基本适用于一切新解放的城市。
4月11日,毛主席等人准备登山,要去西柏坡就要翻过这座五台山,当时已经下雪了,山上的天气又是变幻莫测,好好的天气突然就会大风大雨,高山不像平地,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摸不到它的规律。
这一次毛主席遇险了,路太滑,汽车差点滑下悬崖。一旦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好在当时的司机周西林反应灵敏,周西林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车子失去控制,他果断的刹车,并且对闫长林大喊:
快让主席下车!
此时车子的一个前轮已经出了悬崖,事后毛主席拍着周西林的肩膀说,这次你救了我一命!
周西林后怕的说:
主席福大命大,主席福大命大!
当时真危险,车子快要掉下去了,风还在吹车子,如果风再大一些,就是车毁人亡。
毛主席,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
周西林确实救了毛主席一命,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名字。
4月13日,毛主席一行安全抵达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军区机关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


(152)一生节俭

前文写到1948年4月13日,毛主席一行抵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毛主席住军区大院。
毛主席等人听取了聂荣臻的工作汇报,并主持区县干部座谈会。
4月15日,杨成武奉命到城南庄来见毛主席,此时的毛主席准备去一趟苏联,因为我们准备成立联合政府,需要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沟通一下,得到他们的支持。
毛主席还想到东北看一下,顺便在哈尔滨和民革,民盟签署三党联合声明。
毛主席让杨成武选一个师护送他到东北去,从河北到东北再到苏联,这一路有很多国民党军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后来因为国内形势发展太快,毛主席访问苏联的计划取消了,直到1949年12月才成行。
此时国民党军队还很多,三大战役还没有开始,毛主席为了国家和人民,不顾自身安危准备亲自去苏联,这就是伟人胸怀。
有人可能会说,毛主席为什么不坐飞机去呢?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那时候我们还能从西北坐飞机到苏联去。现在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西北也在打仗,我们又没有飞机,毛主席要想去,只能是自己军队护送了。战争激烈的时候,就是有飞机,也不一定安全。
为了准备去苏联,毛主席的警卫部队都换了新的衣服和鞋子袜子等一系列装备,毛主席还找裁缝来做了一件新衣服。
去外国访问当然要穿得体面一点。此时的毛主席穿的怎么样呢?
毛主席穿的怎么样没有记载。但是有两个细节可以推测出来。
第一,毛主席一向简朴,为了这次访问,毛主席要临时请裁缝做新衣服,说明他穿的很破旧,没有新衣服。
第二,在这几天毛主席见了一次毛远志夫妇,毛远志是毛泽民的女儿。见毛远志夫妇时,毛主席的布鞋破了,两脚的拇指都露在外面。
毛远志说:
伯伯,您应该换一双鞋子了,解放区每人节约一针一线就够您穿的了。
毛主席说:
破了没关系,旧鞋子穿着舒服。
毛主席看到毛远志身上的衣服也有好几块补丁,就说:
看来你还会打补丁啊,你的衣服呢?
毛远志回答:好些的衣服都改成了孩子的衣服,旧的衣服自己就打补丁穿。
从这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毛主席当时有多么简朴了。毛远志,毛主席的亲侄女、烈士毛泽民的亲女儿,也很简朴,没有任何特殊。
此时是1948年4月,毛主席已经是党内威望最高的领袖,受到大家的一致爱戴,可他的鞋子却连脚拇指都盖不住。即使在开国大典时,毛主席里面的衣服也是打满补丁的。
一生节俭,伟哉毛主席!
4月18日,粟裕给毛主席及中央军委发了一份电报,提出了暂不过江的意见,因为此前毛主席的计划是三个纵队过江到江南去,吸引国民党军队回防,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
毛主席是准备先解决东北、华北,再解决南方地区。
毛主席一向很看重粟裕的军事才能,毕竟粟裕在前线,也一向很重视粟裕的意见,毛主席要求陈毅、粟裕赶到城南庄来参加会议,当面商量这个计划。
4月18日,林彪等人也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先打长春比较有利,毛主席同意了。
(毛主席之前的意见是先打锦州,关门打狗,林彪没有采纳,毛主席也没有强行命令林彪执行。这就是毛主席的指挥艺术,很少以强硬命令指挥,而是商量着来,尽量尊重前方将领的意见,毕竟他们在战场。)
4月21日,我军收复延安。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致西北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电,庆祝收复延安的伟大胜利。
4月30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一份文告《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文告指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4月30日至5月7日,毛主席在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史称城南庄会议。
5月1日夜晚,毛主席给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写信,信中说:
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时机已经成熟。并提议中国共产党、民盟、民革,在本月内发出三党联合声明,毛主席还起草了联合声明的草案。
5月5日,民革、民盟,还有其他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知名人士发表联合通电,响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号召,拥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电文说:
南京独裁政府窃权卖国,史无前例,与美国互相勾结,以伪装民主欺蒙世界。......
从这些用词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蒋介石政权是多么的不得人心,现在那些还为蒋介石说好话的人,实在是一点都不懂历史,或者是受了蒙骗,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5月2日,粟裕到达城南庄,从1934年分别,粟裕和毛主席已经有14年没有见面,粟裕是在毛主席身边成长起来的将领。两人紧紧握手,粟裕热泪盈眶。
城南庄会议首先就听取了粟裕的意见,粟裕说:
我军渡江,不一定能达到吸引敌人主力回防江南,减轻中原我军压力的目的,相反会减少我军在中原的力量。
粟裕认为中原战场形势对我们逐渐有利,我们应该集中兵力打大仗,大量的歼灭敌人。 
毛主席采纳了粟裕的意见,决定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由粟裕率领,寻机歼敌。毛主席提出,让粟裕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和政委。
但是粟裕坚决不肯,说要请陈毅同志兼任,于是粟裕任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这是粟裕第2次谦让司令员职务,华东野战军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就让他做司令员,粟裕推辞了。但是粟裕一直在军事上负责。
会议还决定为了加强中原战场的领导,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成立中共中原局,成立中原军区,晋冀鲁豫刘邓大军改称为中原野战军。
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两个地区的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两个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刘少奇任华北局第一书记,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12人组成中共中原局,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
陈毅随中共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司令部行动,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
针对新解放区的土地工作,毛主席作出指示,写了《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音频已发。
5月17日,中原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发动宛西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
同日,华北我军进攻临汾,歼灭国民党军25,000余人。


(153)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

1948年5月18日早晨,毛主席忙完一夜工作刚刚睡下,国民党的侦察机就飞到了城南庄的上空。
八点多钟轰炸机就来丢炸弹了,在警卫部队的保护下,毛主席安然无恙。
毛主席到城南庄没多久,国民党空军怎么能这么精确的丢炸弹呢?
事后查明是特务告密,这件事应该很多人知道,电视剧里面有讲。华北军区办了一个烟厂,烟厂的副经理被国民党特务收买了。这个副经理又收买了军区司令部的司务长刘从文,刘从文也成了国民党的特务。
国民党特务原计划是要毒死华北军区的领导聂荣臻等人,但是刘从文不敢下手。毛主席来城南庄只是路过,目的地是去西柏坡。
特务也想向毛主席投毒,但是聂荣臻安排了专人给毛主席做饭,刘从文下不了手。才用了轰炸机轰炸这个办法。
后来开了公审大会,枪毙了这两个叛徒。
查清真相是后来的事,当时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只知道肯定泄密了。
第2天,征得毛主席同意,聂荣臻安排毛主席转移到离城南庄20多里的花山村居住。
离花山村15公里,还有个温泉,在这里建了军队疗养院。毛主席和随行人员都在温泉里洗了一个澡。
这次洗澡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延安缺水,不能痛痛快快的洗澡。游泳是毛主席的终身爱好,毛主席从小就喜欢水。
毛主席洗完澡后说:
“这一带的温泉,现在就应当把它建设好,不仅军队在这里搞疗养院,地方政府,老百姓也可以来这里洗澡,将来全国解放了,像这类地方都应该很好的利用起来,为人民造福!”
毛主席就是这样,有什么好事都首先想着人民。
在一次散步聊天中,毛主席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随行的秘书问毛主席: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我们现在会怎么样?
(即使现在,这个问题也会引发争论和思考)
我们看看毛主席的回答:
“没有西安事变我们也会发展起来的,那时候我们在西北可以站住脚,我们和张学良杨虎城合作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有可能的,他们的官兵对蒋介石很不满。
日本侵略者进攻中国,蒋介石不和我们联合,他就挡不住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要是不和我们联合,他失掉的地方就会更多。”
有人故意放出一种谬论,说是西安事变救了红军,要不是西安事变,蒋介石的大军就会消灭红军。
说这种话的人还是那三种。不了解历史,被蒙蔽,居心叵测。
只要我们懂得基本的历史,就很容易看穿这些谎言和谬论。
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认真学习历史。不懂历史,就会被人蒙骗。
5月25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党内指示。
指示要求,在干部会议中和在工作中,必须教育干部善于分析具体情况,从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当地、当时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5月27日,毛主席到达西柏坡,此前中央分成三部分,现在全部会合了。
到了西柏坡,毛主席开始规划卫士们的学习问题。当时毛主席的警卫班是20个人,毛主席安排他们轮换去学校学习。
分别之前毛主席主动和警卫班合影留念。一个卫士说,
主席,您给我们写几个字,给我们留个纪念。
毛主席在他们每个人的本子上写下了同样一句话:
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
并签了自己的名字。
毛主席还让炊事班加菜,跟他们一起共进午餐。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对身边的警卫人员是非常有感情的。
他们跟在毛主席身边,最少的都有七八年。毛主席关心他们的前途,让他们去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也很关心身边警卫人员的学习,并亲自给他们授课,制定学习计划。后来他们也有了各自的发展。
6月3日,中原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发动的宛东战役结束,歼灭国民党军11,000余人。
6月5日,林彪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三个方案,建议围困长春。此前东北野战军进攻长春,没有取得重要进展。
在进攻锦州还是长春的问题上,林彪和毛主席有分歧,林彪有犹豫和反复,在毛主席的催促之下才想通了,下定决心。
这个事很多人知道,后面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说了。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考虑的深度不一样,这也是很正常的。
6月22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攻克河南省会开封,歼灭国民党军39,000余人。这是一个大胜仗。
随后,国民党空军轰炸开封,导致六七万无辜群众死伤。
这个时期,王明找毛主席纠缠,要翻案。《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初王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写信公开认错,认可决议。现在却出尔反尔,要翻案。
这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而是重要历史的论断。
王明路线曾经给革命造成了多大的危害?不追究他,不跟他算账,已经是很仁慈了,他还要翻案。后来王明怎么样,大家也知道。
到7月初,豫东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9万余人,取得巨大的胜利。毛主席给粟裕及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发贺电。
各民主党派在5月5日发表的联合通电,毛主席在7月底才看到。8月1日,毛主席给他们复电,并商量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具体问题。
此时东北战局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一举拿下东北,毛主席命杨成武担任新组建的华北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让他带兵进军绥远,把傅作义的主力拖住,不许他们出关。
此时国民党军的5个战略集团分别在5个战场。
东北战场卫立煌集团,48万人。华北战场傅作义集团,60余万人,华东战场刘峙集团61万人,中原战场白崇禧集团75万人。西北战场胡宗南集团30万人。
这5大集团都被我军分割开了。我们是全军各个战场配合作战,配合的很好,但国民党军是想配合,也配合不起来。
8月3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各种鼓劲打气,要将领们树立信心。
因为国民党军接连失败,最后蒋介石确定了确保华中,经营华南,东北再坚持一下看后续发展,5大集团尽力靠拢的方略。
蒋介石知道,再不集中到一起,就要被分别消灭了。


(154)只有同样的感情才懂

在热爱毛主席的同志之间一直有一个提法,就是希望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这种提法很早就有。
1948年8月13日,时任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致电周恩来,他想在华北大学的成立典礼上提出,主要的要学习毛泽东主义,把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 
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所以他致电周恩来,请中央指示这种提法是否妥当。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所以直接拒绝了这种提法。毛主席说,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毛主席还反对马恩列斯毛并列。
在这里我也谈谈个人看法,我非常热爱毛主席,也想过毛泽东思想改为主义是否妥当。但我觉得还是尊重毛主席的原意比较好。
对于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是学习和运用。热爱毛主席,首先就要尊重毛主席。毛主席既然坚决反对,肯定有他的道理。
8月中旬,西柏坡下了暴雨,导致河流发大水。大水冲垮了窑洞,压死了两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位是理发员曹庆维。 
毛主席热泪盈眶,指示召开追悼大会。毛主席还亲自写了挽词,哀悼曹庆维同志。 
这件事本可以不提,我之所以写出来,是想让大家知道毛主席对于普通的战士是多么的关心。
因为《为人民服务》是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所以我们都知道张思德。相信很少有人知道曹庆维这个名字,毛主席和曹庆维并没有很多的接触。
毛主席对于群众,对于每一位士兵,都是非常关爱的。这种关爱是真诚的。这样的伟人理应得到我们衷心的爱戴。
古往今来,有几个君王或领袖会如此的关心普通群众和士兵?会为他们流泪?为他们开追悼会,亲笔题悼词?
就像我越了解毛主席,就越热爱毛主席,毛主席对人民的爱,人民对毛主席的爱,那真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只有同样的感情才懂。
所以能够为毛主席写一些文章,是我的荣幸,我一直这样想,这样说。
济南是国民党军在山东的最后一个战略据点,蒋介石准备了重兵守卫和随时援助济南。而毛主席也正在准备拿下济南。
9月7日,毛主席代表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1),
主要是让他们确立攻占锦州、榆关、唐山一线的决心,确立打一场大歼灭战的决心。为了这次大战,立即做好全方面的准备。
9月8日至13日,毛主席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9月会议。
毛主席首先作报告讲了8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国际形势问题的估计,第二,说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
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大约用5年从根本上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后来形势发展很快,三年就建立新中国了。毛主席还明确了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会议制,而不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
毛主席要求各级政府、各种政权机构,都要加上人民二字。
对于解放战争,毛主席一直是尽力避免的。毛主席一直在为和平努力,是蒋介石执意要挑起战争,我们才不得不打这场解放战争。
9月份,毛主席派人到太原阎锡山处做劝降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徐向前请了阎锡山的老师,一个80多岁的老人去劝阎锡山。
结果阎锡山把这个老师杀了。
毛主席说:
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战争没有开始,毛主席就极力为避免战争而努力。
战争激烈进行中,我们节节胜利,毛主席还是希望少打仗。
这是多么仁慈的一颗心啊!
毛主席说:
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事业,流的血实在太多了!
毛主席为此很心痛,不希望中国人再流血了,可是为了解放中国人民又不得不进行解放战争,因为蒋介石将战争强加于中国人民。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污蔑我们的解放战争的人,是没有良心的。要没有解放战争,我们现在还在过什么日子?
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
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24日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10万四千余人。
9月20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
9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主席修改的社论《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社论指出,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155)关上大门

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攻占济南,全歼国民党守军,取得巨大胜利。
当天,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致电中央军委毛主席及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并提出三个作战方案。
刘伯承回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毛主席也同意粟裕的建议,但是认为粟裕设想的淮海战役范围比较小,不能达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于江北的目的。
济南战役一战定山东,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要打大仗,国共两军在中原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
毛主席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范围,彻底歼灭淮河以北的国民党军,为渡江作战乃至全国解放奠定坚实基础。
在淮海战役的设想上,毛主席和粟裕想到一起去了,只是毛主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毛主席对国民党军的将领是了如指掌的,最终毛主席选择了黄百韬兵团作为突破口。因为黄百韬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先打黄百韬,其他的人不会拼命的救援。这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老毛病,也是蒋介石自己搞出来的。
国民党军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由来已久。而蒋介石任人唯亲,重用自己的亲信,排斥打击其他人,使得这种矛盾成为死结。
此时的东北战场也到了关键时候,毛主席再次致电林罗刘,明确指示先打锦州之敌。
蒋介石也着急了,飞到北平要傅作义增援东北。随后又飞到沈阳,亲自指挥。
蒋介石的指挥能力怎么样?我们看毛主席怎么说。
毛主席听说蒋介石亲自到了沈阳,对身边的人说:
蒋介石飞到沈阳了,这下子我们心里就更有把握了。
蒋介石这个人非常自负,刚愎自用,不相信其他人,他走到哪里都要自己做主决定一切。
而毛主席完全不同,一旦选定了将领,则完全信任。哪怕将领多次提出反对意见都没关系,只要你讲的有理我就听你的。
比如粟裕林彪,战功卓著,多次对毛主席的战略计划提出反对和建议,毛主席都是仔细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 
特别是粟裕,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毛主席的计划。这样在蒋介石的手下是不可想象的,蒋介石只需要听话的将领,你敢表现的比他高明,那就是找死。
所以,共产党的胜利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也是其中一个。国民党军队那么多将领,你能说没有人才吗?但是你再有能力,在蒋介石手下也发挥不出来。
你的军事能力表现得越卓越,蒋介石就会越忌惮你,你就会死的越快。而毛主席则不一样,你的军事能力越突出,毛主席就越重用你,给你越大的发挥空间。
两相比较,蒋介石怎能不失败?
1948年10月9日,25万东北野战军开始进攻锦州外围。
10月10日,毛主席致电林罗刘《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二),再次提醒他们,关键就在于迅速的攻克锦州,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掌握了主动权,就是胜利,其他目的没达到都没关系。
因为攻克了锦州,就等于把国民党军全部堵在东北,关上大门,他们想跑也跑不出去了。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国民党军分割在各个战场,彻底消灭,不能让它们汇聚在一起。
10月10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共中央关于9月会议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传达9月会议的基本精神。
10月11日,毛主席为中央军委拟定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并电告华东野战军、华东局、中原野战军、中原局。
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
蒋介石调集重兵增援锦州,我军在塔山阻击,血战六昼夜,这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塔山阻击战为我军主力攻克锦州,赢得宝贵时间,战后几个团都得到了光荣称号。 
解放锦州,让东北国民党军信心彻底崩溃。从6月25号开始,东北野战军已经围困长春,陆陆续续有国民党军投降。 
蒋介石命令长春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突围,其实根本突不出去,长春被围困了几个月。
10月17日,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
10月21日,长春国民党军投降,长春解放。
这里还有一个戏剧性的巧合,围困长春的东北野战军是第1兵团,10万人,而守卫长春的国民党守军也叫第一兵团,10万人。只是一个是共军,一个是国军。
我军优待俘虏,国民党军起义之后的待遇与解放军完全一样。
东北国民党军本来就剩下锦州,长春,沈阳三个城市,现在丢了两个,败局已定。
再说淮海战役,我军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所以还是要用一些计谋掩盖我军真正意图。
10月23日,华东野战军下达《淮海战役预备命令》,淮海战役即将打响。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民救星】连载(146-150)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166-170)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