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说文革 > 文章

从“整风”到“文革”(3-2)

时间:2018-10-26 00:10: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从“整风”到“文革”(3-2)
 
1957年3月18日毛主席到达济南。晚上在山东省级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毛主席说:“为我们要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党外人士,先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的作风整顿一下。我们党现在准备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整风是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的一种方法,也是解决党同人民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方法。要经过整风,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因为革命胜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种拼命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革命意志衰退的人,要经过整风重新振作起来。下点毛毛雨,吹点微微风,把我们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这些东西吹掉。我们是从保护同志出发,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适当的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1957年3月20日上午,毛主席在南京军区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毛主席说:“现在我们处在一个转变的时期,就是过去的阶级斗争基本上结束了,这是我们几十年斗争的结果。拿共产党的历史来说有三十几年,从鸦片战争反帝国主义算起有一百多年,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就是搞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改变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制度,这仅仅是为建设、为发展生产、为由农业国到工业国开辟道路,为人民生活的提高开辟道路。现在是处在这么一个变革的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作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后头的社会主义革命到技术革命,到文化革命。我们国家要建设,就要有技术,就要懂得科学,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没有这样一个革命,单是政治改变了,社会制度改变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还是一个手工业、手工技术的国家。为了这个,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文化革命。现在,似乎还有一些人不认识这么一种变化。现在,社会主义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立好,至于用主要力量搞生产,我们才刚刚开始。没有生产就没有生活,没有多的生产就没有好的生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多少年呢?我看大概要一百年吧。要分几步来走:大概有十几年会稍微好一点;有个二三十年就更好一点;有个五十年可以勉强像个样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就和现在大不相同了。要向广大人民,特别向青年进行教育,进行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教育。我们现在是白手起家,祖宗给我们的很少。让我们跟全国人民一道,跟国家一道,跟青年们一道,干他个几十年。这个世纪,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现在的中心任务是搞建设。”
毛主席说:“要分清两类矛盾。对于第一类矛盾,敌我矛盾,现在存在的两种观点都不妥当。一种是右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太平无事了,对于一些应该依法处理的反动分子和坏人不依法处理。这方面,现在各省都有发生,应该注意。另一种是夸大的观点,“左”的观点,说现在还有很多反革命。现在还有暗藏的反革命,这一点要肯定。但是过去肃反根本上是正确的,我们中国不会出匈牙利那样的事情,其中有一条原因就是我们肃清了反革命。对人民闹事,要采取完全新的方法。对犯了法的人,应该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对于人民闹事,有主张用老办法对付的,就有几个地方叫警察抓人。这是国民党的办法。也有束手无策的,完全没有办法。对人民闹事,很值得研究。要在党内党外展开讨论,办法就出来了。对于全国,我们的方针是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加强思想教育。这个方针可以说是战略方针。中国这个国家,知识分子太少。对这几百万知识分子,我们如果看不起他们,如果以为可以不要他们,这种观点是不妥当的。我们离不开他们。这几百万知识分子是有用之人,是国家的财产,是人民的教员。对这些人不能搞唯成分论,对他们的进步应该肯定。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有理由的。......。中央的意见是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应该放而不是收。高压政策不能解决问题,人民内部的问题不能采取高压政策。这么一放会不会天下大乱?会不会像匈牙利事件那样把人民政府打倒?不会。中国的情形和匈牙利不同,共产党有很高的威信,人民政府有很高的威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是批评不倒的。不管刮多大的台风,我看人民政府、共产党、老干部、新干部,只要是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的,吹不倒;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的,那就要吹倒一半;一点心思都没有,跟人民敌对的,那末就该吹倒。批评是可以的,但是批评的结果,批评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领导,绝对不能像敌人所希望的那样,造成无产阶级队伍的涣散和混乱。这是原则性,必须如此。”
“我们要发挥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作用,他们可以做一些我们不能做的工作。要同他们讲真心话。关系政策的事情不要用两套,不要党内一套、党外一套。现在要提倡艰苦奋斗。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我们从前干革命,就是有一种拼命精神。有些同志缺乏这种热情,缺乏这种精神,停滞下来了。这种现象不好,应当对这些同志进行教育。全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不要因为有了军衔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而使上下级、官兵、军民、军队同地方的密切关系受到损害,毫无疑义,上下级的关系应当密切,应当是一种同志的关系。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官位,不要靠职位高,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毛主席最后说:“全党应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我今天讲的总题目就是思想工作,思想问题。”
1957年3月20日下午毛主席到达上海,在上海市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毛主席说:“现在是一个转变的时期,由革命到了建设。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就是建设,建设也是一种革命,这就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要团结整个社会的成员,向自然界作斗争。当然,在建设过程中还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在目前的过渡时期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还包括着阶级斗争。我们说阶级斗争基本完结,就是说还有些没有完结,特别是在思想方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要延长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一种形势,我们党是看到了的。在党的第八次大会上,刘少奇同志的报告和大会的决议都说到,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至今还有许多同志对于这种形势不很清楚,还有讲清楚的必要。这个问题不能怪同志们。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中央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作详细的说明,这是因为,这个变化还是在不久以前才成熟的。比如我在去年四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了十条关系,其中有两条,一条是敌我问题,一条是是非问题。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说到阶级斗争基本上结束了,到了去年下半年党召开代表大会的时候,才可以肯定地讲这一点。现在情况更明白了,就需要更详细的告诉全党:不要使用老的方法来对待新的问题,要分清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我们今天应该公开讲这个问题,不但在内部,在党内,而且在报纸上讲清楚这个问题,作出适当的结论。比如讲群众闹事这样的问题,是若干个别的现象,但是会不断经常地有,因为官僚主义总是会存在的。凡是出官僚主义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群众就可能闹事。那么出事闹事的事我们怎么看?应该看到这是正常现象,并且把处理闹事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一种方法。”“阶级斗争、革命搞了几十年,革命仅仅是为建设开辟道路,建设时间长得多。建设是另外一场战争。过去我们是跟阶级敌人作战,现在是团结人民向自然作战,这是一场新的战争。我们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且希望在不要很久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比现在要富,比现在要强。革命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建设比革命要艰苦,时间更长。我们采取上面所说的方针,我相信,我们的文化、科学、经济、政治,我们的整个国家,一定可以繁荣发展起来,我们国家就会变成一个有近代农业的、工业化的国家,人民的生活会要好起来,人民的政治情绪,人民跟政府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将是一种合理的、活泼的关系。我们希望的就是要造成这样一个中国,把我们中国变成这样一个活泼的国家,使人民敢于批评,敢于说话,有意见敢于说,不要使人不敢说。不论什么都可以说,使我们这些在台上的同志有错误、缺点逼着改,不解决不行。按照这样的方针,我们的希望就一定可以实现。
1957年4月4——6日毛主席在杭州南屏游泳池召开会议,听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四省一市关于思想动态的汇报。毛主席在插话中谈了六个问题。关于第五个问题毛主席说:“八大决议关于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说法,是犯了个错误,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个错误如何纠正,请大家想办法。”第六个问题,毛主席说:“我们的宣传会议为什么不报道?党内外人士都有,会议为什么不报道?对最高国务会议一声不响,宣传会议还不响。《人民日报》对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声不响。陈其通的思想恐怕代表了党内大多数,所以我这个报告毫无“物质基础”,与大多数同志的思想抵触嘛。怕人家批评怎么能办好报纸?人家提提意见有什么不好?......。”
1957年4月9日审阅《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风运动的决定(草案)》,毛主席将题目改为《关于整风运动的决定(草案)》,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商周在政治局会议上通过发出。此件以早发出为有利。“决定草案主要内容是:”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一次以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一九五七年进行准备工作,并在适当范围内试行,一九五八年全面开展,大约在二到三年时间内完成。“这个决定草案和通知都没有下发。
1957年4月10日下午,召集陈伯达、胡乔木、周扬、邓拓、胡继伟、王揖、林淡秋、黄操良、袁水拍、王若水等开会,对《人民日报》这一时期的工作提出批评。毛主席说:“看了今天的社论,虽然发得晚了一些,总算对陈其通四人的文章表了态。最高国务会议和宣传工作会议,已经开过一个多月了,共产党的报纸没有声音。陈其通四人的文章发表以后,《人民日报》长期以来也没有批评。你们按兵不动,反而让非党的报纸拿去了我们的旗帜整我们。过去我说你们是书生办报,不是政治家办报。不对,应当说是死人办报。你们到底是有动于衷,还是无动于衷?我看是无动于衷。你们多半是对中央的方针唱反调,是抵触、反对中央的方针,不赞成中央的方针的。党的报纸对党的政策要及时宣传。最高国务会议以后,《人民日报》没有声音,非党报纸在起领导作用,党报被动,党的领导也被动。党报在非党报纸面前丢脸。我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目前还不能发表,但可以根据讲话的意思写文章。对党的政策的宣传,《人民日报》不是没有抓紧,而是没有抓。《光明日报》接连发表几篇文章,都是讨论当前重要政治情况的。这些情况,《人民日报》编辑部也应该讨论。编委会应该谈谈费孝通的文章。这些文章提供了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这些思想情况,你们没有注意。《光明日报》有几个副刊也还好。《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或者《大公报》、《光明日报》,最后是《人民日报》和各地党报,这样一个名次。《人民日报》标题就不吸引人,......。”
毛主席阅1957年4月13日《大公报》社论《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里》批示:”送乔木同志阅。可惜《人民日报》缺乏这样一篇文章。“
1957年4月19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央关于检查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和执行情况的指示》,指示全文如下:“上海局,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中央一级各部门和国家机关各党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各地正在讨论。请将党内党外赞成、反对两方面的意见,你们自己的意见,你们对整个形势的估计,地县两级态度如何,你们委员会和书记处或党组是否深刻地、多次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第一书记和中央一级党员部长或副部长(指党外人士当部长的那些部)是否自己将这个极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认真抓起来了,还是依然委托二、三把手去管,自己仍和过去那样不大去动脑筋,第一书记和各书记和各党员部长或副部长将报纸刊物和学校管起来没有,看过报纸刊物上有关这类问题的文章没有,重要社论在发表之前你们看过没有,动笔修改过没有,党和党外人士(主要是知识界)间的不正常的紧张气氛是否有了一些缓和,你们对人民闹事采取了什么态度,党内某些人中存在的国民党作风(即把人民当敌人,采取打击压迫方法,所谓人民民主,所谓群众路线,所谓和群众打成一片,所谓关心群众疾苦,对于这些人说来,只是骗人的空话,即是说党内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反动的反人民的思想作风)是否开始有所变化,你们向学校学生和工厂工人做过演讲没有,做过几次,效果如何。以上各项问题,请即写成报告,在接此电报以后十五天内用电报发来。北京各部门的报告,用书面送来。”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从“整风”到“文革”(3-1)

下一篇: 从“整风”到“文革”(3-3)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