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人民救星】连载(23-26)

时间:2018-10-09 08:44:19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23-26)

(23)自修大学的意义
 
“一大”后回长沙不久,毛泽东还做了一件大事,即1921年8月和何叔衡等一起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这件事意义非凡,我们常关注的是毛主席后来的丰功伟绩,其实毛主席的一生都非常值得研究,有很多事是我们忽略的,现在要一一挖掘出来。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全面的理解毛主席,全面了解之后,就会有一个很自然的结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比爹娘还亲。
从识字上学开始,毛泽东就对教育制度有很多不满,他不是因个人而不满,而是为所有人着想。有哪些问题?
私塾、书院学的是八股,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是玩物,而不是正当的学问。
辛亥革命后,废除书院兴办学校,基本是模仿日本的教育,弊病是:课程很多,学生负担很重,束缚学生的思想。
1 师生间没有感情,老师是金钱主义,学生是文凭主义,大家只是交易,各取所需,就像一笔生意。
2 学校用机械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戕害学生的人性。孩子们的秉性、兴趣、才能都是不同的,而学校不管这些,就像灌药一样,直接给你灌。
你敢反抗?坏学生,学渣,没前途的坏孩子,傻孩子。学生没有人格。
3 课程太多时间太长,整天上课,脱离现实生活,不知外面的世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而古代学院和现代学校共存的弊病是:
1 很严格的门槛,导致很多人才不能入学。
2 将学术神秘化,只有少数上层子弟才能入学,老百姓的孩子难进学校。
3 学费很高,穷人家的孩子没钱读书。
以上这些都是毛泽东的原话,具有穿越时空、振聋发聩的意义。老读者知道我曾经说过自己的学校经历,对学校及制度,我可用痛恨二字,对那些跳楼自杀的高中生,我很理解。
所以毛泽东读书时几次主动退学,选择自学。他宁愿每天啃点干粮在图书馆自由看书学习,都不愿在学校。后来是父亲不给钱了,毛泽东才不得不停止这种自学。但是毛主席一生,都是以自学为主。
毛泽东对那时的学校有多讨厌?他用了两个字:学阀。类似军阀,百分百的贬义词,讨厌。
毛泽东反对封建的、资产阶级的盲目地模仿欧美日本的教育制度,也反对只是为了文凭或镀金的学习,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的教育观。
他是取长补短,取古代书院和现代学校的长处,推出了新教育,在船山学社的场地创办自修大学。
招生不限资格,而是看人。只要你想学、有能力听懂,最好是愿为国家做贡献就行。
不收学费,寄宿者只收伙食费。当时中国的大学学费普遍很贵,毛泽东读过的一师不收学费是极少数。其实毛泽东等人也没钱,很穷,但是为了普及教育,让穷人孩子读书,就是不收学费。
学生以自学为主,自由研究,一起讨论,每天做读书笔记,作文一篇。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都厚成书了。探讨马列主义和社会问题。
老师则提出问题,修改作文,一起讨论,毛泽东等创立者、党团干部,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学校设了一个图书馆,所有的进步书籍报刊都有。
师生亲如一家,又像朋友,大家经常围绕在毛泽东身边,听他讲国际国内形势、马列主义、中国革命或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据当事人回忆,有时候听到深夜,都不觉得累,连蚊子咬都没感觉。
能够听毛主席讲课,真是幸福啊。
为了宣传马列主义,自修大学还搞过几次公开的讲演大会。还创办了新的期刊:《新时代》,创刊词就是毛泽东写的。
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后任校长。何叔衡是主事,夏明翰是校务主任。
学校氛围非常好,大家学的很起劲,有时各自埋头读书,有时三五人说笑讨论,有时争辩不休。有不同看法没关系,辩一辩也许就明白了。
学校1923年冬天被当时的湖南军阀赵恒惕封了。然后又办了一所新学校:湘江学校。
自修大学从创办到被封,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培养了200多名青年,很多人入党入团了,大多数都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和社会活动家。
当然也牺牲了不少人,比如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一切反对马列主义,攻击社会主义的人,都要小心警惕。
没有毛主席的中国革命,真是不敢想象啊,毛主席居功至伟。
建国后,毛主席基本是延续了自修大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小受红色革命教育,爱国爱人民。
所有人,特别是老百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用文凭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多少人因此改变了命运?都要感恩毛主席啊。
别说你有多少本事,没有毛主席,你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连字都不认识,你能有多少本事?甚至没有生存的机会。
读个幼儿园,贵的要死,合理吗?
社会主义的国家,读书收学费,这费那费,合理吗?这些年有多少人因没钱而失学?
现在的教育不说别的,有多少学生跳楼?多少被强奸?被打?敢调查吗?敢公布吗?
别告诉我这是应该的,无法避免的,你当人们是傻子二百五啊。
 
 
(24)你是我的骄傲!
 
自修大学虽然被关闭,但是在全国引起不小的关注,一些名人和进步报刊都高度赞扬,蔡元培就发过文章《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说:我欢喜的不得了...全与我的理想相合...等。
这时期还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回忆,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在清水塘畔一起生活了两年,相对来说这两年是既稳定又幸福的。我们知道杨开慧的壮烈牺牲,除此之外知道的并不多,本文我们来看一个更真实、全面的杨开慧。
据张琼回忆,她和杨开慧1920年认识,那时开慧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负责湖南学生联合会的宣传工作,废寝忘食,非常刻苦。
1922年4月,她和另一个女青年(童养媳)来到长沙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开慧把她们带回家,即清水塘的房子。这两女孩在家都没感受过家庭温暖,毛泽东杨开慧等却把他们当家人、亲人。随后就一起学习、生活,才留下了我们能看到的宝贵记录。
毛泽建、毛泽覃也住在清水塘,张琼等和他们受到一样的照顾。毛泽东杨开慧很关心他们的学习,白天在自修大学上初级班,晚上学习毛泽东的文章。
有时候,毛泽东正在吃饭会专门放下碗,指导他们学习,让开慧督促、帮助。不懂的,开慧一字一句的解释。
开慧对丈夫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毛泽东经常通宵写文章,冬天也不例外,到晚上八九点开慧准备好取暖用具--一个母亲的烘笼。毛泽东若穿的少,就给他披件棉袄,看看热水瓶里的水热不热。
半夜一两点,开慧会起床给丈夫送夜宵,毛泽东忙起来没时间吃,开慧就坐在旁边等,等他吃完再去睡。那时期,毛泽东常常只睡两三个小时。
天亮了毛泽东就出去工作,开慧就整理昨晚写的东西,有“定稿”二字的就抄到另一个本子上。经常是一边抄,一边用脚摇摇篮,摇篮里是岸英。
清水塘也是党的机关所在地,开慧担任起了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保卫工作也做的很好。房子后壁有块大镜子,可以看到大门外,开慧经常警惕的看镜子。
大门上有铁环,门一动就会响,哪怕是风吹的门动开慧都会警觉。开慧和清水塘边的邻居关系也很好,若有陌生人来邻居都会主动来告诉开慧。
有一次开慧在自修大学看到男同学的地铺没有草垫,就约了一些同学找来稻草铺上。
又有一次,她看到张琼等只穿夹袄没有棉袄,就悄悄拿走夹袄,和母亲熬通宵把夹袄改成了棉袄,后来这件事在党内传开,都说开慧是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
开慧还有个枕头箱,白天放身边晚上当枕头,这几个小同志看着好奇,有一次趁开慧外出偷偷把箱子藏起来,开慧严厉的批评了他们,里面是党的机密文件。
1923年,毛泽东派毛泽覃和张琼去水口山搞工人运动,开慧煮了几个鸡蛋给他们,毛泽东叮嘱:
不要下车就指手画脚,要老老实实拜工人为师,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看工人怎样拿生命换几个铜板,才懂得为什么要革命。开慧也鼓励他们,经常写信,寄党刊给他们学习。
张琼在水口山差点被矿警踢死,后来孩子被反动派杀害,都没有屈服退缩,就是记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教诲,这些事迹是53年后张琼的回忆,可惜查不到张琼更多的资料。
离开开慧两年后,张琼很想她,想去看看他们但不知道地址。她从毛泽东给毛泽覃的信上发现了他们在上海的地址,于是直接去上海找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很忙来不及问就把她带回家,张杨一见面两人很高兴。突然,开慧问:哪个派你来的?
张琼大笑答:还要人派?我自己来的。
开慧顿时生气了,连欢迎茶水都没倒就说: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党员都像你这样革命还革的下去吗?
张琼很委屈,她把开慧当作亲姐姐所以才来看她,“怎么,我就不能来看你?”
“是组织上派你来的?”
“不是”
“你来上海有介绍信吗”
“没有”
“共产党员哪能像你这样无组织无纪律?”
道理说完,开慧让张琼吃饭,饭还没吃完开慧就让人买了一张票,让张琼回湖南。
“哪天走?”
“吃完饭就走”
“姐,我明天走行不行?”
连开慧母亲都舍不得张琼走,说让她住一晚吧,火车都坐了几天。
开慧说不行,你已经违反党的工作纪律了,再不马上回去就错上加错了。
开慧对她没有感情吗?有,她亲自送张琼去火车站,火车开了她还追着火车跑,挥手告别。
从这些事情中,可见开慧对党多么忠诚,对革命事业是怎样的态度。所以被捕后坚贞不屈,宁死不妥协,哪怕是发个离婚声明。
这不是现在人们普遍认同的明哲保身、好汉不吃眼前亏吗?
开慧逝世后,毛主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有多心痛,只有毛主席自己知道。
关于毛主席和杨开慧,一篇文章肯定不够,以后有机会详细写。毛泽东杨开慧的亲切教诲,张琼一辈子难忘,也幸亏她写下这些,我们才知道当年的珍贵事迹。
我失骄杨君失柳....
后来章士钊问毛主席,称呼女子不是娇吗?
毛主席回答: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元,即头颅,生命。
这是毛主席对开慧最高的赞扬:
你是我的骄傲!
 
 
(25)领导工人运动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懂得历史,才可能看得清现在和未来。今天开始加快更新《人民救星》,可能有些地方枯燥,但我认为热爱毛主席就应该了解他的人生历程。一知半解,只了解一部分,就不能全面、深刻、正确的理解毛主席。
毛主席领导工人运动的经历,大多数人是不知情的,其实此时的毛主席主要精力都在领导工人运动上面,发展党员、团员,办自修大学倒是其次。毛主席对工人运动的贡献是极大的,我们要补上这一课。
因为俄国革命走的就是工人运动、占领城市的例子,所以中共早期也是走这个路子。也只有走了这条路,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有后来的正确道路。
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毛主席是实实在在的走到了工人中间。在当时全国各省里面,毛主席应该是做的最好的。他几乎参与、组织了湖南的所有工会,是湖南工人运动名副其实的领导者。
1921年建党,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毛主席是湖南分部主任,也可以叫书记。现在叫中华全国总工会。
毛主席派骨干去安源、水口山、粤汉铁路及长沙各重要产业和手工业工人中做工作,他自己既领导统筹,又亲自下去,早期人手不足,他一人做过8个工会的秘书,到1922年全国工人运动兴盛时,他领导建立了20多个工会。
简单的说,就是尽力把所有工人组织起来,因为当时的工人受剥削非常严重。他学习工人的打扮及语言,赤脚草鞋草帽,短褂和工人们聊天,之前在第一师范办夜校的时候他就和工人接触过,正是长期的和工农群众接触,毛主席才对工农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
这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谁都可以说我对工农很有感情,可是感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教的,不是书上写的。和工农接触后,有可能你会讨厌工农,也可能喜欢工农,人各有志。
所以我们有必要再回顾毛主席的这番话,延安整风时他这样说:
革命了,与工人农民、战士们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只有在这时我才根本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如工人农民干净了,虽然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但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叫做感情起了变化,从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对工农有真感情的有多少呢?我们也自我反省一下,我们是否对工农有感情?
这种感情是书面的还是实在的?我们的思想、感情属于哪个阶级?我们的学校教给学生的又是哪种感情?
为什么当时的工人农民被剥削而不懂反抗呢?因为他们没有觉悟、没有意识。毛主席为了讲明白“劳工神圣”的道理,从古代讲到现在,用工人听得懂的语言启发他们的觉悟。让他们明白,原来我们被剥削是应该反抗的,是可以反抗成功的。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工人学校编了课本《平民读本》4册,全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很受欢迎。一个人说什么语言,也就代表了他是什么人。如果一个人说了很多很多,但是老百姓都听不懂,那说明人家根本不是说给你听的。
我们节选一段话就可以知道这个读本讲什么了:
世界上最辛苦的莫过于我们工农,虽拼命的创造一些东西出来,却自己享受不到一点,简直替人家做一生牛马罢了。如果大家不赶快觉悟,团结起来,恐怕埋在十八层地狱底下,永没有翻身日子。
这么简短的几句话,仿佛毛主席就亲切的站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毛主席的语言,因为对人民深沉的爱,一看就知道是毛主席的话。
除了自己和老师对工人进行马列教育,毛主席还邀请进步人士或名人,给工人们讲课。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的结合,工农学文化,知识分子向工农学习。也是毛主席一生在提倡、呼吁的。毛主席为了这个国家民族的长远大计,用心良苦,有的人却说:我们受苦了,我们住牛-棚了之类。
毛主席和各行业工人都接触过,领导他们罢工、维权、学习,推动劳动立法运动,用法律保障劳工。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国会提出《劳动法案大纲》,承认劳动者的集会结社权、罢工权、契约缔结权,还有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工人教育等问题,湖南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成立了湖南劳动立法大同盟,湖南各工团联合会,并致电北京参众两院,当时湖南的立法运动走在全国前列。
虽然法案被国会否决了,但我们能看到毛主席的切实工作,将一盘散沙的工人组织起来,成立各个工会,工会再组织起来,成立工团,很多工人的积极分子都是受了毛主席的积极影响,成了毛主席的朋友、同志。
当时长沙的手工业有上百种,工人10万余。比如码头工人、泥木工、人力车夫、织造工人等,都是靠毛主席领导党支部组织、团结起来。
1922年9月,成立了长沙泥木工会,毛主席亲自起草长沙土木工会章程18条。10月初,长沙人力车工会成立,毛主席亲自演讲。10月底,长沙笔业工会成立,毛主席又演讲,毛泽民任工会秘书。就这样一步一步,毛主席将工人们真正组织起来了。
9月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胜利就是毛主席领导的,他曾经6次到安源和工人们谈心。安源路矿是安源煤矿和株萍(湖南株洲到江西萍乡)铁路的合称,有一万多工人,每天产煤两千多吨。
安源煤矿是1898年由日德合资开采的,剥削工人很残酷。工人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甚至更长,工资却很低,矿井没有安全设备,经常死人。
管理层视工人如牛马,随意打骂。工人们口渴了,喝黑煤水。热的受不了,到臭水里泡。一个个裸体的干活,全身煤黑。
他们的境况从歌谣可知:少年进炭棚,老年背竹筒;病了赶你走,老了不如狗。早晨有人下井去,不知晚上出不出。
毛主席到工人中间做调查,先在安源办夜校,后来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毛主席用这个比方告诉他们,一个小石头可以随便被人踢开,团结起来成为大石头,他们就搬不动了。要打倒剥削者,劳动人民要做主人。
工人们本来已经习惯了牛马一般的生活,毛主席告诉他们,要反抗,过人的生活。工人们纷纷觉醒,勇于反抗、维权。
路矿公司害怕了,要把工人组织解散,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路矿全体工人罢工。当时贴的最多的标语是“我们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工人俱乐部宣布罢工纪律,组织工人纠察队,坚持5天后,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的全部13条要求,没有一个人受伤,罢工取得完全胜利。
工人们欢呼:工人万岁!工人俱乐部万岁!当时李立三是工人俱乐部主任,刘少奇是特派员,毛主席是最高领导,指挥策划。到1923年,安源有了13个党支部,还有地方党团组织。
一个人是真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假马克思主义者,看他和工农群众的关系就知道了。
 
 
(26)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1922年10月,毛主席还成功的领导了长沙泥木工人的罢工,长沙有六千多泥木工人,到处分散没有组织。毛主席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泥木工会,工会章程是毛主席起草的,工会宣布:
我们是生产者,是创造世界的主人,应该是世界的主宰。......我们要解放自己,不可假手他人,非自己团结起来不可。我们若要组织真正的工会,非是拿斧子拿砌刀的工人不能加入。必须如此,会员方有共同的利益,一致奋斗下去,不让资本家再吸我们的血了。
工会要求提高工价,当局不许提高,并且干涉殴打工人。毛主席亲自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时机成熟成立罢工委员会,宣布罢工。10月6日,整个长沙泥木工人全部罢工,各建筑工地没人了。
同时,毛主席向全国发通电争取支援。长沙各行业工会,其余各地甚至北京都有工会发电声援,罢工第五天时,有的学校、机关撑不住,要求复工,同意提高工价。
这时有的家庭很困难的工人就提出能否复工?毛主席向大家讲清楚,我们不是为了这几个工钱,而是整个工人阶级的正当权益。当局还是不承认工人的权利,大家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同时,毛主席想办法给困难的工人家庭以物质支持,罢工继续。到了10月16日,长沙县当局还不肯接受。罢工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再不接受我们就游行了。县当局软硬兼施,欺骗带恐吓。
10月23日,毛主席穿着工人衣服带领四千多泥木工人去县衙请愿,县官吓得不敢出来。派两个便衣想抓毛主席,但是工人们把毛主席团团围住,便衣不敢下手。
湖南军阀赵恒惕派了一个连队来包围工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军队不敢动手。终于答应谈判。
10月24日,毛主席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和省政务厅厅长谈判,精彩细节就不写了,电视剧有详细记录。厅长想耍花样,玩文字游戏、拖延,被毛主席看穿。这种事不能拖,拖了就会有变故,第二天,毛主席指挥两万多工人到省政务厅,厅长不敢再拖,只能同意。
历时20天,罢工取得完全胜利,群众们高呼:劳工神圣!罢工胜利万岁!
每一步都是毛主席在指挥、协调。没有毛主席的领导,罢工是不会胜利的。因为工人们普遍的是文盲,遇到情况也不知该怎么处置。10月24日,毛主席喜得贵子,毛岸英出生,又叫毛远仁。
11月25日,毛主席又领导了长沙铅印工人罢工,期间也有斗争这里不细说,坚持半个月,也取得完全胜利。
安源罢工、泥木工会罢工、铅印工人罢工,还有人力车、理发、缝纫、织造、洗衣等行业罢工,每一次都是毛主席亲自指挥、调遣,每一次都是完全的胜利。
12月中旬,工人联合会代表21人去省府谈判,毛主席又是首席代表,第一个发言。为所有行业的工人们维权。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恒惕说了句名言:
湖南再来一个毛泽东,我便不能立足了。
可以说,毛主席是湖南工人运动的灵魂、领袖,没有他就不行。
这是激烈的斗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有牺牲。
1922年1月,黄爱、庞人铨组织华实公司工人罢工,公司收买军阀赵恒惕,把两人抓了,第二天就杀害了,并且解散湖南劳工会。
此事激起工人们的怒火,毛主席立即开会,布置斗争,叫大家别冲动。毛主席组织工人和社会各界开了追悼会,并向全国揭露赵恒惕的罪恶行径,长沙的报纸不能发表,北京、上海、广州的报纸可以发。
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赵恒惕的罪行,蔡元培还专门打电话给赵提出抗议。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遭到吴佩孚镇压,2月7日,40多人被杀害、几百人受伤、1000多人被开除,史称“二七惨案”。
毛主席的罢工是很有策略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法维权,看准时机,事先做好所有准备,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该怎么应对,有理有节的斗争,不给对方拖延的机会,取得完全胜利。该退时绝不冒进,作无谓牺牲。
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罢工胜利,换个人去组织、领导,则不一定胜利。
1923年4月,毛主席正在清水塘工作,有人匆匆来报:赵恒惕派人来抓你了,快跑。
毛主席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叮嘱开慧带着家人转移,自己翻墙走了。赵恒惕没抓到人就发通缉令,悬赏一万大洋抓毛泽东。在当时这可是巨款。
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毛主席还牵挂安源的工人们,第七次去了安源。他告诫工人们:
我们工人的眼光要放到全国,反动派端起了刺刀,我们不少的群众领袖被杀害,不少的工会被封闭。但是这吓不倒我们工人阶级,他们镇压的越厉害,我们反抗的越坚决。
团结就是工人阶级的武器,安源的情况很复杂,你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团结,保存俱乐部。无产阶级的解放要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努力......!
我们引申一下,杨开慧遇害是因为不肯脱离共产党,不肯和毛主席离婚,我们知道她英勇就义,但是有点模糊、抽象。联系到毛主席一次次冲锋陷阵领导工人运动,惹得军阀一次次通缉。
我们能更具体的知道他们的贡献。他们做的事是切切实实的维护工人阶级的正当权益,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是抽象的口号、主义或信仰。毛主席从来都是一个实干家,他伟大的思想理论都是有实践基础的。
是毛主席喜欢斗争,喜欢带着大家罢工吗?不是,当时的工人实在太惨,举一个例子。
水口山铅锌矿的矿工们和安源煤矿的矿工们类似,像牛马一样劳作,钱少的可怜,还很危险。有一次,石头砸死了7个矿工,可是矿工老板们不但不给抚恤金,还把遇难工人的家属全部赶走,让他们流落街头讨饭。
用毛主席的话说:不革命,行吗?
这还是年轻的毛主席,建国后的毛主席看戏时还拍案而起说了这句话,毛主席看不得不平事,看不得老百姓受欺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来跟着毛主席秋收起义的人里面就有这些工人。因为他们跟着毛主席胜利过,他们相信毛主席。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开会,决定接受共产国际的决定,国共合作。1923年4月,中央调毛主席到中央工作,4月底,毛主席到达上海。党中央由上海迁到了广州,6月毛主席去广州,做“三大”的筹备工作。
(准确的说,在毛主席成为苏维埃主席之前都应该称呼毛泽东,出于习惯和尊敬,我们称呼毛主席,这不是官方书籍,我们懂就行。)
1923年,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国共合作是积极的、正面的。
国共合作可以,怎么个合作法有争议,蔡和森等人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主持会议,回顾党的工作,认为湖南的工作做的最好。毛主席发言认为,建立统一战线,不但要联合国民党,更要联合广大的工人、农民,革命离不开工农群众。他的发言得到多数人赞成。
6月20日,“三大”决定所有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国共合作的决议案是毛主席起草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是毛主席、谭平山起草的。
“三大”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委员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瞿秋白。
还选出五人组成的中央局(类似于常委):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谭平山。
毛主席没有参加“二大”,但是从建党开始,毛主席就是主要缔造者,在党内一直是重要地位。
根据合作决议,共产党要帮助国民党。1923年9月,毛主席回湖南,指导中共湘区委筹备组建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这段历史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国共后来决裂了,国民党的某些地方组织都是共产党帮忙建立的。当时是为了反对北洋军阀,国民革命。
这次回来,毛主席和杨开慧有点误会,毛主席总是忙着工作,忽视了妻子的心思,因为杨开慧也很想多为党做些工作。后来说开之后也就和好了。
1923年11月,毛主席又要去上海开会,临别之际毛主席写了一首词给妻子: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间,
苦情重诉。
眼角眉稍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往。
知否会前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凄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人间知己吾与汝”“汽笛一声肠已断”大丈夫也有缠绵深情的时候,怀着对家人的歉疚,毛主席踏上征程。
11月23日,毛岸青出生,毛主席这个父亲又不在身边,估计刚到上海。大儿子出生,他在带领工人维权,二儿子出生,他赶去开党的会议。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民救星】连载(19-22)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27-30)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